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冼冤录-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头,不敢看任何人。

展昭给仁宗行过礼,朝怜香示意了一眼,怜香慌忙跪下,身子直打哆嗦,仁宗看看包拯,不解的问道:“她是谁?你把她带进宫来,这是何故呀?”

“皇上,她就是太子一案中的人证。”包拯指着怜香说道。

“是吗?”仁宗仔细打量了怜香一番,转身坐了下来。

包拯对怜香说道:“你不用害怕,只要实话实说,皇上不会难为你的。”

“是,包大人。”怜香似乎满含委屈,慢慢的说道,“奴婢本是江南的一个歌姬,前一阵和姐妹们被太子请进府中,为太子表演歌舞………………”

“纸醉金迷,玩物丧志!”仁宗狠狠的骂了一句。

怜香吓了一跳,她紧紧闭上了嘴巴,看着包拯,不敢再说下去。仁宗见到了,朝她一挥手不耐烦的说道:“你继续说下去,朕不是和你说话!”

“刚开始几天尚且平安无事,可是谁想到太子他是个好色之徒,有一天晚上,他吩咐下人把奴婢叫过去,他把其他人都打发走了,房里只留下我们两个人。”

“他想干什么?”仁宗紧张的问道,话一出口,他才感到是多此一问,傻瓜都明白太子是想做什么事了。

“后来太子他硬要奴婢陪他睡………………睡觉,奴婢觉得他虽然是太子,但是也不想做这种不知羞耻的事,可是太子根本不顾奴婢的苦苦哀求,他威胁说如果奴婢不从他的话,就要把我们姐妹几个都处死,奴婢心里恐惧,太子就趁势把我抓进了房内,强行把奴婢……………奸污了!”怜香说到这儿已是痛不欲生,她跪倒在地上,泣不成声。

包拯在一旁一直冷眼旁观,他觉得这怜香的神态有点夸张,但他并没有往心里去,而是说道:“好了,不必啼哭,继续说下去吧。”

“是,包大人。太子侮辱奴婢的时候曾清清楚楚的说过他就是京城里那令人闻风丧胆的采花贼,奴婢本来不敢相信,但是看到他那种好色的样子,才不由得不信,当时的情景,展大人都亲眼目睹了。恳请皇上为奴婢作主啊。”怜香说着不停的向仁宗磕着头。

仁宗好不容易听怜香说完,他猛的站起身来,说道:“这孽子做出这样的事来,现在人证俱在,朕要废掉他,他没话说了吧?太后她老人家也没有理由阻拦了!”

包拯朝展昭示意他把怜香带下去,待展昭走后,他说道:“皇上,臣想这件事是不是再等一等?”

“等一等?还等什么!你马上派人去把太子押入宫来,朕要亲自审问,明天朕就在朝会上宣布废了他!”仁宗怒气冲冲的说道。

包拯无奈,只好辞别仁宗,回到开封府,他带上人马径向太子府而去。

太子府大门紧闭,包拯命人敲了好一会儿门,才探出个头来,看到包拯等人,二话不说就想缩回去,展昭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他,怒道:“快把门打开,我们包大人奉皇上旨意要见太子殿下,快前面带路!”展昭没说包拯是来抓太子进宫的,他怕这个家丁喊叫起来,把太子惊跑了。

那家丁面色惨白,胆怯的说道:“禀告大人,太子殿下病了。”

包拯知道太子的把戏,无非是想拖延时间,他对展昭一使眼色,展昭会意,推着那家丁道:“闲话少说,快前面带路!”

那家丁无可奈何,只好乖乖的把包拯等人带到了大厅里,说道:“众位大人稍等片刻,小的去请太子殿下。”

包拯心想太子终究现在还是太子,就给他一点面子吧,于是他点了点头,那家丁连忙跑了出去。过了半支香的工夫,包拯才听到门外传来了一阵咳嗽声,太子在两个家丁的搀扶下出现在门口,他的脸色苍白,浑似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

包拯上前行了一个礼,刚想说话,太子就摆摆手,打断他说道:“包大人,无事不登三宝殿,肯定是有要紧事吧?我身体不舒服,包大人还是长话短说吧。”

包拯心中暗暗佩服太子到现在还能装得若无其事,他面无表情的说道:“今日包拯前来并非是为了私事,而是奉了皇上的旨意,请太子去皇宫走一趟!”

“什么,父皇要我去?”太子惊得一下子甩开了家丁的搀扶,冲上来抓住包拯的肩膀问道,“父皇找我有什么事,你快告诉我!”

包拯本来现在不想说破的,但是看到太子这副模样,他还是冷冷的说道:“皇上叫太子去做什么,其实太子心里最清楚,你不是亲口跟别人承认了你是采花贼吗?”

“包拯,你不要血口喷人,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了?谁听见的,叫他出来和我当面对质!”太子满脸怒色。

包拯也不搭理他的话,而是回过头去朝展昭说道:“把人带上来!”

展昭一拍手,两个衙役把怜香带了上来,太子见到怜香,仿佛就像见了鬼似的,连退三步,他指着怜香说道:“你怎么又出来了?你那晚不是………………”太子说到这儿,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他看看展昭,终于明白过来了,他恨恨的说道,“原来那晚是你干的好事!”

展昭似笑非笑的望着太子,包拯喝道:“这下你没有什么可抵赖了吧?”

太子却不甘心屈服,他恶狠狠的盯着怜香说道:“小贱人,我还真没有看出来,原来你是这样的人,算我看走了眼!不过,就算我真的对你做了那种事,你也不能强行指证我杀了人呀!”

怜香本来是一直低着头的,这时听到太子的这几句话,她猛的抬起了头,咬牙切齿,满怀仇恨的说道:“哼,是你亲口说的你就采花贼,你就是杀人犯,你还想抵赖吗?”

太子倒吸一口冷气,暴跳如雷的说道:“我什么时候说过这些话?”他连连追问,但是没有人回答他,他看到整个大厅里的人都在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他,马上又降低了语气对包拯说道,“包大人,你一定要相信我呀,这都是她诬陷我的,即使我说了那些话,那也是因为多喝了酒呀。”

“太子和我说这些话是没有用的,你还是去和皇上说吧,皇上正等着你呢!”包拯冷冷的说道。

太子这时才清醒过来,他失神的坐到椅子上,半晌才说道:“看来我是死路一条了,这是为什么呀?”

“只要太子向皇上坦白一切,相信未必是死路一条。”包拯提醒道。

“那包大人能不能让我进去换一件衣服再随你们进宫。”太子有气无力的问道。

“可以。”

太子在家丁的搀扶下又慢腾腾的进了内室,展昭轻轻问包拯道:“大人不怕他跑了吗?”

“他绝不会跑的,跑了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包拯回答。

展昭默默退下,时间在慢慢过去,太子还是没有出来,包拯对展昭说道:“去看看。”二人走到内室门口,只见两个家丁站在那里,就问道:“太子呢,怎么还不出来?”

那两个家丁低声说道:“不知道,太子进去后就一直没有动静了。”

包拯暗叫一声不好,急忙冲进房去,房里的情景使他目瞪口呆,只见太子躺在墙边,朝着天,脸上满是鲜血,已经是血肉模糊了,墙上还有斑斑血迹,看来太子是撞墙身亡的。包拯猛的拍了下大腿,叫道:“太子殿下,你为什么要死啊?”

第四部 采花奇案 第二十二章 顺理成章

包拯无论如何没有料到太子会这样轻易的死去,他心里暗暗责怪自己如此的不小心,竟然让太子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一命呜呼,他有点呆了,直到展昭问道:“大人,我们该怎么办?”他才清醒过来。

包拯没有马上回答展昭的话,而是俯下身子看着太子,太子的脸上已是一片模糊,早就看不出他往日的神采飞扬的样子了,包拯心中也为他的死状感到难过,好端端的一个太子竟落得如此下场,这一切都是谁的过错呢?

“哼,没想到他自杀了,真是便宜他了!”展昭还在愤愤不平。

包拯站起身子,看着展昭,不置可否的摇摇头,展昭感到纳闷,问道:“大人,你的意思是说他不是自杀的吗?”

包拯还是摇摇头,他观察到这间内室还有一扇小门,他走过去轻轻一推,门就开了,原来是虚掩着的,他转身问一个家丁:“这扇小门是通向哪里的?”

“回大人,是通向后院的。”家丁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包拯走出小门一看,果真是一条弯曲的小径,他心中一思索,又摇了摇头,退回了房内,展昭不解包拯的举动,着急的问道:“大人,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新的线索?”

“暂时没有。”包拯看着太子的尸体淡淡的说道。

“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做?”

“我马上进宫面见皇上,你带人在这儿守住太子的尸体。”

包拯进宫时,只见仁宗正心烦意乱的在看奏折,他看到包拯进来,连忙丢下手里的奏折,托起包拯问道:“怎么啦?太子人呢?”

“太子,太子他死了!”包拯犹豫了片刻还是告诉了仁宗。

“什么死了?你说谁死了?”仁宗倒吸一口冷气,连连后退,他瞪着双眼,紧紧的又上前抓住包拯的衣服追问道。

“皇上,你冷静一点!”包拯迫不得已只好提高了一下嗓门说道,“臣说的是太子,他已经死了,皇上请不要太过于悲伤了。”

仁宗被包拯的声音一震,他愣了一下,松开了抓住包拯的手,苦笑道:“这个不孝子,竟然死了!死得好啊,他倒一死百了,彻底解脱了!”

包拯急忙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仁宗,劝道:“皇上,不要太伤心了,身体要紧。”

“谁说朕伤心了?”仁宗一把推开包拯,怒道,“这个不孝子,他活该有此下场!谁让他去做那种伤天害理的事的!对了,他是怎么死的?”

“皇上,臣去太子府时他还是好好的,后来太子说要进房去更衣,等臣进去时太子已经撞墙死了。”包拯简单的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你的意思是太子是撞墙自杀的了?”仁宗失神的问了一句。

“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只能这样认为了。”包拯字斟句酌的回答道。

仁宗疑惑的看了包拯一眼,随即他又叹了一口气说道:“唉,算了,人既然已经死了,也就别太追究了,一切都让它过去吧。”

“皇上,可是………………”包拯觉得不应该就这么结束了,还想再说,却被仁宗打断了。

“你不用再说了,朕决定了。太子的尸体还在他府中吧,包爱卿,你回去把他好好收殓一下,带到宫里来火化了吧。朕有点累了,你先去吧。”仁宗朝包拯挥挥手,示意他离开。

包拯无奈,只好领旨悻悻的离开了皇宫。回到太子府中时,展昭等人已经把太子身上的血迹清洗干净了,但是脸部因为过于撞得猛烈,还是一片模糊,惨不忍睹,包拯别过眼去,吩咐展昭道:“去找人把太子的遗容好好整理一下,然后运进宫去。”

展昭欲言又止,包拯奇怪的问道:“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大人,这件案子是不是就到此结束了?”展昭小心的问道。

包拯抬眼仰望着外面的天空,叹了口气,说道:“你把那个叫怜香的歌姬放了吧,这件案子就连本官也不知道是不是结束了。”

展昭不明白包拯的话是何意思,但他也不敢再问下去,只好按照包拯的吩咐下去了,包拯默默回到开封府,一晚上沉默不语。

第二天朝会的时候,仁宗带着沉痛的心情宣布太子因为暴病不治身亡,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应该及早选出一位新的太子。仁宗的话刚说完,底下的大臣们就开始议论纷纷起来,有的知道其中奥妙的人干脆就闭口不语,在一旁察言观色,包拯见此刻立太子已是势在必行,但他在众多皇子中实在想不出谁更加合适,因此他也站在一旁,不发一言。

仁宗等了一会儿,不见底下大臣有什么结果,于是不耐烦的打断了大家问道:“你们商议了半天,有结果了吗?”

仁宗话一出口,底下顿时鸦雀无声,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仁宗怒道:“你们平时一个个都高谈阔论,满腹经纶似的,怎么一到关键时刻,朕需要你们时都变成哑巴了呢?朕只要你们提出一些人选,让朕有个选择,并不是要你们作主,你们怕什么呢?你们放心好了,即使说错了,朕也不会怪你们的!”

过了半晌,大臣里才有一个人慢慢的站了出来,包拯定睛一看原来是刑部尚书丁义良,他想,这个人肯定不会出什么好主意的。

仁宗看到终于有人出来响应他的号召了,高兴的说道:“丁爱卿,你大胆的说,说错了也不要紧的。”

“是,谢皇上。臣觉得在诸位皇子中还是英王最适合做太子,请皇上明察。”丁义良稳稳说道。

丁义良此言一出,顿时一片哗然,有人已经迫不及待的在底下开始指责起他来了,有的人却还是保持沉默。包拯虽然早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但是看到他那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还是觉得气愤。

“不要争吵!”仁宗急忙制止了大臣们的喧哗,他面向丁义良,温和的问道,“丁爱卿,朕记得几天前你就向朕推荐英王的,怎么今天还这么坚决啊?”

丁义良大惊失色,慌忙跪倒在地上,“皇上,臣根本就不认识英王,臣是为大宋江山着想,所以才大胆提出来的,请皇上明鉴。”

“你起来吧,朕并没有怪你。”

丁义良慢慢站起来说道:“皇上,英王的胆识,谋略,在诸位皇子中是出类拔萃的,将来大宋的江山由他来掌管是最合适的。”

“可是………………”仁宗犹豫着没有说下去。

“皇上,千万不能听大人的意见,英王可是曾犯下谋逆大罪的,所谓人心难测,皇上可要三思啊!”包拯忍不住劝道。

“这个朕知道,朕自有主张,你不必多言。”仁宗似乎话语中多包拯有所不满。

包拯张了张嘴,又闭上了,他默默的退了下去。

“你们还有没有其他的看法?”仁宗又问众大臣们。

于是,有的人反对立英王,有的人提出了其他的人选,有的人见仁宗并没有呵斥丁义良,就趁机附和,仁宗见吵闹了半天没有明显的结果,就恼怒的说道:“今天就到此为止,改天再议,散朝!”

包拯摇摇头,心想也许还有转机,他刚出宫门,一个小太监就从后面追了上来,把他拉到一边,悄悄说道:“包大人,皇上找您有要事相商。”

包拯纳闷,皇上这时候找自己还会有什么事呢?他明明知道自己是反对立太子的,况且还要和自己相商?包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随着小太监又进了皇宫。

仁宗正在御书房等着包拯,他一看到包拯,就屏退左右,郑重其事的说道:“包拯,朕有一件很机密的事需要你去做。”

包拯连忙恭敬的说道:“皇上请吩咐,包拯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仁宗扶起包拯,严肃的说道:“朕想派你去南方秘密调查英王的人品,动向,以及他和什么人来往,最近做过什么事,回来后详细的向朕报告。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包拯心中一凛,忙道:“难道皇上是想………………”

“朕现在还没有别的想法,你不用多想,你不愿去吗?”

“皇上误会了,臣领旨,臣愿为皇上前去南方走一趟。”包拯暗暗思忖,皇上一定是被丁义良两次说的动了心,但他又心有余悸,不敢立刻就下结论,所以才想派包拯去暗中调查。包拯知道那英王的人品是绝对当不了太子的,所以就接受了圣旨,到时候把英王的劣迹呈现在仁宗的面前时,恐怕他就不敢再立英王为太子了,至于立谁为太子,只能到时再说了,包拯心中主意已定,就说道,“皇上,臣会把这件事办好的,您放心好了。”

仁宗满意的点点头,他连忙又叮嘱一句:“记住一定要悄悄的做这件事,千万不能让任何人发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