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黄金左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宣又扬了扬破册子,笑说:“老张,这破稿上的毛笔字儿不错,我拿回去练练字,呵呵,这要多少钱?”
这一堆收回来的簿子课本都是一个小学生卖给他的,按五毛钱一斤算的,老张早梳理了一遍,有点价值的都翻出来放到了一边,这一堆基本是废纸,拉到废品站是八毛钱一斤,一斤还能赚几毛,周宣开口一说,老张就瞄了一眼,笑道:“你要的话就给一块钱当买瓶水喝了。”
要是真是练毛笔的破稿子,这么一小册,那是一毛钱都不值,老张要一块,一块钱当然不是事,周宣又想起脑子里奇怪现出的那个“1795年的袁枚”时,忍不住就掏了一块扔给老张,一块钱买个两百多年的草稿本,就算自己乐乐也值了,两百多年的东西又有几个时候见过了?老家有几颗大杉树倒是听说有几百岁!
出来的时候神清气爽的,这时却硬是有点倦。
周宣夹了这两本书站起身就往回头走,走了十多米远忽听得身边有个低沉的男子声音道:“小兄弟,小兄弟等等!”
周宣侧了侧头,看到一个四十来岁衣着光鲜的中年人男子叫他,诧道:“你叫我吗?”
那中年人堆着笑脸追了两步,走近了才又道:“小兄弟,刚才看到你一块钱买的那破稿毛笔字写得真不错,我有个儿子刚上初中,我想买回去让他练练毛笔字,你看分给我要得不?”
说完又伸了根手指头加了句:“我给你十块钱!”
『:』
第三章破手稿卖了十八万
一听到那中年人漫不经心的“我给十块钱的话”,周宣心里就一格登一下!
这老小子在装B!
他能出十块钱,周宣立即意识到手里这破册子肯定就不止十块钱的价值,只是这么一个破草稿,扔谁谁一毛钱都不愿意给,擦屁股还嫌它脏还嫌它粗,这老小子装得一幅是喜欢那字的模样,周宣就觉得有鬼,难不成真是什么“1795年的袁枚?”
那中年人见周宣似乎在考虑,也就不急着打拢他,微笑着静候。
周宣抬起头来,笑了笑,道:“不卖,我自个儿也要练字!”
说完转身就走,那中年人一愣,没想到周宣这么果绝,赶紧又追上来道:“小兄弟小兄弟,好商量好商量,这样吧,我确实喜欢那字,你自己说个价钱吧!”
中年人这么一讲,周宣越发肯定起来,虽然对古玩字画这些一窍不通,但这中年人的表情让他就觉得脑子中那么闪亮了一下的念头就是1795年的袁枚了,只是这个袁枚到底是什么人还是不了解,要说姓袁的,除了知道个袁世凯,就只剩下袁承志了,这要是先上网吧查查就好点。
周宣看了看那中年人有些眼巴巴的眼神,笑笑道:“先生,你知道袁枚吗?”
那中年人顿时眉毛跳了一下,呆了呆,半晌才叹了口气,道:“原来小兄弟是同道中人,我还道是小兄弟运气好,捡了个漏呢,唉,失礼失礼。”
这中年人头先路过那书摊时,见到周宣正翻看那破稿时就停步站在边上,因为行内有规矩,如果有正在看或买的就绝不能上前打破扯跷,所以就在一旁悄悄注意着,观察了一会儿,基本确定周宣不是同行,根本不懂这一行后倒是有些心喜,只等他一离开再稍加点价买过来,但却没想到周宣跟他提了“袁枚”这个名字。
这手稿他远看就觉得很像袁枚的手书墨迹,只是还不能确定,听到周宣提到袁枚的名字时,他就知道自己看走眼了,踌躇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小兄弟,我的确是走眼了,既然你捡了漏我也就不再多说,只是能不能让我仔细瞧瞧?”
“这有什么问题,你看吧。”周宣很爽快的把手稿递给了他,对这个东西,他心里一点底也没有,看这人那一脸可惜的表情,难不成还值得几百上千?
那中年人接过了手稿,轻轻抚了抚封面的破损处,着实有些心痛,接着又从衣袋里掏了个黑框铜把的放大镜出来。
周宣脸一红,人家这才是正经的玩家,这才是专业。
那中年人一页一页的慢慢翻看,嘴里念念有辞的读着,时而兴奋,时而不解,直到翻完最后一页,才怔了半晌。
周宣看他那样子也不知道是值十块呢,还是看错了,就小心翼翼的问道:“这简斋补遗,1795年的袁枚是什么”
那中年人听到周宣这样一说,终是长长的呼了一口气,道:“老弟,原来你不仅仅是同行,还是个高手啊,年纪轻轻的在这一行中能有这一手眼力,那可不一般!”
屁的高手,不是脑子闪个灵光,他就跟瞎子没区别,脸红了红,周宣倒是忍住了没说话,要是说了恐怕就是出丑!
那中年人又道:“袁枚号简斋,到晚年又对前作做了些补遗的作品,这手稿是在1795年修订的,袁枚在修订补遗手稿两年后就去世了,后世也曾传过有这么一部手稿,但都是传闻,今天没想到在这地摊上竟然见到了,可惜啊,破损了些!”
周宣听他这么说,心想脑子里这么一闪光,没想到竟然还闪准确了,只是这袁枚的手稿能值多少钱呢?要是他能给个一百就卖了,但问题是不能问得这么直白,或许他舍不得给一百块钱呢?
周宣思来想去后闪闪躲躲的问道:“这这手稿能值多少?”
那中年人道:“九九年,吴鼎源先生从香港的的拍卖行以十五万港元的价格拍回来一部袁枚前期手稿,之后又把这部手稿捐给了南京博物馆,你手中的这部手稿是袁枚的晚期补遗,已属精粕,尤其珍贵,如果按前期那部手稿的价值来计算的话,那最少值十八万元人民币,当然这只是估价,如果放到拍卖行拍卖的话,那肯定不止这个数了!”
十八万!
周宣差点一跤摔倒!刚才还想一百块卖给他呢!
不过这十八万的话儿也的确把周宣打得七晕八素的,想想十八万块钱可以做多少事啊,可以在老家盖一栋漂亮的房子外加娶个俊婆娘回来,他在外面七八年才存到五千块,这十八万的话就像做梦一样!
梦是什么?梦就是睡着才有醒了没有的东西,他说这破书稿管十八万,但说归说,没有变成钱捏在他自己手里,就是十八块也不值!
那中年人见周宣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还以为他把价钱说低了,心下也有些犹豫,说实话,袁枚这手稿要是拿到拍卖场的话,至少都能拍到二十万以上。
周宣终于是咬了咬牙,也有些心虚的道:“那如果我卖给你,你要不要?”
那人一怔,瞧了瞧周宣,有些搞不懂他的意思,如果周宣跟他的眼力一样,是这一行中的高手的话,那自有他的路子销售,所谓龟有龟路,蛇有蛇路,便是如此。
如果周宣自己转手的话,袁枚这手稿大约最少可以卖二十至二十五万吧,拍卖则只会更高,可瞧他的样子又不像说笑,中年人倒是有些疑惑了,这东西他刚才经过详细查看过,其中还有袁枚特别的记号,是真迹,既然是真迹那就不存在着周宣跟书贩合伙设局了,但周宣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那你要卖多少钱?”中年人摸不准周宣的意图,也就试探性的问道。
周宣想了想,放低了一分半分的声音道:“如果你要的话,刚才你也说了值十八万吧,那我就十七万卖给你,一万算是辛苦费,你看行不?”
中年人又是一怔,一般人在明白价钱后只会往上涨,他却往下降,怔了怔后见周宣苦着脸的样子,估计他可能是有难言之隐吧,也许急需钱用,想了想道:“如果你一定要卖的话,当然是求之不得,不过这样吧,我们呢,也算是认识了,天南地北的,认识也算是一种缘份,你不说十七万,我也不说十八万,就十七万五,刚好今天我还有几个朋友相聚,就请小兄弟一起聚个会吃顿饭,那五千就当是吃饭了,不够的我添上,行不?”
当然是可以,这可是他二十六年人生中最大的一笔收入!周宣笑笑点头,这中年人倒是爽快,心里有些喜欢,不过吃顿饭能用五千吗?听他那话里的意思好像还不够的样子!
第四章静石斋鉴宝(一)
虽然是口头上答成了交易,但那中年人还是把袁枚手稿交回给周宣,道:“小兄弟,手稿还是你自己先保管着,呵呵,在这一行中,除非是那种顶信得过的朋友,一般人都还是依着规矩来办事的,行有行规嘛,大凡各行各业基本上都是按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则,我们也不例外!”
周宣有点讪讪的,说实话,他还真有点担心,这可不是十八块,一百八,而是十八万的价值啊!
那中年人又道:“呵呵,小兄弟说了半天,还不知道你高姓大名呢,我姓陈,名字叫山岩,朋友们送了一个外号叫陈三眼,呵呵,不入流,不入流!”
“我叫周宣,啥外号也没有,乡下来的!”周宣爽直的介绍了自己,瞧了瞧陈山岩双眉中心有一点指头大的胎记,看起来还真像一只眼睛,难怪叫陈三眼了。
其实周宣不知道,这个陈三眼的外号一是因为他这胎记,而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在古玩界里有点名声,陈三眼陈三眼其实是道上的朋友比喻他的功底深眼力好,经过他眼睛的物品立知真伪。
陈三眼原本是杨州人,在扬州古玩界也是很有名气的人物,近几年为了发展,到南方开了两间分店,一间便是在冲口。
国内最有名气的四大古玩城市天津,北京,扬州,郑州,其中就有扬州。
陈三眼在南方这两间古玩店基本上还处于收支持平的状态,但他也是身家上千万,南方这两间店是求发展,意图打开南方市场的缺口,就算亏一点他也无所谓,何况基本上还持平了。
这半个月恰好在冲口这间店作了停留,晚晚都出来逛逛这条步行街,倒不是想专门来捡漏,但今晚倒真是碰到了,只不过给周宣抢先了,但如果不是周宣在那堆学生练习册里翻出来,那他同样也得不到这个机会。
只是没想到周宣想着要卖给他,合着算下来,至少是要赚六七万以上,如果在卖场运气好,也有可能赚得更多,只是有些猜测不透周宣这个年轻人了。
看起来是个比较爽直的年轻人,看他的动作表情和心机应该是不懂古玩这行业,但从一大堆练习册里把袁枚的手稿翻了出来,这是运气还是有眼力?
就算是运气吧,但周宣又怎么会想到要买下这个东西?如果是不认识不懂的人,那是送给他也不会要这个破玩意儿,就算这个也是运气吧,可周宣当他说出“简斋补遗,袁枚在1795年修订手稿”这么精准的年份和袁枚的名字,那这就绝对不是运气了,这是对历史有极深的浸淫才做得到的事,这么一想来,周宣得到这册袁枚手稿就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
这个世界里,扮猪吃虎的事还少了?
但就是冲着周宣这份眼力,陈三眼倒是真心想结交他,在现在这个年代,要找出周宣这么年轻而又有这份眼底功夫的人可是难上加难了,就陈三眼自己来说,他四十出头,在这一行能达到他这般能耐的他陈三眼也算是年轻的了,道内的高人奇士,却没有一个年轻的。
不是说这一行里没有年轻的,有,但华而不实的居多,真正有深厚功底的人却是难觅,南方这边一直没能打开口子,已经成了陈三眼的心病,这个周宣眼力是很不错的了,要是德行过得去的话,培养培养也是不错的人才,但不知道他在哪里任职,估计是哪家典当行吧,冲口这边古玩店还不多,典当行倒是有好几家。
在南方典当行比古玩要兴旺得多,典当行跟古玩店不同,古玩店纯粹就只经营字画古玩玉石器一类,而典当行就不一样,任何物品,凡是有人愿意当的,典当行认为能赚到钱那就会收。
在夜里是不能在银行转到帐的,十七万五千块也不算是一笔小数目,陈三眼的古玩店倒是有那么多现金,而这时也只能是带周宣到他店里拿钱。
陈三眼的店不在冲口最繁华的地段,算是地处二类街市口,租价比一类地段便宜三分之二,但占地却只有更宽的。
陈三眼的“静石斋”当街一面只有六十来平方的面积,但店铺里面延伸进去却是几近三百平方。
静石斋一共有五个人,经理叫方志成,是陈三眼的妻弟,小舅子,三十三岁,二号人物是五十多岁的刘叔,刘叔看起来是个不起眼的老头儿,但早年在扬州古玩界可是大名鼎鼎,刘叔的父亲在解放前也是干古玩的顶尖好手,家境颇丰,但在解放后挨了批,当了牛鬼蛇神,戴了高帽,家里的古玩珍藏也被抄了个干净,自此家道中落,但刘叔却是自幼便跟父亲学了一身玩古的眼力和技术。
陈三眼还是三顾茅芦才把刘叔请出来,后来要到南方开拓,陈三眼不得不把刘叔迁过来镇店,所以冲口以及深圳的另一间店,基本上有重大的项目都是刘叔来抓主的。
当然刘叔干的是技术活,管人管钱的那归方志成了,店里也就泾渭分明,方志成管着财政和人事大权,古玩玉石的进出就由刘叔全权负责,方志成就是想负这个责他也没那个能耐。
店里还有一个平时坐店的,叫李俊,二十六七的年轻人,也是扬州人,知根知底嘛放心些,再有两个学徒工阿昌和阿广就是在冲口现招的了,只白日里来上工,晚上回自家。
南方人好茶,甚至连早点都叫成喝早茶,家家户户都不离一副茶具。
刘叔也是好这一口,平时里除了鉴定买卖的货物外,就离不开他那一杆大烟杆和茶具了。
陈三眼带着周宣回到静石斋,方志成和李俊都到外面潇洒了,店里就只剩刘叔一个人,正喝着茶抽着大烟杆。
平时方志成很是不喜刘叔抽这旱烟,那味道着实整人,但店里也离不得他,所以只有忍了。
刘叔是不抽香烟的,他只抽那种乡下土种的旱烟,味浓劲大,周宣一进静石斋的里间便闻到浓烈的旱烟味。
陈三眼招呼着周宣坐下,然后向刘叔笑道:“刘叔,今儿个我在步行街见到个好东西,你瞧瞧!”
陈三眼笑呵呵的从周宣手中拿过手稿递给刘叔。
刘叔把烟杆放在一边,然后再把手稿平放到一张红木桌上,又拿来一根尺许的直木条和一支软绒笔刷,轻轻将手稿抚平了一下才从最后面翻开。
周宣这才见到真正的专业人士的手法,刘叔看到手稿又脏又烂就不禁皱了一下眉头,周宣这时倒是感觉得到刘叔不是嫌手稿脏和烂,而是心痛!
把厅里的大灯打开,立时将厅里映得亮堂堂的。
翻开第一页后,刘叔拿了直木条用力将手稿卷屈的角压直,接着再用绒笔刷把尘灰轻轻扫下,然后才看了看手稿上的字。
只看了一眼,刘叔手就颤了一下,赶紧从桌子上把花镜盒子打开,取了眼镜架在鼻梁上。
周宣一开始以为刘叔是要拿放大镜,却没想到是取了老花镜。
第五章静石斋鉴宝(二)
刘叔在鉴赏袁枚手稿的时候,跟陈三眼却又有些不一样,伸出食指仿着手稿上的字迹一笔一画的勾勒。
周宣见刘叔沉浸在书法纵横中,有些沉不住气的问道:“刘叔,你看这手稿是真还是假?”
刘叔眉头一皱,瞄了一眼周宣,眼神里多了些不屑和轻视。
陈三眼笑笑说:“小罗,不用急,刘叔这是在鉴定手稿的真伪。”
周宣奇道:“描一描毛笔字儿就能鉴定真伪?”
陈三眼顿时汗颜,难道他真的看走眼了?周宣连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明白,他又怎么会认出袁枚手稿的?
想了想,陈三眼还是解释了下:“对于手稿的鉴定一般来说,最常见也是最普遍的方示就是从‘笔法’入手,笔法泛指书画作品中点、线运行的形态、方法。中国的书法是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笔法是书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