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胭脂醉-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后,儿子对不起您,让您跟着儿子沦落至此。”
  “不不。”兰素含泪摇头。
  刘适闭了闭眼眼,艰难的说道:“儿子没有守住父皇留下的江山,罪孽深重。如今已无面目留在世间苟且偷生。母后为何不遂了儿子的心愿。”
  “不……”兰素看着他,眼里是他看不懂的哀怨:“母后只有你这一个儿子,只要你能平安,母后别无他求。”
  刘适不忍的别过头去,脑海中浮现出卫敏儿地纵身一跃。
  “敏敏。”刘适只觉痛彻心扉,他用力抓住胸口,伤口处,殷虹的鲜血浸湿了胸口的衣襟。
  “适儿。”兰素拉住他的双手,眼泪夺眶而出:“为母后想想,好好活下去……”
  “活……”刘适苦涩地一笑:“母后认为刘越会给我生路?”
  “我去求他,我去求他,他……他不会……”
  “母后,这是何苦。”
  “住口。”兰素突然激动起来,她颤抖着站起身,默默闭上了眼睛,心中,风尘多年的往事,渐渐清晰。
  “母后这一生,尝尽了悲欢离合。父皇死在我面前,母妃死在我的面前,夫君……二十年来,杳无音讯。母后这一颗心早已千疮百孔,如今,这天下间,母后只你一个亲人,你却对母后说出如此狠心的话。”
  刘适知道自己的母后是前朝公主,多年来,看惯了父皇对母后的宠爱,准她穿前朝服侍,准她行前朝宫礼,然而,除此之外,宫中众人对前朝的一切却三缄其口。
  今日,兰素终于提及往事。
  “母后……”刘适从未见过兰素如此,似乎被巨大的悲伤笼罩,扯的他的心,也微微疼痛。
  话未说完,殿外,刘越由文重陪同走了进来。
  兰素看着文重,心中一片悲凉。三日前,她眼见卫敏儿跳下城楼,眼见刘越的那一箭射在刘适的胸口,眼见朝思暮想的驸马,陪着刘越,踏上城楼,出现在她的面前。
  所有的一切全部混乱,她已经不愿去想,不敢去想。能做的,只有跪在他们的脚边,祈求他们放过刘适一命。
  “母后。”刘越的一声呼唤,将她的思绪生生拉了回来。
  兰素看了看他,轻轻开口道:“越儿,我已不是太后,你不必多礼。”
  刘越淡淡一笑:“太常卿已选定两日后,行登基大典,母后往日对我多般照拂,我岂是忘恩负义之徒。”
  刘适冷冷的看着面前的刘越,未发一言。良久,他掀开薄毯,走到刘越的身前。
  因为伤口地再次开裂,让刘适的脸色看起来异常苍白。
  他撑着自己摇摇欲坠的身体,对刘越道:“乱臣贼子,也妄想做天下之主。”
  “胜者为王,败者寇。如今,我尚留你一条性命,不过是……”
  “不过是想从朕的口中知道甘太后与仝玉身在何处。”刘适打断了他的话,轻蔑地一笑。
  刘越双手一紧,盯着刘适道:“你将她们如何了。”
  刘适只是大笑,却并不回答。
  “你。”刘越猛地拽住他胸前的衣襟,鲜血再次溢出。
  “不,不要。”兰素扑了过来,将刘适紧紧护在怀中,刘适踉跄了几步,微微喘气。
  明光宫的气氛变得异常压抑。
  “殿下。”门外,李京冲了进来:“宣王……率兵马进京勤王,如今就在城外三百里……”
  “什么。”刘越猛地回头,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哈哈哈哈。”刘适大笑出声:“福公公,果然将朕的口谕带到了。”
  刘越凌厉的看了他一眼,转身往门外走去。
  “殿下。”文重轻轻叫住了他,“废帝如何安排。”
  刘越顿了顿,开口道:“随你处置。”说着,他抬脚走出了明光宫。
  文重看了看刘适,对身后的白义使了个眼色,白义慢慢抽出怀中的长剑。
  “不要。”兰素挡在他的面前。
  “兰素……废帝昏庸,致天下大乱,如今,新君马上登基,只要……只要废帝归天,你与刘觉之间便再无瓜葛。我带你,离开这个暗无天日的牢笼。”
  “不要,不要……”
  刘适听着他们的对话,呼吸渐渐急促,胸口处,疼痛刺骨。
  文重狠一狠心,转过头去,白义走到刘适的面前,一把利剑,横在刘适的面前。
  “不要。”兰素声嘶力竭地喊出声,挡在了刘适的面前:“他是你的儿子,是你的亲生骨肉。”
  时间仿若静止了一般。三个人,难以置信的盯着她。
  “母后,你说什么。”良久,刘适攥住了兰素的衣襟,满心悲凉。
  “适儿,原谅娘……娘早已说过,这天下本不该是你的。”
  “不要说,不要说。”刘适连连后退。
  “适儿……”兰素泪如雨下:“娘没有对不起你的父皇,娘与驸马结发同心,恩深情重,是你的父皇,让娘国破家亡,让你在娘的腹中时便与你的爹爹生生分离。二十年多年来,娘朝思暮想的,便是我们一家三口可以团圆,让娘享一享天伦之乐。适儿……”
  “不,不。”刘适扶着案几,胸口处的疼痛不断传来,眼前渐渐变黑……
  “适儿……”文重终于叫了出声。
  白义上前一步,将刘适扶到榻上,伸手搭脉。
  片刻之后,他伸手至怀中,掏出一个小小的瓷瓶,倒出药丸塞进刘适的口中。
  “这……”兰素犹豫着想要制止。
  “公主,这是疗伤的良药,无需担忧。”
  刘适缓缓转醒,看着面前的三人,眼中一片茫然。
  “适儿,我的儿子。”文重颤抖着伸出手,想要摸一摸面前的刘适,犹豫了片刻,却终究还是放下了双臂。
  “适儿……”
  “将朕的口谕传给宣王,命他退兵回国。”刘适打断了兰素的话,语气中听不出任何情绪。
  ……………………
  延亨二年十月,刘越登基,改元建平。发布诏书,称先帝刘适病重归天,追封刘适为高宗圣武献文孝皇帝。
  次日,再诏,北军中侯陈冲率兵谋反,罪无可赦,赐午门斩首。
  长安城,十月的兵戈混战到此结束。
  庙堂里的龙椅换了一个人坐,百姓们痛哭失声,为刘适守孝三年。
  后世史书记载:“高宗圣武献文孝皇帝,在位一年零五个月,减免百姓赋税三次,兴修防洪大坝十一座,提出削藩政策,为后世历经三代的削藩,开创了一条明路。”

  番外 陆岩之

  太祖起兵那年,我五岁。爹爹被拉去了前线。
  那天,阿娘将还在襁褓中的妹妹送到我怀里,让我好好照顾她。
  我问她:“阿娘,你要出去么。”
  她说:“乖,阿娘出去给你们找吃的。”
  我开心的抱着妹妹在家里等着阿娘给我带回食物。
  妹妹饿的一直哭,哭到晚上,没了气息。
  次日,隔壁的阿婆打开了我的房门,见我还抱着妹妹坐在地上等阿娘。她哭了。
  她把妹妹夺走,埋在了后山,旁边还有个小土包,泥土很新鲜,像是新挖的。
  她告诉我,那是阿娘的坟。
  我不信,我说:“阿娘给我找吃的,还没回来。”
  她偷偷的摸了摸眼泪,告诉我:“你阿娘投河了。”然后她给了我两枚铜钱,就离开了。
  家里没有吃的,村子里越来越空。
  我跟着逃难的人群,离开了家乡。
  我偷过有钱人家的米仓,抢过街边摆着的馒头,从南到北……
  刚开始,有一群小娃娃跟着我,到后来,人越来越少。
  战争结束了,荒废的土地有人耕种了,空了的店铺重新开张了,没人愿意和再我一起当个小贼。我乐得逍遥。
  十岁那年,我跑到了军营边。那天下着大雪,军营里熬着肉汤,我实在受不了了,偷偷溜了进去,才喝了一口汤,就被那个可恶的光头伙夫给抓住了。
  他想把我绑起来,可是我是跑了出来,一头撞在了一个人身上。他看着我,眼里看不清是什么情绪。
  “将军,他,他是个小贼。”伙夫追了出来,看了面前的人,吓的跪在了地上,结结巴巴的说着。
  将军看了看我,问道:“想留在军营里么。”
  “不想。”我一口回绝。
  他思索了片刻:“可以骑马,可以喝肉汤。”
  我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想到那鲜美的肉汤,我点点了头。然后我成为了一个普通军士。
  ……………………
  打的越厉害,我的肉汤就越多。终于,我又从一个军士变成了中军司马。
  十二岁那年,将军第一次带我去了他的府邸。
  我跟在他的身后,忐忑不安,当初是他让我留在军营,现在,我又害怕他将我赶出军营,因为,我除了会打架,什么都不会。
  将军府很大,很美,像皇宫一样,虽然我没见过皇宫,但是我感觉这就是皇宫。
  绕过游廊,便到了将军居住的内宅。花园里,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坐在秋千上玩耍。
  她穿着翠绿色的襦裙,对我莞尔一笑……
  将军认我做了义子,我可以自由出入将军府。敏儿妹妹总是嚷着要我带她溜出府,要我教她骑马。我不想这么做,可是她只要生气的嘟着嘴,我就再也没办法拒绝。
  我教她学会了骑马,又教了她一点拳脚功夫,然后她就开始经常出去闯祸。
  刚开始,她打了街边几个调戏良家妇女的无赖,结果没打过,反而被那几人追的满街跑,无奈,我只能出手帮她摆平了这些人。后来,她又砸了人家的赌场,又是我帮她收拾了这个烂摊子。
  最后,她居然打伤了丞相家的小公子,义父终于怒了,将她关在府里,半个月都不许出门……
  义父为她操碎了心,我总是劝义父,等敏儿妹妹长大了,就不会这么顽皮了……后来,后来,她果真不再这样顽皮。在我不知不觉中,她长大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不再出去闯祸,也开始学会了佩戴珠花。她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像个真正的官家小姐。
  她不会再嚷着要我带她骑马,带她打架。大多数的时间,她都会去太子府。
  我这个粗人,不会陪她下棋,不能给她弹琴,无法给她作画……她真的长大了,不再需要我。
  太子看起来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他对敏儿很好,我放心了,虽然,我的心……很痛。
  仁徽十三年,太子以谋反罪,被下旨圈禁,太子太傅饮鸩自尽。
  京城上下气氛凝重。敏儿哭着要去见她的适哥哥,被义父狠狠拒绝了,她又一次被义父关在府里。
  那天,我在军营练兵。义父派人来找我去将军府。
  义父告诉我,敏儿已经三天没吃饭了,要我去劝劝她。
  我焦急万分,担心她的身体会受不了。
  我端着饭菜走进她的闺房,她看见我进去,扑入我的怀里,泪流满面。
  看着她哭,我的心里好难受,我拍了拍她的背,她抬起头,对我说道:“大哥,带我出去,带我去见适哥哥,我担心他,我想他,我好想他……”
  心好像被抽空了一般,钝钝的疼。
  可是,我答应了她的请求。
  她高兴坏了,吃光了面前的饭菜,然后自己下厨,捣鼓了一通,做了几个很难看的点心,小心翼翼的包好,装在了布包里。
  当晚,我带她溜出了将军府。
  太子府周围守备森严,她踩在我的肩膀上,翻进了墙内。天气很冷,可是我不敢离开,我害怕她会出什么意外,大半个时辰后,她再次踩着我的肩膀翻了出来。
  她看起来很高兴,她告诉我,他的适哥哥很好,没有吃苦,没有受刑,还吃光了她做的点心。
  我将她送到将军府门外,她给了我一个甜甜的笑容,对我说道:“大哥,明天你还来吗?”
  我喜欢她,很喜欢。可是她爱的是别人。
  她的喜怒哀乐,全在那一人身上。
  看着她期盼的眼神。我点了点头,从此,我会这份感情深埋心底,做她的大哥,好好守护她。
  仁徽二十年,敏儿远嫁齐国,送亲的人不是我,我怕我会控制不住自己。
  我躺在军营的大帐里,辗转反侧。最后,我还是败给了自己,我骑着她的小红马,追到了长安城外,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只留给我一地的尘烟。
  敏儿……你我今生,是否再无机会相见。
  五月,废太子刘适登基。
  我未曾想到,最后竟是这样的。
  新帝站在城楼上,接受文武百官的跪拜。他看起来,意气风发,一如当年。
  可是,他的身边,没有了敏儿妹妹。
  我恨他,为何他的尊贵要用敏儿的幸福来换。如今,他得登大宝,我的敏儿却远在千里之外。
  我像义父告了假,缩在我的小屋里,以酒为伴,混混沌沌的不知过了多少时日。
  二弟来看我,将我从成堆的酒罐里拽了出来,他告诉我,敏儿进京了。
  刘适将敏儿留在了京城,不顾群臣反对,将她娶进了皇宫。
  第一次,他让我刮目相看。
  敏儿一定很幸福吧,她心心念念爱了这么多年的适哥哥将来夺了回来。
  我很开心,喝着酒,一边流泪,一边笑。
  我以为日子会就这样慢慢地过下去,平静且安稳。
  谁知,他竟然将敏儿禁足椒房殿。随后,义父告老还乡了,义父推荐我出任北军中侯,我拒绝了。
  二月初,敏儿在那个寒冷的清晨,离开了皇宫。
  我终于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我可以好好守护她,从此以后,没人能再欺负她。
  后来,她生镇上的小客栈里下了笛声,可是刘适并没有将她们母子接回去。
  不久后,刘适有了第二个儿子,他为他大赦天下。
  敏儿日渐消沉,常常坐在榻上发呆,一坐就是一天,连笛声哭了,她都听不到。
  刘适,刘适,你将我视如珠宝的敏儿妹妹置于何地。
  我要将你从那高高的龙椅上拽下来,我要你偿还敏儿为你流尽的泪。
  可是我错了。
  直到那一天,我才知道,我错的是那么彻底。
  敏儿为了她的适哥哥跳下城楼,她是那么决绝,那么义无反顾。
  我看到了她眼里对他的留恋,对他的爱意。我心如刀绞。
  那个衣袂飘飘的身影,快速的从城楼上坠落。
  “敏儿。”我扑上前去,接住了那个我爱了一生的女人。
  然后,我听到自己骨头碎裂的声音。
  敏儿躺在我的怀里,眼睛看向城楼上。
  我慢慢的闭上了眼睛,耳边,回响起年幼时,敏儿念给我听的诗:“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番外 张秋棠

  从我记事起,见到爹爹的次数就不多。阿娘告诉我,爹爹是当朝丞相,有许多大事等着他去做。他不来看我,不是因为不爱我,只是因为他太忙。
  除了阿娘,一直陪着我的还有刘姑姑,赵姑姑和方姑姑。她们很严厉,每天都把我的时间排的满满的。辰时,我就要起床,收拾停当之后,刘姑姑开始教我练习书法和诗词,一直要学到巳时。每天,我都饿的饥肠辘辘,可是奶娘说,就算这样,也要小口小口的用膳,女孩子要学会矜持。于是,我只能小口小口的用,经常,还没等我用完,赵姑姑就会把我拎到琴房教我琴艺和舞蹈,这样,又要练到申时。我很累,手指头累,脚趾头也累。可是,我还是不能休息。酉时开始,方姑姑又会准时出现在我的面前,教我女红和礼仪……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哥哥说,我的琴声可称得上京城第一……可是,除了他,没人听我弹琴。
  每当我哀怨的看着他,告诉他,我想像二妹和三妹那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