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娱乐之最强大脑-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小斐道:“凡哥。”

    “嗯?”

    “你少吃点儿,这是给果冻做的。”

    “孩子太小吃不了,咯牙!”李凡说罢又加快速度咔嚓咔嚓地嚼咽起来。

    果冻咽了口唾沫,满头黑线。

    “别这么看着我,你真吃不了。”

    果冻可怜巴巴地道:“让我试试嘛!”

    李凡揉了揉妹妹的头,“在家听话啊,哥哥要飞走赚钱去了。”

    “哥哥,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过几天,你一天数一根手指头,十根手指头数没了我就回来了。”

    李凡刚拖着行李走出单元门,家里的窗户突然开了。

    果冻的嘴角挂着锅巴的碎渣,道:“哥哥,我要是想你可怎么办啊?”

    李凡用力地眨了眨眼睛,回头道:“等春天到了,我领你去玩儿!骑大象,看金丝猴,看孔雀开屏,你在家里要乖!”

    “我会乖的,哥哥也要乖啊!”

    李凡挥了挥手,拖着行李离开了小区,开始了他猪年新的奋斗。

第367章 牛总很牛() 
    元宵节之前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节目和活动,李凡做了两档访谈,参加了一场活动,作为嘉宾为他人颁奖,转眼间就要到元宵佳节了。

    京城大学在初十便开了学,李凡也是初十这天回到京城的。

    他落地京城的第一时间并没有回到京大,而是赶往了自己的新家,王府大院16号别墅。

    别墅刚刚完工,在装修公司快马加鞭的进程中,整栋别墅有质有量地完成了。

    当走入别墅内的时候,张小斐的嘴巴就再也没和上过。

    “哇,凡哥,好漂亮啊!太宽敞啦!”

    “天啊,好舒服的沙发啊,这电视也忒大了。凡哥,真的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啊。对了,影音室!”

    张小斐一溜烟儿地跑负一层影音室感叹去了,李凡则站在大厅内,抬头望着高高垂下的巨大水晶灯,又走到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的整洁的甬路,心中不禁豁然开朗。

    有人说房子再大不过是个临时住客,那个小匣才是永久的家。

    李凡没那么高的觉悟,他觉得现在一切都很好!

    抬步走向楼梯,来到主卧,那张自己特意订购的西班牙原装进口的床垫第一时间印入到了自己眼帘中。

    他情不自禁地往床上一趟,背脊处顿时传来了一阵舒软幸福的感觉,随意地一翻身,便滚到了床的边缘,干洌的阳光透过窗子打到了脸上,微微闭目,他尽情地享受这暖洋洋的日光。

    此时此刻,颇有一种此生足矣,无欲无求的心境。

    “凡哥!你在哪呢?凡哥?”

    门外隐隐传来了张小斐的声音,李凡冲门口道:“主卧!”

    “凡哥,在哪呢?!”

    李凡大声喊道:“主卧!!”

    很快,张小斐走了进来,灿灿一笑:“这好几层啊,差点儿‘迷路’!要不打电话叫婷婷姐过来,那影音室装修得特棒,她一定很喜欢。”

    “你打电话吧,我要去体育大学一趟。”

    李凡离开别墅1个小时左右,顾亚婷便赶了过来,张小斐激动地道:“婷婷姐,太漂亮了是不是?”

    “还行,挺好!”

    “你看看主卧,凡哥买了一张天价床垫,非常舒服的。”

    顾亚婷到主卧摁了摁床垫,“挺好的。”

    “婷婷姐,你跟我去影音室看看,电视那么大!”

    来到影音室后,顾亚婷就彻底兴奋了。

    100寸的巨大电视首先引入眼帘,抬头再看,德国定制音响BURMESTER,悬挂于墙壁之上,舒软的沙发旁,便是智能点歌台,茶几上摆放着两支进口顶级麦克风,那两支麦克风仿佛正绽放着金灿灿的光芒,频频地向顾亚婷招手。

    张小斐激动地说:“婷婷姐,这里棒吧?”

    “嗯嗯嗯,这里好,要不咱两个试试设备好不好使?!”顾亚婷心思大动。

    “嗯,应该试试!”张小斐心里则道:你想唱歌了就直说嘛!

    顾亚婷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坐在了点歌台前,当她拿起麦克风的时候,立即拥有了和李凡一样的心情:此生足矣,再无欲无求!

    顾亚婷的个人演唱会开始了,张小斐爬上楼梯走出别墅,在四周转了一圈后才终于松了口气:隔音效果真好!毕竟,凡哥说得对,家丑不可外扬啊!

    顾亚婷要是知道李凡和张小斐在背后这么贬损自己……

    李凡去体育大学找牛犇犇有两个事情,其一,这房子是牛犇犇舅舅亲自带队装修的,他要在今晚约舅舅,好好感激一下。

    其二,牛总说他又“创业”了!

    牛犇犇倒是回家过年了,不过比李凡开工都早,初三便飞回了京城,开始布局他的“商业版图”。

    他说他现在是橙色商城的创始人,商业触角已经从体育大学周边伸向京城各个区域……

    这是他吹的,李凡习惯了,论吹牛逼的境界,他们两个不分上下,并乐此不疲。

    李凡来到体育大学见到牛犇犇那份雄厚的产业时,瞬间傻眼了。

    “这就是你的橙色商城?”

    “嗯,有问题么?”

    “这就是你所说的,提升华国人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标的伟大事业?”

    “嗯,有问题么?”

    李凡看着眼前这10平米左右的门市房,抬头望着门口广告牌上那触目惊心地字眼,然后崩溃了。

    新店开业,疯狂促销:

    零感套套,买三送一;

    爱人润滑油:限时3折;

    ……

    更有ちゆき老师的进口神器,等待您的光顾。

    牛犇犇道:“别在外面站着了,进屋坐吧。”

    牛犇犇对李凡解释,说现在华国社会的开放度和包容性正不断提升,X保健品市场一定会逐渐繁荣,并在未来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品,他要走在市场的最前面,争取在竞争刚刚开始的时候横插进来一脚。

    李凡好奇地在柜台里看了看,道:“你野心挺大啊,这租房子又进货的,你有钱?”

    “有啊,去年3个多月赚了几万,又向同学们借了3万多块钱,就OK了。”

    “没钱怎么没向我借?”

    “向你借?那无疑是投机取巧,做生意白手起家的乐趣和幸福感就没了,我要吃吃酸甜苦辣。”

    李凡拿起了个“小人”好奇地研究了一下,不禁直撇嘴,他道:“那你应该做线上销售啊,线上线下相结合——”

    牛犇犇打断道:“做了啊,必须做啊!你看。”

    牛犇犇打开笔记本,原来他在几家购物网站上都开了网店。

    “有人买么?”

    “必须有啊,而且很多呢!”

    李凡一愣,“啊?网店刚开时不是没有流量的么?”

    “啊什么啊?网站没流量,那就在线下做文章啊,我在各大学校普发广告,在网上订,到店里来取,挥泪大甩卖,成交量刷刷上升,这两天各大高校开学,你想想啊,那销量。”

    正说话间,有个肤白貌美的女学生走进了店里,问道:“老板,有护士服么?”

    牛犇犇道:“有啊美女,而且还有学生服、警察服,白领套装,都在这儿呢,你挑挑。”

    女学生拿起一套衣服,对着镜子比了比,李凡就躲在一旁尴尬地看着,并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不是跟不上潮流了,难道我这个零零后老了么?

    李凡寝室室友丁龙,家里就是做保健品生产的,而且在这个领域,他家占据了华国市场的半壁江山。

    李凡决定把丁龙介绍给牛犇犇认识,便领着他回到了京大,让他们找地方私聊去了。

    李凡并不干涉,他回到寝室后,一个多月不见的室友们纷纷道:

    “凡哥,你摊上事儿了!”

    “你那篇心理学文章终于在网络上铺开了。”

    “现在不仅仅网友,一些心理学家也在批判你呢,他们也是够无聊的了!”

    ……

    李凡打开手机一看,好吧,该来的最终还是来了!

第368章 高产的学者() 
    (PS:前面第326章“英语试卷”情节中,所涉及的数据有问题,在这章做了修改。以前的修改不了了,好像10天前的章节作者就得申请责编帮着修改。

    但几个数据完全不影响阅读,甚至绝大部分读者都忘了,在此特意提醒一下记忆力超群的读者朋友一下。)

    《心理学:颠覆论》,这是李凡的一篇期末考试试卷,一个月前正式发表于极其小众的《心理学报》半月刊上,一个月后的今天,终于还是被新闻媒体给刨出来了。

    在《心理学:颠覆论》中,李凡运用了七种方法(假设检测中的P值、效应量的置信区间、综合两次研究分析……)对过去一年内,发表于世界顶级心理学杂志期刊上的36篇学术成果成功重复进行了评价。

    最终,李凡发现了这36篇之中只有11个可以重复,并由此得出了惊人的结论:所谓的心理学,根本不靠谱!

    其实说白了,就是经过李凡的重新验证后,36篇学术成果中,经过李凡的第二次推导验证后,只有11篇得到的结论不变,其他25篇全错!

    这个结论就太吓人了,将这个结论放大,难道,心理学界中,大部分的结论都是错误的么?

    这无疑是向学术界投放了一枚炸弹!

    李凡的这篇《心理学:颠覆论》,脱胎于前世著名的颠覆性学术研究《Estimating…the…reproducibility…of…psychological…science》和《Reproducibility…Project:Psychology》。

    李凡综合这两种研究,又在平日里对国际心理学期刊杂志中的某些项目进行了简单实验和推理,完成了这篇《心理学:颠覆论》。

    《心理学:颠覆论》一经抛到网上后,就仿佛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仿佛一夜之间,整个网络完全炸锅了,新年之后,第一个争议事件诞生了。

    “李凡这研究我虽然看不懂吧,但是结论我知道啊,这不就是说心理学是伪科学嘛!”

    “李凡,虽然你在国学方面很牛逼,又立说又出书,国学这方面你也没谁了,但是,心理学你就别掺和了!”

    “术业有专攻,知道不?”

    “要是一大半的心理学结论都错了,那全世界的心理学家都是干嘛吃的?!”

    “李凡,你这绝对是飘了!还是回去研究国学吧,心理学这方面你是纯外行啊!”

    ……

    关于这篇学术作品,支持李凡的网友基本没有多少,毕竟李凡从来没在心理学方面展露过头角,而且,这篇学术作品就如它的名字一样,颠覆性和否定性太强!

    直接把整个心理学弄成了“伪科学”,说这36篇研究中有一大半站不住脚,这惊掉众人下巴的言论,任谁也无法置信啊!

    况且,发表人还是个国学专家,跟心理学没有任何关系,即便这个人是大名鼎鼎的李凡!

    面对一边倒的舆论,李凡合上手机淡然地道:“这学期的选修课安排给我看一眼。”

    室友们纷纷大惊:

    “啊?他们在质疑你啊!”

    “李凡,你就不想说些什么么?”

    “网友们都说你这篇作品完全是在胡扯,你这么淡定,难道你这个寒假修了个仙?”

    ……

    李凡之所以淡定,有两方面原因:一,这篇研究所产生的一边倒的质疑,他早已经在预料之中了,毕竟那两篇研究报告在前世也遇到了同样的境遇。

    二,和网友们有什么好争辩的,本身学术水平教育背景大家都不对等!就好比小学生说1+1等于2,数学高材生偏说不等于2,怎么交流?

    自己解释的东西网友们都理解不上去,李凡还会傻乎乎地去试图改变网民们的想法?

    学术交流,一定是在双方水平对等或者接近的时候,才能进行,否则就是空谈。

    李凡懒得回应,从室友手中接过这学期的选修课安排表后,便打开电脑开始在网上选课。

    ……

    关于李凡这篇作品的讨论,因为李凡特殊的身份,整个网络上的讨论愈演愈烈!

    很快,心理学领域的一些研究者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无一例外,基本全部都是持否定态度的。

    京师大心理学教授李刚,发表长微博进行系统分析:

    “李凡的研究具有多处问题,取样带有倾向性,并大量地进行了推理和揣测,极不严谨!

    Error、Power以及Bias都存在严重问题……

    我认为,这是一篇幼稚的初级的研究报告。”

    李刚教授所指出的研究报告的不严谨性,这个李凡也承认,因为李凡没有必备的实验条件和科学团队支撑。就靠他老哥一个,他也做不到对每一个研究成果进行彻底性大规模的研究。

    所以,对其他学术成果的验证上,李凡的样本量很小,而且都是取自于身边的同学。

    甚至有些学术成果的正误,李凡不得不进行合理推测,并得出个人结论。

    这个“合理推测”没人认可,在大多数专家们的眼中,什么是“合理推测”?那不过是李凡这个心理学门外汉的臆想。

    李凡这篇学术研究的最大软肋就是:受限于个人身份,他不可能有完备的实验条件,做不到详尽严格的验证过程,并在报告中多次地进行推测,使研究报告说服力不高。

    这也的确没办法,李凡毕竟不是大教授,没有自己的科学团队。总不能为了验证一个结论的正误,去调查成千上万的人吧,他不具备这个条件啊。

    李刚教授发布微博后,浙大心理学讲师欧阳震南再度跟进,继续就李凡这篇文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1,李凡低估了实际的失败率,因为除了抽样误差,还有其他误差。

    2,重复实验应该尽可能和原实验接近,李凡并没做到。

    ……

    连续两名心理学专家的公开“倒李”后,更多相关专家加入到了讨论之中。

    郑云教授说这学术研究极不成熟;

    心理学家马海接受采访时,说李凡的验证过程没有任何严谨性。

    一位博士生匿名说这篇研究报告毫无价值。

    ……

    李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直到第二天早晨起床,看到很多专家跳出来的时候,他真坐不住了!

    李凡躺在床上呆呆地望着手机,整个人都不好了,之前的博大胸襟也缩水了,此时的他超凡旷达不起来了。

    当整个社会舆论,从普通老百姓到相关专家一齐反对自己观点的时候,而且形态愈演愈烈,李凡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淡定下去了。

    李凡承认自己这篇研究报告的确缺少大量精准数据的支撑,也承认专家们质疑一些地方的确有理有据,但他就是不开心!

    于是,他决定做些什么了!

    遇到这种情况,有些人会蹦起来和别人争辩是非甚至喊爹骂娘!有些人愤愤不平但默不作声……因为性格原因,每个人处理问题的方法未必都不一样。

    而李凡的做法是:保持缄默,并疯狂发表心理学学术作品!

    “豁”地起床,脸也没洗牙也没刷,下床来到电脑桌前,翻开笔记本后准备码字,可写点儿什么呢?

    马强像上学期每天一样,起床后都会轻弹一会儿吉他,当今早吉他声再次响起的时候,李凡的手指也便在键盘上敲击了起来:

    《音乐与创造力》

    创造力分为发散性创造力和聚合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