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草头王-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三娃子,你也来了啊,我家里没盐巴了,娘让拿只鸡来换点。”
“听说了么,县城里出大事咧,好象是土匪进城了,镇上的保安大队连夜回城了,连镇里的民团都带去了咧!”
“啥?城里出事了?该不会是真的吧!”
“哎!怎么就不能是真的啊,你没听过么,前几年含山县的土匪张大鼻子不就是跑到县城里去闹了么,我们县前几年不是也有孙百万进城抢劫,湖里的那帮人抢水上警察的炮艇么,还有前两年发大水的那会儿,很多人没法过了,不也是到处有人跑反么。现在又不知道是哪帮人在打哪帮人了。”
“哎!还真是有点象呢,要不怎么今天那帮家伙没出来呢。”
镇保安队住地。
吴克此时高兴啊,大概是这几年给土匪闹怕了,镇保安队的武器装备挺充足的,加上从县城的那50多名保安团手里的家伙,这次总共收缴300来只枪,弹药也很充足,两个民团的仓库里总共约有10万发子弹。
昨夜,大家趁着雨大,分成三路在情报人员的带领下进入镇内。银屏镇不大,方圆大概一里,地势相对周围来说比较高点。镇上街道两边的房屋以木结构和青砖小瓦结构为多,今晚雨大,连打更的人都躲了起来。为了明早的集市,小镇的居民此时已经进入深度睡眠。
雨声和风声很好的掩盖了队伍行动的声音,偶尔引起一两声狗叫,也没什么人关注。三只队伍中的小黑组,在刚进入镇子的时候就停了下来,这里是镇南,镇民团的100多人就驻扎在这里。吴克严厉告戒小黑不到万不得以不准硬冲后,和小黑约定20分钟的预备时间,就跟随其他两支队伍沿着青石板的街道迅速向镇中移动。
镇子东面是连接县城的道路,没有驻扎民团。商团和保安大队的50多人驻扎在镇中的一个乡学学堂和一个夏姓祠堂里。吴克和大李的队伍的目标是乡学学堂的保安大队,老孙一组人的目标是夏姓祠堂的100多商团武装。
因为吴克和大李这一组人马对付的人少一点,所以三人临时对人员进行了调整。吴克从大李这组调出15人前往镇东进城的路口进行警戒,防止有漏网之鱼逃脱;另又抽出25人,选择观察点,对全镇进行观察控制。
乡学学堂不大,位于镇中后侧,四面没有其他建筑相邻。刚刚到达学堂前,大李就急冲冲的想要冲进去,幸好吴克正在他身边,眼疾手快的一把拉住了他。
“刚刚才说,不准硬冲,你怎么就没点记性呢!呆一边仔细看着。”
说完手一挥,从身后叫来8个人,“你们8个,两个负责一面,搭人梯观察里面情况,仔细点,别弄出声音来。”
没一会,过去观察的8个人陆续回来,观察的结果和原先得到的情报差不多。里面总共有6间房屋,其中三间房屋里有灯光闪烁,结合马、李二人的情报分析,应该是关押着准备送往县城的老百姓。
巢湖地区在这年初刚实行保甲制,现在的镇长名义上还是本镇选举出来的。这时的镇长权利很大,文化、政治和军事都归他管理。民国政府推行保甲制度时,同时也要求在城乡办中学,在村保办中心小学,这个乡镇中学的校长也就是此时的银屏镇镇长,其毕竟是本地人,因此对本地的教育还是比较上心的。银屏中学在他的手里办的还不错,有六间房屋,算的上是个中等中学。
这帮组员基本上都打过猎,手脚很麻利,在吴克的教导下很快进入了状态。吴克选择了靠大门的这面正墙,搭人梯将三个组员送上墙头。墙头上的三人中一人负责观察,另一人拿出一段麻绳将第三个人轻手轻脚的放进院里。等进入两人后,其中一人摸到门边将大门打开放队伍悄悄进入。
三间关押老百姓的教室都用大锁锁着,没有人看押,里面总共有70…80人在一盏小油灯下乱七八糟的睡着。保安团睡的教室因为下雨风大,被从里面用板凳抵住。队员们自动挑出几个手脚灵活的,慢慢将板凳挑开,进入到教室内。
这般保安团的人,悠闲日子过多了,没有一点的警惕性。风雨屏蔽了大多数声音,当大李等人全部进入教室后,依然没有一个人惊醒。可能是门开了,有风进来,一个保安大队的人有所感觉,翻动一下身子,模模糊糊就想起来。但是还没等他怎么动作,就被一个早就守侯在他身边的猎户一枪托砸晕过去。这个猎户的动作就象是个号令般,立刻所有村民都行动起来。
结局不言而预,一方处心积虑,苦大愁深,一方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和战术素养,平时就知道游手好闲欺负老百姓和抽鸦片。从进入学校到全部俘虏这些人,总共就用了20分钟,没有开过一枪。吴克刚结束这边就将人手分了40名出去支援其他两处。
第一卷 乱世英雄起 第十三章(下)
风和雨将大家弄的全身湿淋淋的,但也很好的掩盖了这次行动。老孙和小黑也很快结束战斗。民团和商团其实也就是拿起枪的村民,前几年被土匪和过路军阀打劫的厉害了,才由地方上的地主乡绅从村民中强拉了一些人组建,保甲制度实行后,这些人就变成了地方上的保安力量。民团和商团的人基本上没有饷银,平时没事的时候,都在各自的家里做着农活。这次为了协助县城保安大队的行动,才被召集到一起。这些人也基本上没什么战斗力和警惕性,今夜风大雨大的,也没有教练对他们进行约束,因此小黑和老孙的队伍也没有开枪,就迅速完成任务。
一夜之间,镇上就悄没声息的变了天,镇长、副镇长和一些教练、干事什么的都让吴克全部骗进银屏中学,关了禁闭。近300俘虏也分别放在三处关押,看押的人员由解救出来的老百姓自愿担任,吴克只派出部分人马组织协助。为了下一步行动计划保密,解救出的老百姓一个都没有让离开。另派出部分人马,在镇外担任警戒,防止镇上走漏的亲民国政府人物到县城通风报信。
将这一切安排好后,吴克又开始思考下一步应该怎么行动,因为下一步的目标是县城,如果思量不好,一场血雨腥风就将在这片开始上演,这次的思考不仅仅牵涉到军事还牵涉到以后该怎么融入现在的政治氛围中。
此时的民国政权刚刚将权力机构下沉到乡镇,对县城和乡镇的统治力并不高。县城现在由中央政府派出专员进行管理,兼县长职务,设一秘六科进行管理。这一切刚刚开始,和原来由地方上自选的乡绅权力机构产生了冲突。虽然中央机构还是借助于乡绅对村镇进行管理,但是乡绅的权力小了许多。这些乡绅经历了战乱土匪的侵扰,在地方上的势力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巩固。
中国刚刚在形式上推翻了封建统治,很多乡绅都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地方上的乡绅基本上可以分为新旧两类。民国的建立使一部分与GMD关系密切的新乡绅掌握了地方上的实际权力。新乡绅的兴起,与GMD强化基层政权,建立区乡镇政权机构,强化联保等准权力机构,造成国家权力在乡村基层社会的扩张有密切关系。
与20世纪20…30年代乡村革命所打倒的,不具官僚身份,属于一种为官府所依靠的民间豪强势力的土豪劣绅不同,新乡绅担当了GMD基层政权的县区乡镇长、联保主任等,大都接受过中等或高等的新式教育。在行为特征上,土豪劣绅行为往往不受国家权力约束,甚至抗拒国家权力的制约和渗透。新乡绅则代表着GMD政权力量向乡村宗族社会扩张,与GMD政权保持着政治意识形态的一致,形成了民族为纲而家族为目的新理念。
在宗族观念上,新乡绅保持了某种儒家的政治态度,但以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相号召,强调国家与宗族的连贯,甚至设计某些宗族制度改良,以期适应近代发展的潮流。如制订新家法,组织农业合作社,制订合作社章程,提倡新族学,担任新族学校董并使之成为新乡绅民间身份的主要标志等。这表明了在国民政府意识形态影响下,新乡绅作为乡村宗族社会改良的政治力量,实现国家对乡村宗族的有效控制的积极一面。
比较而言,旧乡绅具有国家赋予的身份特权,新乡绅却多是基层政权的实际掌权者,与国家基层政权关系的亲密度远高于旧乡绅,基本上控制了乡村;旧乡绅是伦理道德的化身与代表,多有赡济宗族的行为,新乡绅则多热衷于钻营官场与敛积更多的个人财富,其乡村宗族的道义性权威低于旧乡绅。
但因儒家文化的深厚影响,新乡绅也多有着儒家家族情怀,并与GMD官方越来越浓厚的儒家色彩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痛诋新文化及其冲击下的社会变迁,主张以儒家文化重构国家家族新秩序,具有一定的统制乡村宗族的内在道义权威。
然而,民国政权的转换虽改变了国家政权模式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却没有改变政治文化,这使得新乡绅的行为价值观念,对新国家的理解、对权力的运用方式、对乡民的管理观念,以及对乡村文化建设与资本运作的理解等都还是旧的,难以担当时代改革家的重任。
他们中的很多人因为受过教育,所以对外界信息的了解比普通老百姓要多。这些受过近代教育的乡绅有一些人是很希望能够发展地方经济民族经济,振兴国家造福桑梓。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糟糕,往往让这些人郁郁不得志。
吴克思考这些,是希望通过这些人融入到当前的政治氛围中,这样就可以为自己和身边的老百姓找一个借口,一个避免被GMD政府围剿的借口。
因为巢湖地区也可以说是战略要地。巢湖与纵横交错的江河沟渠相吐纳,其源远至英、霍二山,湖面有丰乐河、杭埠河等来汇,湖南与兆河、白湖相通,湖水由东南出口,经裕溪河下泄长江。巢湖湖中有山,山中有水,波光帆影,景色妩媚。
清代任巢县知县的孙枝芳有诗曰:‘天与人间作画图,南谯曾说小姑苏,登高四望皆奇绝,三面青山一面湖。‘这诗不仅说明了巢湖美,同时也点出了他的战略位置。其以湖为险,东控长江威胁民国首府南京,北遏淮右襟喉,西南连接绵延千里的大别山,八百里的湖面更是有山有岛,险峻异常。尤其巢南地区,丘陵茂密,地型复杂。
一旦巢湖动乱,在GMD的统治区的腹地,首府南京却受到威胁,那老蒋还不调兵谴将的来围剿自己啊。远的不说,就说眼下老蒋为了镇压霍山、六安、金寨的农民革命运动,调动几十万人围剿,还将反动透顶的C。C分子派在大别山。此时的C。C头目蒋伏生应该正领着他的83师在大别山大开杀戒,而同时,大别山的革命队伍也经历了张国涛的清洗,即将走上长征的道路。关于C。C分子和蓝衣社在大别山干的事情后来有详细的记载。
他们所到之处,石头过刀,万户萧条,一个人口不过二、三十万的小县往往就被屠戮精壮数万人。从33年底到34年,老蒋调C。C分子组成的别动队进入大别山。下达的命令为:“匪共为保存田地,始终不悟,应作如下处置:一,匪区壮丁一律处决;二,匪区房屋一律烧毁;三,匪粮食分给剿共义勇队,搬出匪区之外,难运者一律烧毁。需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否则剿灭难期,徒劳布置”
这次集体屠杀使大别山的青壮百姓死亡近百万,村庄被摧毁,剩下的老幼妇孺无家可归,成为难民和饥民。以金寨为例,区区9 万人口的金家寨,仅仅一个月时间就被别动队及蒋伏生的83 师杀了上万人。此外还有上万人被关进了“临时集中营”。集中营由别动队员、“三枪会”和地主还乡团把守着,苟延残喘到次年的囚徒,不足千人。
这还不算完,别动队的成员还在这些地区干起了贩卖人口的勾当。经常是几千妇女被绳子串成几里地长的一排,一个个明码标价的卖往外地。还有很多小孩也没有逃脱被卖的命运,成为合肥、武汉等地的包身工和雏妓。
这一切历史记载的很清楚,吴克可不想让巢湖地区也上演一场这样的悲剧。所以他需要仔细思考,怎么解开这个局。地方乡绅虽然大多比较反动,但相对于近在咫尺活动于大别山的C。C别动队来说,要好上许多。
现在带着这帮人即使打下附近几个县城,但基础薄弱,无法与立刻就能调来的GMD正规部队抗衡,到时候不仅打下的地盘保不住,如果很明显的学习GCD,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很可能会连累到老百姓,为老百姓招来C。C别动队这帮恶棍,那就得不偿失了。
……………………………………………………………………………
谢谢观赏!
第一卷 乱世英雄起 第十四章(上)
谢谢支持!提出的缺点偶会尽量改正,谢谢!
………………………………………………………………………………………………………………
县城肯定是要去的,但是怎么个去法就有讲究了。
接近中午时分,所有人休息完毕。吴克首先和自己身边的人开了个会,主要就下一步去县城的问题进行讨论。大李、小黑等人是粗线条,还没开始讨论呢,就嚷开了:
“还讨论个屁啊,老三,你就是我们的头,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我听被抓的保安大队长说,县城里也就只剩下300来人,枪还不全。我们现在总共有近600条枪,再从救出来的乡亲们中补充点人,拿下县城还不是小意思啊。”
“是啊,我们的力量已经比县城强了”小黑连忙点头,“再说,那些被救出来的乡亲们听说我们消灭了保安队和民团,还在山里分了田,一个个都想跟着我们干呢,现在大家都眼巴巴的想去县城报仇,这不,被关起来的保安队,都被大伙教训的爬不起来了。”
“呵呵,我也来说两句,”老孙笑嘻嘻的抽着一锅烟,这是他前段时间打土豪搞来的好烟锅,现在被他宝贝的不得了,没事就拿出来抽个两口,“我们现在封锁了消息,如果今晚进攻县城,出其不意肯定能行,但是攻入县城后,我们怎么办?有什么后果?”
老孙刚说完,马怀仁和李长青也跟着发言了,“老孙说的对,咱们可不能凭一时的血气之勇,就一直往前打,也要考虑点后果,这些年,我们哥俩没干什么事情,就是打听的消息多。听说六安正在打大仗,民国政府的部队在围剿红军,杀的人可海了去了。听说那边的男人全被杀光,女人小孩都被卖掉,我们要是顶着这个风头做大了,恐怕也落不得什么好下场。还有远的就不说了,就说身边吧,县城咱们打下来后,和县、含城、无城、庐江、合肥几个地方的保安团会不会立刻来围攻咱们?毕竟他们现在都是受民国政府管辖。我觉得需要打不打县城需要慎重考虑。”
马怀仁的话说完后,连大李都开始点头,还在心里嘀咕,认识点字就是不一样,想的比别人就是要多,还都说的在理,不过咱老三可比他厉害,哈哈。大李刚点了两下头,小黑不干了,他从小在村里可被压迫苦了,好不容易能翻身了,怎么着都想好好干一场:
“大李哥,你怎么点头了,难道你赞同他们么!要我说,都是狗屁,咱们不打县城了,县城的那些人就不来打咱们了啊,想的到美!从山里烧掉保安团开始,我们就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一个字‘打’!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本性就是狗改不了吃屎,等他们得到消息,一定会组织人马来围剿我们,到时候还是这个局面,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小黑不怕死,头掉了碗大个疤,过十八年,老子还是一条好汉。大家都憋气活了这么多年,吴大哥现在带着我们出了这口恶气,要我说,我们就应该打到县城去,为吴大哥闯出点名声,也告诉那些官老爷和地主们,我们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