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草头王-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握在因各种原因来中国的外国人手中,而中国对自然科学的义务普及教育,因政府组建时间较短,此时还未能产生多少作用。教育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完成,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刚从封建制度走出的国人,在自然科学知识、工业技术方面的总体积累,与美国有着巨大差距,这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快速弥补。
而工业的膨胀发展也没有得到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方先本指出,相应的生产管理理念远远落后于工业发展速度。此时,很多工业厂房大量存在封建式的作坊管理以及家族管理方式,相对于美国企业的专业管理能力以及对生产力的高效应用和统筹能力,这些新生的企业根本几乎没有什么可比性。一旦国际局势稳定,这些企业必将因为竞争力低下而陷入困境、甚至倒闭。
而这些困难,在短期内几乎无法通过自身培养去克服,因此,方先本向与会所有人建议,不管如何,各地方执政者必须进行广泛宣传,让所有参与国家建设以及工业生产的管理者都明白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困难,使他们尽可能规避风险。
随后在吴克的提醒下,方先本更是建议各级管理者以及各地区工商业生产经营者,走出国门,利用世界大战的残酷局势,从战争区域甚至美国大力吸收相关优秀人才,通过他们快速达到开阔视野并培养人才的目的。这也是当初吴克起家时的诀窍,没有希特勒送来的那些犹太人,当时,迈克即使走私再多的生产设备,吴克也无法快速成功。
而在为期半个月的会议即将结束的阶段,李宗R代表新政府做出一番评述。此次会议中心大多为经济发展问题,李宗R对此并没有多少研究,但作为名誉上的主席,李宗R也必须代表政府对此做出相应的总结。出乎吴克意料的是,李宗R的总结报告非常出彩,并给未来政府经济工作制定了明确的目标。
第五卷 博弈 第318章 将无耻进行到底!
视角从国内走向国际后,李宗R发生很大变化,尤其在亲身参与吴克对外的一系列类似讹诈般的经济、军事行动后,随着对国际事务中“无耻、阴暗”面的更加了解,使他对“利益”两字理解的更为透彻。因此,他那些在军阀战争中所获取的丰富经验也随即套用到现在的国际局势中,让他在面对国际交际时显得游刃有余。
在与蒋介S对立阶段,他与白崇X曾在广西、贵州地区努力进行一些经济建设,虽对经济建设没有专业素质,但并不影响他方先本所描述内容的理解。因此,方先本将政府所面临的这些困难一一摊开在他面前后,他结合国际局势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这场大战首先在亚洲爆发,随即因德国的加入席卷整个欧亚大陆乃至世界,在此之前,西欧因英、法、德等老牌殖民帝国的存在,占据着整个世界一半以上的矿产资源和殖民财富,使其在雄厚的工业基础的衬托下,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工业中
不过在美洲,美国在周边都是一些弱小国家的情况下,以战争方式扩展这自己的发展空间,并逐渐一个相对自由的资本大国,正以飞快的发展速度,逐渐取代着英、法、德等国在世界上的工业地位,而这场战争摧毁了英国、法国之后,使得西欧资本开始向美洲以及非参战国分散。
幸运的是,我们在这场战争席卷整个欧洲之前摆脱了战争。并以军火交易赢得了这种机会,使我们在一瞬间成为战争地幸运儿、暴发户。虽然我们还无法分辨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者是谁,但毫无疑问,此刻不论是军事还是经济。正在亚洲、美洲、欧洲形成以中国、美国、德国为中心的三大经济军事势力圈。
根据情报,经过长达5年的战争,德国已经消耗了它几乎所有地储备,以德军现有的实力与全盛的美军作战。其形式并不乐观,同样,战争还在欧洲继续进行,其经济地位也不能确保。相应的,对世界经济中心地争夺很显然将在相对安全的新兴的中国与已经有非常雄厚基础的美国之间进行。
这是一场机遇!是我们华夏民族经历百年苦难后迎来的一次可以空前发展的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次机遇,在加大国际贸易的同时,以各种方式吸引国际人才、吸引国际资金,甚至开辟免税特区来吸引国际成功企业在中国开办企业,快速提升国家整体工业、科技素质。。(。)。
我希望通过各位的不懈努力。大胆尝试,在我军确保国家中立、安全的大好条件下,在这场大战结束之时。将我们的基础打牢、打实、彻底让我们地国家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中心、最雄厚的工业中心、甚至最先进科技中心!”
李宗R在说这些话地时候,眼中饱含深情和期待。作为军人,他对中国近百年来被各帝国列强以坚船利炮敲开国门,欺辱、掠夺无数财富甚至无耻的以鸦片败坏整个中国国民素质地无耻行径非常了解。其本人也痛恨至极点。
而如今中国终于走出困境,在各帝国之间进行无耻战争的同时,迎来自己的发展机遇,虽然这种机遇充满了血腥,但李宗R在视野开阔后并不抗拒,此时他对吴克地种种被罗斯福等人痛恨的行为,甚至还产生了莫名的激赏。
谁能想到,现今的中国已经成为欧洲人口除去美国外,最向往的移民地区,也成为亚洲地区各国人口,最向往获取工作机会的地区。当然,那些近3000万挂着日本国籍,正工作在最危险的矿山以及基建第一线的印度、安南、印尼各族免费劳工不再其列。
若非此人出现,中国又怎可能快速摆脱战争迎来这种机遇,或许别说是“暴发户”了,此时可能还在苦苦抵抗日本的入侵吧?
李宗R思考吴克的同时,吴克也因李宗R的发言感到震惊。什么时候,李宗R变得跟自己一样“无耻”和“有远见”了?
加大贸易?那不就是要加大军火贸易量么?嗯,这不就是变相希望各参战国,战争打的更加惨烈,时间更加久远,透支的国力更加巨大!以各种方式吸引国际人才,国际资金?这各种方式里有没有绑架、勒索在内?
更加让吴克不可思议的是,李宗R在完全同意方先本的观点后,竟然还提出开辟免税特区来吸引国际上那些经营管理理念已经成熟的企业、商业集团,这不就是后世的经济特区嘛?以现有中国所处地理位置以及与交战国双方都能进行贸易的进出口优势,再配合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这简直对那些“资本家”具有无比巨大的诱惑力和杀伤力。可以毫无疑问的相信,经济特区开辟,甚至很多美国工业、商贸财团也会向中国蜂拥而来。
与美国政府以及罗斯福相比,美国各财团和资本家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与德军作战,说破了,其实也是维护美国资本家的利益,而现在中国给了一个让他们不能不动心的选择,相信,开辟特区后,第一个会头疼的将是此刻正自信满满的罗斯福和他的决策顾问。
不过,这东西也是一把双刃剑,搞得不好会影响到民族经济、民族工业的发展,执行时还应该辅助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才行,同时,免税措施也要在一些关系到基础发展的行业实行。震惊之余,吴克思考着怎么完善李宗R的建议。
从融入这个社会开始,洋火、洋钉、租借这样的名词,让吴克感到一种耻辱,吴克不希望这种现象再从自己手中出现,让整个世界充满中国制造才是他的梦想。
同时,战争真的能如李宗R希望的那样持续很长时间,让中国可以充分的敛财吗?美国当年以推迟参战时间,并在战争中期退出战争长达一年时间的方式,最大化的无耻的榨取战争带来的暴利财富,此时自己又能以什么方式尽可能的使利益最大化,并将“无耻”进行到底呢?
盛极则衰,德国虽然已经基本摧毁俄军,却无法在短期内巩固其战争成果,包括俄国在内的欧洲各地反抗实力依旧存在,于此同时,国力已经急剧下降的德军在面对后方安稳且工业实力雄厚的美军时,在西班牙一战中已经明显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战争局面显得很不乐观。
与希特勒在击溃俄军后的狂喜不同,吴克对德军的未来并不抱多少希望。
德军的局面也如同现在中国的经济局面一样,虽然击溃斯大L的部队,占领俄国最后一座堡垒,但其实也是吹起的气球,经不起挫折,也许一场大败将将激化所有潜藏的矛盾,使得德军所有成果在瞬间化为乌有。此时的德军,明显已经吃的太多,而已经征集近千万士兵的罗斯福,为了确保美国利益,不会给希特勒任何消化的时间。
吴克根据自己记忆中的二战,对比现在的欧战局势以及美、德之间的实力对比,最终认为:在战争没有进入美国本土,摧毁美国稳定的工业基础之前,德军依旧将如同已知的二战那样,没有任何胜利的可能,攻击美国本土,对于德国相对弱小的海、空力量来说,几乎没有可能。
除非……,
除非那个东西东西能够在德国提前出现,或许美国将被迫退出战争,给德军以积蓄力量之机会。
想到“那个东西”,吴克不由的感到有些无奈。在远东都已经落入控制之中后,那座小岛的地下实验室各种所需物资都得到充足供应,吴克为此已经花费等同于30亿美元的投入,然而那些冒着奇险绑架来的科学家依旧未能造出那让他希望见到的“原子武器”。
此时,马怀仁的情报组织从自身需要出发,对美国的一些科学家进行密切注视,然而43年初,大量相关科学家忽然失去与外界的联系,很显然,虽然失去了一批顶尖原子科学家,但罗斯福依旧批准了原子研制计划进行。而根据情报,似乎大量英国科学家也参与了进去。
时刻注意这方面情报的吴克知道,德国也在进行着同样研究,与爱因斯坦同样出名的德国核物理学家海森堡、哈恩等人的行踪也变得飘忽不定,让马怀仁的情报部门工作难度急剧增加。同时,美英联军在集中火力反击西班牙之前,其航母舰队曾突入挪威海并出动近500架战机对挪威一处工厂实施连续密集轰炸。根据最新采集来的秘密情报,被轰炸目标是一处重水厂。
甚至情报资料显示,日本为改变目前的局面也在石原莞尔的支持下,秘密进行“铀弹”计划。不过,此时的日本经济已经崩溃,统计显示其国民已经生活在极端贫困状态,而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在南亚掠夺的财富中,百分之九十五都被投入战争,其中尤其以与美军作战的海军为甚,各项研究费用均无法到位,如此耗费钱财的研究,显然日本短时间内内无法完成。
不过,很明显交战国双方各主战国对核武器的关注程度,都已经极为重视。然而,对此研制工作几乎最早大规模投入展开的吴克,却始终没有见到想要的成果。这然一心要在武器上保持领先地位的吴克,不由的有些焦虑。
第五卷 博弈 第319章 找个借口?
不是吴克资金供应不足,此时吴克多的只剩下钱了。然而最终分析原因,吴克发现很多时刻他有些想当然了。原子弹不是几个科学家就能制造的,即使他绑架来的都是一批顶尖科学家,但其他东西还是落后了很多。
首先是相对薄弱的基础工业。辅助设施、矿石提炼采集、电力供应以及分离设备等影响了前期研究进度;其次,绑架来的那些科学家虽然在接手远东时,被中国军队“意外的秘密解救”出来,打消了部分抵触情绪,然而多数却又希望回到美国继续研究,工作热情并不十分强烈;
而最主要的原因,实在是从事相关辅助工作的国内科技人员、工程师实在太少,以至于很多工作都迟滞于研究之后,使整个计划进度相当缓慢,为此吴克甚至于最后不得不从早期过来的那些犹太人中挑选了一批冲数。
潘多拉魔盒毕竟不是那么好打开的,面对那几十位顶尖科学家的种种要求,最后接手负责管理的王克强经过统计,发现竟然需要十多万各种科技人才以及几十万技术工人,并且还需要很多优秀的统筹管理人才以及项目规划人才。
如同方先本所叙述工业经济那样,自然科学的普及以及管理人才的缺乏,成为持续发展的最大难点,原子研究也同样面临这种尴尬的局面,王克强也几乎因此陷于崩溃。幸运的是。战争使得欧洲很多知识分子被迫逃亡,而此时中国地中立政策吸引以及对人才引进的优厚待遇,吸引了很多人目光。
虽然与美国相比,亚洲人种与欧洲人种有很大区别。但是唯一的中立大国、随处可见的中国商品让这些人对中国稳定比较放心。同时,与美国不同,可以自由往来于欧洲各国甚至交战区地中国商团,更方便这些人才的逃脱。这使得很多不满希特勒的欧洲知识分子在迁居过程中,最终选择了中国,并部分解决王克强的难题。
及至斯大L格勒一役过后,斯大L失去所有地工业城市,很多俄国科学工作者在郁闷与饥饿的交替压迫下,被迫向外逃离,而与德俄都有交易的中国以及西伯利亚大铁路成了这些人最便利的外出通道,这些人在进入中国后,绝大部分也被留在中国,最终使得王克强在月前走出人才困境。。。
但这一切还需要时间去整合。而时间恰恰是吴克最为紧张的东西。
该怎么办?
其实,吴克的担心有些多余。以现在的形式计算,美国方面核物理顶尖科学家损失。研制工作必然要比较历史上所记载的缓慢一点,而德国方面面对美国方面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正逐渐失去制空权,而其整体国力也开始下降,原子武器制作进展应该不比历史上的迅速。吴克还有至少一年多地时间去与这两大集团抢夺原子武器先手。
不过,一年多时间并不能够让方先本完成对经济、工业基础的稳固,也很难做到李宗R提出的对世界经济中心地争夺。诚然,现在中国是世界经济、投资最活跃的地区,也是进出口最繁荣地地区,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战争的基础上。战争结束,这种局面将会被改变,届时美国在基础建设以及基础工业、科技方面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必然会带给中国极大冲击力。不论如何计算,吴克最终地结论是,对中国崛起威胁最大的还是美国。
“遏制美国!嘿嘿!真的很难啊!”
从战争之初,吴克已经使用各种手段打击美国,然而,美国通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只庞然大物,此时又正当表现其强大的时刻,又怎么能那么容易被打压呢?
“德国不能让他更强大了!否则疯狂的希特勒对中国也是一种威胁,也许应该想办法多帮些日本海军!鬼子经济已经崩溃,也不用担心他翻出什么花样,不过,这对美国并不能产生多大威胁。难道真的要找个借口亲自动手吗?”
吴克在心中嘀咕着。
时间在方先本等人对本国企业的极力优化以及对基础工业的继续投入中飞快前进。44年6月,美军在装备自身制作的火箭武器之后,将总计550万兵力、4万辆坦克、3万架飞机以及联军中的100多万英奥军队和其他雇佣兵送到了西欧战场,并利用海军优势同时发起对英伦三岛、法国北部、意大利南部等地区的登陆作战,使得古德里安、隆美尔等形式急剧紧张。
与此同时,160多万美军在1。5辆坦克以及上万架飞机的协助下,以埃及为基地渡过苏伊士运河向土耳其大举进发,迫使曼施坦因在突破土耳其海之后不得不停止所有攻击,开始在占领区就地进行艰苦的防御。同样,经过极为惨烈的一个冬季蛰伏后,斯大L在布留赫尔进入乌拉尔后,受到布留赫尔游击战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