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领诸天-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五十三章:泄露天机()
刚回到长安城,藏法师去往西天取经的事迹便已经传遍了长安城,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十分热闹。
与此同时在还生了另一件大事。
泾河龙王不满风水大师袁天罡算得天数,便化成人形去往袁天罡的卜卦摊位,与他赌上一搏,请袁天罡算一算第二日的降雨点数。
泾河龙王得了点数,便问袁天罡:“若是你算错了该当如何?”
袁天罡早已知晓泾河龙王的身份,却没有当面戳穿,边说了句任你处置,泾河龙王便满意的离开了。
当天夜里,泾河龙王的到了天庭降雨诏书,与袁天罡所算时辰、点数丝毫不差,不过泾河龙王不愿服输,便擅自篡改了点数和时辰,第天便来砸了袁天罡的摊位。
哪知袁天罡当场便戳穿了他的身份,泾河龙王心大骇,当即便请求袁天罡救其性命。
袁天罡告诉他监斩他的是当朝大臣魏征,便让他去请求唐王李世民,兴许能够保他一命。
李世民深知魏征脾气秉性,便没有明说,只是借着下棋为由故意拖延,可那魏征却来了个梦斩龙的绝妙段,还是杀了泾河龙王。
泾河龙王之死众人并不感兴趣,只是方友人对这袁天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方友人的记忆,能够窥破天的,只有人皇伏羲,只可惜伏羲的先天六十四卦并没有传下来。
但这袁天罡显然不比伏羲逊色多少,否则他也不至于能够算出还未出世的天诏,赢了泾河龙王。
泾河龙王之死在长安城传得沸沸扬扬,一时间传遍了大街小巷,藏奉旨取经之事的余热还没有过去,等于又来了一个重磅炸弹,但却很快消退了下去。
因为在这个太平盛世,泾河龙王一人之死根本不能给任何人带来波澜,或者说根本不能让任何人对其产生过多的关注度,反倒是对于那些对佛法深信不疑的百姓而言,藏取经是个天大的事情。
方友人的提议之下,众人一致认同去找到这个袁天罡,此时的袁天罡并未入宫,找他并不难,加之泾河龙王之死已是人尽皆知,找到他也变得更加的容易。
长安城外的一个小村庄,整个村子里不过十来户人家,在村子里稍加询问,众人就在一个老者的口得知了袁天罡的住处。
“哦,你们说的是前些日子和泾河龙王打赌的袁神仙啊,他就住在咱们村子里。”老者往村子的方向指着一个正在升着袅袅炊烟的小房子说:“那家烟囱里还在冒着烟,家里应该有人,诸位可以前去看看,要是袁神仙高兴,兴许能够帮各位卜上一卦。”
众人谢过了老者,便向着他指的方向而去,老者所说的房子和周遭村名所住的房子没有任何区别,也没有比别人大上分毫,若不是老者指路,恐怕谁呀想不到一个能通天地之人,居然住在这样的地方。
心好奇,对于袁天罡也不免多了几分敬意,孟方上前敲了敲门,里面立刻就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门没锁,进来吧。”
众人一愣,相似的对望了一眼,看样子袁天罡似乎知道他们要来,对此方友人更加的期待。
推门走了进去,目光在周围扫视了一圈,屋内的陈设没有什么特别,完全一副普通农家的样子。
正屋摆着一张八仙桌,一个年轻男子从内屋走了出来,端着一壶刚沏好的茶,便招呼众人落座:“坐吧。”
年轻人的表情丝毫看不出诧异,似乎不管是人数还是时间,都在他的预料之。
方友人忍不住问道:“先生似乎早就料到我们回来?”
年轻人一边斟茶,一边笑道:“不是我知道,是我师傅知道,诸位肯定是来找我师傅的,就请先在这里等候,师傅去了后山,此刻应该在回来的路上了。”
袁天罡的徒弟,孟方听后一愣,脱口问道:“等等,你师傅是袁天罡?你是不是叫李淳风?”
年轻人表情一怔,显然袁天罡没有告诉他这些,但这一闪而过的表情变化没能逃过孟方的眼睛,心已经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便对众人说了原委。
在坐的众人除了孟方对于历史记载的奇异事件,特别是古代玄学感兴趣以外,其他人根本没有丝毫的了解。
李淳风并不知道孟方在说什么,笑了笑说道:“想不到家师算了个雨点和时辰,就有人打听得这么细致,就连我这个足不出户的徒弟也有人知道。”
说着话,一个年男子,身穿一件朴素的蓝袍从外面走了进来,见了众人微微颌,将的鱼竿交到了李淳风的,对众人说道:“让诸位久等了。”
“想必阁下就是袁天罡了。”方友人上前对年人行李作揖,开门见山的问道。
年人扶起作揖的方友人,走到桌子前,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对众人说:“诸位若是有事想问,就请随我过来吧。”
常言道,明白人说明白话,袁天罡早就明白了众人来意,自然也没有太多的啰嗦,加上方友人也足够直白。
跟在袁天罡的身后,众人走过了一道帘子门,到了后堂,后堂内有张桌子,上面摆着一个香炉,却没有神位,香炉前放着一个不大的龟壳,旁边还放着六枚铜钱。
站在桌子前,袁天罡将六枚铜钱收进了龟壳当,对众人说道:“诸位不是本地人,既然要问就问吧,不过老朽有言在先,诸位若是答应了,老朽便诸位卜上一卦,若是不答应,还请诸位另请高明。”
伏羲已经不在了,先天六十四卦也无人能懂,方友人早就将袁天罡当成了一丝希望,也不管他提出什么样的条件,方友人当即便点头应承了下来。
袁天罡见方友人如此爽快,又看了看周围的另外四人,四人纷纷点头应承之后,袁天罡才说出了条件:“卜卦之事,本就是泄露天,我可为诸位道露天,只是不论得出什么卦象,出了我这大门,诸位就将此时烂在肚子里,决不可向外界宣扬,也不可对任何人提起见到过老朽。”
第一百五十四章:东流西上;逆中求存()
点头答应了要求,袁天罡便转身抓起桌子上的龟壳和铜钱。
这种卜卦的龟壳两头是空的,就如同一只脱了壳的乌龟,只剩下一副龟壳,半个掌般大小。
方友人的记忆,当年伏羲画卦,画出了先天六十四卦,就是在一只乌龟的龟壳上有所参悟,这袁天罡所用的龟壳,兴许和伏羲参悟龟壳上的山河图有关。
拿着装有铜钱的龟壳在晃了两晃,铜钱在龟壳的内壁来回撞动,出了一阵阵的响动,听上去让人有种穿越时间的错觉。
一连晃了几下,袁天罡将的龟壳往桌子上一放,倒出了当的铜钱,只是稍微瞥了一眼,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袁天罡有收回了铜钱,又重复了一遍刚刚的动作,一连做了五次,袁天罡这才将铜钱和龟壳重新摆回了最初的位置。
“诸位请随我出来吧。”说完袁天罡也不等众人反应,便带头走了出去。
众人十分不解,这是要干什么,孟方喃喃自语的说道:“就这样完事儿了?那干嘛还要进来?”
掀起帘子出了门,众人有回到了先前的厅堂之内,坐回了八仙桌上。
没等众人开口询问,袁天罡便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朝着方友人磕了个响头,众人皆是一愣,没明白究竟生了什么。
方友人急忙上前扶起袁天罡:“先生这是为何?我等是来寻求先生帮助的,并无别的企图。”
知道方友人定是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袁天罡摆了摆,又请方友人落座之后,方才缓缓开口:“老朽刚刚为诸位卜了一挂,此卦可知过去未来,刚刚为五位各卜了一挂,先生不是凡人”
说到这,袁天罡的话头突然停住了,望了望周围大眼瞪小眼看着自己的四人,方友人何其聪明,仅他一个动作便知道了其心担忧,便对他说:“先生但说无妨,这里没有外人。”
见方友人如此,袁天罡略微沉吟了一下,心便在无顾虑,点了点头:“方才老朽为先生所卜之卦,并无异常,先生命理不在界内,跳出五行,方才的卦象能知过去,却无法预知未来,只是有一点,先生所想之事,遇龙而腾,遇龙而退。”
“这简单,龙族血脉众多,哪里都能找到。”孟方听了忙插嘴说道。
袁天罡摇了摇头:“非也,此龙非彼龙,龙族天生高傲,先生所寻之龙必是四海龙族之祖。”
这一下让众人犯了难,若是说找个龙族还简单,毕竟方友人的元神之内就有一条山水银龙,自从夺舍了西水龙王之后,也经过了一番脱胎换骨的蜕变,虽不及四海龙王那般实力和修为,却也好歹挤进了龙族等阶层。
仅仅是这样,不管是对于山水银龙还是孟方等人来说,已经是经历了千难万险,如今袁天罡却说要找个什么龙族之祖,更是难上加难,莫说是别人,就连方友人也不知道这龙族之祖究竟在哪里,对于他的记忆,也是一片空白,找不到丝毫的线索。
见众人心情有些沉重,孟方便岔开了话题,问袁天罡:“先生刚刚不是说给我们五个人卜了卦吗?那我们四个人的卦象如何?”
袁天罡点了点头:“不知诸位想要问什么。”
“我想知道,我能不能成仙。”
“你已脱了凡胎,何来成仙之说?”袁天罡笑了笑:“诸位不必试验老朽所言真假,老朽既然能卜出此卦,比不是信口胡邹,诸位的过去,老朽看了卦象已经了然于心。”
被他这么一说,孟方有些不好意思,咳嗽两声,正要解释,就见袁天罡摆了摆接着说道:“诸位若是想在此界找个去处,不妨去那西天走上一遭,或许能有些非凡的收获。东流西上,乃是逆求存,诸位能够到此,全是异数,不在卦象之,非天意所能定。”
说完,袁天罡给众人斟满茶,又随口说了些谁也听不懂的卦数,也说了些众人过去之事。
临走时众人才明白袁天罡所言的全是异数,不再卦象的意思。
方友人本就不在界内,非界之人事能解,孟方等人则不同,他们本就是天人两界,并未出界之外,之所以他们也在这异数,全是因为方友人,以因为方友人的异数和众人命运交织在了一起,也改变了众人原本正常的命运线。
这就好比一条高行驶的火车,在预定的轨道上形式,却突然在某处被一条匝道横插了过来,打乱了火车原本的行进路线,其行径路线也生了改变,出了预算的范围,因此前路也随着这条突然插入的匝道变得非常的不确定。
一行人辞别了袁天罡,又踏上了回长安的路上,在袁天罡的嘴里得出的结论并没有让众人心安,反倒是让众人觉得前路变得更加的不确定,是生是死,是荆棘还是坦途,谁也说不好。
回到长安的一路上,众人变得更加的心事重重。
尽管此时整个长安城,对于唐藏西天取经的事情吵得沸沸扬扬,但众人对此事却并不怎么关心,因为不管是过程还是结果,他们早就烂熟于心了,只是众人惦记着袁天罡所说的话,众人在长安城呆了大半年,却始终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最终方友人也现了这个问题,悄悄地对众人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众人经过商议,觉得长安城虽然繁华,经过大半年的设身处地生活,也有些乏味了,便决定跟随唐藏的脚步,一来是去看看真正的西天取经,二来是想去验证一下袁天罡所言的东流西上,逆求存。
一个是飞,一个是步行,众人很快就追上了唐藏的脚步,躲在暗处始终没有现身。
唐藏西天取经,一路上众人都在暗处监视,但奇怪的是整个过程居然没有人现五人的存在,或许这又是方有人一直所认为冥冥之存在的某种力量所支撑着。
第一百五十五章:搜一搜灵山圣地()
眼见着西天取经大业过了一般,众人虽然早就直到了开始和结局,却仍对这一路上藏师徒所遇的妖怪充满了好奇心。
当孙悟空因为棒打白骨精而被藏赶走之后,众人便知道接下来该是真假美猴王了。
果不其然,这天万里无云,艳阳高照,好一番晴朗天空,八戒出去化缘,只留下了沙僧陪在唐僧左右,但见天边一道长虹闪现,一猴子出现在了师徒二人身边,藏对悟空打死白骨精之事仍是耿耿于怀,不愿搭理。
猴子一时气恼,便打了沙僧夺了行囊扬长而去。
一直在暗观察的孟方一时撑不住气,作势就要去追回猴头,却被一旁的方有人按了下来。
对他说道:“莫急,正如你所说,我们若是此时追回了假猴子,那真猴子就百口莫辩了。”
沉吟了良久,孟方也觉得自己实在有些沉不住气,便打消了去追猴子的打算,八戒化缘回来,见师傅师弟都被打翻在地,忙上前去扶起二人,问清了事情的原委。
八戒本就是个看热闹不怕事大之人,当即便要去花果山找猴子理论,便和沙僧一商议,决定兵分两路,沙僧去南海求助观世音菩萨,八戒则前去花果山找孙悟空。
这样一来,众人便不好再跟了,毕竟五个人不好分开,虽说对于西天取经一路上的事情早就知道了结局,但却不敢轻举妄动。
一连过了几天,八戒和沙僧都回到了藏身边,带回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孙行者,经过百般辨认,无一人能够认出真假,无奈之下,八戒便提议两个行者去到西天如来那里,以求辨个真伪。
西天灵山,这一次方有人带着四人跟在两个行者身后,没等二人到地方,如来便算出了真假,便对众罗汉说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观世音菩萨听后问道:“敢问佛祖,是哪四猴?”
佛祖答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我观那假悟空应当是六耳猕猴,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说罢,如来将那金钵盂扔了出去,直扑六耳猕猴,猴头见状急忙转身就跑,猴子哪里是佛祖的对,顷刻间就被金钵盂罩下,等到如来抬起钵盂,猴头已现了真身,还不等众人言语,一旁的悟空挥棒就将其打死。
众人躲在远处看到这里,皆是心头一动,方有人也皱了皱眉头,刚想要说些什么,但却见那孙悟空被如来打发了回去,由观音菩萨带着下了凡间。
众人看着佛前的后头尸体,久久无语,但见如来轻轻挥,那猴子的尸体便消失了,也不知是被他收了去,还是去了哪里,众罗汉也没人在提及此事,只顾着双合十,齐声念道:“阿弥陀佛。”
假猴子被杀,众人的心里非但没有一丝的激动,反倒是有些失落,好像死的那个不是六耳猕猴,而是真正的孙悟空。
孟方望着皱眉无言的方有人,问道:“方大仙,你是不是也觉得当有蹊跷?”
方友人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四灵猴跳出界外,不在五行,灵明石猴孙悟空,乃是师姐女娲所炼五色石,集天地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