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糯米)天下-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这种准备毕竟时间尚短,而且无论是赵肃对于历史的认知还是武将们从军事上的考量,都一致觉得在短期之内,日本是不可能侵犯朝鲜的。
    然而这种判断毕竟还是失误了,等到朝鲜反应过来的时候,朝鲜八道几乎已经全部失去,仅仅留下靠近辽东半岛,也就是明朝和朝鲜边境的义州一带,还没沦陷,对于究竟派不派兵援助朝鲜,朝廷是分为几排的。
    以戚继光为首的武官竭力主张立即出兵,而张四维一派则提议再观望一阵,等到朝鲜王朝彻底不行了,再出兵,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张四维等人的想法不能说是畏战,以为以眼下的情况来看,朝中许多人怀疑朝鲜早已与日本勾结,在私底下达成协议,让日本取道朝鲜,直指明朝,否则何以解释朝鲜这么一个不算小的国家,却沦陷得如此之快?
    赵肃虽然在南方,但几乎是朝廷收到奏报的第十天,他这里也见到了京里派出的特使,从来着口中得知情况,又连夜写好奏折,让人快马回去,呈禀御前。
    他在奏折里面说得很明白,不管朝日是否同谋,日本最终目的都是明朝,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如果明朝不及时出兵加以震慑,等到日本真的打过义州,来到辽东,再想赶人,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且聊东局势复杂,鞑靼、女真,乃至再北面的罗刹国,都不乏对大明边境虎视眈眈的,一旦给予他们和日本联合的机会,为时晚矣。事实上,就算他不说,朱翊钧本也是打算要出兵的,但赵肃的奏折,无疑对于安定人心,统一思想有不小的作用。不说他多年累积的人脉,和诸多武将原本就较为倾向赵肃,单论皇帝将他的折子拎出来,在朝议时命内侍宣读,就蕴含了惹人遐想的丰富内涵。——张居正死后,首辅人选迟迟未定,皇帝这是想召赵肃回来的征兆?
    六月下旬,朝廷下令出兵,辽东副总兵贺子重率五千骑兵携带火铳先行渡江入平壤,随后由辽东巡抚坐镇,总兵祖承训亲自率兵驰援,却在平壤外的慈山遇伏,祖承训所带几千兵马悉数战死,唯有总兵在左右拼死护卫仅以身免,逃回辽东,至此,贺子重所率数千兵马也失去联系,战报传回北京,朝野震动。
    在战前,无论是百官还是普普通百姓,甚至是皇帝本人,都认为大明军队理所当然是要胜利的,这场战役毫无悬念的,这种想法同样影响了前方将领,让他们很快付出代价,数千兵马的损失,连同贺子重那几千人的失踪,足以让许多人清醒过来,重新认识这场战争。
    没错,日本是撮尔小国,但是丰臣秀吉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可谓举全国之力,丰臣秀吉麾下的名将几乎全部出动,各地大将们的兵马也都集结起来,十来万的兵力,分水陆两军,齐头并进,有条不紊,计划详尽。而且他们已经占领了朝鲜的大部分地区,明军进攻时,又是阴雨连绵,在这种对方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情敌是最致命的打击。
    无论京城那边作何反应,当申时行奉命日夜兼程南下只是,赵肃与吴维良二人正面对面盘膝而坐,品茶畅谈。
    吴维良问:“大人当真决议要进京?”
    赵肃颔首,“前方有战事,兵部且不说,粮草需户部,人员调动需吏部,军械需要工部,就连如何与朝鲜倭国交谈,也需礼部的运作,如此一来,加上国内日常政务,六部现在只怕没有一个人能睡一个安稳觉,我此番去到那里,即便帮不上大忙,也好帮帮小忙。”
    首战失利的消息传来之后,他就有些坐不住了。
    历史上的万历三大征,宁夏之役,播州之役,以及这场朝鲜战役,就是导致明朝中性失败,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如今历史改变,宁夏和播州暂时还算平静,并没有发生战乱的征兆,但日本进攻朝鲜却大大提前,这不得不让人悬心。
    理智告诉他,如今的朱翊钧不是那个万历皇帝,国库远比历史上的万历二十年要充盈,张居正虽然死了,朝中也没出太大的乱子,如戚继光这样的名将也成为兵部尚书坐镇指挥,所以战争的结果是可以预料的,没什么好担心的。但是每当想到贺子重失踪,很可能遭遇到不测,而远在京城的皇帝也很有可能日以继夜研究战略,批阅奏折,以至于废寝忘食时,他就按耐不住想回京的念头。
    纵然再多的淡定和沉稳,也在“关心则乱”四个字面前土崩瓦解。
    “大人,正所谓名正言顺,师出有名。如今陛下没有诏命,此时上京,只怕气势上就落了下乘,如果有皇命而风光进京,即便将来重新入阁,也无人敢置喙。”吴维良皱着眉。从利益的角度上帮他分析道。
    赵肃道“如果我没料错,陛下派出的使者,该在这三五日内就到了。”
    吴维良奇道:“我与大热门相交多年,竟不知您会神算?”
    赵肃哈哈一笑:“是与不是,你且看看。只不过我连三五日也等不得了,国家有难,当尽匹夫之责,事不宜迟,我已经让他们去收拾行囊了,等酉时一过,就星夜出发。”
    “也罢!”吴维良叹息,“原先我是料定此战必胜的,现在却有些吃不准了,如果再输下去,只怕倭人要打过鸭绿江了。”
    他这种想法,其实也是现在很多人的想法,在明朝军队还没出发之前,朝野上下一致认为这场战役不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扬我大明国威,然而等到贺子重失踪,祖承训战败的消息传来,众人在震惊之余,信心也开始摇摆,甚至有人提出与倭国订下和约,默认他们占领朝鲜。当然,这个人直接被朱翊钧罢免,回家吃自己去了。
    “不会。”赵肃摆手,“依我说,小败不仅无害,反而有益。”
    “为何?”
    “一直以来,鞑靼犯边,只是小打小闹,最近几年朝廷连战连胜,以至于鞑靼不敢再犯,究其根源,是军队火力和士兵素质的提高,而非战术上有所长进,如今倭国来犯,他们倾一国之兵力,只许胜不许败,从战意上来说,已经强过我们,正该由此小败,才能让我方军队正视错误,所以有益而无害。”
    他顿了顿,续道“我现在只是担心子重和陛下,一个生死不明,希望他能吉人天相,一个现在相比忙得连个囫囵觉都不能睡了。”
    吴维良也跟着叹了口气,正想说什么,却听见门外有人来报。说京城来人了。管家赵吉迎出正门了。
    赵府里现在三天两头都有京城来使,其中不乏有品秩的官员,赵家的下人也淡定了,只是这回赵吉亲自招待,可见来人官职不低。
    赵吴二人出了书房,直接往前厅而去,很快便见到正在前厅砖石上略显骄躁的来回踱步的申时行。
    “汝默!”
    申时行抬起头,惊喜道“少雍!”
    赵肃哈哈一笑,大步上前,一贯谨守礼法的申时行竟激动地与他相拥。
    “可想死我了!”书生模样的申时行难得用力拍了拍赵肃的背,一面念念叨叨,“京城里风起云涌,事情一波接着一波,我们跟着担惊受怕,你倒好了,躲在这里享清福,倒似年轻了几岁!”
    听了他的抱怨,赵肃不觉别扭,反觉亲切,揽了他的肩膀分头坐下,“所以你这是弃了乌纱帽跑来投奔于我了?”
    “我倒是想,哪能呢!”申时行苦笑,“我这是奉了皇命而来,十万火急,这把骨头差点没散了架。”
    一听到十万火急,赵肃敛了笑,肃容道:“陛下可有旨意?”
    “有倒是有,不过是手谕,让你不必跪接。”申时行从袖中摸出手谕,递给他。“陛下让我请你即刻启程返京,听陛下的意思,是要让你直接入阁为首辅的。”
    这倒是掐指一算,心有灵犀了,这才刚说,转眼就应了验,吴维良想道,一边笑着拱手:“恭喜大人了!”
    赵肃也不废话,点点头便道:“那你歇息会儿吧,我们酉时出发,我让人去喊薛夏他们。”
    正说着话儿,就见外头有人大步流星走了进来,仔细一看,就是满头大汗,神色凝重的薛夏。“大人,大事不好!”
    “何事?”赵肃沉声道。
    薛夏也瞧见了申时行,却顾不上与他见礼了。“福州来报。说海坛岛被红夷船舰占了,如今就停在岛外,杨如辅说海坛岛离长乐县不远,让我赶紧过来护送您走!”
    自明朝洪武年间禁海之后,海坛岛上的居民就被迁往内地,前些年开放海禁,上面才又陆陆续续有人迁过去耕种,但不过数年时间,现在也还比较荒芜,所以军队巡视一般也很少从那里经过。
    之前赵肃还没离京的时候,曾经就南方的局势与皇帝和内阁都有过仔细研究,濠境目前被葡萄牙人占着,荷兰人继续濠境,要么直接出兵攻打濠境,跟葡萄牙人抢,要么走迂回线路,先占领广东沿海的某个地区,再以此为据点攻打濠境,后者的难度显然更大,但朝廷为防万一,还是命水师严加防守,但他们没想到,如今荷兰人竟然绕过广东,直接就往福建来了。
    赵肃皱眉:“是不是这里有倭人从中作梗?”
    申时行急得不行,“不管有没有倭人,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你赶紧与我离开此地,直接上京吧,赵家的家眷。让薛大人护送着先往福州避一避!”
    薛夏点头:“大人放心,一切有我!”
    吴维良也道:“大人,事不宜迟。赶紧出发吧,我去让县令疏散百姓。”
    赵肃摇摇头道:“我不去竟成了。”
    其余三人一愣,申时行跺脚道:“少雍,勿要说笑了!”
    ——————————————————————————————
    作者有话说
    谢谢离岸观,海之花,lingge232411,jixiao9112童鞋的地雷,多谢大伙留言和支持!
    下章更新在25号,恰好是周6晚上,会有比较多的字数!

    第 150 章

    当杨汝辅得知红夷占据海坛岛的消息的那一刻,五味杂陈的心情与十几年前蓦然重叠。
    别人当官都是顺风顺水,一路高升,怎的他当个官,就这么多波折?
    想当年他还是小县令的时候,一个长乐之役,拼死拼活,差点没了半条命,好不容易保住城,也保住乌纱帽,结果兜了一圈,又碰上这种事情,而且这一次的事态更严重。
    红夷啊!那可是船坚炮利的红夷,不是一些散兵散寇的倭人,倭人的火铳再多,毕竟没有战舰。杨汝辅在广东也做过官,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他曾见过大明水师演练的场面,也听说红夷人的船炮比这威力更大,当时就被吓到了,没想到怕什么来什么,如果红夷人不满足于那个小小的海坛岛,再往内地推进,要如何是好?
    更重要的是,长乐住着一个赵肃,人家是辞官了没错,可谁见过一个辞了官的大学士,还劳动另一个大学士从京城千里迢迢赶来请的,那是三朝元老,弄不好将来还是两代帝师,他一个小小的巡抚,如果放任红夷人铲平长乐,连带着两位阁老,一帮锦衣卫,一城的百姓都被炮火淹没,那他这个巡抚,也就到头了。
    杨汝辅满怀着悲催的心情,一面与闽广总兵侯继高商讨出兵事宜。
    更悲催的是,这位早年抗倭有功的侯大人是个有主意的,一点也不听指挥。
    这里要说一下,跟清朝不同,历史上明朝的巡抚、总兵、总督原本都是无品级无定员的,意思就是有需要了,中央就特派下来。但是这样子会有许多麻烦与不便,所以在早年张居正出台考成法的时候,赵肃从旁补充,对官制也进行一些修改,参考后世清朝的制度,将巡抚设置为省级常驻长官,从此,全国两京十三道,除了两京之外,十三道都各有一个巡抚,三年一任,至于总兵,也同样由临时委派,变为地方常驻,同样是有期限的,以便有了紧急军情,可以随时调派出兵。
    改革之后,巡抚为从二品,总兵则根据镇守的地区不同,品阶也不同,像闽广总兵侯继高就是正二品,平时两人一个管百姓政务,一个管军事兵员,谁也碍不到谁,虽然侯继高比杨汝辅还要高半级,但是在明朝,文官的地位比较高,所以总兵一般也不会拿大。
    然而现在,杨汝辅却快被侯继高气得半死。
    在他看来,红夷都打到家门口来了,理所当然要立刻出兵打回去,不说能不能把他们打跑,起码不能光等着援兵来,就眼睁睁看着他们占着大明的地方不挪窝,事后朝廷追究责任,他这个福建巡抚铁定是个玩忽职守的罪名。
    但是侯继高的看法却偏偏与他相反,他的理由是现在红夷在海坛岛,一时半会不会再往内地推进,水师现在还在广东那边的港口,没有水师,打赢的机会就不大,而且他觉得红夷就算再打,也会往福清的方向,而不会往北去长乐,所以不肯往长乐方向出兵,坚持要到福清那里去。
    “侯大人,你说要去福清,本抚也拦不住你,可你就不能兵分两路,一路去长乐吗!”杨汝辅铁青着脸,不住地深呼吸,告诉自己不要动气。
    侯继高毫不退让:“杨大人,现在的兵力,只能集中打,红夷如此熟悉地形,其中必然有倭人的指路,他们的火器加上倭人的作战能力,如果不集中起来,到时候两头都无法兼顾,只怕还没等到援兵来,就已经全军覆没了。”
    杨汝辅跳脚:“平时你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我几时置喙过,可这次,长乐可是有赵少雍在,要是出了什么差池,你我担当得起么!你就这么笃定红夷不会去长乐!那万一去了呢!”
    侯继高抿紧嘴唇,冷笑:“那如果红夷去福清呢?城池保不住,杨大人的乌纱也一样要丢了!”
    “你!你!”杨汝辅颤抖着手指着他,正准备不顾形象破口大骂,门外传来一个声音。
    “你们打算怎么出兵,给我个章程。”
    赵肃披着大氅疾步走进来,面色冷肃,后面跟着薛夏等一干锦衣卫。
    薛夏等人都换上了飞鱼服,提着绣春刀,所到之处无人敢拦。
    侯继高不认识赵肃,却瞧见他后面的锦衣卫,又看他面容清隽,且没蓄胡子,只当是朝廷派下来的监军太监,正不知如何称呼,便听到杨汝辅惊呼:“大人,您怎么来了!”
    赵肃朝他们微微颔首,也没多作寒暄,径自走到桌旁,看着摊开的地形图。
    “现在情况怎么样了,红夷就停在海坛岛,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吗?”
    侯继高反应过来,面色古怪,这人就算是朝廷派下来的,也不该如此无礼吧,而且近几年已经绝少瞧见监军太监的踪迹的,怎的这里又冒出这么一位?他是武将出身,对太监自然没有什么好观感。
    旁边杨汝辅却没想那么多,一看到赵肃出现,就像吃了颗定心丸,他不知道皇帝让赵肃回京的事情,只知道申时行才刚刚去找过赵肃宣读皇上的旨意,且两人并肩作战过的经历,让他对赵肃有着莫名的信心,闻言回道:“是,据探子回报,红夷人就停在海坛岛上了,目前没有进一步的动静,下官与侯大人正在商讨对策。”
    赵肃点点头,看向侯继高:“你就是侯龙泉?很好,元敬多次在我面前提起你,果然是名将风范。”
    眼前这个内宦,年纪不大,口气倒不小,自己堂堂总兵在他面前倒似乎成了手下,侯继高有些郁闷,但是对方既然提到戚继光的名字,可见来头不小,他只能拱拱手:“大人过奖了,不知大人是?”
    赵肃瞧见他面色古怪,隐含不满的模样,这才想起自己来得匆忙,连自我介绍也没,以他现在的身份,是决计不可能指挥巡抚和总兵的。
    “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