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冼冤录-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也是往公孙萼刚才去的方向去的,我怕萼儿会有意外!”公孙策担心的说道。
包拯一想,公孙策的担心不无道理,他急忙吩咐车夫再加快速度。这十时,前面不远处传来了马蹄声,二人的神经不由得高度紧张起来。待那马儿到了跟前才发现原来是王朝二人回来了,只是并不见公孙萼的人影。
“我妹妹她人呢?”公孙策着急的问道。
王朝从马上滚落下来,他喘着粗气,向包拯禀报道:“卑职和马汉二人一连追出了十几里地也没发现公孙小姐的人影,因为看到天黑了,怕有强人出没,担心大人的安危,所以急忙赶回来了。”
“你们两人什么都没有发现?”包拯问道。
“哦,我们在路上无意中发现了这件东西,大人请看。”一旁的马汉从怀里掏出了一样东西,递给包拯。
公孙策眼尖,早就看到了,他一把抢过那件物事,失声惊叫道:“这是萼儿贴身的玉佩呀,是她娘传给她的,她从不离身的,难道她出事了?”公孙策话未说完,脸色大变,差点从马上摔了下来,王朝眼疾手快,急忙把他扶住,劝道:“公孙先生不要着急,也许是公孙小姐她无意中掉下来的呢,并不一定有事的。”
“不,她从不会如此不小心的,肯定是遇到了什么不可抗拒的事情。”公孙策一口咬定他妹妹遇到了不测,忽然他若有所悟,失声叫道,“会不会是那几个大汉干的?”
“你是说刚才过去的几个人?”包拯显得很冷静,他仔细回想起那几个人的模样来。
“肯定是他们!”公孙策点点头。
“噢,公孙先生,你说的是不是几个长得凶神恶煞,蛮横无礼的汉子?”王朝突然问道。
“是的,难道你们也看见了?”公孙策惊讶的问道。
王朝和马汉互相望了一眼,王朝说道:“我们也觉得他们这伙人行迹挺可疑的,可是没想到他们是冲着公孙小姐去的,早知道是这样的话,我们一定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包拯这时说道:“你们先不要猜测了,在事情还没明了之前,任何的猜测都是徒劳的,我们还是往前去吧,在这儿也是无济于事。王朝,那件玉佩是在哪儿发现的?”
“哦,就在前面不远。”
“好,公孙策,我们先到现场去看看,希望能有所发现。王朝,你们两个前面领路。”包拯果断的下达了命令。
第四部 采花奇案 第二十五章 晖州初遇
包拯等人匆匆往前赶路,不一会儿就到了王朝所说的地方,包拯下了马车仔细的查看起现场来。现场是在官道旁的一片树林里,那儿草木凌乱,并且留有许多的脚印,一看就知道有很多人来过,而且很有可能发生过搏斗。
包拯立定思考,王朝突然叫道:“快看,这是什么?”
包拯顺着他的叫声望过去,一看原来是一朵纸做的花,他拣起来仔细一看,上面还绣着两只蝴蝶,不由得纳闷道:“这儿怎么会有这种东西呢?难道是公孙小姐的吗?”
公孙策闻声凑过来看了一眼就说道:“这东西绝非小妹的,她从来不戴这种花俏的玩意的!”
“那会是谁遗留下来的呢?”包拯手中盘弄着那朵花,嘴里自言自语道。
“请让卑职看看。”一直不出声的马汉凑过来说道,他接过包拯手中的那朵花,仔细端详了一阵,脸色突然大变,叫道,“难道这是………………”
“是什么?快说!”众人见他神情大变,知道情况不对劲,连忙问道。
“这是那个恶名远扬的飞花帮的标志!”马汉神色非常凝重。
“什么?是飞花帮!”公孙策大叫道,“他们不是在京城被一网打尽了吗?而且不是还说太子就是飞花帮的帮主吗?怎么这儿又出现了飞花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包拯却不吭一声,他死死盯着那朵花,仿佛呆了一样。王朝叫道:“哎呀,如果公孙小姐落在飞花帮的手里那就情况不妙了!”
公孙策听了这话,猛的跪在包拯面前道:“包大人,请您一定要救救我妹妹,我只有她这么一个亲人,我不能没有她啊!”
包拯明白现在公孙策已经失去了方寸,他扶起公孙策说道:“你先不用心急,这儿离晖州已经不远了,我们先到那儿安顿下来再商量救你妹妹的事。总之你放心好了,我一定会救出你妹妹的,我们在这儿干着急也于事无补。”
公孙策默默无语的站了起来,一行人继续向前而去。夜色中,包拯等人悄悄的来到了晖州城外的一个小镇上,眼看此时想要进城已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包拯决定就在这个小镇上投宿。
“大人,快看,前面有间客栈。”王朝突然叫道。
包拯抬眼一看,果然前面有间名叫“迎风”的客栈,他说道:“那我们今晚就在此投宿,其他的事明日再作打算。”
王朝依言推开那客栈的大门,里面灯火通明,柜台里一个年约四十左右,嘴角留有两撇胡子的男子正伏在柜台上打瞌睡,看他的衣着打扮应该是这间客栈的掌柜,可能他觉得这么晚了不会再有生意上门,所以偷懒了。
王朝走到他面前,敲了两下柜台,那人猛的惊醒过来,揉揉眼睛,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一副笑容来,嘴中连连说道:“几位客官,在下失礼了,请问你们几位可是要住宿吗?”他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睛在包拯等人身上一一扫过。
忽然,当他眼睛转到公孙策身上时,顿时脸色大变,急忙说道:“你们还是上别处去吧,这儿已经客满了,恕不接待!”说着他从柜台里面跑了出来,竟然主动的又把大门打了开来。
众人被他这片刻之间的突然变化怔住了,包拯早就把他的神情看在眼里,他不动声色,平静的说道:“你这位老板真是奇怪,人家开客栈的不都是希望客人越多越好吗?怎么你倒相反,把上门的生意赶走?我看你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你就不怕我们去报官吗?”
店老板听了包拯的话急得差点跳起来,但他转眼间又冷静了下来,赔出一副笑脸朝包拯说道:“这位客官看相貌一定是个人物,但是小店今天确实没空房了,还是请你们往别处去吧,并非是我故意刁难你们。”
王朝可不买他的帐,他一把抓住店老板的手臂,喝道:“你这个店老板好没道理,明明有房间却说是没空房,你当我们都是瞎子吗?再说了这么晚了你叫我们上哪儿再去找住宿的地方?分明是故意为难我们,快说究竟是谁指使你做的?”
那店老板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他挣开王朝的手,跳到一边,打了个呼哨,顿时就从里屋跑出来几个手拿棍棒的大汉,其中一个急急问道:“老板,有人来捣乱吗?”[ ·手机电子书…wWw。QiSuu。cOm]
店老板没有马上回答他的问话,而是得意的朝包拯等人说道:“你们还是乖乖的离开这儿吧,不然闹将起来对你们没什么好处的,万一惊动了官府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包拯虽然不清楚他的话中究竟是何意,但是看眼前的情况即使打赢了这几个人住店也是不可能的了,于是说道:“既然老板不欢迎我们,那我们就不打扰了。”
“恕不远送!”店老板在包拯等人身后得意洋洋的说道。
包拯等人顾不得再去理会店老板,现在天色已晚,如果找不到住宿的地方,今晚怕是真的要露宿街头了。公孙策一直到现在还是闷闷不乐,低头在思考着什么。马汉推了他一把嚷道:“公孙先生,你怎么一点也不着急啊?我们今晚看样子就要睡在大街上了!”
“哦。”公孙策应了一声,仍旧低着头。
包拯看到他这副模样,免不得又安慰了他几句。王朝忽然叫道:“快看,前面有个打更的,我们上去问问吧?”
大家顺着王朝的手势望过去,果然有个打更的更夫正在慢腾腾的往这边走过来,包拯吩咐马汉道:“你过去向他打听一下这儿附近有没有其他的客栈了,记住言语要客气一点。”
马汉应了一声,走到那更夫面前,那更夫警惕的看了马汉一眼,马汉向他施了一礼,说明了来意,更夫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冷冷的打量了马汉一眼,然后他又朝包拯这边望了过来,忽然他也像那个店老板一样脸色大变,竟然一句话也不说掉头就跑。
马汉愣了一下,一下子没有反映过来,等他醒悟时,那更夫已经跑出了十几丈远了,马汉一想如果他再跑掉的话那么今晚就真的要睡街上了,说时迟,那时快,他几个箭步就跑到了那更夫面前,像一蹲铁塔似的挡住了更夫。
更夫一下子摊软下去,他浑身直哆嗦,跪在马汉面前像鸡啄米一样的磕起了头,嘴里连连说道:“好汉饶命啊,小的上有八十高堂,下有嗷嗷待哺幼儿,老婆长得丑陋无比,你们放过我吧!”
马汉听他嘴里胡言乱语,竟把自己当成了打家劫舍的强盗,心头火起,二话不说,举起拳头就欲砸过去。
“住手!”包拯喝住了马汉的露莽行为,他和蔼可亲的扶起那个更夫,说道:“这位兄弟不用害怕,我们不是强盗,我们是从京城到晖州来做生意的,刚才多有得罪,还请多多包涵。我们只是想打听一下这附近除了这迎风客栈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客栈了,并无他意。”
那更夫将信将疑的站了起来,他推开包拯的手,指着公孙策胆怯的说道:“他,他,你们不是那飞,飞花帮的吗?几位大爷就放过小的吧!”
众人听得分明,这更夫竟然把公孙策当成了采花贼,饶是公孙策平时一向斯文,此时此刻也是实在忍不住了,他一把抓住更夫的衣领,怒道:“你竟然说我是什么飞花帮的,究竟有何凭证?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去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了?”
包拯冷静的把此事和刚才发生在客栈里的事联系起来一想,立刻就明白这其中一定有蹊跷,说不定是有人假扮成公孙策的模样在此兴风作浪,妄图栽赃他人。他拦住公孙策,对那更夫说道:“你再仔细看看,那些个作恶的人究竟是不是他,可要看清了!”
更夫胆战心惊的朝公孙策仔细看了两眼,就叫道:“大爷,你们就饶了我吧,我真的不认识你们啊,何苦要缠着我呢?”
“快仔细瞧瞧!”王朝喝道,并且扬起拳头,作势要打。
更夫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其实我也没有看过那些人的真面目,可是听人说那些人作恶时也像这位公子一样穿着一身白衣,身材,相貌都差不多,长得很斯文。远看真的不容易分辨出来,各位大爷,千万饶恕小的眼拙啊!”更夫说着,竟然想要跪下来给众人磕头了,包拯连忙扶住他说道:“不必如此,错不在你。那这些人大概有多少人,在此作恶多久了?”
“这个小的也不是很清楚,他们这伙人最近在晖州周围活动的很猖獗,不过也是最近几天的事,被他们糟蹋的女子事后都被他们杀死了,所以谁都没有看过他们的真面目,只是有人偷听过他们的说话,口音好象有点像京城那里的人。其他的我不知道了,你们还是去问别人吧。”更夫说完这话,一溜烟的跑了。
包拯细细思索着更夫的话,据他所说,那些人操京城的口音,难道是太子一伙的余党?可是太子都死了,他的手下张卫也带着余党投降了,怎么这儿还会出现飞花帮呢?再说即使有一两个落网,他们怎么就这么巧的在晖州出现呢?包拯越想越觉得问题的严重性,他望着更夫远去的背影,嘴里自言自语道:“难道真的就像所料的那样吗?”
“大人在说什么?”王朝急忙问道。
“哦,没什么。”包拯对那种没有把握的事是不愿多说的。
“哼!飞花帮,等我抓到你们,一定不会放过你们的!”公孙策忽然咬牙切齿的说道。
“唉,我们还是先想想今晚住在哪里再说吧!”马汉叹了一句。
公孙策忽然醒悟过来,说道:“忘了和大家说了我的老家就在这附近,如果大家不嫌弃的话就过去将就一晚吧。”
“你们怎么不早说?”王朝和马汉兴奋的说道。
公孙策苦笑了一下,默默的走在前头,大家急忙跟了上去。
第四部 采花奇案 第二十六章 风波再起
公孙策的老家就在离小镇不远的地方,是两间茅草屋,大家惊异的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一丝微弱的灯光,于是都不由自主的望着公孙策。公孙策也感到很奇怪,他的爹娘早就死了,怎么会有人在里面呢?
公孙策没有多想,他轻轻推开门,发现在油灯下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此刻她正费力的在缝着一件衣服。
“婆婆,您是?”公孙策凑到她耳边轻声问道。
那老婆婆闻声回过头来,她脸上的皱纹已经很厚了,她眯起双眼,仔细端详着公孙策,突然她丢下手中的衣服,拉住公孙策的手,哭泣道:“你是策儿吗?你可回来了!”
公孙策被这突然的举动惊得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他连忙结结巴巴的问道:“老婆婆,你是谁呀?怎么认识我的?”
老婆婆征了一下,她抹了一把泪,说道:“策儿,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小时候你的奶娘呀,现在我一个人孤苦伶仃,前几天做梦知道你要回来了,所以就过来这儿等你们了。没想到你竟然连我都不认识了!”说完她又微微抽泣起来,神态中有几分失望。
公孙策仔细辨认,依稀有几分儿时的印象,他忙扶住老婆婆,激动的说道:“你真的是奶娘吗?见到你真是太好了!”
二人忍不住抱在一起痛哭起来,这些年的辛酸苦辣一时间都涌上了二人的心头,包拯等人在旁默默的看着,感到也是万分的感慨。
良久,二人终于道完了这么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奶娘突然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回来呀?萼儿呢?”
公孙策面露为难之色,他不忍心把公孙萼失踪的事告诉奶娘,让她徒添烦恼,可他又不善说谎,在他左右为难之际,奶娘早就看出了其中的蹊跷,她走到包拯面前,施了一礼说道:“这位一定是公孙策的朋友了,请你告诉老身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包拯还没来得及说话,公孙策急忙介绍道:“奶娘,我忘了和你说了,这位是开封府尹包拯包大人。”
奶娘惊慌失措,竟然想跪下去给包拯磕头,包拯急忙把她扶起来,口中连喊“使不得,使不得”,他朝公孙策使了个眼色,公孙策只好一五一十的把公孙萼失踪的经过说了一遍。奶娘听了,呆了半晌,她拉住公孙策的手哭道:“这可怎么办才好呀?你一定要想办法救她出来呀!”
公孙策一边安慰她一边连连答应,突然奶娘挣开公孙策的手抢过一步跪到包拯面前道:“包大人,请你看在策儿的面上一定要救救萼儿吧,老身是从小看着他们兄妹俩长大的,一直把他们当自己的儿女看待的,我不能失去她!”
包拯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连忙把她扶起来,说道:“老人家放心,无论如何我都会把公孙萼救出来的,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再说她是和我们一块儿出来的,回去也应该一块儿回去的!”
听了包拯的这番话,奶娘才稍稍放心了,她知道众人还没吃晚饭,于是赶紧又去给大家做晚饭。包拯感到过意不去,想要阻拦,公孙策却说,还是让她去吧,大人太客气了她反而会生气的。
吃过饭,夜已经很深了,众人虽然躺到了床上,但是谁都睡不着,很久,才各怀着心事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包拯等人很早就起床了,奶娘早已做好了早饭,众人喝着香喷喷的粥,心里感到了一片温暖。公孙策很快把一碗粥喝了下去,坐在一边唉声叹气起来。包拯知道他又在为妹妹的事焦急,但自己也一时无策,不知如何再开口去劝他。
这时,门外忽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