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思倾城-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遍朝野,在此非常时期,司马氏人人自危。
此时,匈奴族建立的汉国国君刘渊也派了自己儿子建威将军刘曜带兵进攻洛阳。司马邺腹背受敌,已经派人出城向刘曜请降。长沙王接到战报,烦恼不已。宇文家的兄弟走进统帅大帐看到他的表情都是一愣。
“二弟、三弟,你们来的正好,司马邺已经向刘曜上书请降了。”长沙王把战报递给他们看。宇文长风没有说话,宇文逸风抢着道:“向匈奴人投降了岂不正好,省的咱们费力去平乱了。”长沙王苦笑一声,看着宇文长风。宇文长风道:“皇上已经在金陵登基,司马邺只是伪君,迟早要被赶下台。只不过向匈奴人请降,于朝廷的面子上还是过不去。”
长沙王点点头,征询的看着宇文长风:“依二弟之见,咱们此时该当如何?”宇文长风道:“姐夫才是统帅,但凡姐夫有将令,我和三弟莫不遵从。”他知道长沙王等的就是这句话。果然,长沙王微微一笑。
“我们此次带了十万兵马,和匈奴的兵马人数相差不多。若是正面交锋,难免有所死伤,只怕这也不是朝廷所愿。司马邺向匈奴人投降固然可耻,但我们也没必要因此和匈奴人结仇。”长沙王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怎么行?我们带兵浩浩荡荡而来,一次仗也不打,就这样缩头缩脑的回去,岂不更被人耻笑?”宇文逸风不服气的说。
其余两人听了直笑,均道:“行军打仗又不是意气之争。”宇文逸风笑道:“意气也是要的,不然朝廷的面子往哪儿搁。我有个提议,不知你俩意下如何?”长沙王和宇文长风对视一眼,等着他的下文。
宇文逸风笑道:“那司马邺不是向匈奴人投降了吗,咱们把他杀了便是,免得他继续替朝廷丢脸。”宇文长风嘿嘿一笑:“你说的倒容易,匈奴人的重兵之下,派谁去下手?你去还是我去?”“咱们何须自己动手,只要买通一个皇宫里的舍人,让他下手便可。许诺事成之后,带他回金陵便是。这些人为求自保,才不会管那个假皇帝的死活。”宇文逸风诡异的挑眉笑着。
“三弟的话不无道理,倒是可以计较一番。”长沙王显然有点被他说动了。宇文逸风见他当了真,才道:“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你不要真放在心上。”宇文长风笑着拍了他一下,道:“你总是这样,一肚子歪主意,撺掇的别人要采取行动了,就说自己是随便说说。”“我本来就是随便说说,你既知道我一向这样,还跟我争什么。”宇文逸风大笑道。
长沙王和宇文长风商议之后,决定按着宇文逸风说的方法试试。果然,买通一个经常出入宫禁的舍人并不难。那人是御膳司负责采买的舍人,在洛阳皇宫多年,对宫内情况了如指掌。长沙王的一番威逼利诱,那舍人动了心,说自从司马邺在洛阳登基为帝,整天在宫里胡作非为。他一直想逃走,苦于没有机会,若是得贵人相助,逃离洛阳,他愿意放手一搏。
长沙王许诺事成之后,将这名舍人带回金陵,并保荐他进少府担任常侍。这舍人急于在匈奴人占领洛阳之前离开,一听长沙王说愿意带他离京,一口便答应了他的要求,声称自己可以在司马邺的饭菜里下毒。
“长沙王请放心,小人已经听说先皇之子在金陵登基为帝,小人心中一直念着旧主,恨不能以死相殉,此时得长沙王赏识,小人当效犬马之劳,为国除奸。”这舍人很会说话,长沙王点了点头,赏了他许多银子。舍人见钱眼开,更是喜不自胜,磕了头之后离开了中军大帐。
夜晚,宇文逸风和兵士们赌骰子玩的累了,正要回自己的军帐休息,看到驻地边缘站着一个人影,像是宇文长风,悄悄向他走过去。见宇文长风举头望月、临风而立,宇文逸风笑道:“可惜我来得不是时候,打搅了你睹物思人。”宇文长风侧目莞尔一笑,没有答话。宇文逸风继续道:“你俩真真是一类人,你不在家,她想你茶饭不思;她不在的时候,你想她夜不能寐。”
“你瞎说什么,我此时并不是在想她。”宇文长风的脸上有一层忧虑。“你是在想,父王和大家姐竟然是这样深藏不露的厉害人物,是不是?大家姐十六岁就能当上皇后,你觉得她可能是个寻常女子吗?”宇文逸风这几天也不是没想过这件事,不过他觉得这几人都是自己的亲人,他们这么做也都是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无可厚非。
“我知道,我只是觉得盛极必衰、月盈则亏,凡事做的太满终究是不好。”宇文长风思谋深远,历朝历代权倾朝野的家族,往往覆灭也是在瞬间,仿佛大厦将倾、摧枯拉朽。“眼前有两件极重要的事你不去想,想那么远的事干什么?”宇文逸风收敛笑意,面色逐渐凝重。
“哪两件事?”宇文长风不解的问。宇文逸风道:“姐夫买通的那个舍人,不管事成与否,已经打草惊蛇,我们时刻要留心洛阳皇宫的动向,既然已经动了杀心,司马邺绝不能留。”宇文长风点点头:“那个舍人只是我们的一个棋子,事若不成,我们只能另想他法,把司马邺留给匈奴人,万一匈奴人借着他的旗号继续维持洛阳小朝廷,对金陵也是掣肘。这只是其一,其二是什么事?”
宇文逸风迎着宇文长风的目光,道:“其二是我们家里的事。我一直想告诉你,但是不得机会。上回二嫂挨罚,是大嫂故意冤枉她。我看到她落在花园里的一只木屐,带子松了,她怎么可能不滑倒呢。这事难道不蹊跷,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溪月已经跟我说过这事了,大嫂是什么心思,我们自然明白的很,可你要知道,我们之所以什么都不便说,是为了顾虑另一个人。”宇文长风不无担忧的说。宇文逸风知道他说的是宇文啸风,他们兄弟情深,若是因为妻子而伤了和气,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因此宇文逸风也很能理解宇文长风的顾虑。
“你觉得大哥知道大嫂的为人吗?”宇文逸风问。宇文长风黯然一叹:“大哥知道也不能怎么样啊,大嫂毕竟是他的妻子。何况大哥一向大智若愚,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他才无心理会。”宇文啸风的为人,宇文逸风一向了解,知道宇文啸风是个大事上非常有决断的人,就像这次在朝堂上斩杀司马虢,虽然事后太后下令任何人不得再提及此事,可早已传的朝野皆知。
宇文家的三兄弟,宇文啸风大智若愚、宇文长风心细如尘、宇文逸风洒脱旷达,这是郗子祈暗地里早就评价过的,此时宇文逸风回想起来,才发觉旁观者的目光果然如炬。
“除了大嫂,还有菊夫人。我听璎璎说,大嫂说二嫂把她推下台阶,菊夫人非但没有替二嫂辩解,反而顺着大嫂的话说。你说她这是什么意思?大嫂不喜欢二嫂还能说得过去,她怎么也不喜欢二嫂?”宇文逸风眉头一皱,看着宇文长风。宇文长风心中一凛,可是他知道不能和弟弟直说,只得默然。
齐王府里,众人进宫朝贺宇文秀风顺利当上太后,回府后无不满心欢喜。回到自己的住处,青鸾得意的向丈夫宇文啸风道:“夫君,你那天在朝堂上斩杀河间王,真是大快人心。前两日我回家去,家里人看我的眼光都不一样了,无不带着敬畏。”宇文啸风不屑的哼了一声,道:“我杀了人,你就这么高兴啊?真是妇人之见。”
青鸾不理会他的嘲讽,按着他往贵妃塌上一坐,道:“你可不知道,我有多扬眉吐气。我夫君是护驾有功的英雄,看以后谁敢惹我。”宇文啸风不屑的又是一笑:“你是不知道当时有多凶险,双方剑拔弩张,一个不留神就会掉脑袋。如果不是父王及时带兵赶到,我只怕太后和我们都不能全身而退。”“我当然知道凶险,历朝历代的宫闱之变,哪有不触目惊心的。不过我就是钦佩你,果然我王青鸾没有嫁错郎。”青鸾叉着腰笑。宇文啸风挑着嘴角看了她一眼,嘴角有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溪月怀有身孕不便进宫,但是她也听说了宫里的发生的事,惊讶之余,对齐王府又多了一层隐忧。这个身陷政治漩涡的家族,越来越让她觉得深不可测。府里的每一个人,表面上都是和颜悦色,一到关键时刻,人人都能做出匪夷所思的事。
在溪月看来,齐王宇文松也就罢了,他是武将出身,征战多年,带兵包围皇宫,不过是为了替自己女儿、外孙解围。最让溪月没想到的是丈夫的大哥宇文啸风,他平日总是一副悠然自得、什么事也不管的懒散样子,谁知竟能在朝堂上拔剑杀人,杀的还是人人畏惧三分的河间王司马虢。可见到了紧要关头,平时最不起眼的人,也会变一副脸孔。
宇文长风在战场会不会杀人?溪月想到这件事,就有些后怕。他一向温柔斯文,杀人这种事,似乎离他很遥远,可要是在战场上,那就说不准了。溪月有时候会做噩梦,梦见自己丈夫满手血腥,身后是累累白骨。他要是真杀人了,怎么办?溪月越想越不安。
璎璎走进内室,看到她坐在竹榻上有些失神,笑道:“想你夫君了啊?算一算,他走了也快一个月了。”溪月回过神来,身子向里让了一让,让璎璎坐在竹榻边上。她并没有因为菊夫人对璎璎疏远,相反,有什么心事,她还会跟璎璎说。
“你在府里这么多年,怕不怕父王?”溪月忍不住问璎璎。璎璎一愣:“你是说姐夫吗?姐夫有什么好怕的。”“可是他们都杀过人。”溪月低声嘀咕了一句。“在战场上杀人不是很正常吗,在战场上杀敌报国是兵将的职责,不杀人难道等着被杀?”璎璎不明白溪月为什么怕这个。溪月点了点头。
“姐夫没什么可怕。我和三风小的时候,他还经常用草编蝈蝈给我们玩儿。啸风你就更不要怕,你看他平时在府里何曾高声说过话,杀人只是迫不得已,平时都是咱们家里的人。你要是担心长风出去打仗会杀人,那才是没有必要。没有将士戍守四方,哪有我们的太平日子?”璎璎劝解的话很有效,溪月心中的疑虑化解了一半,拉着她的手笑道:“你可真是个兰心蕙质的人儿。”“我是没心没肺,没有你这么多愁善感。”璎璎嘻嘻一笑。
作者有话要说:小三和小二一样聪明啊,不过小三胆子更大。
御玺
这一日,宇文兄弟正在军帐中同长沙王一同饮酒,兵卒送来急报,长沙王接过羊皮卷展开一看,大喜过望。“司马邺死了!”他欣喜的告诉在座的两人。
宇文兄弟对视一眼,宇文长风道:“被毒死的?”长沙王摇摇头,道:“也是他该死。刘曜为了羞辱他,命他着彩衣嬉于军前,还命他亲自为刘曜斟酒、洗杯……”“然后呢?他照办了?这个懦夫!”宇文逸风性急,不等长沙王把话说完,急着问了一句。
“他不顾群臣扑地苦劝哭于君前,照做了,结果一名武将激于义愤,拔刀把他给砍了。如今洛阳乱成一团,到处是烧杀抢掠的匈奴人,皇宫已被洗劫一空。”长沙王不屑道。宇文长风眉头一皱:“洛阳皇宫里藏有先皇遗留的传国御玺,离开金陵前,太后曾密令我,务必想办法将御玺带回金陵。”“如今那城中已遭洗劫,御玺想必已经落到匈奴人手里。”长沙王不无担忧的说。宇文长风沉思不语,想着如何才能向太后复命。
这时,那名先前奉命去毒死司马邺的舍人从皇宫中逃出来,投奔至长沙王麾下。长沙王命人将他带进军帐,命他详细描述皇宫中的情形。
那舍人声泪俱下,战战兢兢道:“司马邺死了之后,匈奴人公然闯进皇宫烧杀掳掠,见了人就杀,见了女人和金银财宝就抢,小人在御膳司的水缸底下躲了两天才敢出来。”他偷眼看着长沙王,见他面无表情,不敢再继续言语。
长沙王略一思忖,问他:“先皇的御玺可曾落到匈奴人手中?”那舍人听他问起,忙道:“这事原本小人是不知道的,可巧小人有个相得的同乡是掖庭的常侍,小人本想找他一同逃走,谁知在上阳宫外看到他被匈奴人活活劈成了两半。小人吓得没敢上前,后来才听一个匈奴士兵提起,匈奴人要找先皇的御玺,小人那同乡誓死不肯交出,这才遭了毒手。”
“倒是个义士。你懂匈奴话?”宇文长风站在一旁道。那舍人知道他是先皇皇后、当今太后的弟弟,忙道:“小人幼年时家乡战乱,在西凉、匈奴一带住过几年,能听懂些匈奴话。”“好,你留在军中吧。”宇文长风若有所思的说。那舍人喜出望外,连连磕头谢恩。
“你叫什么名字?”宇文长风随口问了一句。那舍人看着他,有些受宠若惊,以他的身份,能被这些贵人问名,实是不易。“小人复姓淳于,贱名一个熹字。”宇文长风点点头,就示意他退下去。
那舍人淳于熹走后,长沙王问宇文长风:“二弟问的这么详细,有什么计较?”宇文长风负手而立,道:“照这舍人所说,御玺已然落在匈奴人手里。匈奴兵这次的统帅是刘曜,兵士们必会将御玺献给刘曜。刘曜为了立功,绝不敢把御玺据为己有。”“你是说,他会把御玺献给匈奴国主刘渊?嘿,这可热闹了,刘曜只是刘渊的养子,刘渊有个亲儿子叫刘聪。若是让刘曜立此大功,刘聪怎么办?”宇文逸风幸灾乐祸的说。
听他兄弟二人这么一说,长沙王也赞同的颔首。宇文长风道:“咱们不妨用一计反间计,让他们兄弟阋墙,咱们趁乱把御玺夺回来。想这御玺,从来都是惹祸的事端,孙坚要不是夺了传国玉玺、得罪了袁绍、刘表,何至于成为八方诸侯公敌,兵败荆州。”
“二弟说的是,御玺乃皇家之物,落在旁人手里,反而成了催命符。只是这件事知易行难,怎么布置,还得有个周详计策。”长沙王看了宇文长风一眼,似乎想看看他是不是已经成竹在胸。宇文长风却只皱着眉,并没有答话。
“这有什么难的,刚才那个舍人不是懂匈奴话吗,让他到洛阳城的匈奴兵里造谣,就说得御玺者得天下,看那刘曜急不急。只怕不等他回去,刘渊和刘聪已经派人来了。”宇文逸风笑道。宇文长风哈哈一笑:“你小子总是能想到些稀奇古怪的主意,不过这回你跟我想的一样。”“要不怎么说是兄弟呢,我刚才看你盘问那个舍人,就猜到你要打他的主意。”长沙王听他兄弟俩笑得开怀,也是一笑。
“造谣扰乱军心,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要看姐夫的了。”宇文长风看向长沙王。长沙王奇道:“我?”“是,请姐夫从军中选几名干练的兵士,夜探匈奴兵大营,同时还要留下痕迹,让刘曜知道有人探过军营。”长沙王点点头:“我明白了,刘曜一旦听到军中谣言,必然担心谣言要是传到刘渊和刘聪耳朵里,他们会不会猜忌自己,一旦有人夜探,他必定会成为惊弓之鸟。只是这么一来,咱们想趁乱夺走御玺,只怕更加不易。”
“把御玺的事闹的越大越好,最好让刘渊和刘聪都知道,这父子俩就算不采取行动,也会心有成见。到此时,刘曜骑虎难下,必定会派人先行护送御玺回匈奴,以示忠心。”宇文逸风适时的补充自己的观点。宇文长风和长沙王都点点头。宇文长风道:“这回刘曜及其手下的兵将洗劫洛阳,捞了不少好处,匈奴其他人必是虎视眈眈,他要是有自知之明,必然会想到御玺落在他手里是祸不是福。”
宇文逸风伸了个懒腰,往大帐内的羊毛塌一趟,笑道:“站了这么半天,我都累了。该怎么做,你俩谋划去吧。”宇文长风看了三弟一眼,和长沙王相视一笑。
他们很快把任务吩咐给那名叫淳于熹的舍人,淳于熹先是不敢,长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