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洛华天下-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弟,他不需要忌讳那么多。”
“既然如此,母后,我们还等什么?”
“你以为这件事这么简单吗?说不定是韩臻的苦肉计呢?”
“母后,对于那个烈炎帝,孩儿是一点不怕。母后若是允许,孩儿可以率军亲征。”
元欣挺起胸膛,毫不畏惧。
洛华笑道:“你忙什么,有你皇叔在呢,哪里就轮得到你出战了?”
元欣明亮的目光顿时黯了一黯:“母后认为,皇叔能够做到的时候,儿臣就做不到吗?”
感觉元欣有些吃醋的意味,洛华连忙按着他的肩头,安慰他:“打仗乃国家大事,非同儿戏。你皇叔毕竟驰骋疆场那么多年,有些经验,是非要靠时间的历练才能得来的。现在你也别想太多了,本宫先将若盈安顿下来,看看南朝的反映再说。”
过了十天半个月的,南朝的礼部发来通函,要求北朝即刻将罪妇韩若盈送回,否则,北朝将会有刀兵之灾。当然礼部的通函最后还留了一个“尾巴”,此事事关重大,如丹华帝有意,可亲到南朝于烈炎帝详谈。
其实就韩臻而言,并不想如此突然地与北朝开战,但是韩若盈身份特殊,腹中又怀有景王韩颂的遗腹子,不能不抓。另外,他还想借此机会,亲自见洛华一面。毕竟距离上次会面,已经十年了。
烈炎帝韩臻毕竟还有些小孩心性,平时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惯了,哪里知道他“温柔”的皇长姐洛华的性子最是吃软不吃硬的,看了这封“措辞强硬”的通函,洛华顿时心头火气,将通函丢在地上,怒道:“欣儿说的没错,韩臻真是狼子野心。今日让他,明日还会欺上头来,谈什么谈,直接打!”
第一百十九章火凤突袭
半月之后,烈焰帝韩臻收到睿纭国礼部尚书苏彭君的回复,字面看似客气,字里行间却隐隐挟着风雷之气,总之就是一句话,对于此事,北朝不愿让步。
韩臻拿着这封书信,反反复复地看了好几遍,然后苦笑着对韩嘉仪说:“母皇,皇长姐好似讨厌朕了。”
韩嘉仪跟着笑了起来:“你上次措辞这么强硬,你皇长姐当然看了不高兴,但这还在其次。哀家估计,这次的事,还是你那个小外甥的意思。”石桥收集整理
韩臻优美的嘴角不屑地微撇了一撇:“他?他才几岁,知道什么轻重?”
俞黎道:“不要小看北朝的太子,听说他在监国的时候,处事细密稳妥,很有几分清安帝在世时的遗风。再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臻儿你十三岁的时候,不就已经征服了百越蛮荒之地吗?”
韩臻站了起来,锐利如剑的目光看着碧天边飘飘荡荡的白云:“那就打吧,我倒要看看,我那个小外甥到底有何能耐?”
韩臻此话一出,韩嘉仪和俞黎皆默然不语,韩臻回过头来,望着双亲,眼光变得柔和起来:“母皇,父后,你们觉得儿臣是个嗜杀之人吗?”
俞黎依旧沉默不语,韩嘉仪反倒是笑了起来,她对韩臻伸出了手,韩臻走过来,半跪在她的面前。
“臻儿,如果当一个好皇帝,哀家在你继位之前就已经全部教过你的,接下去的路,要你自己走。不过,有一句话你要记住,一个好人未必是一个好皇帝,一个好皇帝也不一定是一个好人。”
韩臻重新站了起来,眼光重新又变得锐利起来:“母皇,您的意思,朕懂。藩王佣兵过重,是国家不稳的根源,朕着力削藩,也是为了国富民强。皇长姐虽然在朕的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朕也不容她挡着朕的路。”
第二日,烈炎帝韩臻命礼部向睿纭国宣战。
接到烈炎帝韩臻的战书,洛华倒并不意外,她用修长的手指拖住下巴,沉吟良久:烈炎帝倒未必是个嗜杀之人,但是天性好战,总是不会错的。这次的事,倒是撞在他的枪口上。也罢,往后总有一战,不如在本宫在位的时候就除去这个障碍,免得欣儿继位的时候,连个皇位都坐不稳。
此时元欣却不能理解洛华的苦心,只是意气风发地说:“母后,让儿臣出战吧。”
洛华斜眼看了韩臻一眼,笑道:“你?你有多大能耐,读了几本兵书就想上阵打仗,你带过几次兵,杀过几个人?”
元欣稍扁了扁嘴,不满意洛华的小觑之心:“母后,凡是总有第一次,您就让儿臣历练一下,行吗?”
洛华皎洁如明月的面颊顿时冷了下来,就好似忽有冰霜扑面:“欣儿,这不会就是你的真正目的吧?借着景王妃一事,故意挑拨南朝来斗,然后亲自带兵,将你皇叔的兵权掌握到自己的手里?”
被洛华说中心事,元欣低垂下浓密的如蝴蝶翅膀般的黑睫毛,默然不语,对于此事,他的确动了这个心思,倒不是要完全夺得元翔的兵权,只是他以后若是继位,手中半点兵权也无,又没有可靠的得力武将,这个皇位,还不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靠着这次交战,能够在军中竖立起自己的威信,也是好的。
洛华是元欣的生母,深知元欣的心性,眼看他低垂着睫毛不说话,就知道自己猜中了七八分,不由地在心里暗叹:唉,真是少年气盛。行军打仗岂同儿戏,他又不比韩臻,从小是在沙场上历练过来的。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我以后怎么去见他的父皇?
两人正在暗怀心事,同心殿的大门“呼”的一下打开了,元翔一身戎装踏了进来:“洛华,听说南朝向朕宣战了?”
洛华微笑了起来,暗叹一声:姜还是老的辣,陛下这么一句话,就将整个战事揽了过去,和欣儿毫不相关了。
洛华顺水推舟,将南朝的战书递了过去:“烈炎帝亲自下的战书,陛下您看看吧。”
听洛华这么说,元欣的脸色苍白了一下,但是元翔此时是睿纭国的国君,烈炎帝向睿纭国宣战,其实就是向元翔宣战,元翔那句话,本也没有说错。
元翔接过南朝的战书,洛华适时又跟了一句:“陛下,您是否准备御驾亲征?”
元翔笑着坐到洛华的身边,对她说:“皇后不适合军旅劳顿,还是留在朝中执掌国事吧。军中的事情,有朕在就行了,韩臻小儿不识好歹,让朕去给他点颜色瞧瞧。”
洛华点头表示赞许,然后对元欣说:“欣儿,本宫要和陛下叹正事,你先回去念书吧。”
“母后,儿臣……”元欣还想说什么,转眼看见元翔的眼神,清澈中带着稍许的警示之意,还有一些难以言表的嘲弄,不由地握了握拳头,然后对洛华躬身说:“那儿臣告退了。”
洛华目送着元欣离开,然后摇头叹道:“唉,欣儿虽然天性聪明,但终究还是小孩子,还需要好好历练几年才行。”
元翔颇有深意地说:“他传恪蓝来传话的那招,可是老辣的狠呀,一点都不似小孩心性。”
“陛下,你何必跟欣儿制气呢?有事冲着本宫来就是了。”
“要不朕这次将欣儿带在身边,做个参谋,也好让他历练一下。”
洛华不同意:“让他在几万大军面前看您意气风发,指点江山?陛下就算想要打击欣儿的自信,也不需要用这么刻薄的方式吧?”
元翔苦笑道:“洛华,你还真是,嘴巴老是得理不饶人,没有理的时候,也要刻薄人。”
此时,洛华的心绪却飘到了别的地方:“要不本宫亲自出征,那就可以带着欣儿一起去了。陛下您就一人留在都城处理朝政吧?”
洛华此话只是试探一下,谁知元翔听后坚决不准:“不成,战场上九死一生,皇后你怎么可以轻易犯险?你还在留在宫里,朕不在的时候,让欣儿代朕处理礼部与工部的事情,你好好教导教导他吧。”
洛华目的达到,不由地点点头:“那陛下一路保重,本宫在此恭候您凯旋归来。”
元欣回到太子府的时候,恪蓝正在书房中等他:“太子殿下,您要的那些东西,臣都已经找得差不多了。”
元欣摆摆手:“暂时用不到了,母皇不许我出征,那些东西都先放起来吧。”
恪蓝的脸上显出了然的神色:“臣就知道皇后娘娘不会允许太子您出征的,太子殿下您毕竟还……”
元欣沉声打断恪蓝的话:“本王已经不小了,也该做点事了。”
“那太子殿下,如今怎么办?”
“先把那些东西放起来,总有一天会用到的。”
九月,元翔带着四万大军,韩臻带着五万大军,在幽州的同道关附近会战。
那一战甚是惨烈,杀得是天昏地暗,风云变色,后双方相持不下,皆鸣金收兵。
此后,元翔采用以前打匈奴的游击战术,突袭韩臻的侧翼,大获成功,退兵三十里,却在胜券在握的时候,受到当年南朝的火凤将军,如今琥珀国的太后俞黎三万大军的突袭。
俞黎的军队加上韩臻的残部,一共六万大军,前后夹击元翔只剩三万的大军,元翔顿感捉襟见肘,好不容易突围而出,后又被俞黎的军队追到,被夹在几万大军之中,犹如困兽。
元翔自知兵力不足,向兵部要求支援,这份八百里加急军报,最先落到了元欣的手里。
第一百二十章皇后“私逃”
自元欣拿到这份元翔要求增加援军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心里就打起了“如意算盘”。如果由他领兵去救元翔,一旦获胜的话,军威大振暂且不说,还可以卖他那高傲的“皇叔”一个大大的人情,以后在母后面前腰杆也可以挺得直一点,岂不快哉?
元欣想着想着,不禁面有些得色,恪蓝在旁边细观其意,不禁微微咳嗽了一声:“太子殿下,兵符……”
朝廷出兵,是需要兵符的。清安帝死后,兵符就一直在洛华的掌握之中,原本恪蓝在洛华身边,是由他保管的。后来恪蓝调到太子府服侍元欣,洛华就将兵符的保管权交给了领侍卫内大臣楚情。
元欣白净如玉的脸上些微的笑容也收敛了起来,沉声道:“这个本王知道,兵符在母后的亲信楚大人手里。看来,本王这次行动要想办法取得楚大人的支持,再说他是九门提督,不只会他一声,本王连宫门都出不了。”
“太子殿下,楚大人可是皇后娘娘的心腹,臣恐怕……”恪蓝觉得此事甚有难度。
“本王倒想到一个办法。你去请楚大人来一趟,本王有话问他。”
当楚情三更半夜被请到太子府的时候,他就猜到前线可能吃紧。如今睿纭国带兵能力能与俞黎、韩臻父子相抗衡的只有三人:一是大将军王普、二是内务府总管恪蓝,第三个就是他本人。
大将军王普是王家的人,是外戚;恪蓝是太子的人,且是内臣,由他们两人中的任一一人带兵去救援,万一功高震主,都不是十分妥当,算来算去,也就是他本人,还算是合适人选。
如今却碰到太子来宣,莫非……
“楚大人,母后这几日身体欠佳,没有早朝,朝务之事暂时由本王代理。如今本王收到幽州的八百里军报,称陛下被南朝的皇后和烈炎帝夹击,孤军奋战,力有不逮,要求朝廷加派援军。楚大人是两朝重臣,深得先帝和母后的器重,对于此事,大人有何看法?”
其实,洛华这几日身体欠佳是假,她是想借这个由头,让元欣好早早的统领朝政,历练一番。如果她此时知道元欣竟然利用她的一片苦心玩“小九九”,一定会大呼“逆子不孝,气煞我哉”。
元欣一闻,楚情就知其意,顿时修长的眉毛微微蹙了起来:太子要领兵亲征,此事非同小可,不说别的,皇后娘娘这一关,就万万过不了。
“太子殿下,既然陛下被困,自然是应及早派重兵去救援。万一迟了,对于本朝来说,岂不是天塌地陷之祸?”
楚情如此回复,自然是在元欣的意料之中,他颀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书案,温言问道:“那么以楚大人之见,朝廷应派何人为好?”
依照元欣的意思,楚情当然最好是叩请太子亲征,但这是不可能的,楚情自觉他并没有这个熊心豹子胆,便说:“如若太子信得过微臣,微臣愿意带兵前往。”
元欣笑道:“楚大人是京畿重臣,掌握京都五万精兵,护守九门,万一你不在了,京城岂不是很危险?”
楚情心里暗忖:再危险能有陛下此时的处境更危险?万一陛下被俘,太子殿下可能立刻登基,到时候,陛下的性命可就不保了。
想到此处,楚情以退为进:“太子殿下,如此严重的军情,是否要上呈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虽然身体欠安,但是此事非同小可,一定要请皇后娘娘的示下不可。”
其实此时洛华吃嘛嘛香,身体根本没有欠安一说,但是她一旦知道此事,太子元欣莫说要亲征,就是想跨出太子府一步,也未必能如愿以偿。
元欣收敛起笑容,正色道:“楚大人,你知道万一母后知道了此事,会有何结果?”
楚情连忙站起身来,躬身道:“微臣愚钝,请太子赐教。”
元欣慢悠悠地说:“母后会亲征。”
楚情心里一惊,头上好似有一阵惊雷响过:太子殿下说的很是,依照皇后娘娘的性子,极有可能。
看楚情脸上的表情,元欣知道自己说中了,继续道:“母后年事已高(三十余岁的高龄?),为国家日夜辛劳,儿臣怎忍她去战场面对刀光剑影和血腥杀戮。不如让小王带兵亲征,可解陛下的水火之急,也算是报答母后的一片养育之恩。”
其实,元欣此话说的颇为在情在理,但是楚情绝对无法认同,理由只有一个,他怕洛华知道以后把他砍成肉酱喂狗。
但是此时元欣心思已动,楚情寻思,还是暂时不要打草惊蛇为好,先去禀告了皇后娘娘,再作打算。
于是他装出一脸凝重的表情,郑重其事地对元欣说:“太子殿下此言极是,微臣深感赞同。但是此事非同小可,微臣要好好准备一下。再说皇后娘娘那边,太子殿下也需要有个交代才是。”
元欣道:“这个楚大人放心,本王自有分寸。”
依照元欣的意思,是让楚情先拿出“兵符”,自己到兵部调兵遣将,兵部尚书李信是王家的心腹,此事应无大碍。等洛华知道以后,已是生米煮成熟饭,兵符既发,覆水难收,她自然会料理好粮草后勤事宜。
如此“孝心”,洛华知道以后,想必会吐血三升。
“既然如此,微臣先告退了。集结几万大军,微臣需要一些时日。”
“最快需要多久?”元欣并不放松。
“三日吧。”
“那好,那就有劳楚大人了。”
楚情告退之后,元欣笑着问恪蓝:“恪蓝,此事你觉得如何?能成吗?”
“大概……能吧。”这是第一次,恪蓝在元欣面前言不由衷,恪蓝料定楚情走后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会去同心殿告密,但是他不敢对元欣说出实情,理由也只有一个。虽然恪蓝对于元欣是忠心耿耿,纵使赴汤蹈火,也万死不辞,但是他也怕洛华知道此事以后会将他左蒸右烤,拿去喂狗。
大概也是感觉到恪蓝说话有些迟疑,元欣只是微笑地点点头:“我看未必,但是听说楚大人对于母后十分忠心,想来他也不希望母后以万金之躯,亲自去幽州涉险。”
楚情当然不希望洛华亲自去涉险,但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臣者也是一样,譬如此事,就是万万不能为的。
其实,恪蓝有些错估了楚情,他倒是没有一盏茶之后就去同心殿告密,因为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洛华就知道此事了。
“什么,欣儿他要亲征?此事还要瞒着本宫,竟然私自就问你要兵符?这个不孝子,本宫到底是怎么把他给生下来的?”洛华听后,震怒非常,元欣的胆子也忒大了,还没亲政就想要“夺军权”,也不顾嘴上的牙齿长没长齐?
楚情低着头,不敢回应一声,这话只能洛华一人说,别人说了,便是弥天大罪。
“不过,欣儿他悄悄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