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黑客高手官场行-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彭!”一声响,高个子下巴被踢中,退后几步,摔倒在地,血水从高个子的嘴巴里吐出。高个子愣是没有呼一声痛,往外吐了一把口水,从嘴里吐出几颗牙齿,爬了起来,拿着银晃晃的匕首再次凶悍地攻了上来。
而何洁则借力跳了起来,把套在腰上的衣服一扔,摆出了防守的架势。
那个高个子,很显然是个惯犯,杀个人不当回事的那种。
“何洁居然是练家子。”看着对峙的二人,程旭为何洁担心起来。
高个子挥动匕首冲了上来,何洁向左侧身让开,一把抓住高个子的手,右脚猛地上抬,撞到高个子的胸部。然后,何洁右脚退后一步,把高个子的手反手拉到右侧,右手猛地击打在高个子右手的关节处,只听“咔嚓”一声,高个子的右手关节被斩断了。
何洁再顺势一推,高个子脚步不稳,被推向几步,向石洞壁撞了过去,头部撞到一块突出的石头上,被撞晕了过去,摔倒在地。
匕首掉在地上,“当”响起一声脆响。
一切皆在电光火石之间,两个流氓就被何洁制服了。
“搞定。”何洁笑着拍拍双手,不屑地道:“一点也没练过,只知道凶狠,有什么用。”说完,走到矮个子倒地的地方,看着已经痛晕过去的矮个子,用脚踢了踢。低下头的何洁这时候才注意到,自己上身的圆口T恤已经撕破了一个口子,一团白肉露在了外面,上面还隐隐有牙印和口水。何洁顿时大羞,赶紧把掉在地上的衣服拣起来,穿在身上,把拉链拉得严严实实。
程旭从地上爬起来,才发现全身到处都疼痛无比,活动了一下全身,走到何洁身边,问道:“这两个人,怎么办?”何洁看了一眼程旭,想起刚才?脸皮红透,道:“这可是你们男人的事。”说完,抓起一根电筒原路返回。
程旭掏出手机,没信号,从包里掏出一张卫生纸,把匕首包住,带走。
这可是证据!
走出这个“尚未开发”的洞穴,手机有信号了,赶紧给韦正涛打了电话,把这里发生的事简略地说了一遍。
韦正涛一听电话,顿时大惊,顾不上玩牌,马上报了警,然后,带着管委会的几个干部和村支部的几个成员,便冲进了石洞。
两个流氓被抓住了,这两个是石林村有名的混混,欺男霸女的事情没少干,看到何洁的美色,见没多少游客,便动了坏心思。没想到,踢到了铁板上。后续如何处理,那是派出所的事。
不过,程旭却觉得游这趟石洞,简直太值了,其中的道道是个男人都明白。
第二日早上,天刚麻麻亮,程旭便从镇政府出发,一路急跑,朝羊大山跑去。羊大山是三溪镇北面的一座小山,从三溪镇出发,快走需要一个小时,山顶上有一平坝,极其适合休闲。春天的时候,山上放风筝的人特别多。
程旭可不是来休闲的,他要在半个小时之内登上这座山。
在石林村的调研,遇到匪徒而毫无还手之力,加之何洁的强悍,把程旭给刺激到了。程旭决定,一定要让自己的身体强壮起来!
羊大山的山路并不是很陡,但要一口气从山底跑到山顶,还是很累人的。跑着跑着,程旭感觉自己的肺要爆了似的,双脚像|奇|灌满了沉重|书|的铅,每跑一步都异常艰难。但程旭一点也没放弃,仍然坚持着朝山顶跑去。
在临近山顶的一段坡路,程旭实在是有些脱力,已经不大跑得动了,虽然还保持着跑的姿势,但实际上已经跟走路的速度差不多了。程旭的全身直至后背,大汗淋漓,气息大口大口地喘着。
爬到山顶,一个穿运动装的女子已经在那里等着他,那女子正是何洁。
何洁不屑地笑道:“爬个山都用了四十分钟,整整迟到十分钟,看来基础功不扎实,继续围绕这个平坝跑十圈。”
跟何洁学功夫,这是程旭好说歹说求来的。可是第一天,他就不合格,被罚跑了。
这还没有完,本来累极的他再跑十圈,其难度可想而知。或许是到了极限,呼吸着早晨清新的风,有美人相伴,程旭跑着跑着,竟然感觉到越跑越轻松,很快便完成了十圈的任务。跑完之后,程旭只觉得全身非常放松,这种感觉实在是太舒服了。
“跑得不错。”何洁笑着点点头,道:“接下来,做一百个俯卧撑。”
程旭苦着脸,刚想发几句牢骚,何洁一句话便把他想说的话咽进了肚里,扑到地上做起了俯卧撑:
“不想学就滚下山去!”
第二十七章 常委会风波起
经历石林村的险遇,程旭在组织调研时再也不敢放韦正涛一个人去玩牌了。没出事还好,如果出了事,那追究起责任来,后果不堪设想。
程旭带着韦正涛和何洁二人,利用一天的时间把石板村和桥村跑了个遍。
两个村的基本情况也摸清楚了。
石板村以种菜为生,生活状况较好,但存在农民的思想意识不够开放,创业精神不强,在当前的既得利益下,没有联合起来做强做大的意思;对整体推进新农村也存在抵触情绪,因为村民居住比较分散,要把房子修漂亮一点,大家都觉得没必要,让他们搬到公路沿线,种菜就不方便了,他们更没兴趣;在资金、信息等方面也比较缺乏,小农经济模式比较严重,生产效益低下。
石桥村村民的生活状况就差多了,他们急切想改变生产生活条件,但是,让他们拿出钱来,通过修房来改变,他们打死也不愿意。钱,对他们来说,就是命根子。如果把这部分钱是修一条路到村上,大部分村民都愿意集资。而把钱用于修漂亮房子,他们真的可以拼上自己的命来抵抗。
修路,反倒成了他们最急切的需要。
程旭以前也听说,石桥村村民生活困难。但他怎么也没想到,三个村的贫富差距会这么大?在石桥村调研时,程旭看到,有的村民四十多岁了,还打着光棍,没人愿意嫁到石桥村来。有的家庭供不起子女上学,其中有一户家生活困难,为了供弟弟上学,姐姐初中就辍学了,把机会让给了弟弟。可弟弟今年高中刚毕业,考上了省城电子科技大学,可凑不齐学费。姐姐便悄悄地托人说媒,想嫁出去,换取彩礼来供弟弟上学。
程旭被这家人感动了,当场就答应供应弟弟的大学学费,把一家人感动得泪流满面。
现在程旭有钱了,供一个人上大学还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
调研结束,程旭便拟好了调研报告,在周三的时候,把报告放在了郭德兵书记的办公桌上。郭德兵认真地看完,抬起头对坐在办公桌旁的程旭笑着点点头,道:“报告写得很不错,对情况吃得很透,入木三分。你对三个村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得到郭书记的肯定,程旭紧张的心也放松下来了,结合自己的思考,缓缓说道:“这三个村的现状不一,在石林村实施整体推进新农村,该干也应该干;石板村主要是转变农民的思想认识,联合起来搞蔬菜基地这样才能快速致富;而在石桥村修路是肯定的,在修路的同时还要考虑农业产业的发展。”
“但是,光是这三个村要发展起来,还不够。新农村十六字方针,每一个字都直指农村的弊病,应该通盘考虑。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把全镇或者是全县的新农村都作为一盘棋,首先要规划好,什么地方应该发展什么有科学具体的意见。最好请专家来进行调研论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然后,全方位、大力度推进,一年一个样,坚持三五年才能见成效。地震灾区创造了全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我们也可以考虑,如何全域推进?重点应该放在产业上。比如,我们镇是否从更高层面上来研究风景区的发展,以旅游业为突破口,通过旅游带动推进新农村建设,光是每年几十万的门票收入,显然不够。”
“嗯,有道理。”郭德兵喝了一口水,在调研报告上批示道:“如实向上级反映存在的问题。”
程旭看着这个批示,有些不懂意思,抬起头疑惑地看了一眼郭德兵。郭书记指着调研报告中关于问题的那一段,道:“把这一段摘下来,向省、市、县报送信息。”程旭并不清楚县级班子的明争暗斗,按照郭书记的指示,把信息通过党政网报了上去。
很快,信息得到了省委书记的批示:“新农村状况堪忧,请研究。”
批示转到市委,市委书记再次批示:“请南江县立即研究,向省委、市委作专题报告。”
省市党委的两道耳光打到县委书记丁伟成的脸上,丁伟成坐在办公室里看着两道批示,一字一句地认真研读着信息的内容。这篇信息为什么会引起省委书记、市委书记的高度关注?成为丁伟成重点思考的内容。
只有把这个东西搞清楚了,才能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
“灾区取得了全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胜利,或许是灾区的巨大建设成就刺激到了省委书记,而我县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在这个特殊时候,便成为了出头之鸟。是谁在这个时候报这种信息?”
丁伟成往下看,程旭?这人是谁?以前怎么没有印象。
站在一旁的秘书秦宇,看到丁伟成看向报送人,便提醒道:“程旭是三溪镇党政办的工作人员,负责信息报送工作。”
三溪镇?丁伟成随即恍然大悟。他对三溪镇的镇长有比较好的印象,这人是县农业局的下派干部,对农村工作极其熟悉,在任上不长的时间,便提出了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自己当时还亲自批示。而现在,三溪镇的书记是县长那边的人,这时候搞出了这样一篇信息,其中的观点与上次的调研文章大相径庭。
“看来,三溪镇不平静啊。”
丁伟成把背靠在沙发上,手指在沙发的扶手上有节奏地敲击着。良久,巨大的战意弥漫全身,站起来对秘书道:“小刘,你马上通知召开紧急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如何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市委书记的批示精神。”
县委常委会议室,11个常委全部到场,人手一份领导批示和程旭上报的信息,气氛格外凝重。
县长林志强坐在丁伟成的左侧,扫视了一下在场的9个常委。县委副书记张萍,女,是常委班子中唯一的女干部,常务副县长曾习才、政法委书记刘建军、组织部长许富国、宣传部长吴文孝、纪委书记罗鹏举、常委副县长李晓亮、县委办主任何京、武装部长陈健。县委副书记张萍、纪委书记罗鹏举、武装部长陈健大多数时候都保持中立。常务副县长曾习才、组织部长许富国、县委办主任何京与书记丁伟成靠得比较近;而其余三个常委与林志强靠得比较近。
也就是说,从票数上来说,县委书记、县长各占四票,谁也没有优势?但是,丁伟成掌控着常务副县长、组织部两个关键性的实权职位,基本能掌控大局。整个县委常委会处于微妙的平衡之中。
丁伟成卡着时间进了常委会议室,在党旗前的位置上一座,扫视了一下全场,打开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慢慢道:“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开这个紧急常务会议,具体研究事项大家已经明白了,就是如何贯彻省委书记、市委书记的批示精神。大家都谈谈吧。”
何京三十五岁,年龄不大,是市委办的下派干部,长期在市委机关打滚,知道紧跟书记便是顾全大局的表现,即使书记在斗争中败阵,上级也会顾全书记的脸面,不至于败得很惨。但跟县长就不同,一步不慎,还会被上岗上线,被认定为不搞团结,这样的政治评语加在自己身上,是很危险的。
因此,何京下派后,便一直支持与自己的老领导、原市委书记同处一个阵营的县委书记。特别是他的老领导到省政协去养老之后,他更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书记。
身处县委办,他对领导的意图领会最快,已经通过秘书知道了丁书记有处分程旭的意思,事前他的亲信张朝飞便将程旭的情况向他作了一些介绍,便当起了急先锋:“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县委定下的调子。贯彻领导批示精神,就要紧密团结在县委周围,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惠及群众的大事来抓。”
何京的意思,不允许有不利于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不和谐声音的出现。
紧接着,何京话锋一转,道:“信息报送工作有严格的组织程序,一条信息没有经过必要的审签程序,直接从乡镇报到了省委、市委,我是有责任的。在常委会上,我要作深刻检讨。”
县委办主任都作检讨了,具体的信息报送人员大家看,怎么办?
一场斗争正在县委常委会上召开,而程旭,很可能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第二十八章 常委会的戏法
县委常委会议室烟雾缭绕,气氛诡异。
这一战对丁伟成来说志在必得,他和林志强各掌握四票,按以往的惯例来看,还有三票中立,这样他便可以行驶书记的最终决策权,赢面很大。
何京话说完,丁伟成便向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他很得意自己说了一番漂亮话。
何京话音刚落,宣传部长吴文孝便接过话头,说道:“何主任的话说得很好,这充分说明何主任是一名坚持原则、讲党性的干部。”
吴文孝是林志强一方的人,这话一出口,顿时引起所有常委的侧目,特别是何京得到了对手的称赞,感觉到全身轻飘飘的。其他人则不可思议,难道吴文孝叛变了?不可能啊?在官场一旦选择了站队,这就是打上标签的事情,一旦叛变,不但得不到自己所在阵营的庇护,对立阵营也不一定会接纳叛变的人。
吴文孝顿了顿,继续说道:“为什么何主任要作检讨呢?我看没这个必要,信息工作本来就是向上级提供决策参考的,何主任分管的这一块工作,能够得到省委书记、市委书记的肯定,什么是成绩?这就是成绩。”
吴文孝话一说完,大家都明白了。这哪是夸奖何京,这分明就是往何京脸上扣屎盆子,县委书记认定为添乱的举措可是你何主任的成绩哟!这不是挑拨离间是什么?你分管的工作出了成绩,对于作出成绩的同志你看怎么办吧?给你作出了成绩,如果你硬要提出处分,这不是寒了大家的心啊,以后还有谁愿意向你靠拢?
林志强一系的常委同时松了口气,暗叹道:“这个吴文孝,搞宣传工作出身的就是不一样,说话越来越会拐着弯子骂人了,还愣是不带一个脏字。”
何京刚才还得意无比,飘在云端,这一下脸面变成了猪肝色,好像落到了地狱,想反驳却找不出话来。从明面上来说,吴文孝的确是在夸奖他啊?
常务副县长曾习才见气氛有点冷场,出来放响了第二炮:“全县正在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县政府已经研究制定了方案,准备下一步提交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研究。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不允许破坏全县工作大局的言论和行为发生。所以,我们应该把事情的真实情况向上级作充分的反映,纠正上级对我县的不利印象。同时,对信息中提到的内容,也应该进行调研,如果问题确实存在,那在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方案中要予以考虑。如果问题不存在,就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我建议,调研工作由智力服务人员充足的县委办进行组织。”
曾习才这句话说得冠冕堂皇,也极为圆滑,一切都站在道理上。同时,把工作的主动权争取到了自己的阵营里,调研工作由县委办组织,还不是何京组织吗?
何京的话里带着阴谋,那吴文孝同样以阴谋来应对,一点不差。但是,现在曾习才提出的看法却是阳谋,没有一丝阴谋的味道,也不好用阴谋的方法对付了。
实际上,曾习才的话里已经作了一些让步,“你不是拿信息说事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