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魔仙道尊-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九千岁愣了片刻,皱眉看了顾子瑶几眼,才道:“他们倒是好算计,说是成全本王名声。但又何尝不是拖着本王成全他们的名气?”
“那就不等了?”金师爷试探道。九千岁一言不发,转身回到厅中,继续坐下……
顾子瑶看到九千岁的举动,远远的行了一个礼,也不多话,功成身退,重新回到隔壁。时间差不多,林阁主也该醒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九章 贤人出山
这时候就听内室传来吟哦之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这是大贤醒了啊!九千岁知道自己这时候必须“礼贤下士”,当先便站了起来。刚刚在打扫的伙计奔了进去通报,就听里间传来对话,林阁主不解问道:“外间可是有俗人来访?”
伙计老实道:“有九千岁大人到此,已经等了半日。”林阁主语气一紧,“怎么不早叫醒我?”
其后林阁主收拾衣冠,匆匆出了内室,向九千岁见礼,“学生有失远迎,怠慢王爷,还请恕罪。”
林阁主之前听到九千岁准备离去的时候,已经惊得差点要站起来冲出去。后来听到顾子瑶与金师爷对答,便啼笑皆非,现在只能揣着明白装煳涂,反正双方都是各取所需。
九千岁等了半日,这时候终于见到真人,心底也忍不住有些小激动。大抵是越难得到的东西,到手后越令人激动。
他示意林阁主不必多礼,笑道:“本王自从听到你的履,便渴慕与先生相会。不想往返几次,缘悭一面,直至今日终于得见,足慰平生。如今京城中局面糜烂,还要请先生教我。”
要是平常,九千岁说不得还得绕些圈子,打些官腔。但他今天从正午坐到现在,腹中饥火腾起,不耐久待,干脆就开门见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顾子瑶在隔壁竖起耳朵听着,暗暗点了点头,这与他预料不差,九千岁如此急切要来见林阁主,确实是遇到了焦头烂额的问题。
京城这几年天地元气不足,旱涝不均,大灾不现,小灾也是难免。
顾子瑶他们一路进京城,沿途也听人议论,说是开春青黄不接,连种子都留不出来,只怕有不少人要逃荒成流民。
这倒也罢了,京城内的事,官场自然有办法捂盖子,只要不酿成民变大乱,总能够含煳过去。但京城的压力还来自于西南面的荆楚省,荆楚省去年大旱,北面山区近乎颗粒无收,虽有赈济,但到了今年实在无以为继,有大量的流民积聚于京城与荆楚省的边境。
京城当然不愿意这些流民过来,尤其是在眼下这时节。但流民可不是说拦就能拦得住的,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大量涌入京城境内。
这可是悬在头顶的利剑,布政司作为民政主官,实在要承担极大的压力,所以但凡出现一根救命稻草,就要想办法拼命抓住。
传统的办法,对付这种情形已经是束手无策。而林阁主恰巧在这种时候出现在京城,借着别人之手抛出一篇充满奇思妙想的文章,若说他不是有备而来,也还真没人会相信。
顾子瑶无非是想为林阁主出口气而已,所以捉刀代笔写出了那篇文章。他也没料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好在这也不算是坏事,只要林阁主能够撑得过去,对他来说,说不定是一场大好前程。
林阁主心中七上八下,九千岁的问题在顾子瑶预料之中,也早为自己准备好了锦囊。自己只要照本宣科,便不会错。
到了这一步,林阁主倒也是豁出去了,他一咬牙云淡风轻道:“学生本布衣,躬耕于汉江,苟全性命于当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自从他发现顾子瑶的文章厉害之后,干脆自己都不动脑子了,完全按照顾子瑶的嘱咐死记硬背。一番话下来,倒是让九千岁眼睛一亮,更是扯着大贤的胳膊不肯放手,非要邀请他入幕不可。
这个顾子瑶也早有交待,林阁主为难的拒绝道:“王爷好意邀约,学生本不该拒绝,不过再过半年就是省试,或等学生省试过后再议?”
偶然装几次逼,说些笼统的理论方法是足够了,但是正式入九王爷幕僚,拿出办法来解决实际事务,别说是林镇远,就算是顾子瑶亲自上阵,也未必能不出纰漏。
所以这是必须要婉拒的,好在此时正是省试恩正并科之前,以科举为名推脱掉邀请,也是理所当然的。九千岁再怎么爱才心切,也不好挡别人上进之路。
但现在情况特殊,九千岁也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但又不好死缠烂打的开口。金师爷颇有眼色,看到东家的表情就知道他的意思。
金师爷赶紧上前道:“科举正途自是我辈第一要紧之事,不过如今生民艰难,大人心急如焚,林先生既有大才,总不能袖手不顾。
大人的意思是,林先生你纵然不入幕僚,也请随着我一起去看看流民状况,帮忙参赞应对之法。一来一去耽误不了多少功夫,却是偌大功德,不知贤弟意下如何?”
这是要赶鸭子上架啊!林阁主楞住了,怎么也没料到九千岁的爱才之意居然如此殷切,这还真要他去干实事?原来无论屡试不中时,还是放浪形骸混迹花丛闯荡出名声时,什么时候有过这种待遇?
这年头真是人心不古,居然越会装腔作势,越受大老爷们看重,林阁主心里默默总结道。
林阁主实在推辞不过,只能暂时答应了布政使九千岁的邀请。不过他按照顾子瑶的吩咐,借口对京城内的情形不熟,先要了不少公文案卷回来研读。先摸清情况,再决定他能掺合到哪一步。
九千岁大约是真急了,几日间让金师爷送来了许多文书副本,林阁主硬着头皮研读,求着顾子瑶帮他一起参详。顾子瑶倒没什么不乐意,只有再立下奇功之途后便是与圣上讨要那灵气圣器之时,到那时也不可能不接触实务,现在就当是提前实习罢了。
不过不看便罢,一看就感到触目惊心。原本以为当今太平盛世,应该到处歌舞升平,但是在站在布政使司的角度来看,至少在京城和附近几省却像是处处有窟窿,几乎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由此顾子瑶这才知道,当今形式的严峻了。堪称是问题多多,足以让最勤政的能吏也头大如斗……(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章 流民入境
不过危机大都潜伏在暗处,并未爆发出来,如果只打算混日子,庸官似乎也能过得下去。不过在智者看来,这却是最危险的时候。
灾荒不断,财政吃紧,流民四起,盗匪啸聚,内有妖族蠢蠢欲动,外有蛮族狼子野心。虽然到现在为止,还不曾有不可收拾的情形出现,但这乱糟糟的局面,有种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
顾子瑶又敏锐的发现,这一切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天地元气的减少。这一点在雨水量的变化上最为明显。
从年的邸报来看,最近十年的雨水总量持续下降,作为天下粮仓之一的京城粮产量也是逐年下降,已经到了一条危险的红线上。
以往都是京城向外大量输送粮食,但现在却要考虑自给自足问题,向外输送粮食不及顶峰时一半,而其余省份状况不言而喻。
正是因为天地元气总量的减少,纵然读书人有唿风唤雨、祈禳避灾之能,但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各地灾荒频发。百姓日子自然是水生火热。
活不下去才会背井离乡,才会沦为盗匪,也正是因为中原上国这种内忧,所以才会有不安分的野心家开始动作。妖怪周知县的行径便是一例典型。
如果能够解决天地元气的问题,那纲举目张,后面一连串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可惜这天机流转,变化之道,就连文圣都只能言“畏天命”三字而已。顾子瑶是绝对没有办法干涉的。
现在最令人担心的问题就是,天地元气减少的趋势还会不会持续下去。这天地元气变化,自有定数,一甲子为一变,从上升到下降,本是寻常,但最近几年却未免降得太厉害些。
要知道改朝换代,乱世起时,往往也就是从天地元气的变化开始。不过本朝方才享国三百余年,如今众正盈朝。也未听说当今皇帝有什么昏君言行,按说不至于有末世之兆。
“若不是到了京城,又因缘际会看到这许多机要,我也不知局面竟然到了如此地步。”林阁主向着顾子瑶长叹,“如今想来,在汉江府醉生梦死,却像是在炉中迷梦,让人愧甚。”
汉江府相对富庶,林阁主虽然平时常常无钱,但他一副字画也值得几文。又是秀才和阁主的双重身份,从来没有真正为生计担忧。只管吃酒作乐,又哪里知道外界的萧条?
“怪不得入京城之后。见街边巷尾的乞丐都多了许多。”顾子瑶也是感慨,现在才知道,这些人都是从外地逃荒来的。进了京城乞讨的其实只是零星,后面还有大批人被阻挡在京城的境之外。
一股悲天悯人的感觉又从顾子瑶胸腔之中涌了出来,他没法强迫自己当睁眼瞎子,在这种情形之下。总难免生出点救世济民的雄心。
奈何在这个最大规则就是天机的世界里,他能够拿出来的方法实在不多,或许只能做个缝缝补补的补锅匠罢了。
不,要赶紧遏制这种感觉才是!顾子瑶忽然醒悟过来,现在虽然天命被他识海之中所感悟,但是天命陷阱对他似乎还有影响,不然为何突然又产生了这种崇高的情怀?
看如今情势,应该还有几十年太平,自己不必想得太多,免得又一脚踩进天命的大坑里面。
顾子瑶先为林阁主着想,议论道:“九千岁如今最担心的,应该就是流民入境的问题。于今之计,只能从京城安宁入手,无论如何也得将荆楚流民挡于省境之外。一旦大量流民涌入,那就难以应付了。”
这想法有些残忍,但就是很客观,荆楚流民是荆楚的问题,若涌入京城,那就连带着京城一起倒霉。以现在京城现状,没有多余财力接纳这些流民。
“那我就这般向九千岁进言?会不会太苛酷了些?”林阁主有些犹豫,但他实在是拿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
顾子瑶点了点头,“事到如今,只能如此。只要省内官吏团结一心,严防死守,就能够顺利渡过这次危机,但只怕不遂人愿。”
他的话还没有讲完,就见金师爷疾步走进来,一把扯住林阁主,同时叫道,“林先生!速速随我去王爷府,共同商议大计。”
林阁主被带着走了两步,惊讶道:“何事如此情急?难不成。。。流民进京城了么?”他又忍不住看了顾子瑶一眼,他这乌鸦嘴竟然成真了?
金师爷肃然起敬,“林先生果然神机妙算,这都能够料到。快随我去,此时王爷千岁心急如焚,你若有良策尽管献上,千万不能藏拙了!”
流民真的进京城了?林阁主目瞪口呆,等他醒悟到金师爷来意,正想偷偷摸摸向顾子瑶请教时,金师爷却等不及了。
只见金师爷拖着林阁主就向外走,顾子瑶都没来得及阻拦,只能暗自叹息,继续想流民问题。
如果京城官场能够铁板一块,各守其土,至少能做到不让大部分荆楚流民入境。这虽然不是问题的解决方法,但至少是让京城置身事外,暂时不会为流民所苦。
但京城官场怎么可能铁板一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官场又是杀人不见血的最大倾轧之地。
在这种关键时刻,按察使臬台大人与布政使似不睦,各方官吏更是各为其主,一盘散沙。
这一次流民进京城,九千岁王爷如果不能够漂亮解决,只怕无论如何也得背下这个黑锅。顾子瑶怀疑,很可能有人给他挖坑。
有胆量给布政使挖坑的人,只怕也没几个,早该想到这点啊!顾子瑶拍了拍脑袋,其实慢慢思考,他也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毕竟还未曾处于官场第一线,反应就难免迟钝了些。
如此一来,布政使九千岁肯定会抓住一切看着像救命稻草的东西。林阁主这个被三顾茅庐的大贤,自然就被指望拿出主意来!
顾子瑶胡思乱想的同时,林阁主已经到了王爷府门,看见王府几个大字,他的腿肚子就开始打颤转筋。今天金师爷来的仓促,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向顾子瑶请教,肚子里完全空空如也……(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一章 兜不住了
这次可是真材实料的考验,自己这个冒牌大贤只怕再煳弄不过去,所以林阁主又琢磨着,应该怎么用个缓兵之计,“我突然有些内急,先去方便一下。金师爷先进去知会大人,我去去便回。”林阁主站住了不肯动,想借尿遁闪人。
金师爷岂容林阁主走人,只道林阁主还想推脱装低调,硬拉住不放,苦口婆心劝道:“林贤弟何必如此?你固有大才,便该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此次固然是纷扰繁杂的局面,但唯有依贤弟之才,方可挽狂澜于既倒,这种机会对于你来说也是百年难求!
若是林贤弟能够解决当务燃眉之急,得到东家的由衷感激,就算以后仕途不力,也不是没有出人头地之路,还请贤弟尽力而为,不要再推脱了。”
这等大事只要能够解决,九千岁必是感激涕零,能够解决此事之人,也必将得到赏识和提拔,这可是一条青云之路。
林阁主有苦说不出来,有心想承认自己能力不足,又哪里说得出口?但他听金师爷这几句话之后,忽然好像是想明白了什么,整个人也松弛下来,哈哈一笑道:“金兄所言甚是,是我想差了。”
其后林阁主随着金师爷一路走入后衙,却见九千岁当中而坐,一众幕宾都是愁眉苦脸,无人发言,可见都是束手无策。
见林阁主来了,九千岁强笑道:“林先生终于来了!今日难局,吾等一筹莫展,正要请先生教我!”
流民渡江,已抵定京城境,这数十万饥民一路而下,岂不是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生?九千岁急得鼻子上都出了个疖子,鬓边白发更是分明。
林阁主强打精神,答道:“王爷千岁,请恕学生直言,我虽对经济之道略知一二,但不过只是皮毛,这些学识,皆由一位经天纬地的大才所传授。今日之局面,学生无能为力,但若是请出我文章之师,以他胸中韬略必有解决之道!”
到了这个时候,林阁主终于忍不住说了真话!没错,他就是想把装低调的顾子瑶卖出来了。
不是林阁主有心想要出卖顾子瑶,实在是因为两个缘故。第一,自己快撑不住了,实在无法与九千岁对答实务;第二,这对于顾子瑶本人来说,也是一次绝好的机会,利大于弊。
林阁主还有师父?众人闻言愕然,最近一直传说林镇远是在江中遇仙,这才得到大学问,怎么从林阁主口里又冒出个老师?莫非这才是真相不成?
虽然九千岁每次召见林阁主时,他都只是云山雾罩的说些高屋建瓴的话,但细细思索后,便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深意。
所以九千岁还是认为林镇远有真才实学,只是一直都不肯尽展所长而已,这样的大贤居然还有师父,那该如何了得?
想至此处,九千岁心中大喜,急道:“尊师又是哪一位老先生?便请金师爷去。。。。。。本官亲自去请!”
他原本想着要金师爷去请这位老先生来救命,但想起林阁主都要三顾茅庐才肯出山,他师父自然是架子更大,非得自己去一趟不可。希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