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刹那芳华-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天鹅早就习惯接受市民们的喂食了,马上围拢了来,要么昂首期待,要么弯下优美的长颈频频啄取河面上的面包屑。

    芳华和佩特拉正在玩得高兴时,她斜挎着的小背包里的手机响了。

    这真奇怪了。芳华虽然配了手机,但是在这里其实很少用到手机的。她一般也就是用手机和嘉辉偶尔发发短信用,两人的通联大多是在网上的。

    芳华拿出手机,一看号码,是嘉辉。

    糟了,一定是出什么事,他才会打手机找我吧?

    可是,他不是说昨天回四川去了吗?能有什么事呢?

    莫非是家里出事了?

    芳华的心有点乱了。

正文 二百二十、惊喜

    二百二十、惊喜

    芳华接通电话,“喂”了一声。

    “是我。”

    芳华听得出来,嘉辉的声音还是平静而沉稳的。不过这也不能说明问题,因为这人一向泰山崩于前都面不改色的。

    “有什么要紧事吗?”

    “嗯——,想你了,算不算要紧事?”

    这下子芳华忍不住翘起了嘴角,放心了:嘉辉能这么放松,应该是真的没事。

    “你是在成都的爸妈家里吗?”

    “嗯,啊,你现在在干啥?”

    芳华看了看旁边的佩特拉,见她虽然手里掰着面包屑轻轻洒落河面,眼睛却好奇地看着自己。

    芳华冲她笑了笑,转身背靠栏杆,继续说着电话。

    “我和佩特拉在河边散步呢,我们正在喂河上的天鹅。”

    “嗯,我知道,你说过,利马特河两岸的风光很漂亮。”

    “是啊,比府南河美多了。虽然这些年成都也大力治理了一番,锦江的污染情况比我们上学那会儿算是好太多了,可跟人家比,还是差远了。”

    芳华不由自主地就将利马特河与家乡城市的母亲河做了比较。

    曾经在锦江畔独步寻花的诗圣,他为世人描绘的那个“花满蹊”“压枝低”的充满诗意的成都,本来也是完全不亚于苏黎世的。真希望有一天,诗人笔下的画面能够再现成都,以及国内各处的城乡。

    就算是苏黎世,不也是经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吗?现在人家拥有的东西也是通过自己努力建设出来的,并不是全靠天赐的。

    芳华忽然发觉自己走神了,这电话费可是浪费不起的,便赶紧说:“不扯这些了。我一会儿就回去了,上网再聊吧”

    “别急嘛,再说一会儿,我还想听听你的声音。”

    芳华笑了,嘉辉也有傻气的时候。于是,她的声音和她的心一起柔软了下来。

    “嗯,你别忘了代我给妈妈和爸爸问好。等我回去了,也请他们来北京玩啊”

    嘉辉却含糊地说着:“唔,知道了。你还是说说,你现在在哪儿吧?”

    “我啊,在河上的石桥,就是格罗斯大教堂和圣母教堂之间的石板桥上。”

    “圣母教堂就是你说的那个戴了绿色尖顶帽子的,对吗?”

    芳华一点不奇怪自己说过的话都被嘉辉记得清清楚楚的,她也暗笑——在他面前真是一点不能说错话,好话坏话他都记着呢。

    她微笑着说:“对啊,我上次进去参观过,里面的彩色玻璃画特别漂亮,可惜不能拍照”

    正说着呢,教堂十二点的钟声悠悠响起。

    不只是圣母教堂的钟声,所有散布在利马特河两岸的大大小小的教堂都响起了钟声。

    “当——当——”,钟声此起彼伏,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的清脆短促,有的醇厚悠长,相互交织成和谐的旋律,如同巴赫的音乐——庄重华美又平静安宁。

    芳华不禁对着手机里说:“你听——,这里的教堂正在敲钟,好听吧?”

    “嗯——,我听到了。”

    芳华还在悠然地聆听着优美的钟声,不过她忽然觉得不对劲了。

    因为,她听见手机里也传出来同样清晰的钟声。

    难道——?

    芳华一下子直起身子,向四下里张望着,但并没看见想念的人。

    她的心怦怦怦地跳得很快,嘴里还急切地问:“嘉辉,你在哪儿?你不要告诉我,你是在——”

    手机里却传来嘉辉低低的笑声:“呵呵,被你发现了。”

    芳华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你真的在苏黎世?你在哪儿呢?”

    电话中的声音还是不慌不忙的:“别激动,你就站着原处别动啊,我马上就到了。”

    芳华能不激动吗?

    她心里念叨着:坏人,就会玩惊喜,太坏了不过,我喜欢

    她一手举着手机贴在耳畔,来回张望了几下。后来想想,嘉辉步行的话,一定是从火车站那边直接走过来的,便朝圣母大教堂那边不停伸长了脖子瞭望。

    这时,她真希望眼睛能跟内窥镜一样会拐弯,绕过教堂的墙角,看得更远。

    佩特拉难得看到林老师这样着急的样子,便问她:“林,你怎么啦?”

    芳华摸摸她的头,一边继续张望,一边说:“我等人。”

    “什么人?”

    芳华顿了顿才说:“爱人。”

    小姑娘别看才十岁,也和所有的女人一样对恋爱故事充满热情。她忽闪着星星眼说:“哦——,我知道,就是你桌子上那张照片上的人吧?”

    “嗯,小鬼灵精,什么都瞒不过你。”

    佩特拉好奇地问:“那——怎么你在这儿等?”

    芳华又揉揉她的头无奈地说:“唉,他也没跟我说要来,就这么打个电话就说我来了。这人就这样,干什么,事先都不打招呼”

    “嘻嘻,那他是要给你惊喜啊”

    芳华的嘴角也忍不住翘了起来,但还是嘟囔着:“惊喜太多了,真怕被他惊出心脏病了”

    忽然,佩特拉重重地拽了芳华的手一下。

    芳华还奇怪呢,就听到手机里传来嘉辉的声音:“芳华,我——就在你后面”

    而佩特拉的小手也同时朝着芳华身后指过去:“那里,他来了。”

    芳华转身一看,没错嘉辉的身影出现在对面桥头。

    他应该是刚从巷子里拐出来,正在快步走上桥。

    两人视线一对上,马上同时收了了电话,并向对方走过去。

    芳华先是快跑了几步,然后又放慢了些脚步,只是静静地走向嘉辉。

    因为此时此刻,两岸的钟声还鸣响回荡在耳边,她和嘉辉走上这中世纪的石桥相会,实在是太过童话了。

    所以,芳华只觉得自己是在一个浪漫甜美的梦中,所以她需要缓一缓,好确定这是不是梦。

    嘉辉却是迈着坚定的大步,几下就来到了她面前。

    他二话不说,双手一张就将芳华整个人搂在怀中,然后低头打量着芳华,嘴角还噙着笑容。

    直到被嘉辉紧紧搂住,芳华终于从梦境中一下子醒了过来。

    真的是嘉辉啊,她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了。

    芳华不再怔忡了,而是抓紧嘉辉的大衣领子,让两人的脸贴得更近些,呼吸相闻。

    她笑了,熟悉的笑容让嘉辉情不自禁地轻啄起她的脸庞,芳华也用自己的鼻尖和唇瓣在嘉辉的脸上摩挲着。

    此时,她才感觉这一个多月来,自己第一次踩实了脚下的地面。

    芳华半嗔半喜地问:“你不是要回家过年的吗?”

    嘉辉又重重吻了她一下,才停下来说:“只有你在的地方,才是我的家。”

    芳华听得心里一热,不禁更加动情地吻上嘉辉。

    嘉辉也早忘记了自己十几个小时旅途的疲劳,只知道自己万里迢迢来这儿一趟,就是为了看到芳华一切安好,笑容依旧。

    如今见到了,他也就放心了。

    没有办法,虽然嘉辉理智上知道芳华是个能照顾好自己的成年人,可在感情上他总是把芳华当小孩,一个永远需要自己照顾和爱护的小孩。

    这一次,是芳华第一次单独一个人去陌生的国家,身边完全是陌生人。想到她比自己当年出国时身边有同事和熟人的情况还不如,嘉辉的心里就很不踏实,不亲自来确认芳华到底过得好不好,他是不会安心的。

    所以,芳华刚出国没多久,他就开始准备来看她了,并趁着这个春节长假,跟孙飞请了十天的假。

    现在,搂着芳华,吻着芳华,嘉辉才知道自己心慌慌地着急来看芳华,其实也不全是为了芳华,也是为了自己。

    因为这次芳华走后,他的心莫名地空虚,大概也是因为这是两人共同生活后的第一次分别,已经习惯每晚相偎相依的两人其实都很不适应单人入睡了。

    现在来到这儿,看到她,实实在在地抱着她,嘉辉的心里再度充实和活跃起来。

    他也顾不得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了,理智暂退,让情感主宰一切。

    嘉辉热情地将积压了一个多月的,看似不长时间,但程度不亚于那五、六年别离的浓烈相思,都向芳华释放出来。

    芳华快被嘉辉熔化了,她什么都不能想了,只能在迷迷糊糊中体会着嘉辉唇舌之间的蜜语:想你,想你,。

    小姑娘佩特拉倒是见多识广,大大方方地站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的石桥栏杆处,笑嘻嘻地看着那一对忘情的情侣。

    在这个爱好自然的小姑娘眼中,眼前的画面就像自然界的风起雨落一样自然。

    她觉得很美。

    渐渐地,最后一响钟声的回音也停歇了,四周在相对安静下来的同时,像走路、人语这样的声音反而又明晰起来。

    这时,正好有一辆自行车驶过石桥,车上的小伙子按了一下车铃,又打了一个长长的唿哨。

    嘉辉和芳华被这声口哨从忘我的境界拉回到现实中来,他们慢慢分开了彼此的唇,却仍然紧紧相拥着,对视着,微笑着。

    这次,是在用眼神交换着彼此的爱恋。

    佩特拉在一旁等不得了,使劲咳嗽了几声,才打断了二人的默契。

    芳华这才醒觉自己刚刚上演了少儿禁止的戏码,可是回头看到佩特拉无邪的目光,又觉得自己是多虑了。

    她转身拉着佩特拉,给嘉辉介绍起来。

    嘉辉早就听说过她了,他蹲下身子伸出右手说道:“Guten Tag! (你好/日安)”

    小姑娘伸出手后却用比较纯正的普通话说道:“你好很高兴认识你”

    嘉辉笑了:“嗯,你的中文比我的德文好多了”

正文 二百二十一、城堡

    二百二十一、城堡

    原来,嘉辉下飞机后,先找到了格罗斯大教堂——芳华说过房东家在这儿附近,才给她打的电话,所以才会从桥东出现。

    开始的惊喜过后,慢慢平静下来的芳华看出嘉辉还是有些疲倦的,便带着他回到房东家。鲁迪和米娅对远方来客都表示欢迎,知道他刚下飞机后,米娅还马上端来简单的午餐。

    等嘉辉吃了些东西,两人回到芳华的房间。

    其实他们也就一个月没见,平时还经常视频的,但是两人一见面还是有说不完的话。当然还是芳华说的多。即使有些事情她也和嘉辉说过,但怎么都没有身处芳华居住生活的环境,更让嘉辉有现场感。

    嘉辉很享受这现场直播的感觉,何况还能拉着芳华的小手,边听她诉说,边把玩她的手指。

    也许是大半年没做手术,不用再往手上抹消毒剂了;也可能是近日来吃米娅做的猪肘子吃多了,芳华的手又恢复了些少女时滑腻的触感。

    嘉辉摸着摸着,就忍不住放在唇边亲亲,继而又扩展到芳华的其他部位。所以,芳华的诉说也就断断续续了。

    两人就这么腻了一个下午和晚上,中间出来吃了顿晚餐,不一会儿又回屋继续说话。

    至于佩特拉的历史课,自然是还没开始就无限期延迟了。

    第二天,等他们神清气爽地走出房门的时候,鲁迪一家早就出去做礼拜了。

    芳华拉着嘉辉一起去逛老城区,还去了湖畔码头,登上了环湖的游船兼轮渡,欣赏了苏黎世的湖光山色。

    这是芳华来苏黎世后玩的最高兴的一天。同样的风景,在心爱的人陪伴下,又是不一样的感受了。

    这也算是实现了两人学生时代的梦想和约定:一起出国,一起看世界,一起长见识。

    晚上,他们去了大学城,参加中国留学生举办的新年晚会。有的吃,有的玩,还有留学生自己表演的文娱节目可以欣赏。就像曾经在大学里开过的联欢晚会,只是开在了异国他乡,开在了传统佳节的前夕。

    第二天,芳华给R教授请了一周假,也和B教授打了声招呼。他们听说是她新婚不久的丈夫来了,又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很人性化地同意了。

    反正进修医生又不实际管病人,也不值班,放假对科里根本没影响。另外,这种进修培训虽然要求学分,但芳华完全可以靠以后多听一点国际学术报告,把学分补回来。

    中午,芳华给国内亲朋们打长途电话拜年。

    林家二老看到嘉辉大老远的跑去陪芳华过节,当然很放心。

    倒是嘉辉妈妈调侃儿子:“连着两年的春节都不回家过,这娶了媳妇就忘了娘啊”

    嘉辉虽然孝顺,但是从小就沉默寡言的,可没有芳华会哄老人开心。要不,怎么他**说他是闷葫芦呢。

    芳华帮着嘉辉狡辩:“妈,嘉辉那是不想当电灯泡,免得打扰您和爸过二人世界啊”

    其实姚阿姨并没有生嘉辉的气,早就知道他的脾气了嘛。她也很看得开,退休后正是夕阳红的时候,她还忙着和老张享受人生呢,哪有功夫和媳妇争风吃醋。

    而且,她一直很喜欢芳华的率真,觉得她的生气配嘉辉的沉静是正正好,所以只要两个孩子过的好,她就很高兴了。

    就连张叔叔都很喜欢和关心芳华,他也抢过电话嘱咐着:“芳华啊,你那身体也不太好,要小心照顾自己,不要得病啊不然,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生了病都没人照顾”

    这张叔叔刚见到芳华的时候,正值她受伤后的休养期,还送过她补品,所以这一直以来潜意识里就留下了芳华体弱的印象,每次见到她都会提醒她注意保重身体,比芳华的亲妈还能啰嗦。

    芳华对长辈们的关心,自是只有连连感谢,一一答应的份儿。

    下午,芳华和嘉辉又与留学生们一起看春晚。

    虽然春晚在国人心中早就成了鸡肋,但在国外看这春晚,还是觉得很亲切的。即使是平日觉得很无聊、膈应人的相声小品,此刻也能看得哈哈大笑。

    这大概是因为在国外,基本上就是处于中国文化的沙漠,所以留学生们才给点阳光就灿烂了。

    当北京时间午夜12点时,瑞士这边正好是晚餐时间,大家也是边看春晚边一起动手包饺子。

    当春晚现场一片欢腾时,这边的留学生也跟着一起撒花纸。只是不能放鞭炮,大家就敲碗打碟地伴奏,高喊着“过年啦”“新年快乐”,然后又吃几口刚出锅的饺子,就这样迎来了农历马年的新春。

    芳华还特意带了一饭盒饺子,拿回去请鲁迪一家品尝。

    男主人鲁迪吃了后只是礼貌地道谢,大概因为这几个饺子就是让他全吃了,也不够他塞牙缝的,所以他还没品出味来吧。

    米娅对这饺子的做法倒是很感兴趣,问了半天是怎么把饺子馅包进面皮里去的。她感慨——这中国人吃东西就是讲究,肉都剁烂了还要包进小面皮里才吃,不像德国人就是大碗喝(啤)酒、大块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