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长赢-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就跟戎人打得难分难解,虽然没叫戎人占去了便宜,可也没有稳占上风。若军心一摇动,这后果

可比燕州民变还要严重!

这局势,再加上下午见也娜时想到的事情,卫长嬴不免感到阵阵的头疼:“朝中诸臣想必也会想到这一点,料想先前派去的钦差若是不能迅速镇住场面,应该会另选贤德能臣前往吧?”

沈藏锋却叹了口气:“圣上连日召卫清霄兄弟并卫二叔入宫责问燕州民变一事”

想也知道卫清霄必定不会坐以待毙,不管卫家其他人乐意不乐意看他去死,可只要没傻了也晓得绝对不能让卫清霄认了这责任——这个龌龊该死的渣滓哪儿担当得起重镇民变的罪责?这是要把全族拖下水啊!

凤州卫氏百年根基,为了家族拼起命来朝中还有没有能臣能腾出手去燕州主持大局真不好说!

毕竟身为卫郑鸿嫡亲大舅子、卫长风跟卫长嬴姐弟两个的亲舅舅的宋羽望肯定是要上阵帮忙的;姻亲沈家念着亲家跟嫡孙的面子也不会袖手;苏家或许会中立旁观,不过也不太可能一直旁观下去;端木家与刘家这些年来跟沈、卫明明暗暗的结了许多仇怨,尤其刘家一直在朝上与沈家抢着各自军用,有着本质利益上的矛盾

燕州虽然重要、刘家军的军心也不容摇动可在阀主之位上坐久了的人,哪个不是精明万分又杀伐果决?岂是那等只求燕州迅速平定、余者可以什么不计较的人?一准都是琢磨着一边平定一边趁这个机会大捞一笔这样互相牵制下来,也难怪卫家会派年轻的卫新咏赶去燕州协助钦差刘敬了,因为余人一来应变未必及他,二来,碍着身份根本就走不开!

卫长嬴想一想就觉得头疼得紧,她叹息道:“你方才说的也对,燕州离咱们此刻太远了。何况这事有长辈们出手,也未必轮得到咱们操心。不过眼下有件事情近在眉睫,咱们倒是管得上的。”

“哦?”沈藏锋一怔,道,“是什么事?”

“迭翠关,或者说沈家,有奸细”卫长嬴慢慢的道,见丈夫露出肃然之色——她沉声道,“不是你以为的那种奸细,而是自以为在帮着咱们的人!”




第一百十二章 鸟尽弓藏
 
沈藏锋目光一凝,道:“你说仔细些,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儿个你跟守将去衙门议事,我带着颜儿回来后,却接到门上禀告,道是那拦路赠马的狄女也娜求见。”卫长嬴缓声道,“起初我没答应,但后来她献出一块血玉,道是要说一件极重要之事。我却起了好奇心,想着她有什么把握敢下这样的重本?结果她进来后,翻来覆去说的都是‘鸟尽弓藏’的话。”

沈藏锋心思机敏,只听到这儿顿时皱起了眉。

卫长嬴继续道:“之后我又拿了先前那匹白马的事情说嘴,结果也娜道这事儿跟他们乌古蒙部没什么关系,都是阿依塔胡部干的。只是证据她却拿不出来我本也只是跟她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可说着说着我却觉得有些不对了——这也娜说的很有道理,乌古蒙虽然跟咱们有杀父之仇,然而他如今更关心的却是保住他大单于的位置。为此他甚至两次主动派人到迭翠关来跟咱们商议互市一事。即使穆休尔新逝的时候他悲痛万分,却也没见他在逃亡时返身跟魏军拼命,可见此人即使与穆休尔情深义重,却并非不能隐忍的人。”

“当然我对乌古蒙也不是很了解,但如今想来之前那匹白马被卖给了上任迭翠关守将却有些奇怪。狄人在魏人之中收买、安插奸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你之前不是也拔出过许多吗?乌古蒙若是从别处寻一匹无人知晓其主人的骏马卖过来倒也罢了,但那匹白马为乌古蒙所有,知道的人却不少,它被卖到迭翠关,还被守将买下,打算送给你或者我,这中间,竟也没人提醒咱们一下?”

沈藏锋面沉似水,想了片刻才道:“此事我追查时,底下人辩解道是因为当时刚刚大胜了狄人未久,所以有所疏忽。而且有人以为是乌古蒙逃亡时不及带上那匹白马,竟在兵燹之中流落出来,辗转被卖进迭翠关。那白马平常毫无异举,却无人想到驯马上头有问题!”

卫长嬴叹道:“也娜一个劲的拿‘鸟尽弓藏’说嘴,我思来想去她为何如此?恐怕,这白马的事情,不见得是,或者说不见得全是乌古蒙部或者阿依塔胡部的设计,迭翠关,甚至咱们沈家都有人插了手!当然他们未必想真害了你我,多半是想借这个理由要求再次出兵,尽灭狄部!”

之前大军斩杀秋狄前任大单于的那次,魏军追击狄部,深入草原千里,考虑到辎重问题,沈藏锋下令撤军,主动结束了这场远征。当时因为狄人溃不成军,而魏军气势如虹,所以很多人,包括冲杀在最前的士卒都不太情愿收手,只是碍着沈家在西凉军中的威望、以及沈藏锋的身份不得不从命。

毕竟单从这场战争来看,沈藏锋完全就是在大好时机近在眼前时忽然收手的。

这些人难免要猜测沈藏锋这么做的缘故。

由于沈藏锋一到西凉就主动提出以身为饵设计秋狄大单于,所以倒没什么人揣测他是胆怯——何况一路凯歌的情况下谁会胆怯呢?

若说是不甘心那次讲定了功劳主要归给邓宗麒三人,担心一举竞全功之后,沈藏锋自己在议功时难以自处。但那次收兵后,竟迟迟不见沈藏锋出兵

猜来猜去那当然就要猜到沈藏锋是担心鸟尽弓藏上面了

这些人或许是不认为沈家会成藏弓,或许是只求彻底解决狄部,总而言之,他们不想如沈藏锋现在这样,坐看秋狄分裂为两部,只以绵柔手段缓缓图之,却渴望西凉军能够以雷霆之势,一举击垮狄人!

甚至将其亡国灭种!

若无这些人的配合,按照沈家对西凉、尤其是迭翠关的掌握,照例是不会出现如此重大的失误的因为世事有意外,加上当时魏军才胜,给予沈藏锋的解释也算合情合理,沈藏锋竟也走了一次眼。

倒是乌古蒙部或者早有所知或者跟这些人想到一起去了——毕竟对于沈家这边来说,狄部如今元气大伤,可战可和,但对于乌古蒙部来说,穆休尔大单于被杀,部族零落,要是还不好好盯紧点、好生揣摩清楚了沈家的意思,一个不小心可就全完了!

所以也娜才会送出一件又一件的重礼,只求与卫长嬴一见,好陈说“鸟尽弓藏”的道理。因为乌古蒙部多半也是认为沈家会及时收手,都是因为惧怕没了秋狄的威胁,会被圣上藏之烹之。

而她是专门来坚定一下沈家这样的决心、以求达到沈家同意交换辎重的目的的。

兴许之前这狄女跟沈藏机、沈敛昆的比试,也是希望连胜了这两位沈家公子之后,可以惊动沈家此刻在西凉真正的主事人沈藏锋。毕竟沈藏锋无意应允乌古蒙部交换的要求,不论是一个月前才开春时,还是现在这次,他都没有见乌古蒙部使者的意思。

而也娜的劝说之辞却亦不方便见着谁都讲,必然是要寻了沈藏锋当面说才成——沈家猜疑圣上的事情传出去可不好听,沈家也没什么脸,这样心照不宣的话,若要说,那都是私下里的窃语了。

乌古蒙部如今万不敢得罪沈藏锋,当然不敢在主事人之外的人面前说什么“鸟尽弓藏”。

但也娜没想到的是,即使她在骑射上把沈藏锋的两个亲弟弟赢了一次又一次,却还是没能达到面见沈藏锋的目的。因为即使她赢了沈藏机与沈敛昆,沈藏锋也没把乌古蒙部的使者放在心上,更没有因为她还是一介女子起什么好奇心,居然照着之前的打算继续陪妻子与侄女游山玩水

也娜想是接到这个消息后,特特在别院外等着追去送马,就是想籍着送马的机会,希望能与沈藏锋私下一谈。只是她运气也真是不好,还在想方设法的把马送出去,却被帝都一封八百里急报搅了!

沈藏锋急于召集幕僚部属讨论燕州民变这件事,懒得与她磨蹭,直接把马收了,但却没给她说句话的功夫

偏偏也娜也亲眼看到了迭翠关守将亲自骑马追赶沈藏锋一行人出城的队伍、禀告大事的模样,但她又不知道是什么大事!所以惟恐夜长梦多,即使之前打算只游说沈藏锋,被逼急了也只好退而求其次,设法面见卫长嬴,来尝试达到目的了。

这些沈藏锋之前只是忽略了,此刻被妻子提醒,自然瞬间就想明白,不禁脸色铁青道:“这班误事之人!”

他涵养向来很好,轻易不动怒,更不轻易出语伤人。此刻骂一句“误事之人”已经是非常恼怒的表现了。

沈藏锋何尝不想彻底宁靖边疆?

将狄人彻底的亡国灭种,他岂是没有这份狠心么?

只是对他来说,止息西凉的烽火只是一个基础。真正需要操心的还是随着魏室昏君一代连一代、明君无望之下国祚衰弱社稷摇动之下,那已经可以预见的乱世

西凉军将是沈家在乱世之中崛起的最大筹码!

他能不好好看紧了?

追击狄人深入草原千里,一来已经杀了其大单于穆休尔,二来也使狄人元气大伤。再继续追逐下去想要取得比这两个战果更辉煌的成绩,所要付出的代价也十分惊人!

旁的不说,就说大军在草原上,因为狄人闻说大单于身死,纷纷逃窜,辎重给养根本无法就地解决,全靠从西凉境内运输!千里之遥,辎重给养运送所需要的民夫、护送的士卒、用到的牲畜与车力,都是难以想象的!

撤军之后沈藏锋也不是没找过机会,但乌古蒙与阿依塔胡虽然敌对,若魏军压境,这两部为了避免灭族,没准就合到一起去了。还不如坐山观虎斗,等着拣便宜呢!

即使沈家每年都在朝廷上与刘家争得死去活来,但朝廷每年拨给西凉军的钱帛终归不可能无穷无尽!

一旦大魏彻底动荡起来或者亡国之后,得不到朝廷养兵的银钱,到那时候西凉军就只能靠沈家来养了。在大魏还在时,沈家当然既要拼命抢钱,也要精打细算的花好每一文钱!

正基于此,沈藏锋当初才做出了撤军的决定,至今也没有提出再次出兵——他得为将来考虑。

沈家的根基是西凉,西梁自来属于中原朝廷,海内门第等阶、中原皇朝的地位,这才是沈家最关心的。狄人么沈家往年也有战败过,否则也不至于连祖堂里都染了狄人的刀剑之痕,但后来还不是一样夺回来了?

而且现在狄人已经元气大伤,即使趁着沈家往后参与进乱世之争里时偷袭西凉,想来也不会如全盛时、又有穆休尔那样野心勃勃、年富力强还颇有谋略的大单于统治时来得难缠了。

却没想到,沈藏锋这一基于长远考虑的撤军,却会引起西凉上下偌大不满,居然胆敢勾结狄人设下陷阱来谋害沈藏锋夫妇,以达到再次出兵的目的。

何况事情还没这么简单,卫长嬴因为直言了沈家的人里有问题,所以特意说了句“他们也未必真心要害你我”。可实际上,那次卫长嬴若不跟着丈夫到迭翠关,又一眼相中了那匹白马,那匹白马进献的就是沈藏锋了

沈藏锋是沈家内定的下任阀主,被沈宣兄弟苦心栽培多年,本身也证明了他身为少阀主的资格。然而在他之前,沈藏厉这个前任少阀主已经由于狄人公主辛夷之事失去了接掌沈氏的机会,那次给沈宣很大的打击,好在当时沈藏厉还年轻甚至说年少,沈宣尚且来得及栽培嫡出的三子。

假如沈藏锋也出了事——沈藏厉已经失去了资格,沈宣其余的儿子们,因为沈藏锋被确定了接掌明沛堂,全部被往不与沈藏锋争位的方向去栽培。

庶次子沈敛实易偏听偏信、性情也有点暴躁;沈宙的长子、本宗四公子沈藏晖明显耳根子软也还不怎么懂事,更不要谈什么大局观念了;五公子沈藏机跟六公子沈敛昆一个是年纪小,而且他们作为年岁偏小的儿子,一直被认为跟接掌家族没什么关系,接受教导时亦得到宽容,即使比起常人还算有几分精明,与执掌一族所需要的城府比起来都还心性简单得很再下面的七公子跟八公子都还小着呢!

说起来海内六阀中,卫家衰落不就是因为接连几代的阀主之争?刘家、苏家亦深受此事之害;端木家因为子辈的人选已经确定了,没有刘家苏家那么激烈,但在孙辈里也是暗流汹涌斗个不停;宋家是人少所以没斗起来沈家之所以显赫,在六阀之中如日中天,不就是因为子嗣昌盛而且这几十年来手足和睦没有内斗?

这份高门望族里难得的和睦是沈宙甘心辅佐兄长、沈宣感念兄弟之助,兄友弟恭做出的榜样带出来的。可要是沈藏锋一出事儿,本来顺风顺水了几十年的沈家本宗天知道会怎么样?




第一百十三章 刘敬
 
燕州。

时值三月,万物滋生。

钦差刘敬于高楼之上远眺,东风徐徐而来,刘敬心中却有着淡淡的凉意

他到燕州来已经有些日子了,出京时就知道这件事情颇为棘手:燕州地方紧要,在历任燕州军统帅的选择上,再昏庸的君主也会再三斟酌。像这次不告而去的陆颢之出身贫寒,祖上世代都是雇农,饶是如此,圣上还特意过问了一下燕州大行台的人选。

上一任大行台是景城侯卫崎,他跟陆颢之的关系平平。

这倒不是说两人有什么罅隙,皆是因为卫崎识得眼色,知道圣上属意将名义上节制二十万燕州军的权柄交给他,就是要他看好了陆颢之不要有什么异动。此外么燕州军的事儿,他就不必操心了。甚至连跟陆颢之的关系,也不必很亲近。

否则圣心猜疑知本堂百年前虽然成功的从本宗中分出来独立一堂,然而还没强盛到可以自号帝都卫的程度。

卫崎被卫焕设计逼回凤州且致仕后,顾皇后跟邓贵妃借着准太子妃宋家大小姐意外损了容貌一事争斗,圣上被缠得不可开交,居然忘记了过问燕州大行台空缺之事。所以把持朝政的士族们商议下来,就任命了京畿张家的子弟张乐岁为继任燕州大行台。

张乐岁此人雅好清谈喜交游,在士族里人缘一直很好。可要论到实际的才干么比卫崎却差了很多。只不过燕州大行台主要的任务就是看住了燕州军不出乱子,平常也没什么急务,张家给张乐岁安排了两个机灵的幕僚,众人都认为这件差使他是可以担当下来的。

圣上如今年岁长了,锐气渐失,然而疑心愈重。士族们不想过于刺激了这位垂老的至尊,选择张乐岁也是考虑到京畿张家到底只是一个世家,张乐岁也不是很能干,绝对篡不了燕州军去。这个人选即使不中圣上之意,料想事后圣上发现了,也不会认为是士族包藏祸心的安排。

可谁想到这次燕州民变被激化还就因为张乐岁交游广阔——张乐岁的交游广阔都是在士族里。知本堂的卫二老爷卫清霄,张乐岁当然不会没交情。不但有交情,而且卫清霄固然喜好上不得台面,但擅长品茗,与张乐岁有同好,两人都在帝都时几乎隔三岔五都会见面一起煮茶论玄。

所以他作为燕州大行台,最先知道秦家人为秦怜儿跟秦护之事纠集乡人要去帝都寻卫家要个说法后,立刻觉得自己应该为好友打发了此事。

这个满脑子风花雪月、士庶有别的世家子直接把燕州长史叫到跟前,轻描淡写的吩咐他派兵去将秦家人都抓起来:“燕州重地,怎容这些暴民胡闹?真是成何体统!你速去将人都拿了,锁入州狱,好震慑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长史擦着冷汗禀告道:“可是秦护乃是陆将军的义父!”

“陆颢之的义父?”张乐岁听了这话却更不满意了,与他的前任卫崎是故意不跟陆颢之太过亲近不一样,张乐岁是打从心眼里跟陆颢之凑不到一起去。这也不奇怪,张乐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