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冼冤录-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拯早知道他是有意嫁祸了,孙秀春冷冷的盯着包拯,奸笑道:“你还什么话可说的?不要说本官没给你辩白的机会,说本官草菅人命啊!”
公孙策指着那掌柜怒道:“你胡说,他早就中了慢性毒药,死是迟早的事,我们来的时候,他正好发作而已,怎么可以说是我们杀的呢?”
包拯见公孙策太过激动,怕他上了对方的当,反正现在他们已是网中之鱼,无路可逃,索性就和他们辩上一辩,于是对公孙策使了个眼色,说道:“既然这位掌柜的说看到我们进来后,他觉得情况不对劲,就去官府包案,那么他言下之意并没有跟我们一起进来,而是直接去了官府,对不对?”
那掌柜见包拯神色自如,却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而且也猜到他话中必有圈套,因此不太敢回答,而是偷偷的望着孙秀春。孙秀春忙避开他的目光,恼怒的说道:“你就照事实说好了,难道还怕他们跑了不成?”
“对呀,我是看到你们居心叵测所以才去报官的,这有什么不对吗?”掌柜理直气壮的说道。
“那我来问你,既然你都没有跟着我们进去,那么你怎么知道是我们杀害了贵店老板的?从你的话中可以判断出你开门的时候你们老板还活着,那么在这一段时间内老板室内如果有人进出的话就谁都不知道了,但是你刚才带着大人一进来连地上的尸体都不看一眼就一口咬定是我们杀了人,试问一下,你在官府怎么就知道在这儿杀了人?除非你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或者你早就知道贵店老板会在你走后的那一段时间内死亡,你说我分析的有没有道理?”包拯接连提出几个疑问,冷冷的盯着那掌柜。
那掌柜这才知道自己话中的把柄被包拯抓住了,一下子竟然一个问题都回答不上来,急得额头上的汗珠一颗颗直往下掉,最后他实在忍不住怒道:“不管怎么样,反正在这间屋子里死了人,就只有你们几个人在,你们就脱不了干系!”
孙秀春见掌柜已经败下阵来,再和包拯辩下去就要无法收场了,于是沉下脸来,凶狠狠的说道:“好了你们几个不要再争论了,有本官在,真凶他再怎么会狡辩也休想逃脱,来人呀,把他们都带回府衙,到公堂上再审也不迟!”
包拯听孙秀春话中已是把他当作了杀人凶手,不过他早知道他们是一伙的,因此并不惊讶,看到那伙如狼似虎的官兵张牙舞爪的向他和公孙策扑来,也不躲闪,而是不慌不忙的说道:“好吧,反正我们已是瓮中之鳖,只好任你们宰割了,不过请不要忘记大宋的律法,如果你们没有确凿的证据,恐怕到时候还是要请我们出来的。”
孙秀春一愣,勃然大怒道:“好啊,杀了人竟还敢如此嚣张,看来要先给你们一点颜色看看了,来人呀,给我带走!”
“慢着!”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包拯连忙望过去,却见一个身材颀长,丰神俊朗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外,他脸如冠玉,皮肤苍白,似是身患疾病,正在思索这人是谁,那孙秀春却恭恭敬敬的欠身说道:“下官给王爷请安了,您怎么到这里来了?小心身体呀!”
包拯一愣,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正主儿到了,他仔细查看那英王,满脸的病态,不知身患何病?他是特意来的呢,还是路过的?幸亏自己以前没有见过英王,否则的话被他知道身份,一定会问他来晖州干什么,那时候就无法自圆其说了。
英王好象猜到了包拯的想法,对那孙秀春说道:“本王正巧路过这儿,听到这里争吵不休,所以就进来看看,正好也想找这店的老板去府里做两件衣服呢。”
英王说着眼光扫到地上的太子,大吃一惊,说道:“这不是店老板吗?他怎么会死在这里的呀?”
孙秀春忙恭敬的回答道:“我们刚才正是在抓这两个杀害店老板的凶手,可是他们竟然狡辩,说他们是冤枉的。”
英王听了,眼睛往包拯和公孙策的脸上瞄了几眼,似乎在思索他们的来历,然后才问孙秀春道:“那你怎么还不把他们抓到衙门里去?”
孙秀春道:“下官正要这样做呢。”说着对那些官兵一使眼色,就要他们动手。
包拯丝毫没有胆怯,他质问道:“现在根本就没有证据可以说我们是杀人凶手,怎么随便就能拿人呢?难道大宋的律法是摆在那里看的吗?”他朝英王施了一礼道,“这位想必是王爷,一定熟悉大宋的律法,请您说说到底有没有这条法令?”
“这个嘛………………”英王哽咽了一下,回答不上来,笑道,“本王只是路过,再说这事该归孙大人管,本王是不好多嘴的。”
“这位先生是哪里人,本王怎么看着有些面熟啊,好象在哪里见过似的?”英王疑惑的望了包拯一眼。
“王爷恐怕认错人了吧,我只是一个过路的商人,因为听说这儿的布非常有名,所以才慕名前来的,没想到碰上了这样倒霉的事。不过这位大人怎么能够只听片面之词,连人是怎么死的都不查看就要抓人了呢?”包拯故意装作不解的问道。
这一下问到了问题的关键地方,孙秀春结结巴巴的说不上话来了,英王恼怒的责问道:“孙大人,你吃朝廷的俸禄,究竟是怎么做事的?连这种小小的错误也要犯?真是太不像话了!”
第四部 采花奇案 第三十八章 斗智斗勇
面对英王的连声斥责,孙秀春不敢辩白,本来他已理亏在先,被包拯抓住了话中的漏洞,这下出尽了洋相,涨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口中连连说道是是是。
“孙大人,你说接下去该怎么办?”英王看了包拯一眼,咳嗽了两声说道,“本王本来是不应该来过问这种事的,可是为了大宋的天下,实在看不过去,像你这样问案不问青红皂白,只听一面之词,那该枉死多少人?大宋的律法又有何用?”
“请王爷明示,下官一定照办!”孙秀春已经吓得满头大汗,他还从未见过英王发这么大的火呢,急忙从怀里掏出一块手帕去擦汗。
“本王怎么知道该怎么办呢?这是你分内的事,问本王干什么?本王不是已经说过这不是我该管的事吗?”英王说完又是一通咳嗽。
孙秀春吓得一哆嗦,手中的手帕都掉到了地上,他顾不得去捡,站在那里,左右为难,生怕一说错话又招来英王的责骂。
包拯看英王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眼睛却一直在偷偷观察他的表情,情知该自己说话了,于是不慌不忙的说道:“王爷不必生气,身体要紧,不知可否听在下一言?”
英王见包拯气宇不凡,不像个普通人,倒不敢小瞧了他,于是点了点头。包拯说道:“依在下看来,店老板是中毒死亡的,我这位帐房先生颇懂医术,他可以看出来是中了一种慢性毒药,这一点,等仵作一验就知,那么照此看来店老板已经中毒多日,而掌柜的就难脱嫌疑,所以他也不能放过。”
“你,你血口喷人!胡说八道!”掌柜顿时恼羞成怒,指着包拯就骂,英王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他才乖乖的闭了嘴。
“那么你们几个人呢?”孙秀春冷冷的问道。
“我们两个当然也是嫌疑人,因为我们和死者在一起嘛,不过我们可不是犯人,这一点还请大人搞清楚了。”
“哼,本官不用你教,来人,把他们三个人都带回到衙门去,本官要好好审问!”孙秀春终于知道该怎么办了。
“王爷,您要跟来看吗?在下怕大人一时激动,又辜负了王爷刚才的一番谆谆教导。”包拯说道,他知道如果不把英王拉过去,恐怕会凶多吉少,趁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故意拿话激他。
“这,好吧,本王就去看看。”英王面无表情的说道,谁都不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一行人到了衙门后,英王特准许三人不用下跪,包拯心中一喜,叫他下跪在孙秀春面前他又如何甘心?孙秀春坐到堂上立刻就摆起了官架子,把惊堂木一拍,喝令包拯和公孙策报上姓名,籍贯。
包拯自然不敢暴露身份,于是灵机一动说自己叫宋平,公孙策叫赵策,都是京城人氏,二人在京城多年,说得一口流利的京城方言,所以没有引起孙秀春的怀疑。
“你们去‘福通’布庄所为何事呀?”
“自然是去买布。”
“为何不在京城买,要千里迢迢到晖州来买?”
“因为这儿的布有名,京城没有。”
“店老板为什么会死在你们面前?”
“大人,你应该问问仵作,他才知道真正的死因。”
孙秀春无奈,只好派人把仵作叫来,仵作看了孙秀春一眼,吞吞吐吐的说道:“死者是慢性中毒而死的,恐怕中毒已经有段日子了。”
“大人,请您问问店老板的起居是由谁照顾的?那么谁的嫌疑就是最大!”包拯冷冷的望了掌柜一眼。
掌柜慌忙跪下去说道:“回大人,老板的起居的确是小的照料的,但是我怎敢给他下毒呀,我和他无冤无仇,没有道理去做这种事的!”
“照你这么说你没有杀人的动机,他们也没有,难道店老板是自杀的不成?哼,凶手肯定在你们几个人之间!”孙秀春话虽这样说,但是他的眼睛却一直在往包拯和公孙策身上瞄,意思自是不言而喻。
英王在一旁听了他们的问话,一直沉默不语,孙秀春心里没底,不敢下结论,只好偷偷看着英王,希望他拿个主意,不料英王却根本不看他,只顾低头看着自己手中的折扇。
“王爷,还请您作个公断。”包拯朝英王作了一揖,他这是将了英王一军,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料定他不敢枉断的。
果然,英王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事还是交给孙大人来处理吧,本王就在旁看着,作个公证好了。”
“这,这………………”孙秀春大感紧张,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王爷,请允许我来问几句话,也许对案子有所帮助。”包拯突然向英王请命。
英王大敢惊讶,将信将疑的看了包拯几眼,点了点头,包拯走到那掌柜面前,并没有马上问话,而是绕着他走了两圈,冷冷的盯着他,不发一言。那掌柜不知包拯想干什么,心慌意乱起来,脱口问道:“你想干什么?”
“你是不是姓庞,名叫庞富贵?”包拯突然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掌柜一脸惊恐之色,他记得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名字,难道眼前的这个人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哈哈,我当然知道了。”包拯故作神秘就是扰乱掌柜的心神,其实他哪有什么未卜先知的本领呀,他是从掌柜的腰间佩带的玉佩上看到的名字,这只能怪掌柜太粗心大意了,这种细小的地方当然逃不过包拯的眼睛。包拯突然变了脸色,追问道:“你知不知道店老板在临死前曾叫过你的名字,是为什么吗?”
庞富贵露出怀疑的神色说道:“我怎么知道,现在口说无凭,随便你怎么说都可以,可是不要忘了王爷和孙大人都在这里看着呢!”
“我知道,店老板临死前和我说你曾向他借了很多钱,所以他怀疑自己的病一直不好就是因为你在他的药中下了毒。”
“你胡说!我什么时候向他借过钱的?我用得着向他借钱吗?”庞富贵大怒。
包拯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说道:“白纸黑字在这儿,你还想抵赖吗?”
庞富贵顿时变了脸色,说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老板他早就不能写字了,这一定是你伪造的!你居心何在?”
“你怎么知道老板他就不能写字了呢?”
“他病得手都抬不起了,怎么还能写字呢?”
“他得的是什么病?”
“陈年痼疾。”
“为什么不找名医医治?”
“找了很多,也没有起色,所以就放弃了。”
“那我们想来给老板看病时,你为什么百般阻拦,分明有所图谋!”
“这,这………………”庞富贵回答不上来了。
“王爷,您看这就是那张借据。”包拯把那张白纸交到英王手里。
英王冷冷的看了一眼,丢到庞富贵脚下,说道:“看看,是不是你的笔迹!”
庞富贵捡起来一看,顿时冷汗直冒,那上面的字分明就是他写的,可是他又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写过这样一份借据啊!他立刻又跪下去,连连磕头,说道:“小人实在不清楚怎么会有这样一份借据的,可是小人真的没有杀老板啊!”
这当然是包拯的一个小计策,第一次他去‘福通’布庄的时候就发觉庞富贵身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诡异感觉,当然他这是凭他多年破案的经验感觉的,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证据,后来他看到在桌上有一本帐簿,那上面正是庞富贵记载的货物往来的记录,包拯灵机一动,随手撕下一张,回去后,他让公孙策模仿上面的笔迹写了一张借据,他觉得一定会派上用场的,没想到今天果真起到了作用。
包拯恭敬的对英王说道:“既然有动机,又有作案条件,那么这个庞富贵就是最大的嫌疑人,当然其中详细的作案过程还有待于细细查证。”
看到包拯如此机智,英王不禁肃然起敬,他说道:“看来如果让你去掌管刑狱的话,一定是人尽其才啊!你让我想起了皇上跟前的包拯,人称包黑子的那个人,你们两个人应该很像的。”
包拯心里一跳,难道英王识穿了他的身份吗?可是看看又不像,他故作谦虚的说道:“在下不敢。”
“王爷,孙大人,你们别听他胡说八道,我是,我是听了………………”
“住嘴!这里有你插嘴的份吗?”英王打断了庞富贵的话,冷冷的对孙秀春说道,“你看着办吧,本王没空管这种闲事!”说完他一甩袖子,气冲冲的走了。
孙秀春这才如梦初醒,装模作样的说道:“来人呀,把疑犯庞富贵押进大牢,他日再审。另外这两个人也暂时收监,等一切水落石出后再说。”
庞富贵大喊冤枉,包拯却早就料到会是这种结果,他微微一笑,跟着衙役就走。
第四部 采花奇案 第三十九章 垂死挣扎
包拯和公孙策二人被孙秀春关到了州府的大牢里,和那个庞富贵隔牢相望。庞富贵低头坐在地上,脸色煞白,死气沉沉,他大概没有料到自己也会被关进大牢,因此一句话也不说,似乎在思考对策。
包拯把他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对公孙策微微笑道:“此人关系着整个案子的进展,将来也许就要着落在他身上了。”
公孙策看了一样庞富贵,怀疑的说道:“他吗?现在我们都被关在这里,自身尚且难保,怎么还能从他的嘴里掏出话来呢?”
“你别忘了,还有王朝,李通他们呢?他们一定会想办法的,咱们暂且在这里等待,看事情如何发展再作打算。”包拯很自信。
第二天一早,就有两个衙役进来把庞富贵带了出去,包拯二人见了一愣,庞富贵临走时得意洋洋的说道:“我先走一步了,您二位慢慢在这儿呆着吧!”说完哈哈大笑着走出了牢房。
“他为什么会被放出去?”公孙策有点着急了,“难道昨天只是过个场,做做样子吗?”
“暂时还不能肯定他是不是被放出去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孙大人和庞富贵一定认识,其中定有不为人知的关系,到了晚上他还不回来的话,一切自有分晓了。”包拯显得胸有成竹。
到了晚上,出乎公孙策的意料,庞富贵竟然回来了,不过更让他吃惊的是庞富贵浑身伤痕累累,鲜血满头,似是经过了严刑拷打。包拯也感到意外,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竟然一时之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庞富贵被两个衙役拖着扔到了牢房里,他嘴里仍在喋喋不休:“哼,你们就算把我打死,我都不会招认的,我没有杀人,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