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奸臣世家-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除了给兄长和章惇的心中写得非常详细以外,给其他人信中的内容都是一些问候的话,至于其他是则由送信的人将自己的口信传给对方。
蔡卞不但是要保持谨慎,不把把柄留给其他人,而且,这一点也是蔡卞唯一比蔡京强的方面,他调教出来的手下比蔡京的手下都要强的多。
这里面也有蔡王氏的功劳。
蔡京除了忙自己的政务和口欲之外,就是一直在用心调教自己的子女。
而蔡卞家里则截然相反。嫡子和嫡女的教育,蔡卞根本就插不上手,蔡道早早就和他们夫妻二人生分了,而其他的几个庶子,他自己又不敢表现得太过于亲昵。所以,这些年,在贬所里面,蔡卞只好把自己经历完全放在调教自己手下得力助手的事业当中。
这里面既是受到了王安石变法用人不当的警醒,也是受到了蔡道开办的那个蔡氏学堂的启发。
事情果然如蔡道所料,章惇和蔡京在接到蔡卞的信之后,立刻就进宫,主动向赵煦请求去寺庙和道观给故去的太皇太后高滔滔以及皇帝陛下祈福。
赵煦开始的时候,还是非常高兴的,居然就真得相信了这两位重臣的这番鬼话,当时就准了。
可是,后来,赵煦一听说,章惇和蔡京居然同时离开的京城,而出京之后居然又同时从汴河乘船离开了。
xbqgxs
第402 历史的不同
。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可是,后来,赵煦一听说,章惇和蔡京居然同时离开的京城,而出京之后居然又同时从汴河乘船离开了。
猛然间,赵煦突然醒悟了,章惇和蔡京这哪里是给他祈福啊!根本就是出京躲避去了。
后来,蔡卞的来信证实了赵煦的想法,而就在蔡卞手下入京之后的半天时间里,事后经过皇城司所有逻卒的探查,以及统计,这段时间之内选择突然离京的变法派官员已经超过的半数以上。
其实,变法派大臣之中,真正信任蔡卞父子这番言论的人并不是太多,可是,蔡道所做的梦准确性实在是太高,让大部分的大臣在权衡利弊之下,也都只能选择暂避风头。因为他们不是章惇和蔡氏兄弟,即便赵煦现在多么的宠信他们,可一旦遭遇天灾,任何的宠信都躲不过舆论这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这里面,让赵煦和其他变法派大臣唯一想不到的就是章惇此时的举动。
要知道,在元丰年间,章惇就已经做到了副枢密使和副丞相的位置,他此次回京,就是奔着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这个正丞相的位置去的,即便是当上了,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都算是失败。可他为什么会轻信蔡道的话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他被贬到岭南的时候,是蔡道暗中派人帮助章惇一家躲过了岭南这段煎熬的岁月,也正是因为他的帮助,这才让章惇一家人免去了遭受向王巩一家人在岭南的遭遇。
可以说,章惇好几个儿孙,都是蔡道派人救下的。
所以,章惇对于蔡家的这个晚辈的话自然是非常信服,而且,赵煦此次招吕惠卿进京则是另外一个原因。
作为变法派大臣当中曾经的魁首,除了吕惠卿之外,就再也找不到其他人比章惇资历更高的了。所以,吕惠卿此次进京肯定是自己就任首相的一个巨大的障碍和威胁。因为,谁也猜不透赵煦招吕惠卿进京的意图所在。
既然蔡道说有灾害会发生,章惇也不介意给赵煦和吕惠卿一点难堪看一看。况且,他心中还有一个更加狠毒的打算。如果,真得有天灾发生的话,他一点也不介意将保守派势力连根拔起,真到了那个时候,天下的舆论也自然会倒向他这一边。
果然,赵煦在这件事之后非常地生气,便在当天一一主动接见了仍然留在汴梁城中的变法派大臣们。
吕惠卿自然是第一个。
而刑恕就是第二个。
本来,刑恕并没有受到蔡卞的信,只不过,他运气好,当时刚好在另外一位变法派大臣的府邸做客,得知了这一消息,已经准备回自己的府邸之后,立刻离开汴梁城。可是,一接到赵煦的传诏,他就立刻改了主意。
当然,他们两个人的选择也很快就收到了各自的回报。
与后世的历史不同。
不久,蔡京和章惇还没有赶到白云观的时候,在白云观的诸人就收到了消息。
吕惠卿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而原先处在这个位置的苏颂则被免去了尚书右仆射,他只保留了中书侍郎这个职位,从原来的正相变为了副相。同时,赵煦还准备把原先的三位不太重要的副相一起罢免,只保留范纯仁在任上,而将刑恕和杨畏尚书左丞、尚书右丞。
刑恕倒是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丞相,哪怕是个副职,他还是高高兴兴地上任去了。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选择投靠赵煦的伪保守派大臣杨畏却选择推拒赵煦的这个任命。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如今的资历还是太薄弱,在背叛吕大防之后,骤然升上高位,肯定会引来物议。
何况,在见过蔡道的之后,杨畏总是有一种被人看透的感觉,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却总是在他心头挥之不去。汴梁城中,因为刑恕的故意散播,在章惇和蔡京离京的第二天,就已经有很多人都听说了蔡道的那个梦,也包括赵煦。
可是,相信的人却不是很多,吕惠卿不信,吕大防也同样不信,小赵煦却是犹疑不定,一方面,他是皇帝,坚信自己是真命天子,自然应该受到老天的眷顾。不同,同时,他以前也通过蔡道那些梦,只要是这个罗锅子说出口的,就从来没有不应验的。
这种别扭的感觉就让赵煦和杨畏都非常的难受。
最终,这一君一臣,却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杨畏选择了推拒赵煦的任命,隐在背后替赵煦出谋划策,当然,这也导致赵煦并不像之前那么的信任他了。
而赵煦则选择了相信自己是天命所归。这也是没有估计吕惠卿和名声,强行任命他为正相的一个原因。于是,原本六个正副丞相的编制,因为杨畏的推拒,就这么空出来了一个。
要说不后悔当初的决定,章惇和蔡氏兄弟二人现在肯定已经后悔了。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选择继续相信蔡道梦中的那些预言。
……
好在,蔡道并没有令他们失望太久。
元佑八年三月,也就是后来的绍圣元年,宾州地方官府传来消息,州中的岭方县在二月中的某日发生了极为罕见的地陷现象。
到了五月,京畿地区发生震感较为强烈的地震,虽然没有对汴梁城内的建筑和百姓们造成较大范围的损失和伤亡,但是,也搅得人心惶惶。
也是在这一年,从四月初开始,一直到八月末,畿内、京东西、淮南、河北诸路,这几个地方开始下起来连绵的大雨。
这场大雨究竟有多可怕?
通过七色领在诸路的手下汇集来的消息可知,这几个地区的大雨下了整整将近五个月的大雨,而且是昼夜都不停歇,大水。赵煦不得不传诏,打开汴梁城以及这几路地方城中的所有宫观和寺庙五日,其所在州令长吏都要前去祈祷上苍。
尚书左仆射吕大防、副相范纯仁和苏颂多聪明,他们三人在京师地震的时候,就已经主动在大殿之中站出来,向赵煦请求免官降罪。
赵煦倒是有此打算,可是,这个时候,吕惠卿和刑恕却有些怕了。仅仅是一个震度并不强的地震,造成的损失和伤亡也并不严重,一下子就免去三位正副丞相,这不合规矩。况且,这才刚刚五月份,这一年的时间还长着呢!
这之后,如果继续灾害不断的话,吕惠卿和刑恕真到了那个时候,又该如何自处呢?
对于这第一点,谁也不敢打包票。
xbqgxs
第403 紧缺的粮食
。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对于这第一点,谁也不敢打包票。
不过,他们还是拿下了一个重要的官职——开封府尹。
杨畏在这个时候主动站了出来。
开封府尹,在有些大臣看来,这个官职向来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可是,这要论起来,如果真要又能力把这个官干好的话,就会成为直达丞相位置的捷径。
没错,就是捷径。
在大宋朝,想做丞相,必历州府县这些官职,而且要做得好。当然,也少不了其背后有身处中枢的大佬们的提拔。不过,想要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还需要一个的非常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资历。
因为,若论在地方上的政绩,他负责征讨梅州蛮,开拓除了一直被蛮人切割统治的荆湖南路,为将来的湖广熟,天下足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让这块风水宝地从此真正掌控在大宋统治者的手下。
光是从这一点上,整个朝廷当中,章惇显然是无人能及的。即便是蔡道的外公王安石比起来,也逊色了不少,吕惠卿这一世因为蔡道的原因,他并没有坐上延安府知府的位置,所以,他如今在地方上的作为自然也就乏善可陈了。
杨畏也的确有这个能力和魄力。
想当初,他投靠吕大防的时候,就敢硬怼刘挚所在的洛党,还有名声显赫的范纯仁。
如今,他再也不用依附其他任何人了,因为,当家皇帝赵煦就是他杨畏最大的后台,如果将事情办好的话,即便稍有挫折,官家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这第一个投靠他的大臣。
果然,杨畏也的确是有两把刷子。
上台之后,杨畏出手惩治了几个偷奸耍滑的衙差,整肃了整个开封府内在元佑年间已经变得非常散漫的风气,接着就立即出重拳,打击汴梁城内那些想要借着大雨趁火打劫的鼠辈。一时之间,虽然整个汴梁城还处在连绵不断的风雨当中,可这座过百万超巨大的城池当中,百姓们却过得异常安心。
这是仿佛又一次回到了仁宗朝包拯包龙图的之下。
当然,杨畏也不是一位的用强来压制自己的手下,真这么做的话,短时期效果不错,可是,时间一长,手底下这些胥吏和衙差都是人精,想要消极怠工,简直不要太容易了。所以,在请示过赵煦之后,如果这其中有哪些衙差办事得力的话,杨畏也不吝惜应有的赏赐,甚至是赏赐加倍,功绩卓越的人,他甚至是会将他提拔到更高的位置。
反正,这些所谓的官职在他们这些文官里只不过是小吏罢了。这一次,杨畏完全打破了常规和以往的观礼,那些凡是他看不惯、且一直身居要职的小吏,都是说免就免,完全不跟任何人商量。
要知道,这些被免职的小吏可是汴梁城的小吏世家,其关系网盘根错节。不过,他们这些关系说破天也还是小吏,那些进士出身的官员根本就不屑、也不敢参与到这件事当中去。
借着这股风潮,赵煦顺水推舟,加封杨畏为龙图阁学士。
可惜,天公不作美,十分平常的四月连绵细雨逐渐变成了连绵不断的大雨,甚至是暴雨,而且,受到大雨波及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大。
先是汴梁城,接着就是畿内、京东西、淮南等路,最后又是河北诸路开始发大水。
赵煦再也憋不住劲了,下诏命令京师之内的宫观和寺庙开门五日,而受风雨波及的各路和同样照此办理,其所在州府县的令长吏也必须入观和寺庙之中祈祷。
这个时候,不光是丞相吕大防、范纯仁和苏颂这三个人主动在宫门前免冠待罪了,就是刚刚上任的吕惠卿、刑恕也不得不自请谢罪。
要是搁在仁宗朝,厚颜无耻的文彦博和韩琦,肯定会籍此将这个锅扔给仁厚的仁宗皇帝,说不定还会让仁宗就此下罪己诏。
可赵煦却不同,他如今还没有改元,严格来说,现在的年号还是元佑。元佑年最重要的三个丞相还在位置上。所以,这个黑锅无论如何都扔不到小皇帝的身上去。
这个时候,一些知道内幕的人这才想起,那么喜好权利的章惇和蔡氏兄弟为什么轻易的就放弃了这么好一次上位的机会。
要知道,如果当时章惇和蔡京如果不离开京城的话,丞相的位置肯定就没有吕惠卿和刑恕什么事情了。现在看来,他们二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之所以突然离开,并不是选择了放弃,而是事先得到了那个‘运财童子’的警示。看着现在在丞相位置上的吕刑二人,大家伙都是心有戚戚焉啊!
到了七八月间,大雨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经过杨畏的不断鞭策和努力,还是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起码在这场大雨当中,京畿地区的黄河以及其他河流都没有发生大范围的决堤现象。
在这么大的洪峰面前,守护汴梁城的大堤经受住了考验。从另外一个方面,也看出当时王安石颁布的农田水利法在一些方面还是较为卓有成效的。当然,这其中也有杨畏的功劳。
可是,其他地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这个时期的淮河,还没有受到黄河大的侵袭,所以,即便水势很大,却也有地方宣泄。而河北诸路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大宋朝为了防止辽国南侵,一直以来就故意放纵黄河对河北诸路的侵袭和冲刷。黄河在这里主动泄洪是惯常的事情。所以,这一次,朝中的诸公也采取了同样的处理措施。为了保住黄河南岸,他们不得不派人再次主动掘开一些用来泄洪的地段。
可是,灾后的救灾应该怎么办呢?
经过‘女中尧舜’高滔滔当政时期的挥霍,宋神宗给自己儿子攒下来的国库和内库又重新回到了极度空虚的状态。杨畏经过盘查,发现汴梁城经过这场大雨之后,元佑八年的粮食产量肯定会大幅度的锐减。而国库张的粮食也仅仅只够京畿地区百姓自保而已。
如果京畿地区以外的受灾的百姓都主动逃荒到汴梁城的话,再加上内库和南方通过运河运来的粮食,也许可以勉强度日。
可其他地方该怎么办呢?
这些事当然不需要他这个开封府尹去管,不过,他还是将自己盘查的结果和担忧一并报告给了赵煦。
对此,赵煦也是大吃了一惊,他连忙派出自己心腹的太监,前去盘查内库中的粮食,结果更是让他感到了无助。内库的情况也只是比汴梁城内的国库稍好而已。统计出来的数量也仅比国库多处了成粮食。杨畏之前的估计还是有些过于乐观了。
因为国库中的粮食,不仅仅是为了救助那些灾民而准备的,大宋朝还要防备南北两个方向上的敌人。辽国和大宋朝几乎已经相安百年,虽然期间辽国也用大军数度逼迫过宋朝,不过,双方毕竟并没有真正的打起来。可是,大宋朝的敌人又何止辽国一个呢?
西北有西夏国,东南有大越国。也许之前,经过富良江之战,大越国已经被彻底打怕了。可是,西夏国却是一头养不熟的狼,这一点,就连小皇帝赵煦自己都是心知肚明。之所以,在元佑年间,宋夏两国的边境之上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这并不是司马光和保守派大臣们的功劳,
而是,西夏国内部也发生了政权的更迭,梁氏兄妹相继去世,梁氏的侄女也就是如今的小梁太后想要稳固住自己的权势,就必须偃旗息鼓,一旦打了败仗,肯定会引起西夏国内部的不满,其他势力也不会轻易放弃夺取权利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一动不如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