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纪连海新作:历史上的父子宰相-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露出他成就无名之真名的自信。〃木立斗世知天下〃这句并不是什么隐语,当作正解,是说天地会开创者木立知彻宇宙人生,敢于逆立斗世!木立即是晚年方以智的化名,联想到重重云遮雾罩的天地会传说中在襄阳〃万云山万云寺为僧的万云龙〃,〃万云龙〃未必就不是〃方〃氏去点为万、入云成龙的另一〃马甲〃。
方以智英雄,方以智的弟弟也很英雄。
4方以智的弟弟方其义
方以智名气太大,方家名气大的人太多,这样就掩了方其义的光彩。史料记载方其义,多附于方以智后,一带而过。找他的痕迹,大体只能在他哥哥的年谱中或者其他同辈人的事迹文字里。方其义被作为附录一带而过,还因为他死得太早,以至于未能尽展其才华,成就其事业。否则,以方家当时的盛况,以方其义早年的修为和行径,他未必不能像乃兄一样,做出许多大事情来。
方其义,字直之。方以智弟也。生于1620年初,死于1649年,仅活了29周岁。虽是生在官宦富贵之家,但他短短的一生其实是尝尽凄苦的,概括而言,应是生而失怙,长而动荡,死而忧患。
他一岁多丧母,幸好二姑方维仪寡居娘家,又无儿女,便接过了抚育侄儿的重担。哥哥方以智长他将近10岁,他视之为师,方家弟兄就这么两个,手足情深不难想象。《桐城耆旧传》载方以智〃有异禀,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博涉多奇。〃这样早慧的哥哥给小他10岁的弟弟当启蒙老师也确是绰绰有余。
和哥哥一样,他的名字也出自于《易经》。每个方以智的研究者都会提到他名字的出处:《易大传》第十一章〃耆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经学大家方大镇据此为其长孙命名方以智,字密之,真是巧合天成,高明之至。《易文言传》对〃坤〃卦第二爻的解释〃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我想方其义的名字恐也是方大镇取的,姓方名其义,字直之,对照《易》之传辞,同样也是奇巧之合,天衣无缝啊。
第16节:方家之谜(3)
幼年丧母的方其义,在姑母的恩养和兄长的教诲下成长,也是聪灵早慧,学有建树。在《方以智年谱·传略》里,说到他这唯一的弟弟,附有这样的释文:〃方其义,字直之,中丞孔炤仲子也。未入塾,能辨四声。属以对句,出人意表。长而笃嗜古学经济之书……其兄愚者,诗名倾当世。其义出,遂与齐名。又矫捷多力,挽强善射……其义博洽多艺,临池篆刻,击剑弹棋,无所不工。里人宝其书法。所著《时术堂集》十卷行世。〃可见方其义的才情智能和方以智不相上下。
惜乎生逢乱世,他求生于战火烽烟的夹缝中,虽有文才武略,又有何人来识?报国无门啊!他的郁闷可想而知。1634年桐城民变后,方家移居南京,其义年才15岁。跟在哥哥方以智和姐夫孙临后面,也是好武任侠,狎妓斗酒,名士做派。《桐城耆旧传·方密之传》后,关于方直之附录有这样的文字:〃好侠,工为诗,力能挽五百斤弓。尝客黄靖南侯所,较射连发皆中的,侯大惊。〃在同一本书《孙临传》中则附有这样的文字:〃尝偕方直之大雪中,挟妓游钟山下,戎服骤马过通衢;避不及者或至颠扑。〃
方以智于1640年进京为官,此后至1644年明亡国破,这四年间方其义在南京一定是情怀激烈,悲不能抑的。首先他的父亲方孔炤因战事失利被下在京城狱中,其次他的岳父张秉文战死在山东济南抗清前线,岳母同时也是他的大姑母方孟式投大明湖殉节。他独立支撑着一个千疮百孔、支离破碎的家,其痛必是难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痛心。接下来,天崩地坼,国破朝改,他们一家人分散逃亡,流离数年,才返回桐城家中,依老父隐居在白鹿山庄。可是,1646年,姐夫兼挚友孙临又战死福建莆城,姐姐方子耀和外甥孙中岳流落在外,哥哥方以智更是在秘密斗争中生死未卜,嫂子和最小的侄儿也不知漂泊在何方。可以想见此时的方其义心中之悲苦以及肩上之责任。
方其义虽因自身年幼和政局动荡未曾参加考试取得功名,但他的出身决定了他的遗民本质,而他也一直跟在哥哥方以智和姐夫孙临后面,参与了复社的许多活动,他的女儿就许给了复社名士陈名夏之子。他还有一个儿子方中发,在他死后,这个儿子也和方以智另外三个儿子一起,参与了方以智的许多秘密活动。国破家亡之际,方其义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死的死、逃的逃,而他却使不上一点儿力量,能不摧肝裂胆,壮怀激烈!
一个大家族随着国祚崩坼顷刻间也已分崩离析。昔日的荣华不再,从各地辗转逃回桐城的方家眷属陆续齐集到白鹿山庄隐居。方其义当然成了少庄主,点数人数,上有历经坎坷年逾六旬的老父方孔炤和二姑母方维仪,下有不知父母死活的侄儿方中德和方中通,还有自己的一双儿女。而此时中德、中通尚在幼年。同在幼年需要他照料的亲人还有张秉文的三个儿子张克倬、张克仔、张克佑。张秉文既是他姑父又是他岳父,而这三个年幼的孩子还是他的妻弟,父母殉难后,姐姐、姐夫肯定是他们的精神依靠也是经济依靠。还有那流落在外的大哥、大嫂和侄儿(方以智夫妻及幼子),还有那不知死活的大姐和外甥(孙临妻、子)……还有钱澄之、吴道凝、方尔止等许多家族亲属、桐城学子、复社朋友都还逃亡在外,生死不知……
这些责任和苦难压在他的肩头、心上,怎不叫他忧心如焚,痛楚难当?更别说遍地狼烟,清兵和农民军以及残存抵抗的明朝旧部仍在各地燃烧着战火,而〃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剃发令又是多么让人感到苟活的凄凉以及偷生的耻辱!我不知道忧愤之中死于顺治六年的方其义,隐藏在小龙山下的白鹿山庄有没有躲开剃发令。我想,如果方其义没有英年早逝,而是活到了方以智从粤西归来。那么方其义一定可以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兄弟联手,无论是打天下,还是做学问,我想方其义都将是有所作为,有所建树的。惜乎英雄末路,天不假年。
我们的问题在于,明清之际的何家、张家和方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张英的父亲、张秉文的弟弟张秉彝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第17节:张秉文、张秉彝兄弟之谜(1)
前面,我们给朋友们介绍了张家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张秉文抗清阵亡,方、陈二夫人及十多个婢女,尽皆殉节,他们的三个儿子克倬、克仔、克佑在清朝统治之后终身不仕。
1张秉文的抗清阵亡VS张秉彝的毅然降清
其实,在上一讲的结尾处,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同样的张家子孙,张秉文的三弟张秉彝怎么就降清了呢?更有甚者,张秉彝的儿子张英怎么就居然成为了这大清王朝首屈一指的宰相了呢?
毫无疑问,这些内容,是我们在开始正式讲授张英的崛起之前,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那我们就没有办法继续讲下去了,您想啊,我所讲述的人物,连正义与邪恶都不能够区分的话,在讲述这些内容的时候,我到底是要宣传什么样的道德伦理观念啊?
这里,我们很多的朋友必然要问上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明末清初各色人物的各种行为?简单点说,我们以张家为例来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张秉文的抗清阵亡?又应该如何评价张秉彝的毅然降清?
从传统上来说,我们每一个人接受的教育似乎都是一样的:在明末清初那个独特的时代,我们应该向张秉文学习,坚决抗清到底!只要背叛了这个宗旨,那么他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汉奸〃或者是历朝历代史书中通常写的〃贰臣〃。
这里,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理解〃汉奸〃和〃贰臣〃这两个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词汇。因为不讲这些,我们就没有办法正式开讲张英。
2汉奸VS贰臣
〃汉奸〃一词的由来,据1903年章士钊先生写的《汉奸辨》上说,〃中国汉初,始防边患,北鄙诸胡日渐构兵。由是汉人之名,汉奸之号创焉。〃可见于汉时乃指媚胡之人。后来,〃汉奸〃一词发生了变化,开始明确指向为汉族的败类,据1903年章士钊先生写的《汉奸辨》上说,〃汉奸者,助异种害同种之谓也。〃再后来,汉奸特指投靠外族或外国侵略者,出卖祖国或民族利益的人这一变化开始于清末江山沦为半殖民地时:斯时,媚美、英、法、意、葡、西诸列强的人也通通被称为汉奸。再后来,到了伪满及抗日时期,汉奸逐渐成为媚日国人的专有称号,迄今未有大的改变。
当然,这话说得有点远了,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说这个中国古代史上的〃汉奸〃。
中国历史上,〃汉奸〃明确指向为汉族的败类。可是,中国历史有几千年,出现的汉奸多如牛毛,文臣武将高官小民皆有,本不足为奇汉奸者,叛徒也,哪个国家民族没有这样背叛自己组织和集体利益的叛徒?只不过不叫〃汉奸〃而已。汉奸的出现动摇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对抵御侵略十分不利,同时由于汉奸对自己的国家、民族知根知底,所以对国家、民族的伤害可能比外国侵略者更深,战时被敌人利用,战后的统治中同样也可被敌人利用。
但是汉奸之中也不尽相同。为了求得自己一生的荣华富贵而里通外国者有之,比如秦桧之流;为了求得自己坐稳江山而纳贡称臣者有之,比如宋高宗之流;为了求得自保而降敌者有之,比如吴三桂;面对敌人优势兵力而不得不降者有之,比如李陵。其中李陵还是先不得不降,作为军人,他的投降并不能说是汉奸,但知道汉武帝灭其家人后才当了汉奸:〃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
我们这话就说到了明末清初的〃汉奸〃。按照前面我们的说法,凡是〃助异种害同种〃的汉族败类,如果要都是〃汉奸〃的话,在明末清初这个中国历史的特殊时期,〃汉奸〃那也实在是太多了已经多到了我们必须要修改〃汉奸〃的定义不可的地步了否则的话,那我们现今的汉族人的绝大多数都已经是〃汉奸〃的后代了。我们的难题在于:如何给〃汉奸〃下定义呢?
这个时候,我想,与其修改〃汉奸〃的定义,不如先暂时看看其他与〃汉奸〃相类似的一些词汇比如〃贰臣〃。
第18节:张秉文、张秉彝兄弟之谜(2)
根据传统儒家的政治伦理,中国封建文人们一直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最高境界〃。但中国古代是一个皇权社会,一旦进入〃权力场〃,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要是刚直不阿则为当权者所不容;如果曲阿附世则为后世所不齿。特别是在改朝易代之际,他们经常是〃不知所措〃:到底是忠于旧王朝,还是投靠新王朝?所以,中国古代文人从政的悲剧便不绝于耳。
在这个两难境地之中,〃贰臣〃这个词汇就出现了。
〃贰臣〃究竟是什么〃臣〃?《现代汉语辞典》这样解释:〃贰〃意为〃变节、背叛〃;〃贰臣〃就是〃在前一个朝代做官,投降后一个朝代又做官的人〃。所以,要想成为〃贰臣〃,至少要具备这样的条件:这个〃臣〃要身处王朝易代之际,因为各种政治原因先后服务于不同的王朝。可见,〃贰臣〃是一个典型的政治术语。
我们说到〃贰臣〃一词,就不得不想起清朝的《贰臣传》。乾隆时期,清政权已经建立百年,其统治已经非常巩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缓和民族矛盾,瓦解民族意识,达成统一思想,乾隆皇帝在大力表彰忠臣(即在明末清初因抗清遇难的明朝官员)的同时,下令编纂《贰臣传》。
《贰臣传》分甲乙两编,附录于《清史列传》卷78、79两卷中,共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乾隆皇帝以忠君为标准,在上谕中把降清的明朝官员均称为〃贰臣〃,使〃贰臣〃作为一个典型的政治术语。乾隆皇帝指出,这些〃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从封建道德出发,实在是〃大节有亏〃。这些人尽管为清朝作出了贡献,其子孙甚至还在清朝做官,但以〃忠君〃的标准衡量,他们是不完美的。
不过,说到乾隆皇帝钦定的《贰臣传》,前面我们说过,乾隆皇帝以忠君为标准,在上谕中把降清的120多位明朝官员均称为〃贰臣〃。但有个极为特殊的例外,就是在这120多位〃贰臣〃中,居然不包括施琅。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施琅其人。
3施琅其人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出生于1621年,比我们人所共知的郑成功大三岁。施琅自幼生长在海边,少年时代从师学剑,武艺超群。1637年成为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部下。1644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加封郑芝龙南安伯。1645年弘光政权灭亡后,黄道周与郑芝龙等奉唐王朱聿键称帝于福州,改元隆武,晋封郑芝龙为平虏侯,后来又晋封郑芝龙为平国公,加太师。
1646年,清征南大将军博洛命洪承畴、黄熙胤修书给郑芝龙,要他迅速归顺大清。郑芝龙接信之后,立即挑选了包括施琅在内的500名兵士随从他前往福州,归顺大清王朝。此后,郑芝龙被博洛挟持北上。施琅与500名随行者一起被留下来,强制分配到各军营,即随清军南下,继续镇压广东方面的抗清力量。
1647年,郑成功打起〃杀父报国〃之大旗,聚师起义,很快便发展到10万余人。1649年春,施琅与其弟施显找到机会,脱离了清军,加入了郑成功的抗清武装。由于施琅才干超群,没过多久他就成为郑成功最为得力的将领左先锋。
随后不久,一件小事最终导致了施琅与郑成功关系的决裂。
事情是一个叫曾德的人引起的。这个人,原来是一个清兵!后来在战争中被施琅俘获后,投靠了施琅,成为施琅的亲兵。结果,1652年的一天,曾德逃跑了,郑成功又收留了他。郑成功又将曾德提拔为自己的亲随。结果呢,有一天曾德外出办事,又被施琅擒而治之。郑成功得知后驰令勿杀,然施琅已斩之。郑成功因此大怒,下令逮捕施琅及其父施大宣、弟施显。施琅设计逃脱,郑成功将施琅的父亲施大宣、弟弟施显一并杀掉。至此,万般无奈的施琅再度归顺了大清王朝!
施琅投降清廷后,始终以郑成功为对手。1655年,施琅率军与郑成功激战于晋江白沙,结果施琅惨败。1656年,施琅从定远大将军济度击败郑成功军于福州,以功授同安副将,后来升任同安总兵。
第19节:张秉文、张秉彝兄弟之谜(3)
1683年7月8日,施琅率领水兵2万余人,大型战船300余艘,中小战船230余艘,从今福建东山扬帆起程,锋芒直指台湾的战略前哨澎湖列岛。7月10日,清军向澎湖列岛台军发起攻击,取得胜利。8月13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9月17日,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递送了正式的降书。10月3日,施琅亲往台湾,接受了郑氏的归降。
前面,我们了解了施琅这个人的一些史实。通过这些史实,我们可以知道,如果按照乾隆皇帝以忠君为标准,把降清的明朝官员均称为〃贰臣〃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是,施琅这个人也应该属于〃贰臣〃。
但是,乾隆皇帝非常清楚,这个施琅率军收复了台湾,对大清王朝是有功的。如果这样的人都要被称为〃贰臣〃的话,那么,谁还会支持他的大清王朝呢?
所以,乾隆皇帝必须要对施琅网开一面。如何网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