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林家小弟-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靠墙的博古架上摆了几件儿青瓷白瓷的美人耸肩瓶,鱼戏莲叶盘等,另有几道横幅条幅的书画挂在墙上,看其落款,也都是本朝名人的。
这么一间屋子,不过是客房,想起方才林如海的书房里,那悬着的一幅《秋旅图》就是几百年前的传世名作。若是真品,那可是价值连城的!按照林姑父的性子,该不会是摆一幅赝品在自己的书房罢?可要是真的,就这么大喇喇挂在书房里?
哎,看来还真如二太太所说,林家的家底不薄呢!
不说贾琏这里如何纠结,只说林烨第二日一早,书也不看了,直接跑到黛玉那里。黛玉正在吃饭,看他进来,忙叫人去添了碗筷,又问如何这会子过来。
林烨一屁股坐在圆桌旁,说了贾琏带来的话。
黛玉皱起两道罥烟眉,“这,真是这么说的?”
“我骗你作甚?”林烨一边儿逗着悠车里的弟弟,一边儿说道,“我估摸着,这回不让你去京里,只怕外祖母那里还会来信再提的。”
黛玉手里握着小汤匙,搅动着碗里的碧粳米粥,过了一会儿才轻声道:“爹爹在这里,我是不会去别处的。”
“嗯,就是这样!”林烨握着弟弟的拳头,“咱们一家人守着,不能分开!”
贾琏在扬州待了十余日,尽到了贾敏娘家晚辈的孝礼,看看人家林府也确实没什么用着他的地方,便告辞回了京里。
一路无话,到了京都码头上岸回府,连自己屋子都没进,先就往贾母那里去回话。
贾母得知林如海并不肯放黛玉进京,倒是也没有说别的,只叫贾琏回去歇着。又沉吟了一会儿,也就暂时不提这话了。只是,每个月都会打发人往扬州送些东西,有给黛玉的,也有给林烨林灿的。
人都说时光飞逝,转眼间三年便过去了。三年的时光,足以让林烨从一个九岁稚童成长为翩翩小少年。
三年中,林烨逐渐接手了家里的一部分产业,更是将女儿坊的生意做到了京里。
出了贾敏孝期,正赶上秋闱之年。林烨早就求林如海帮着捐了一个监生的名,只求下场一试。
依着林如海的意思,本不想让儿子这么早就去科举——一来儿子年纪确实年纪小,二来,自己这个职位实在太过打眼,若是林烨不中还好,若是中了,必是要被人盯住的。
只是林烨心里着急,他并不想再等三年。父亲的官位不低,又是手掌江南盐政的,这两年他看的清楚,江南官场只怕会有异动。父亲位高权重,却是孤掌难鸣,身边儿助力不多,唯有靖远侯云峰与他关系交好。自己若是能早些得功名,也好早些帮衬父亲。
就这样,林烨终于磨得了林如海同意,下场科举去了。谁知道等到发榜,竟是高中桂榜榜首。
消息传来,林烨自己也惊了。
第三十章 圣南巡林烨见驾
更新时间:2013…1…30 20:41:52 本章字数:5765
林御史家里的大公子,如今不过十二岁的年纪,才一下场便中了举人,还是桂榜头名!从江南各省来看,这可是多少年来最小的一个解元了!
消息传开,自然引起多方议论。爱蝤鴵裻
“到底是书香门第出身,林大人就是当年的探花呢。”这是真心佩服者。
“是啊,说不定,日后林家也能出‘一门双进士,父子两探花’的美谈呢。要是我们家里几个小子有这么一个争气的,我就是即刻咽了气也是愿意的!”这是满心羡慕者。
“要我说,就是再聪明的人,也没见十二岁就能中头名举人的。啧啧,他父亲位高权重……哎哎,不可说,不可说啊。”这是心有龌龊者。
“十二岁?人都说十年寒窗,这莫非是从两岁就开始苦读的?”这是酸溜溜者。
当然,这些话肯定不会当着林如海父子的面儿说。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林家当然也会听到些风言风语。
黛玉很是气愤,“我从书上看到‘人心不古’这几个字,还当是一句牢骚之语。原来,却是真的!烨儿实打实的靠自己的本事中举,怎么就被人这么说道?”
林烨倒是满不在乎,“不遭人妒是庸才么!姐姐,你弟弟我可是天才!”
“天才,天才!”天气凉了,林灿身上穿的不少,整个人裹得跟个小白面馒头似的,圆滚滚的。他拍着一双小肉手,跟着哥哥叫。
林烨亲昵地捏了捏弟弟的小脸,“对呀。我家灿儿也是天才,明儿跟着姐姐念书,好不好?”
黛玉想起当初自己和林烨一同练字描红的时候,林烨连笔都拿不稳,还时常将字写出红字之外。为此,没少受自己的笑话。可一转眼间,竟然是新鲜出炉的解元了。
想着想着,嘴角的笑意忽然没了。那时候,都是自己和弟弟临窗习字,母亲坐在一边儿含笑看着。偶尔,父亲也会过来指点一番……
“姐姐……”林灿过去拉拉黛玉的衣襟。他在黛玉身边长大,姐弟俩感情好的不得了。
“姐姐没事儿……”黛玉拿起帕子沾了沾眼角,“灿儿好好跟哥哥学啊,往后啊,也做个小解元,好不好?”
“好……”
这秋闱各省头名解元,都是要将名录报上京城的。本朝惯例,会将秋试解元以及其中举文章誊录造册,散与国子监以及各地书院。
荣国府贾政虽然身在工部,确是格外关注这个。他自己是蒙恩入仕,虽然是荣耀,却也让他大感遗憾——自己也是从小念书的,自认为文章学问皆是不错的,若是科举出身,说不得在官场之上更加大有所为呢。
自己的遗憾要在儿子身上弥补出来。长子贾珠是个好的,聪明,也肯念书,可惜早早地去了。宝玉天分最高,又是嫡子,被贾政寄予了厚望。因此,这解元名录一出来,贾政先就托自己的老亲家,贾珠的岳父李守中弄了一本来。
只是这一打开,就下了一跳,里边赫然有林烨的名字!
贾政以为是同名同姓者,可仔细一看,上头分明写着“林烨,年十二,祖籍姑苏”。这,这……
贾政不顾的别的,坐在轿子里一叠声地催促快些回府。等回了家,来不及先去换衣裳,直接就奔了荣庆堂贾母的院子。
贾母这里正有一屋子人说说笑笑,不但邢夫人王夫人在,就连凤姐儿李纨妯娌两个,宝玉迎春等也都在,此外,还有客居在这里的薛姨妈母女两个,以及才被贾母从史家接过来的侄孙女史湘云。
见了贾政进来,薛姨妈也来不及回避,只得也随着众人起身。
贾母安安稳稳地坐在宽大的锦榻上,身上穿着浅啡绣金褙子,青金马面裙。头上金菊点翠折枝发簪,鸭青点翠凤头步摇,额上勒着二色金镶红玛瑙抹额,整个人看上去富贵又慈和。
“什么事儿这么忙忙叨叨的?”贾母含笑问道。
她自己的儿子她清楚,若是无事,这个时候必是守着白日里男不进内院的古训的。
贾政也不及与众人说话,只随意挥挥手,让站起来迎接的王夫人薛姨妈凤姐儿等人坐下。急急地上前两步,掏出袖子里的册子,“老太太,天大的好消息!外甥中了头名解元了!”
屋子里众人都是一愣,哪个外甥?要说这大家子里,都是多少门亲戚呢,这一句“外甥”,倒是说得谁呢?
“是妹妹的儿子,烨哥儿啊。”贾政将册子呈给贾母看,“您瞧,这里……姑苏林烨,十二岁。不是妹妹家的是哪个?”
“啊?”贾母颤抖着手接过册子。鸳鸯极有眼色,忙递上了老花镜。
“真是,真是我那外孙……”贾母眼圈红了,“可怜我敏儿,看不见这一刻……”
薛姨妈忙上前,笑着福了福身子,“要给老太太道喜了!”
凤姐儿也凑趣:“我当初就说林家表弟是个聪明的,老太太还记得不?他进京那会儿才几岁啊,就说要下场试试身手呢。我还笑话他说大话,可这么一瞧啊,真真不是大话,竟是我没见识呢!”
“呸!”到底是喜事,贾母且压下了心里思女之痛,笑着啐了凤姐儿一口,“你这猴儿,惯会说这些来逗我笑。”
“哎呦哟,老祖宗笑了就好,也是我一件儿功劳不是?”眼珠儿转了转,凤姐儿忙又道,“老太太,我估摸着,这喜讯啊林姑父也是往京里送来了,只是这民信不如官信快。咱们也得预备贺礼了!”
一语提醒了贾母,忙吩咐鸳鸯:“去和你二奶奶开了我的私库,把老公爷留下的青白玉莲花砚台和那几方金丝松烟墨找出来。”
又告诉凤姐儿,“你再看着添上点儿什么,不必拘了必要几件,只捡好的给你表弟送去扬州。”
凤姐儿答应了,随即又一摊手,“我就说老太太是偏心的,满屋子好东西都只想着孙子孙女外孙子,像我这样的,是没人疼了。”
说着,还似模似样地叹了口气。
王夫人听见林烨中举了,心里本就有些不自在,幸而薛姨妈坐在她旁边儿,悄悄地拽了拽她的袖子,这才回过神来,脸上挂了几分勉强的笑意。这会子看见贾母又是找东西,又是要开私库,心里更是不舒服。不好说贾母,只便敛了笑意,对凤姐儿道:“你少兴头些,老爷还在这里呢。”
凤姐儿一怔,随即咬了咬嘴唇,低下头去。
贾母看了王夫人一眼,当着满屋子人,她这么说,到底是在打谁的脸?
宝钗见气氛微僵,施施然起身,含笑道:“既然是林家表弟的好事儿,我们也预备些贺礼,麻烦凤姐姐这里一并捎去,可好?”
“这怎么好叫你们破费?”贾母对这个女孩儿感觉复杂,如果她不是王夫人的外甥女,没将主意打到自己的宝贝金孙身上,那么宝钗的长袖善舞,其实贾母还是很喜欢的。
“老太太这样说就外道了。”薛姨妈也起身,笑道,“都是亲戚,这天大的好事,我们也沾沾喜气。”
说着,带着女儿告辞出去。
命人送了薛家母女,贾母不欲当着满屋子的晚辈教训王夫人,只抿了嘴不说话,慢慢地拨着茶。
贾政不管女眷间的暗潮汹涌,只板着脸看向宝玉,“你林家表弟才多大?已经是举人了!这才是能够光宗耀祖的好孩子!也不枉你姑父姑妈教导了一场!你呢?”
宝玉垂头不敢言语。
迎春等见贾政说宝玉,也都起身聆听。
贾母满心的欢喜被这夫妻俩一说,都散去了大半。不悦道:“这古往今来十二岁中举的有几个?你非要逼着宝玉也去?我知道你的意思,只是据我看来,宝玉也是有大福气的,你且不必拿着外头的来比他。”
见宝玉讷讷不敢说话,又道:“你且和你太太回去罢,大太太也回去,都瞧瞧给烨哥儿送些什么,好歹是孩子一件大事。”
贾政夫妻并邢夫人都起身称是。
京里如何林烨并不知道。他这一中举,立时便忙了起来。又要去拜座师,又要参加鹿鸣宴,又有同年相邀做文会。他只捡那必须得去的去了两次,其余的能推就都推了。幸而众人也都知道他年纪小,不管出于嫉妒还是真的关照,倒也不来十分烦他。
进了十月,天气渐冷,忽然传出皇帝南巡的话来。而且,已经从京里启程了。
扬州乃是江南头一份儿的富庶繁华之地,北边又与金陵这个太祖起家之处相邻,只不过隔了一条河。这两处地方,必是皇帝要来的。
果然,十余日后,帝驾已经到了扬州。林如海作为两淮巡盐史,自然少不了陪王伴驾。这样一来,林府中便只剩下了林黛玉姐弟。
这天姐弟三人正在一处说话,忽然外头跑进来一个婆子:“姑娘,大爷,老爷传回话来,让大爷立时便往行辕去见驾!”
第三十一章 救圣驾林海归西(上)
更新时间:2013…1…30 20:41:59 本章字数:3393
“林卿,这就是你的大公子?”
宣宁帝徒峥今年不过三十几岁的样子,一身黑色绣暗红色龙纹锦袍,腰束玉带。爱蝤鴵裻挺鼻薄唇,眼目略深,虽是含笑相问,却自有一股天家贵胄的迫人之感。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王霸之气?
林烨跪在地上,又开始发散思维。
林如海见问,忙躬身答道:“回皇上,这正是犬子。”
“听说,是今科秋试的解元?”宣宁帝看着底下跪着的小小少年,身着云白色软绸长衫,腰系同色带,外罩品蓝色锦缎长袍,干干净净的,看上去清秀聪颖。
“今年多大了?”
林烨忙垂首回道:“草民今年十二岁了。”
宣宁帝哈哈大笑,“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英雄出少年啊。林卿,朕看你这儿子,他日也要‘雏凤清于老凤声’不成?”
与林烨一同来见驾的,还有靖远侯世子云琰,扬州知府赵志远之子赵恒等,乌压压地跪了一地。
林如海并不想让儿子小小年纪就风头太盛,因此只躬身笑答:“臣谢皇上谬赞。犬子年纪尚小,不过是碰上的罢了。”
宣宁帝看着底下跪着的一众少年子弟,感慨道:“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辈有才人出。我等都老了,往后,是这些孩子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底下站着的一群大臣齐齐躬身:“万岁圣明。”
宣宁帝命人赐宴,林烨跟着众人晕晕叨叨地磕头谢恩,抬头间便瞧见了自己的义父宁朗之站在左侧,朝着他眨了眨眼睛。
林烨当着皇帝不敢做鬼脸,扬了扬嘴角算是打了招呼,便跟着众人往偏厅去领宴。他年纪是众人中最小的,云林两家向来交好,云琰便过去,“林世弟,咱们坐在一处罢。”
林烨点头。
说是领宴,其实谁能真的坐在那里吃喝?又要先朝着皇帝所在的方向拜了,又要彼此客套一番。等到动了筷子的时候,菜品都快没有热气儿了。
皇帝在扬州并未停留多久,巡视盐场,视察军务,略作停留,便往金陵去祭祖。
林如海作为巡盐御史,圣命钦点随侍在侧,一同往金陵去了。他一走,黛玉姐弟两个每日里早早关门闭户,倒也无事。
过了一月左右,林如海托人送了家信回来,言及圣驾已经准备回銮,他不日也就可回扬州了。
姐弟俩自然欢喜非常。
只是黛玉听说皇帝南巡这一路,不欲扰民,除过几个大的州县是住在行辕外,大多数时候都是走水路,就在龙船之上住的。随行官员自然也是如此。即便是迫不得已要上岸,也是搭帐篷。
黛玉想着父亲身边虽然带了两个人伺候,却终究不如家里万事妥帖,这陪王伴驾的,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想来也是身心俱疲。
这一回来,可是要好好地歇上一歇。
她忙着命人打扫林如海的屋子,又叫人采买新鲜食材,打算父亲回来便好生地给补上一补。
林烨心里也是欢喜,父亲身子骨不大结实,总算是能够赶在大冷前回来了。
有心帮着姐姐操持些,又被黛玉赶了去念书。
这天正在外书房看着各省解元的文章,忽然“嘭”的一声响,书房门被赵四推开。
林烨吓了一跳,抬头一看,赵四忠厚的脸上满是泪水,从门口到屋子里不过几步远,竟是走得跌跌撞撞的。赵四一向稳重,这是怎么了?
“大爷,老爷……老爷出事了!”
林烨手里的书册掉落在地,两步跨到赵四身前,“四叔,你说什么!爹爹出了什么事?”
跟着赵四进来的还有他的儿子赵石。
赵石是从小就在林如海身边伺候,这也是林如海有意培养他的意思。
赵石扑进屋子,跪在地上,大哭:“原本圣驾到了江宁祭过太祖后就要启程回京了。哪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