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成长实录 作者:御井烹香-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口气似乎是叹到了梧哥心里,叹出了他甚至是无穷无尽的委屈,他一下就红了眼,待要扑到王氏怀中哭泣,却又有些畏惧。还是王氏将他搂住,徐徐带进了怀里,这才将头埋在王氏肩上,死死地咬着下唇呜咽了起来。

  “娘也知道你不容易。要不是你这么懂事,原来也不想说……”王氏的语气依然是淡淡的,可这一份淡里,似乎又掩盖了无数的情绪。“可思前想后,还是告诉你知道一声。免得你从别人那里听到,反而不好,你就埋在心底,也不必露出来给姨娘知道,否则又生事端。”

  她又紧了紧怀抱,轻声道,“好孩子,娘知道你的苦。个人都有个人的不容易,人活世上谁不是这样?你别往心里去,很多事想太深又有什么用……”

  又温言宽慰了梧哥几句,见梧哥渐渐收泪,才绽出笑来,轻声道,“好了,眼看着就快过年了,你爹要是回来,想必也就是这几天到家,你还不去温习功课?免得到时候,又要挨打。”

  二老爷虽然现在走的是军官的路子,但当年也是两榜进士,学问是没得说的顶呱呱,对儿子们的教育抓得也很紧。一回到家必定要考校儿子们的功课,只是大家心中也都明白:榆哥是不中用的了,楠哥的天分摆在那里,这考校考的是三个儿子不错,但主角却只是梧哥。

  梧哥只觉得身上的压力似乎又重了几分,却也有淡淡的欢喜,他擦了擦眼睛,勉力笑道:“儿子失态,沾脏了娘的衣服。”

  到底不是亲生,才会说出这样生分的话来。王氏心中不禁暗叹,面上却故意板起脸来,“小时候也不知道在我身上尿了几次——”

  两人竟都不约而同地笑了,梧哥这才退出屋子,王氏在心中又前思后想了一番,这才慢慢歪到炕上,疲惫地长出了一口气。也顾不得叫人进来添茶捶腿,扯过锦被搭在身上,竟是就这样迷糊了起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墙边的自鸣钟响了几声,王氏蓦地惊醒时,却见是善桐在墙边拨弄着自鸣钟的钟摆。她揉着眼先惬意地打了个呵欠,问女儿,“什么时辰啦?”

  善桐的回答显得中规中矩,缺乏了往常惯有的活力与愉快,竟可以用冷冷的、淡淡地来形容,她说,“未时正了。”

  王氏不禁纳罕地看了女儿一眼,见女儿脸上有些心事,心中倒是一动,先喊人进来服侍着洗漱了,才换上新茶来,和声问善桐,“怎么还不出门玩耍去?难得今日不用在主屋孝敬,却又不出门?”

  善桐毕竟年纪小,心里藏不住事,又葳蕤了片刻,忍不住就蹭到母亲身边,低声问,“娘,大姐那两巴掌……”

  见这句话成功地吸引了王氏的注意力,她又踌躇了片刻,终于忍不住问,“是有意而为之,就是要讨祖母的好?”

  这个小姑娘,实在是聪明剔透得有些过分了!

  一时间,王氏心中的欣喜,险险竟就要转化成了担忧:早慧如此,真是让人又喜又忧……

  她没有答话,只是略略抿了抿唇,反问善桐,“怎么会这样想?难道这老七房的无赖,咱们也能安排了上门来唱双簧?”

  善桐只是年小没有经过事情,其实一点都不愚笨,见母亲不答反问,心中已是拿稳了九分,一下倒真有了些醍醐灌顶式的恍然大悟,又有了些隐隐的寒意。

  就说姐姐从来都是温言细语,就是要给人厉害瞧瞧,也都是绵里藏针,怎么这一次反常地戾气外露,作风居然要比自己更加霸道爽快。原来是应在了这里,难怪,难怪姐姐说自己是一员福将……

  原来这一员福将的最大作用,是试探出了祖母的喜好,俾可让姐姐对症下药,扭转在祖母心中的印象,让老人家对姐姐多添了几分好感。

  原来,人心是这样好操弄的东西,就连祖母这样精明的人,都受不得这精心的马屁,果然就对大姐多了几分欣赏……

  这当然是件好事,可善桐却觉得这好事好得让人脊背发凉,有了几分毛骨悚然。

  母亲肯定是知道个中究竟的,没准这事就是她和大姐商议出来,正好遇到善温前来滋事,姐姐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发挥的机会——

  一时间,她倒是忘了为姐姐高兴,心中只是反反复复地在想:若是有人要这样对付我,我能——我能看穿么?

  而这思绪,一下又发散到了另一个疑问上去:若娘和大姐早已经这样用我,我能察觉得出来吗?

  但这念头只是一闪,便让善桐羞愧地几乎红了脸颊——不论娘和大姐的手段有多厉害,自然都不会对付她。她应该担心的,却是自己能不能学会大姐这样、这样自如的……的演技……

  她摇了摇头,低沉地道,“没有那个该死的善温,也会有别人的。立定了这样的心思,还怕没有筏子么……就是……”

  她拖长了声音,抬头看了看王氏,又把没出口的话吞进了肚子里。

  王氏看在眼里,如何不明白女儿心底的想法?

  善桐天性光明磊落,其实和祖母的确有几分相似,这当然是件好事,只是毕竟为人处世,少了谋略也行不通。

  她不动声色,只是笑道,“现在是来不及说了,娘虽然将村子里的人家都走遍了,但十三房还没去呢,眼看着天色不早,你和娘一块过去吧,到十三房坐坐,再进主屋给你祖母请安——这也有十几天没和老人家打照面了。”

  自己对母亲、姐姐的做法有一定意见,这毕竟是自家人关起门的事。这道理善桐还是懂得的,母亲应酬过十三房,要进主屋和祖母商量对付老七房的事,这才是眼前的正事。她压抑下心头翻涌着的不快,又打起精神来笑道,“成,那我回去换衣服。”

  王氏自然也换上了外出的衣服,又格外让望江多预备了二色礼物,让善桐亲自捧着,又带了两个垂髫小鬟在一边服侍,如此安步当车,徐徐地出了院子,却又招惹得一大堆族人远远地围观。王氏却一概不理,只是和善桐偶然说笑,直到小五房和小十三房共住的小巷子。自然早有人当前敲门投名次,海鹏婶已经亲自等在门口,她满脸是笑,握住王氏的手,就将她让进了院子里。

  这一番是主母亲自来往,自然和善桐自己过来找善喜玩耍有所不同,海鹏婶将两人让进了上房上茶不说,就连海鹏叔也挣扎着过来和王氏厮见了,谢她,“从前宪太太在京城的时候,没少托老太太,请您帮着买药。”

  王氏平时虽不说不苟言笑,但的确总是一脸的严肃,很有几分不怒自威的样子。此时却是未语三分笑,和和气气地道,“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何况咱们两家不但是族亲,又还是近邻?这些年我们都在外头,家里有什么事,难免麻烦您们照应着,互相帮忙,那是应该的。”

  这样的寒暄自然是在所难免,海鹏叔又客气了几句,似乎忍不住要咳嗽起来,海鹏婶就安排延寿延年两个丫鬟,将他扶进里间休息,自己慎重指了原在服侍父亲的善喜,道,“这是我那不成器的丫头——”

  自然又是一番免不得的见礼,王氏似乎很喜欢善喜,握着她的手好夸了一番,又细问了出生年月等,这才一边笑着道,“我说句心里话,海鹏婶别笑我,虽说我们家三个女儿,但就从善榴算起,似乎都不如善喜沉稳老成呢。”

  这话是说到了海鹏婶心坎里,她不禁就叹了口气,“唉,不瞒您说,我们家这境况您也是看得见的,要不是善喜懂事,能够帮我分担些,这日子也真不知道该怎么过——”

  她看了善桐一眼,又握住了王氏的手,“其实这事也瞒不过您,那天……”

  善桐此时已经明白了王氏的用意,她虽然依旧不喜欢母亲的做法,但却也没有从中作梗的意思,见海鹏婶受到母亲话里的钩子勾引,已经说起了心里的苦楚,便冲善喜使了个眼色,两个小姑娘手拉着手,就出了堂屋,进了善喜自己居住的小院子。

  善喜此番对善桐就热情得多了,她亲自给善桐倒了茶,又摆上点心来,笑着说,“这是南边来的时鲜花样,我没舍得吃,要不是你来,我也舍不得摆出来待客。”

  没等善桐回话,她又一下握住了善桐的手臂连连摇晃,问她,“你说你怎么就有那么大的胆子——我倒是也想骂那个不要脸的臭无赖几句,可我就是骂不出来!”

  善桐本来觉得此事是生平的得意之举,经过这一天跌宕起伏的心路,倒不大想提起这事,只是懒懒地笑道,“我嘴巴利你是第一天知道?反正当时一气就说了呗……怎么样,他没有再来找麻烦吧?”

  善喜哼了一声,恨恨地摇了摇头,“我是下定决心了,下次他再敢进门,我就学你,把他骂跑!”

  善桐倒是货真价实地吓了一跳,忙道,“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她犹豫了片刻,还是实话实说,“我家里是带着官的,他不敢乱来,可你——”

  话说出口,又觉得这话虽然无心,却有炫耀的嫌疑,便忙忐忑地咬住了,偷眼去看善喜,唯恐她被自己惹恼。

  不想善喜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冲她弯着眼睛笑,这个略带忧郁的小姑娘一字一句地道,“三妞,你真是个实诚人,我……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一心为了我好!”

  她一下有些激动起来,又紧紧地抱住了善桐的手臂,轻声道,“以后,我就拿你当亲姐姐看!你别学那些人,和我说些虚话,就和今儿一样,这话我爱听……”

  善桐倒是有了几分手足无措,哎呀呀了几声,也不知道该如何回话,好在善喜这感情流露得快,掩藏得也快,她很快就回复了往常那镇定的样子,压低了声音分析给善桐听,“我知道他不怕我,惹急了说不定真扇我,到时候,我就去宗房跪着,请族长爷爷评评理。腊月里大年下的,闯到人家家里来,还把我的脸扇肿了……我看宗房这一次,还能不能装聋作哑了!”

  话到了末尾,忍不住又还是咬牙切齿,露出了几分刻骨的怨恨。善桐看在眼里,忽然明白:宗房对于自己来说,虽然素未谋面,但却是个极为可靠的靠山,似乎并不会让自己失望。

  但对于十三房来说,却似乎并非如此……

  一时间,她心头就涌起了一股酸涩的味道,又沉吟了半日,才明白这样的一种体悟,其实前人早已经作出了总结。

  世态炎凉这四个字,已将一切道破。

作者有话要说:

杨家的族谱,先奉上小五房族谱。

杨家族谱

小五房

老太太 马氏

大老爷 杨海晏(未出场)

大太太 孙氏(未出场)

大少爷 杨善檀

二少爷 杨善榕(未出场)

二姑娘 杨善桃(未出场)

二老爷 杨海清(未出场)

二太太 王氏

大姑娘 杨善榴

四少爷 杨善榆

六少爷 杨善楠

七少爷 杨善梧

三姑娘 杨善桐

六姑娘 杨善樱

三老爷 杨海文

三太太 慕容氏

三少爷 杨善柏

四姑娘 杨善柳

四老爷 杨海武

四太太 萧氏

五少爷 杨善桂

五姑娘 杨善槐(去世)

23、出场

  王氏和海鹏婶就聊得很投机,王氏居然在十三房坐了整个时辰,这才派人进后院来叫善桐过去,“该去给祖母请安了。”

  西北冬天日短,眼看着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善桐也不敢多加逗留,唯恐误了晚饭的时点,又耽误了善喜服侍父亲,她和善喜道了别,善喜一反从前矜持的常态,亲亲热热地拉着她的手,千叮咛万嘱咐,“你得了空千万来找我玩,我在家也无聊得很。每天除了上课,没有多少事做!”

  善桐也觉得善喜软和下来,也是个可爱的小玩伴,她笑着点了点头,又和善喜说了几句心腹话儿,这才奔出前院,同王氏一道出了院门,拐进了小五房的大院里。

  才进了院子里,王氏神色就是一动,善桐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时,却又为高高的青砖墙所阻,她踮起脚尖来使劲张望了一番,这才透过小小的一扇玻璃窗,看到了屋内的景象——

  老太太还是歪在炕上,手中捏着个水烟筒吞云吐雾,炕上斜对面却是盘腿坐着个老妪,她穿着朴素身板硬朗,正一脸笑意地和老太太说着什么。不是嬷嬷奶奶又是谁?

  善桐早就惦记着去嬷嬷奶奶家里探望老人家,几次都没有成行,此时在这里遇到,哪有不高兴的道理,还在院子里就要喊起来,“嬷嬷——”

  话才出口,手上就是一紧:却是母亲用劲捏了她一把。

  善桐连忙住了口,所幸尚未惊扰到嬷嬷奶奶同老太太,她看了母亲一眼,略带疑惑地请示,“是妞妞儿犯错了?”

  王氏唇角逸出了一线淡淡的笑意,垂下头瞥了善桐一眼,低声道,“回家再告诉你。”

  就又带着善桐拐进了偏院,到三房、四房都坐了坐,慕容氏和萧氏都慰问王氏,“许多年不在家,这一下回来,要应酬的人可是多了!”

  萧氏更是连连叹息,“按理您也该到西安走走,见见舅爷,只是今年冬天冷得很,收成不好路上就不太平,看来年前是怎么都去不了了。”

  王氏自从出嫁以来,十多年来都未曾回过福建娘家,王氏虽然显赫,但在京城为官者却并不太多,说起来和自己的亲兄弟也有近十年未曾相见了,先前从京城过来的时候,就想着在西安多逗留两天,却不想官道损毁,绕了远路反而不得相见,听到萧氏提起来,脸上不由得就多了几分愁绪,叹道,“年前是肯定去不得的,第一个路太难走,第二个也要预备着家里的大事,随时要和母亲商量……第三个,族里麻烦事也多,就看看开春后能走得开不能了。”

  提到家中大事,萧氏不免有几分不以为然:到底是官太太,一开口就是大事,就是大局。二哥一回来,就给小五房找了麻烦,眼看着借粮使者就要到村了,到时候免不得又是一番拉帮结派……忙了一年,到年边都不让人清静!

  她久住杨家村,虽然也不乏心机,但又哪里比得上京城那些个八面玲珑的贵妇人,心中做了此想,面上自然而然就流露出了蛛丝马迹。就是善桐都看出了几分,她颇有些不大高兴,望了母亲一眼,却又小心翼翼地忍了下来,笑着拉开话题问萧氏,“怎么没见四叔呀?”

  “噢。”萧氏就笑着说,“刚才三哥喊他一道出去,拉宗房老四一道进县里吃个饭,要喝了酒,就不回来了。”

  她就和王氏交换了一个眼色。

  王氏略带抱歉地看了善桐一眼,“说起来还是妞妞不懂事,这就麻烦四哥了。”

  “也不是这么说!”萧氏忙客气了几句,“这样的事遇上了就是遇上了,说起来还是老七房那个温老三不懂事,凭他跟谁飞扬跋扈去了,也不能欺负到我们家头上来,不然岂不成了笑话了?”

  她眉间闪过了一丝厉色,又轻声和王氏抱怨,“不是我说,这也忒不像话了些,整个老七房里竟是一个能说得上话的好人都没有,打从老大算起,二十多岁的人了,没有一户人家敢和他们结亲,我听说岐山县里有女儿的人家,一看到他们老七房的人进了城门,立刻都关门闭户的。就只有那些窑子里的货色,见了他们和见了亲人一样。你说这个样子,哪还有一点大家子弟的风范?杨家的名声都要被败坏光了,宗房就只是不管,族长是老糊涂了,只带累得我们这些老实过日的头疼罢了。”

  也是官家小姐出身,怎么当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