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糯米)天下-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好意思怪他。
  两人看完杂耍,小娃儿又吵着要吃驴打滚和豌豆黄,结果两人在大街小巷中穿梭,差点没把赵肃累趴。
  始作俑者则从头到尾都被人抱着,完全不用自己走路。
  朱翊钧明显没在反省,小脑袋一点一点,已经进入瞌睡状态了。
  赵肃叹了口气,认命地上前敲门。
  不到片刻,便有人来开门。
  对方一见朱翊钧,先是愣了一会儿,又欣喜若狂,回头朝内喊道:“小世子回来了!”
  于是,就出现了先前的一幕。
  赵肃抱着朱翊钧,任由四双虎视眈眈的眼睛上下打量。
  旁边有人伸手要来接过世子,奈何小娃儿紧紧搂着他的脖子,睡熟了也不肯松手。
  赵肃苦笑:“王爷,王妃,请恕在下无法行礼。”
  天知道他的手早就酸得麻木了。
  李氏虽然心疼儿子,可也不是不识大体的,闻言笑道:“这位公子可是护送了世子一路?请入内奉茶吧。”
  裕王反应过来,忙道:“对对,先进来再说。”
  这位王爷还真没有架子,赵肃心道。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hkellemay童鞋的地雷,谢谢大家的回帖,我都一个个看了,不过实在没时间一个个回,今天忙得连喝口水的空隙都没,现在又要去码字了,明天才能保证更新,惨绝人寰……

    ——当里个当——

    严嵩不是白混的,很黑很强大。
    严世蕃不是吃干饭的,咱要做就做最坏的事。
    嘉靖不是没烦恼的,2个儿子没一个像他。
    裕王不是没脾气的,谁不让我纳美貌侧妃我跟谁急。
    李氏不是柔弱的,咱以后敢指着万历的脑门儿咆哮。
    高拱不是强势到底的,将来碰上徐阶就有得玩。
    冯保不是没品味的,做太监也要做一个爱钱爱古董爱文化的三好太监。

  第 17 章

  不待他们盘问,赵肃便将如何遇到小世子,又如何把他带到这里的来龙去脉都交待了一遍,顺带也奉上自己的姓氏籍贯,来京缘由,端的是合作无比。
  在此期间,可恶的小屁孩一直趴在他身上呼呼大睡,赵肃想把他甩下来,苦于他的父母亲就在眼前不好动手,虽然可以坐着回话,但身上挂了一个沙包的感觉,着实难受。
  好在这时,朱翊钧小朋友终于揉揉眼睛醒了过来。
  一看见自己的亲爹亲娘就在眼前,自然扭来扭去挣扎着要下地。
  赵肃忙不迭放松,任他扑向李氏。
  李氏把他紧紧搂住,这才缓过劲来,脸上犹有余悸。
  又寒暄几句,李氏抱起朱翊钧便退往内室,以她的身份,能出来亲自接待赵肃,已是极大的礼遇。
  “让你见笑了,本王只有这么一个儿子,难免溺爱了些。”赵肃没表现出诧异,裕王倒是先开口了。
  赵肃笑道:“王爷言重了,天下父母无不爱儿女的,王妃真情流露,倒是让在下也想起家母。”
  殊不知他这句话更让裕王想起自己的极品老爹,一时间无语凝噎。
  高拱看到自家王爷的神色,哪里还不知他在想什么,便移开话题:“你既是上京会试,不知乡试得了什么好名次?”
  “惭愧,只是侥幸得了第一,此番会试人才济济,也不知会不会名落孙山。”
  高拱与陈以勤咦了一声,不由有些惊异地打量着他。
  自古人才出江南,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在明代科举里,由于地域差距,朱元璋分了北榜、南榜、中榜,也就是在三个大的地区各取一些名额,以照顾偏远地区的考生,因为在没有分榜之前,考中者基本都是江浙、江西北部一带的。
  饶是在分了榜之后,南榜也基本被江南考生瓜分。
  福建、两广,恰恰不属于江南的范畴,而被视为南蛮之地,由于各种原因,考生的整体水平要比江浙那边略逊一筹,虽然这并不代表出不了人才,但在人们的固有印象里,压根就没把这些地方算作人文荟萃之地。
  赵肃能够拿下福建一省的乡试第一名,说明他还是有相当实力的,但他会担心也是正常的,因为他要面临的,不再仅仅是福建,而是全国。
  高拱笑道:“没想到竟还是个解元,王爷,赵肃寻回小世子有功,不如留他用饭,我与正甫提心吊胆了大半夜,可都有些饿了。”
  裕王正发愁要拿什么赏赐给赵肃,话说他虽然是个王爷,手头却拮据得很。
  不赏吧,面子上说不过去,赏吧,实在拿不出东西来,总不能指着厅里的摆设对他说,你随便挑一件走吧。
  于是听到高拱这么说,立马就坡下驴:“对对,赵,唔,少雍,不如在这里吃顿夜宵,抱着世子走了半天,想必也累了。”
  “多谢王爷,在下恭敬不如从命。”
  裕王府虽穷,拿不出鲍参翅肚,但寻常吃的还是有的。
  一张八仙桌上,热菜五盘:京酱肉丝、冰糖肘子、翡翠豆腐、青椒鸭丁、桂花鱼。
  点心三碟:蝴蝶酥、龙须糕、豌豆黄。
  四碗杏仁茶放在那里,还冒着微微的热气。
  几人分头落座。
  裕王笑道:“酒易伤身,多喝不好,今夜便喝杏仁茶吧。”
  陈以勤附和道:“王爷所言极是,少雍家住何处,待会儿回去可还方便?”
  赵肃:“劳大人垂询,我认得路,不妨事。”
  高拱笑了起来:“喊什么大人,指不定你将来也是要入朝做官的,改日大家便是同僚了,倒是忘了给你介绍,他叫陈以勤,陈正甫,我是高拱,表字肃卿。”
  怎么不是张居正?
  这个疑问自赵肃脑中一闪而过。
  他并不知道,张居正是嘉靖四十三年经由徐阶推荐,到裕王府邸当讲官的。
  也即是说,还有三年,才会在这里见到张居正的身影。
  没法马上见到这位传奇性的人物,自然有些遗憾,但是眼前这两位,也不是寻常人。
  这位中兴名臣,会在五年之后进入内阁。
  在裕王潜邸时,要跟严嵩父子周旋,要帮裕王应付极品老爹嘉靖皇帝。
  当了首辅之后,又要斗徐阶,斗言官,然后又被徐阶斗,被言官围殴。
  最后,被张居正赶回家,抑郁而终。
  一山难容二虎,何况不止两只老虎。
  大明首辅,就相当于后世的国家总理,当皇帝不怎么管事的时候,这个内阁首辅的权柄更大,几乎等于实际上的国家主席和总理。
  这个位置实在太吃香太晃眼了,人人都垂涎欲滴,想上去坐一坐。
  但椅子只有一把,聪明人却那么多,供不应求之下,必然是激烈的斗争。
  相比之下,陈以勤名气稍微小点,但也是未来的内阁龙虎斗中的一员。
  而此刻,未来的皇帝,连同两位未来的阁老,正跟赵肃围坐在桌子边上,谈笑风生。
  此时的裕王还要夹起尾巴很小心地过日子。
  此时的高拱和陈以勤也不会料到自己将来的命运。
  被史书上称为“性迫急,不能容物”的高拱跟赵肃说话的语气却温和得很。
  也许是眼下还没飞黄腾达吧。赵肃心道,一边起身,朝两人拱手一揖:“家师在时,曾数次听他提起两位,晚辈一直心向往之!”
  这自然是虚词,当时朝廷里,高拱和陈以勤不是最耀眼的,更不是最硬气的,他们默默地隐藏在裕王府里,戴公望与他历数群臣,对这两人也只有寥寥数语,可这样的客气话,确实最容易拉近彼此距离的。
  果不其然,高拱诧异道:“令师是?”
  “家师姓戴讳公望……”
  不待他说完,陈以勤击掌恍然:“原来是戴仲甫!”
  见高拱还糊涂着,陈以勤便向他解释:“当年杨继盛屈死,戴仲甫曾四处游走上疏说情,最后还被免了职的。”
  高拱也想起来了:“是他!”
  又肃然道:“令师傲骨凛然,我也佩服得很!”
  赵肃叹息:“他常常为当年不能救杨公的事情憾恨不已。”
  杨继盛的事情,天下人人都知道是冤案,唯独慑于严嵩父子的权势没法平反,一说起来,其余二人也是叹息连连。
  裕王见氛围有些低落,忙道:“今夜冬至,好好过个节,就不要提这些了,令师既然跟高师傅你们都是旧识,那也就是自己人了,真可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高拱提起精神,笑了起来:“王爷说的是,少雍乡试夺了解元,这卷子是怎么答的,与我们说道说道?”
  有了戴公望这一层,双方关系立马产生质的飞跃,加上四个人都不是太难相处的性格,至少目前还不是,裕王虽贵为王爷,却是四人中最没脾气的一个,加上赵肃举止温和磊落,说话谦而不卑,一顿饭下来,彼此聊得投机,也让高拱等人对他有了不错的印象。
  永寿宫。
  严嵩坐在绣墩上,双手拢在袖子里,眼睛虚阖着,垂首不语。
  嘉靖念他年事已高,特赐面圣时刻坐着回话,其他人都无此殊荣。
  而此刻,一身道袍,披头散发的皇帝正负手来回踱步。
  “裕王世子怎么会走失?什么时候不见的?为何裕王府到现在都没报上来,反倒是你先知道了?”他一连三个问题,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声势压人。
  严嵩却似乎不为所动,语调依然慢吞吞的:“回禀陛下,那会儿老臣正要睡下,听见外头有下人来报,说裕王府小世子不见了,裕王府上下急得和什么似的,都在外头找人呢,老臣心想兹事体大,就赶紧进宫来禀报,是要派五城兵马司的人帮忙找,还是派锦衣卫,还请陛下明示。”
  他深夜进宫,又说这番话,表面上是请示,实际上却有两层意思。
  一来,是试探皇帝对裕王的态度,如果他真的在意这个孙子,必然会马上派出人手帮忙找,甚至还会命令全城戒严等等,如果皇帝不这么做,那就值得玩味了。试想一下,如果唯一的孙子他也不紧张,还会在意向来厌弃的儿子吗?
  二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发生了这种事情,皇帝的儿子还隐瞒不报,我就已经跑进宫告诉您了,这不是忠心是什么?
  嘉靖显然也知道这一点,他的脸色缓和下来。
  “惟中啊,听说令夫人近来卧病在床,你也跟着整宿没睡,可别熬坏了身体。”
  严嵩颤巍巍起身,弯下腰去:“谢陛下垂询,拙荆年纪也大了,只是少年夫妻老来伴,老臣难免心里……”
  说罢抬袖拭了拭眼角。
  嘉靖似乎也动了感情,温声道:“这里还有几颗丹药,是陶仙师告病还乡前给朕留下的,不若你拿回去,给你夫人服用。”
  严嵩嘴角一抽,忙道:“陶仙师所炼丹药,都是陛下成仙之用,拙荆乃凡夫俗妇,哪里有这样的福分!”
  他虽然连连推辞,却架不住嘉靖的热情,皇帝所赐,岂可推三阻四,严嵩无奈,只得拜谢收下。
  嘉靖看着内侍将那装丹药的匣子递给严嵩,似乎还颇为心痛:“也就剩三颗了,都给你了罢,要自己吃也行,给你夫人吃也行。”
  在他看来,能够得赐仙丹,跟着自己一起成仙,这是臣子的福分,殊不知严嵩内心正在默默吐血,却还不得不装出一副高兴的样子叩谢圣恩。
  严嵩一走,嘉靖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
  侍立一旁的黄锦察言观色,趋上前小声道:“陛下就是心太慈了,把仙药都给了严阁老,您用什么呢?”
  嘉靖挥挥手,叹了口气:“药再炼就是了,严嵩怎么说也跟了朕那么久,看他那副样子,朕也真不忍心,”语气一顿,话锋一转,“反倒是裕王,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也想隐瞒不报,是怕朕责罚他么,难道养个儿子,还不如一个臣子?”
  说至后来,渐渐严厉,胸口也不住起伏,嘉靖脸色潮红,分不清是愤怒还是亢奋。
  黄锦连忙上前抚背,又让人端来热汤,小声劝慰:“陛下勿气,您刚用过丹药,仙师交代过的,可不能生气,否则会急火攻心,兴许裕王是怕深夜扰了您的清修,这才不敢奏报,而严阁老跟了您那么多年,自然更了解一些!”
  嘉靖喘了口气,半天才道:“朕聪明一世,怎么就养了这两个不争气的儿子,全都碌碌无为,胆小怕事!”
  “黄锦啊,你说说,以前也曾有不少人弹劾过严嵩,说他有五奸十罪,但是天下间,也只有他了解朕,唉,有时候朕可真想不要这两个没用的儿子,学堂兄那样,从藩王中挑选皇储!”
  黄锦大惊失色,连忙匍匐在地,颤声道:“陛下!……”
  嘉靖口中的堂兄,正是前任正德皇帝,他荒唐玩乐一生,到死也没有子嗣,这才便宜了当时还是藩王的嘉靖,但现在的嘉靖皇帝甚至还有两个儿子,从古至今,也断然没有皇帝舍弃自己亲生儿子,去挑选旁支当皇帝的道理,嘉靖这话要是传到外面去,势必要掀起一阵狂风暴雨。
  “起来,真没出息!朕也就是说说罢了。”嘉靖睨了他一眼,没好气。
  您是随口说说,我却差点被吓掉半条命。黄锦擦擦头上冷汗,爬起来陪笑:“奴婢胆小,陛下可别这么吓唬奴婢了!”
  “你分别派人到镇抚司和东厂去一趟,让他们分头去找世子,找着了回来禀报一声,必要时可以关闭九门,全城搜捕。”
  黄锦应诺一声,心道陛下还是偏向裕王的罢,但转念一想,方才皇帝还说出了想要放弃两个儿子,另选储君的话来,不由又有些胆寒。

  第 18 章

  赵肃回到家的时候已近三更,刚洗漱完毕想歇下,便见赵暖推门进来。
  “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遇见个小孩子迷路了,送他回家。”赵肃轻描淡写地带过去,又见他眉梢眼角都带着兴奋。“你这是怎么了?脸色潮红,面泛桃花,动了春情了?”
  赵暖没好气:“你小子可以不要说得这么难听吗?”
  “难道不是吗?既然不是,我就送客了。”
  “别别,我是有事要跟你说,”赵暖现出几分平日里少见的扭捏。“事情是这样的,晚上不是和你们走散了吗,然后我就一个人去逛,结果,嗯,结果碰到了一个女子。”
  那副模样,活脱脱的少年情窦初开。
  赵肃眉峰微聚:“好人家的女子能这么轻易让你碰着?别是什么出身不好的罢?”
  赵暖急了:“谁说不是好人家的女子,我打听过了,她是刑部员外郎俞彻俞大人的千金。”
  说罢便将二人相识的过程说了一遍。
  无非是赵暖到庙市,偶遇上香的千金小姐,帮了点小忙,对方亲自行礼致谢,就是这一眼,赵暖便陷落进去了。
  只不过当这俗套的故事主角是自己的兄弟,情况又有些不同。
  赵肃看着他嘴角带笑的模样,叹了口气:“不是我泼你冷水,对方是刑部员外郎,从五品。”
  而赵暖,连秀才都不是,充其量只是个童生。
  先别说对方是不是也对他有意思,单就两人的身份而言,无疑云泥之别。
  这时候的明代,没有后世想象的那么封闭。
  像严嵩,终其一生只有一个发妻,以他的地位,也没被放大到咄咄称奇的地步,像弘治帝,更是只有一个皇后,更没有狗血小说里那种大臣们天天上书逼着他纳妃的情节出现,可见这在当时只是寻常事。
  而朝廷大员们,出身贫寒的有之,出身商贾世家的也有,许多限制规定早就模糊化了。
  但是,如果赵暖想娶一个从五品官员的女儿,还是很有难度的。
  哪怕他现在只是个举人,可实现性也会大上很多。
  偏偏他什么功名都没有,家还远在福建,这种情况下,哪个脑筋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