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卫秘事-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纪纲一直派锦衣卫监视朝中大臣的动静,知道了解缙的话就马上跑来告诉朱高煦。朱高煦知道是解缙的话给了父亲立大哥的理由,心中深恨。
此后解缙的日子开始难过起来。虽然朱棣立了太子,但同时又不想亏待朱高煦,他封朱高煦为汉王时,将云南作为他的封地,但朱高煦不肯远离政治中心,他对朱棣哭闹:“我又没犯罪,为什么让我去那么远的地方?”朱棣一心软也就由他去了。过了没多久,朱高煦向朱棣请求让天策卫为自己当护卫,朱棣也同意了,这一举措朝野震动。
天策卫是明朝皇帝亲自掌握的二十二卫之一,送给汉王做护卫显示了朱棣对儿子的宠爱。但在朝中引起震动的原因是天策卫的名字,“天策”二字在唐朝也曾经有人用过,谁呢?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做秦王的时候自开天策府,手下兵马也叫天策卫,现在汉王朱高煦手下也有天策卫了,这暗示了什么还不清楚吗?
于是汉王派日渐嚣张,他们一时还不敢动太子本人,就从他身边的亲近大臣下手,而充当打手的自然是锦衣卫了。
解缙遭祸(4)
汉王派的大臣不断在朱棣面前说解缙的坏话,久而久之,朱棣对解缙也有了成见,日渐疏远。解缙那么聪明,却看不破官场中的奥妙,他一心为朝廷打算,见汉王日常用度的礼仪规格高过皇太子,认为这不合礼法,就跑去跟朱棣报告。朱棣这时一味护着朱高煦,觉得他当不了太子已经是受了委屈,日常用度规格高些又能怎么样,解缙的话根本是在挑拨他们的父子之情,于是此后对解缙更加冷淡。
永乐五年二月,汉王派告发解缙担任考官期间判卷不公平,那时考试都是作文,好和坏每个人读起来感觉都不一样,解缙觉得自己公平,放到朱棣那里就不一定觉得公平了。因为没法辩解的罪名,解缙被贬到广西去当参议,从此离开了政治中心。还没走远,又一道追加一道圣旨,将他贬到比广西更远的交趾(今越南地区)。
如果就这么老老实实地呆在交趾,兴许解缙还能活到朱高炽登基,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像“三杨”中的杨溥,被朱棣关到锦衣卫狱里十年,一直熬到朱棣死后朱高炽登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了大功业。但解缙没有杨溥那么能沉得住气,从帝国决策层一下子变成偏远地区的小官,这样的人生起伏仍然没有让他回过味来,他还是时时想着找机会回到政治中心去。
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找到机会进京奏事,偏偏他的运气很坏,等他千里迢迢到了京师,朱棣已经率领大军出征,解缙就去见了留守监国的皇太子朱高炽。这下又被汉王派的人抓住把柄,以“私觐太子”有谋反之心为由在朱棣面前告了他一状,朱棣不分青红皂白,立刻命令纪纲抓捕解缙并全权调查此事。
解缙就这么被扔到了锦衣卫狱里,他一个文弱的书生,没过几种刑具就已经受不了,被迫交代出了好几个“同党”,这些所谓的同党有的是太子的支持者,有的却只是纪纲的对头而已。交代了罪行以后,朱棣也没说到底定什么罪,要给什么样的处罚,纪纲也只是奉命抓人逼供,拿到供词后就只顾着整自己的对头了,也没空搭理解缙,解缙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在锦衣卫狱里一直关着。
到了永乐十三年(1415年)正月,纪纲按惯例向朱棣呈报锦衣卫狱的在押人员名单,朱棣看了之后随口问了一句:“解缙还活着哪?”纪纲茫然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朱棣说的是谁。
回到锦衣卫以后,纪纲考虑了半天,决定了如何领会皇帝这句话所体现的精神。
他命人从狱中把解缙带出来,好酒好菜招呼了一顿。解缙这几年来被关在锦衣卫狱里,每天都有人死去,每天也都有新的人被关进来,被他的供词牵连进来的九个同党已经死了五个。只有他,仿佛被老天遗忘了似的,在这肮脏的角落卑微地活着,曾经的雄心壮志早就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偶尔家人前来探望,他也只要他们带酒来,只有在宿醉中他才能找回早年间的梦想。
他被狱卒架出来的时候还是清醒的,纪纲的手段这几年见得多了也不新鲜了,一桌子好菜,酒又管够,不管怎么样,先喝饱了再说。纪纲只是一个劲的劝酒,既不说放人也不说杀人,不多时解缙已经醉了。
醉了好,醉了就不用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死的了。纪纲等他烂醉之后,命人用草席把他卷起来扔到城外山岗上。
是夜大雪纷飞,早上人们起来的时候,发现曾经的天子近臣、《永乐大典》的总裁官解缙已经冻死了,时年四十七岁。
纪纲觉得自己还是很仁慈的——他知道解缙好酒,就让他在死前喝了个够;他知道文人好面子,就拿草席遮住了解缙的脸;他还知道文人们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些被砍头的人下葬时都要把头和身体缝在一起,就给解缙留了个全尸好方便家人收殓——你看他处处都为解缙想到了,还不够仁慈吗?
解缙死了,太子派少了一个重要支持者,汉王派气焰更加嚣张。朱高煦渐渐不满等待父亲换掉大哥了,他在天策卫之外私自募集了几千兵马,整日操练不休。朱棣对这个儿子的不法行为也时有所闻,这时又听到他私募兵马的风声,觉得事情有些不妙。此时太子朱高炽的身体仍然时好时坏,朱棣已将朱瞻基立为皇太孙——在太子还活着的时候就立了皇太孙,更可见朱棣对这个大孙子是如何地喜爱——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如果哪天朱高炽病死,只怕当年靖难的故事就要重演一遍了,这是朱棣绝对不能容忍的。
解缙遭祸(5)
朱棣终究是个英明果断的君主,为了儿子和孙子长远的平安考虑,他决定收起对朱高煦的包容之心。为了对儿子有所警告,他先拿围绕在朱高煦身边的大臣开刀。
第一刀就开在纪纲的头上。
永乐十四年(1416年)七月,内宫有宦官告发纪纲图谋造反,朱棣立刻罢免了纪纲的锦衣卫指挥使职务,随即将纪纲磔杀于市。
纪纲确实做了不少违法乱纪的事情,他贪财好色,横行不法,各种罪状其实数不胜数,然而要说他准备造反当皇帝,那却是他万万不敢的事情。纪纲深知自己的身份,即使在人前再怎么嚣张,那也都是因为背后有个皇帝和皇帝信任的汉王在撑腰的缘故,一旦没了皇帝和汉王的支持,他就什么都没有了。但当皇帝大主子和汉王二主子发生矛盾的时候,他这条走狗也只能被当成牺牲品了。
要造反的其实不是他,而是他背后的汉王。朱棣如果用其他的罪名杀纪纲,朱高煦可能认为是纪纲罪有应得而不会有所触动,用并不存在的谋反罪杀纪纲,才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朱高煦也是太过相信父亲对自己的宠爱,纪纲死后,他仍然不知道收敛。朱棣见暗的不行,只好来明的。永乐十四年年底,朱棣召见朱高煦,大骂一顿后命人剥去他的冠服,囚禁起来,收回天策卫,对外宣称要将汉王废为庶人。还是太子朱高炽顾念兄弟情分,向朱棣求了半天情,才让朱棣回心转意。
朱高煦总算明白原来父亲并不站在自己这一边。他虽然嚣张,但根本不像当初的父亲那样有很强的军事实力可以支配,朱棣登基之后,为了防止有人重演他的故事,将所有的军队调拨权都收归朝廷,亲王自己的卫队再也无法和朝廷大军相对抗。如果不是朱棣对儿子的包容,他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幻想。而今幻想破灭,为了保命,还是老老实实地去当亲王好了。永乐十五年(1417年)年初,朱棣将汉王封到乐安,他这回二话没说,马上前往。
锦衣卫的风头随着纪纲的死,在永乐朝消停了一段时间。朱棣有鉴于纪纲依附汉王的恶劣情况,觉得锦衣卫也不是那么能够信任,锦衣卫监视百官动向,那么又有谁来监视锦衣卫的动向呢?他环顾四周,看到了和自己生活起居有着最亲密关系的人——太监。
永乐十八年(1420年),东厂成立。
锦衣卫和东厂(也包括以后的西厂和内厂)相比,终究不如每天围着皇帝打转的太监来得亲近,而东厂从诞生之日就由皇帝最亲近的太监打理。也因此,在明朝历史和后人的记述中,提到大明朝的特务机关,锦衣卫逐渐排到了厂的后边。锦衣卫监察百官,而东厂则监察天下!厂公的气焰逐渐盖过了锦衣卫的指挥使,除了个别几个皇帝在位时期以外,锦衣卫都成了东西厂的打手和走狗。举凡诬陷捕杀,不再出于卫使,而是出自厂公。到了明末,大太监魏忠贤把持朝政的时候,锦衣卫更成了九千岁的一大工具,卫使的威风完全被东厂掩盖。
自然,这些都是后话,东厂初成立时势力尚不如锦衣卫,而在明朝前中期,更是锦衣卫的重头戏。
惊变土木堡(1)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中秋节,大明皇帝朱祁镇没能享受到以往在宫中举行的歌舞盛宴,而是和锦衣校尉袁彬一起踏上了“北狩”的艰难路程。
所谓“北狩”,按字面意思理解,是去北方狩猎,实际上呢,朱祁镇是被蒙古瓦剌部的首领也先打败,做了人家的俘虏,史书上为尊者讳,轻描淡写地称为“北狩”。这一招后来被清朝的昏君们学了过去,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的时候,咸丰皇帝就匆匆忙忙跑到承德去“狩猎”了。
不过话说回来,蒙古人不是已经被朱元璋给赶跑了么?现在堂堂天朝上国的皇帝,怎么又会变成蒙古人的俘虏了呢?
且说明成祖朱棣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去世,享年六十五岁,在明朝皇帝里算是长寿的了。好不容易熬出头的皇太子朱高炽并没享受到多少当皇帝的快乐,登基不到一整年即病逝,在他之后继承皇位的就是朱棣最最喜欢的大孙子朱瞻基。朱高炽庙号仁宗,朱瞻基庙号宣宗,他们父子两人治世十余年,据说不光皇帝忧国忧民,勤于国政,朝中大臣也都实心用事,可谓君臣相得,联手使大明朝出现了一个历史上有名的太平盛世——仁宣之治。
而锦衣卫在这两朝虽不能说毫无作为,但和此前纪纲的嚣张和此后袁彬的荣耀相比,的确有些黯然。对于整个锦衣卫的历史而言,命运最为奇特的人物就要登场了。
朱瞻基于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去世,年仅九岁的皇太子朱祁镇即位,宣布第二年改元正统。九岁的孩子,搁现在也就小学三四年级而已,要一个小学生负担起那么大一个帝国的管理重任,也实在有点强人所难,所幸他老爹早已经预见到了这一点,给他留下了近乎万全的辅佐班子。朱瞻基的遗诏上说,让太皇太后决断国事,内阁大臣杨士奇、杨溥、杨荣辅佐——这就是著名的“三杨”内阁,他们都是从朱棣时代就开始崭露头角的名臣,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是朱瞻基留给儿子的最重要遗产。
于是大明朝内有太皇太后,外有三杨内阁,继续延续着仁宣之治的良好势头,太平盛世不是指日可待,而是已经来临。
拉回来说本书的主角——锦衣卫,自从永乐时期权倾一时的纪纲死后,历任指挥使都是按部就班地升迁,到朱祁镇登基的时候,锦衣卫指挥使是刘勉和徐恭。本来锦衣卫是皇帝的私兵,只有皇帝有权调动,外臣无法驱使,然而这种情况在正统初年却发生了改变。由于皇帝年幼,根本无法下达什么监视抓捕的命令,锦衣卫的直属上司变得模糊起来。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人是太皇太后和三位内阁大臣,太皇太后是女人,居于深宫,很多事情不便出头,都是通过司礼监和内阁交流,最后由内阁拍板。
这样一来,曲折辗转之下,外廷也能够命令锦衣卫了。
正统三年(1438年)四月,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殿试在皇宫举行。殿试是由皇帝亲自出考题并主持的考试——当然这一年的考题不是朱祁镇而是内阁出的——参加殿试的士子都是天子门生,极为荣耀。朱祁镇虽然年幼,但还是要走过场,以示皇帝对读书人的尊重。可毕竟十二岁的孩子坐不住,开考没多久,朱祁镇就退了场。
能够参加殿试的士子都已经得中进士,殿试也不会刷下什么人,只是个谁先谁后的问题。若是皇帝已经亲政,这些士子们在皇帝面前还会有所顾忌,毕竟天威难测,表现好点得个好名次,对今后的仕途大有好处。但这时朱祁镇并没有定名次的权力,这些士子们对小皇帝也就只是表面上恭顺而已。
而且没了落榜的后顾之忧,殿试的监考相比其他考试来说要松懈许多。朱祁镇在的时候,大家还要谨守礼法,明面上鸦雀无声,等小皇帝一撤,每个人都放松下来,交头接耳,嗡嗡之声响个不绝,探讨这次的题目怎么样,甚至交换试卷相互品评,把个皇宫大内变成了书友会的交流现场。
在一旁的锦衣卫将这件事情报告给了指挥使刘勉,于是在朝廷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科举三年举行一次,正统三年的这次是朱祁镇登基以来的第一次科举考试,竟然在殿试时出现这么不合体统的场面,怎能忽视?“三杨”老成持重,对皇家忠贞不二,他们认为,越是主少国疑,就越要维护皇家尊严,这些士子们在殿试时的所作所为,不但是舞弊,更是蔑视朝廷,无视皇上!
惊变土木堡(2)
于是三杨内阁经过紧急磋商,在给太皇太后的报告里说,这次事件不但要处罚那些参与舞弊的士子,更要在朝廷里为皇上立威,而由三法司来执行的话需要走的程序太多,时间拖得太长,不足以产生震慑力,所以请太皇太后以皇帝朱祁镇的名义下令,由锦衣卫出面抓人。
锦衣卫可又逮着活儿干了,立刻缇骑四出,将编修谢连和监察御史赵全给抓到诏狱里。编修是负责看卷子的,监察御史有监考的责任,把这两个人抓起来,既坐实了舞弊的罪名,又维护了帝王的尊严,加之在外朝大臣看来,锦衣卫威势犹在,可谓是一举多得。
像这样由内阁曲折下令的事情,在朱祁镇亲政前,锦衣卫还干过不少。由于皇权出现真空,从而被迫和掌握实权的内阁合作,这也是锦衣卫不得已的选择。在权威的三杨内阁领导下,锦衣卫很少出现纪纲时代的恣意枉法行为,并且刘勉、徐恭这两个指挥使也是少有的几个史书上评价较好的卫使,《明史》上说他们“皆谨饬”。
不过这点好名声并没能持续几年。
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去世,十六岁的朱祁镇亲政。此时的朝廷里,老成持重的三杨内阁已经不复存在,杨荣已死,杨士奇告老还乡,只有杨溥依旧站立在朝堂上,可也已经快七十岁,在内阁的权力基本被架空,只是个光荣的摆设而已。从幕后走向台前,主导政务的是有明一代第一位擅权的大太监——王振。
朱祁镇刚登基时才九岁,年纪还小,他的奶奶——太皇太后——在和内阁大学士们商量后,决定每天只是象征性地挑出八件事写成奏章给小皇帝过目,他剩下的时间都用来读书,学习治国之道,好为将来亲政做准备。
虽然朱祁镇父亲死了,但他身边的亲人并不少,奶奶、母亲、弟弟还都在,可在他登基之后,这些人一下子都和他疏远起来。母亲这时成了皇太后,不再和他住在一起,要见一面不但得提前预约,还得在一大票宫女太监的包围下隆重地行大礼,再也不能趴在母亲怀里撒娇耍赖——皇宫里的亲情都用问安、行礼、赏赐、谢恩等等冰冷的程序所取代了。
九岁正是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