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野史-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免死刑,罚为城旦。后来宣帝即位,被赦出狱。当日朝中公卿皆知龚遂之贤,但因霍光当国,最恶昌邑旧人,所以无人敢为荐引,龚遂也就隐居不仕。直到此时,年已七十余岁,方得拜官。 
宣帝既拜龚遂为渤海太守,便命召之入见,龚遂闻召到来。 

宣帝一眼望见,顿觉失望。原来宣帝一向虽闻龚遂之名,却并未曾见面,如今见他年纪已老,又兼身材短小,似与平日所闻不能相称,以此心中不免看轻。但因诏书已下,未便收回成命,只得开言问道“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将用何法息其盗贼,以副朕意?”龚遂对道“海边僻远之地,不沾圣化,其民为饥寒所困,而官吏不知抚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使臣前往,将欲用威胜之,还是以德安之?”宣帝见说,方知龚遂果然名不虚传,不觉大悦,便答道“举用贤良之人,原欲安之而已。”龚遂接说道“臣闻治乱民譬女口治乱绳,势不宜急,惟有缓之,然后可治。臣请丞相御史暂时勿用文法拘束,使臣得一切便宜从事。”宣帝许之,并加赐黄金,使其乘驿前往。 

当日龚遂乘坐驿车,到了渤海郡界。郡中官吏闻说新太守到任,恐被盗劫,急发兵来迎。龚遂见了,传令全数撤回不用,一面通饬各属县,停止捕拿盗贼。凡人民手持耕田器具者,皆是良民,官吏毋得过问;惟手持兵器者,方是盗贼。此令一下,说也奇怪,不消数日,渤海界内许多盗贼,一旦忽然不见。龚遂也不带领多人保护,独自单车到府,郡中安然无事。读者试想,渤海当日何等大乱,盗贼成群结队,遍地皆是,甚至围攻官署,劫取监犯,搜索市肆,迫胁列侯。该地官吏四出拿捕,日夜不得休息,谁知拿捕愈严,盗贼愈多。正在无法可治,适遇龚遂到来,却将盗贼看同无物,从容下一命令,便收拾得无影无踪。他又不曾具有何等神通,何以竟能如此?须知盗贼与良民同是人类,本非生来便分两种,大抵衣食充足,盗贼便转为良民;饥寒交迫,良民皆化为盗贼。渤海地本贫穷,加以连年饥荒,人民无食,不得已聚众劫夺,但想苟全性命而已。及至案情发觉,官吏追捕紧急,人民愈加恐惧,待欲仍理故业,又虑官府擒拿治罪,以此聚众相持。今见新太守命令,不问前事,大众自皆欢喜,立即弃却兵器弓矢,手中各持耰锄镰刀从事耕作,所以境内悉皆平静。 

龚遂于是大开仓廪,借与贫民,选用良吏,安抚百姓。又见渤海风俗奢侈,人民多从事手工技艺,不重耕作,龚遂乃提倡节俭,劝民勤力农桑,下令每人须种榆一株,薤一百根,葱五十根,韭菜一畦,又每家须养母猪二头,鸡五只。民有身带刀剑者,龚遂见了,唤至车前问道“汝何故带着牛、佩着犊走路?”其人被问,愕然不解。龚遂道“汝破费钱文,买此刀剑,带在身上,有何用处?何不将剑卖去,买得一牛,将刀卖去,买得一犊,可以耕田驾车,生出许多财利。”其人闻言方始恍然,便依着龚遂言语做去。渤海人民既受龚遂教化,风气为之一变。每年春夏时节,便齐往田中耕种。到了秋冬,家家俱有收成。遇有山场,并可摘取果子,湖荡又可收取菱芡。 

龚遂循行督率,人民皆有蓄积,地方因此富裕,讼案也就稀少。 

龚遂在任数年,宣帝见其治功卓著,地节四年,遣使召之入京。 

龚遂卸了郡事,束装起程,有议曹王生,自请随从入京,功曹进言道“王生嗜酒无度,不可使之从行。”龚遂不忍逆了王生好意,遂不听功曹之言,带同王生,到了京师,住在馆舍。 

王生终日只顾饮酒,全不过问龚遂,龚遂也就由他。 

一日宣帝召见龚遂,龚遂冠带出外登车。王生在内饮酒已醉,闻说龚遂入朝,忽然记起一事,连忙飞步赶出,望见龚遂将欲上车,便从后大叫道“明府少待,余有一言奉陈。”龚遂闻言,只得回步走入,便问王生有何言语。王生向龚遂说了数句,龚遂点头应允。王生说罢,仍自入内饮酒。龚遂入见宣帝,宣帝慰劳一番,因问道“君用何法以治渤海,竟能如此奏效?”龚遂记起适才王生分付言语,便照答道“此皆圣主之德,非是小臣之力。”宣帝见龚遂言语谦恭,心中甚喜,因笑道“君何从得此长者之言?”龚遂对道“臣本不知言此,乃臣议曹王生所教。”宣帝听了,觉得龚遂为人诚实,愈加欢悦。因见龚遂年老,不便使作公卿,惟有水衡都尉一职,掌管上林禁苑铺陈,并为宗庙取牲,官职亲近,故拜龚遂为水衡都尉,又用议曹王生为水衡丞。龚遂在官五年,宣帝甚加敬重,年至八十余始卒。 

当日与龚遂同时奉召入京者,又有北海太守朱邑,朱邑字仲卿,乃庐江舒县人。少时为舒县桐乡啬夫,为人清廉,处事公平不苛,常以爱人利物为心,未尝笞辱一人,待遇耆老孤寡尤有恩,因此部下吏民无不爱敬。后举贤良为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此次以治行第一奉召入京,宣帝拜为大司农。朱邑既为九卿,自奉甚俭,所得俸禄赏赐分与亲族乡里,家中并无余财。对于故旧,情义尤为周挚,然秉性公正,人皆不敢托以私情,又不肯为人荐引。朱邑素与张敞交好,张敞作书寄与朱邑,劝其引进贤才,朱邑得书感动,方始举荐多人。后朱邑病卒,宣帝下诏褒惜,赐其子黄金百斤,以奉祭祀。先是朱邑病重将死,嘱咐其子道“我从前曾为桐乡吏,桐乡之民甚是爱我,我死之后,必葬于桐乡,我知后世子孙祭我,尚不及桐乡之民也!”及朱邑既死,其子遵从遗命,葬于桐乡西郭外。桐乡人民闻知,果然不约而同,富者出钱,贫者出力,大众七手八脚修起坟墓,建立祠堂,年节祭祀,香火不绝。 

却说当日胶东乱事,也就不减渤海,胶东相一缺,极关紧要,宣帝正在选员充任,忽得张敞上书,自请调往其地。张敞在山阳数年,山阳本是闲郡,宣帝因关心刘贺,所以特命张敞在彼留意监察其举动。张敞自见刘贺毫无能为,并不在意,偏遇山阳全郡人口只有五十万,盗贼未破获者不过数十人,地方安静。张敞乃有才之人,生性好动,终日坐在衙署,无事可作,转觉烦闷。如今闻说渤海胶东大乱,心中跃跃欲试,便学那毛遂自荐。宣帝已知刘贺不足畏,又料张敞是个能吏,必能治盗,遂下诏召之来京,拜为胶东相,并赐以黄金三十斤。张敞收拾行装赴任,临行入见宣帝,因自请道“治理繁难之地,赏罚不重,不足以劝善惩恶,应请以后吏人捕贼有功者,优予重赏。”宣帝许之。张敞辞了宣帝,即日起程。龚遂治理渤海,纯用宽纵,大著成效。张敞治法却与龚遂不同,一面选用能吏,追捕盗贼;一面悬出赏格,购缉盗首。又晓谕群盗,能自相捕斩者,免除其罪。属吏捕盗有功,张敞便将名字开送朝廷,补授县令,因此吏人愿为尽力。不过数月,盗首多已就擒,党羽逐渐解散,国中也就安静。此时胶东王太后,性好射猎,时时出外,张敞上书谏阻,太后遂从此不出。张敞在胶东数年,一日忽有诏以敞为京兆尹。京兆为京师三辅之一,地方号称难治,历任京兆尹除赵广汉外,俱不甚得力,故特命敞设法整顿。未知历来京兆情形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一四四回 惊远夷广汉扬名 得民心京兆大治 



话说汉代长安地方,自从高祖建都以来,设置左右内史主爵中尉治理其地。至武帝太初元年,重定官制,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主爵中尉为右扶风。京兆尹治长安之中,左冯翊、右扶风分治其左右,统称之为三辅。说起三辅地方,人烟稠密,风俗奢华,虽是辇毂之下,首善之区,无如五方杂处,治理甚难。一班皇亲国戚,势家巨族,倚着自己富贵,一味放纵横行,目无法纪。又有五陵年少,裘马翩翩,饱食无事,流为游侠,专喜在外见事生风,招灾惹祸。更有乞丐流氓,小偷巨骗,或白昼杀人,或通衙攫物。每日之中,发生无数案件,地方官吏,既苦应接不暇,又觉办理为难,要想秉公执法,不免得罪贵人,见嫉群小;若是敷衍了事,朝廷又责其疲软不职。可见三辅地方,真是冲繁疲难,为官吏者,往往难于出色,所以武帝以前并无知名官吏。 
直至昭帝末年,京兆尹方算得人,一时皆称为能吏。其人姓赵名广汉,字子都,乃涿郡蠡吾人,少为州郡吏,举茂材为阳翟县令。以治行尤异,擢京辅都尉,署京兆尹。适值昭帝驾崩,有新丰人杜建为京兆属吏,赵广汉使往平陵监护作工。杜建素性豪侠,交通宾客,从中舞弊谋利。广汉闻知,先使人告戒杜建,杜建仍然不改,广汉大怒,便将杜建收捕下狱,讯明办罪。杜建方知广汉为人利害,便托一班有势力之人前向广汉说情。广汉一任众人百端恳求,执意不从。于是杜建宗族宾客暗地聚议,拟俟杜建行刑之时,各持兵器,出其不意,前往夺龋计议已定,却被广汉查知同谋之人姓名居处,即遣属吏往告道“汝打算如此行事,我已一一知得,若敢动手,我并将灭其家族。”杜建宗族宾客闻言,自知事机败露,只得作罢。 

广汉料他不敢劫夺,便令属吏数人,将杜建牵往市曹斩之。当行刑之际,并无兵队围守,旁人竟莫敢近前,京师人民皆称之。 

是时昌邑王刘贺即位,恣行淫乱,霍光废之,迎立宣帝。 

广汉因预议定策功,赐爵关内侯,迁为颍川太守。颖川有原、褚二姓,族大人多,横行乡里,其宾客人等公然为盗贼,前任太守不能擒治。广汉到任数月,即将原、褚二姓首恶之人擒获正法,一郡之人尽皆恐惧。广汉又见颍川习俗,凡富家大姓往往互相结婚,一班郡吏又皆联为一气,蒙蔽官府,凌虐小民,大为地方之患,因欲设计除之。乃先就郡吏中择取其可用者,面加告戒一番,令其出外查办事件。郡吏素畏广汉威严,加以新受告戒,如今奉命查出犯罪情形,回报广汉,只得据实说出。 

广汉便捕到犯罪之人,依律处断;一面故意将郡吏言语,泄漏出外,使犯罪之人,知是某人告发,自相怨恨。又命属吏制造缿筒,那缿筒乃是瓦器,形似竹筒,上有小口,可以投入,不可取出,如今街上之邮政受信箱。广汉既制此器,即命悬挂署前,通告人民,见有不平之事,许其写成文书,投入缿筒。广汉亲自阅看,每遇有告发富家大族与郡吏犯罪之案,广汉便将投书人姓名除去,假说是富豪子弟所言。被告之人,信以为实,心生怨恨,于是强宗大姓,一向彼此十分亲热,到了此时,竟中广汉反间之计,家家结下冤仇,人心涣散,党羽稀少,习俗为之一变,吏民互相告讦。广汉反得借为耳目,侦探外间动静。 

郡中盗贼,见地方官消息灵通,不敢发作,偶有发作,皆被广汉侦知踪迹,立即破获。以此郡中大治,威名四播,连投降胡人都说匈奴中也知有赵广汉其人,可见广汉当日名誉传播之远。 

到了本始二年,赵广汉以太守领兵,随蒲类将军赵充国出征匈奴回国,受诏复署京兆尹,在任一年,得朴实缺。广汉为人精明强干,勤于职守,治理民事或至通宵未尝合眼;其应接士人和颜悦色,待遇屑吏备极殷勤;遇事归功于下,尝道此事乃某掾所为,我所不及。一班屑吏,见广汉至诚待人,无不感激,每当进见之时,尽将心腹言语一概吐露,且皆愿实心实力替他办事,虽受困苦,亦不肯避。广汉又能遍知各人才具大小,及其作事尽力与否,若属吏偶有办事不力,或违背命令者,广汉先加儆戒;若再不改,即行拿捕治罪,纵使其人闻风避匿,广汉亦能设法捕获。因此令行禁止,恩威并济,吏民皆畏而爱之。广汉更有一种本领,善用言语刺探事情,遇有不知之事,并不直向他人询问,但用别话试探,他人不知不觉,竟被探出真情。此种法术,惟有广汉最为擅长,别人仿效终不能及,加以在任愈久情形愈熟。凡郡中盗贼,乡里游侠,尽知其巢穴所在。属吏受人贿赂,勒索百姓,无论一丝一毫皆不能瞒过广汉。 

曾有无赖少年数人,约定到一僻巷空屋之中,共议劫取某人财物。广汉早知其事,即命吏役往捕,一众无赖坐在空屋,言语未完,吏役已破门直入,全数执缚到案,一讯便服。又有郎官苏回,家中富有财产,被无赖二人同谋,将他掳到一个地方,令其家人备款前来赎回。谁知苏回掳去未久,便被赵广汉知得去处,自率吏役前往其家,敲门直入,无赖二人见了,手足无措,连忙闭上房门。广汉行到庭前,见房门紧闭,便使长安丞龚奢以手扣门,向内说道“京兆尹赵君寄语两卿,苏回乃天子宿卫之臣,不可杀害。若能将其释放,束手归罪,自当好生看待,幸遇赦诏,或可解免。”无赖二人听说,出其不意,惊愕异常。更兼素闻广汉之名,自料无地逃走,只得依言带了苏回,开门走下堂来,对着广汉,叩头谢罪。广汉见他二人竟肯从命,将苏回好好送出,心中甚喜,亦向二人跪谢道“保全苏君,甚感厚意。”说罢遂命吏役将二人送入狱中,嘱咐狱吏,格外优待,每日供给酒肉。广汉原想救他二人,无奈所犯案情甚重,只得依律拟成死罪,但尚希望赦免,偏遇朝廷并无赦诏。 

到了冬日,临当行刑之际,广汉便替二人备办衣衾棺□,一切俱全,遣人通知二人,备言自己无法赦免之意。二人一向在狱,深得广汉优待,心中甚是感激,又念自己犯罪应死,原怪不得赵君,遂对来人齐声应道“吾等虽死,并无所恨。”读者试思掳人勒赎,必然窝藏甚密,广汉竟能立刻破案,又能使犯罪之人甘心就死,口无怨言,真算难得。 

一日,广汉用公文传唤湖都亭长。湖都亭长闻命前来长安,一路西行,到了界上,遇见界上亭长,问知是奉召到来。界上亭长因向湖都亭长戏语道“君至府中,千万为我问候赵君。”湖都亭长知是戏言,付之一笑。及至京兆府中,广汉召人相见,问以公事。言语既毕,广汉又说道“汝来时界上亭长曾寄声向我问候,汝何以不替他传语?”湖都亭长听说大惊,心想此种戏言,我早忘了,他却如何知得,于是叩头自认,实有此事。广汉因嘱咐道“汝回时为我告知界上亭长,尽心职务,勉图效力,京兆不忘卿之厚意。”湖都亭长领命走出府来,遇着人留心观看,只疑广汉到处随他。回到界上,见了界上亭长,传达广汉言语。界上亭长闻言,吓得一身冷汗,暗念道“他莫非地里鬼具有神术,不然我二人背地言语,何人传与他听,幸我言语未曾冒犯,此后须要谨慎。”想到此处,只得诺诺连声,更不敢再说一字。此事传到民间,人人尽知,大众敬重广汉如同神明,不敢欺慢。广汉又见小吏俸薄,容易犯法,遂奏请朝廷,增加长安游徼狱吏秩皆百石,因此百石小吏,皆稍知自重,不敢枉法,任意妄行拘人,京兆弊政,为之一清。吏民称赞广汉,众口同声都以为说他好处,一言难尽,自从汉代开基以来,治京兆者更无一人能及。 

当日左冯翊、右扶风与京兆尹同城治理,二处犯法人民往往逃匿京兆界中,广汉因叹道“乱吾治者,常是二辅,若使广汉得兼治其地,较见容易。”读者须知,广汉吏才也算是古今少有,但他作事全用手段,居心并不忠厚。先是大将军霍光秉政,广汉奉事霍光甚是谨慎。及霍光死后,广汉揣知宣帝之意,疏远霍氏,便想借事与霍氏为难且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