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胡笳-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织布啊,怎么啦?你不是想用织布赚钱吧?那是不成的,府里就这么几个人,纺线都不够啦。本就是下人闲时没事做着玩,真的让他们专门做这个,他们会不干的。”蔡夫人白了女儿一眼,絮絮叨叨的说道。
“也就是说织布,卖钱是可以的?”蔡琰摆摆手,懒得理她的絮叨。
“就是家里用不完的,拿到布店里可以换丝绸,如果也不要丝绸才换点钱,买其它的东西,怎么啦?”蔡夫人顺嘴说道,这是一般人家惯用的手法,并不丢人。
“那织布吧!把家里用不着的人召集在一起纺纱织布,让工匠把我让他改的纺车,多做几辆,素儿说纺得极快,纺也细。我这两天去看看织布机,看看能不能改轻便些。”蔡琰想想说道,没注意到蔡夫人已经快抱着她大笑了。
蔡夫人先让素儿纺给她看,素儿虽然不情愿,可是还是照做了,于是蔡夫人不用蔡琰说什么了,直接冲了出去。蔡琰自然知道当家理财是蔡夫人的强项,不用她提醒她就能做得很好,最重要的是她比自己做得好得多。
织布机倒是没法改什么,她在电视上看的农村织机好像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她会织,只有前一段时间全把心思放到纺车上了,哪哪能想到这个上头了。上去试试觉得太重,这个严重影响效率,而且手脚并用,以她十二岁的身体其实弄起来是很吃力的。细想想织布机的个个部件,分别画在纸上,看看里面能不能简化一下,结合《墨子》那些攻城的器械,先用厚纸做成模型,一个个拼在一起,拼倒是能拼上,可是能不能做成就不知道了。
找来木匠,把自己画的图纸给他看,并且把纸模型给他看,上下摇动倒是能动,得做出来再试了。木匠倒也机灵,知道蔡琰只是觉得沉重,于是建议可以把一些部件改成竹制的。这样会轻便很多。蔡琰提出把一些关节点用铁铸,木匠倒吓到了,用铁做那不是更重?可是蔡琰却不以为然,画了现代轴承的样式,让木匠去找铁匠打,尺寸一定要精确,不可以乱一点。木匠了解二小姐的脾气,也不废话,直接出去让人做去了。
第二天蔡夫人又来了,现在的问题是,木匠一个人忙不过来,可是精明的蔡夫人自然知道这个不能传出去,那么她怎么改纺车?怎么大规模生产?
蔡琰愣住了,是啊,她倒没想到这个,望天半天,轻轻的拍拍自己的脑子,叹了一口气,“咱们真笨!”
“什么?”蔡夫人知道蔡琰想到办法了,眼睛瞪得溜圆。
“您派人请卫家的掌柜来,把纺车给他看,问他能卖多少钱。”蔡琰轻叹一口气,真是,笨死了,怎么会想到去卖布的,卖技术就成了啊!她拍拍自己的脑袋。
“把纺车卖了?”蔡夫人还没有想明白。
蔡琰笑了笑,提笔起草起合约书来,她没写过,也没见过这玩艺,所以还真是不好说。边写边想,只不过是看过几部商战大戏,只能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不成?反正古人很诚信,不会临时悔约。她写了改,改了写,本想着只写几条互利互惠的条款,最后写交易金额时,她又怔住了,她也不知道行情,这个东西得去调查,想想又摇头,真傻,这又不是真的是高科技,人一看就能学会的。想想改为分成计划,也就是头几个月出的蔡家占几成而已。写完了,再细细的推敲了一番后,觉得没问题之后,才把合约写在了羊皮上。写完了,递给了蔡夫人。
“这个好,还是你脑子好使,找卫家成不,卫家会不会”
“要不是亲戚,你干嘛便宜他们?”蔡琰懒得再说什么了,后头的事蔡夫人会办,想想,“纺车他们生产了,您倒是可以买几个回来,布还是要织的。”
“哈哈,你这小脑瓜怎么长的?就随娘,要是像你爹,才是见了鬼了。”蔡夫人奉着两张羊皮跑出去了,蔡琰笑着摇摇头,自己谁也不像,这是生活所迫!
后面的事就简单了,蔡夫人找来卫家在长安的管事儿,让素儿远远的隔着一层细纱在里纺线,管事本奇怪的,这么老远让自己看什么?送丫头给自己不应试啊,但很快明白蔡夫人让自己看的是那样奇怪的纺车,坐着的看多了,这纺车这么高?也没看到手摇,小丫头的手动的飞快,看着就觉得这机子好使,想走近点,背后蔡夫人轻轻的咳嗽了一声。管事的忙退了回来,笑着跟蔡夫人过来搭话。
“夫人这是请小的来所为何事。”
“来请掌柜的掌掌眼,家里木匠瞎琢磨,弄出个四不像的玩艺,不过倒也好使,掌柜您看呢?”
“夫人家的自然是好东西,小的远远的看看就觉着不错。”掌柜的摸不清蔡夫人的用意何在,于是陪着打哈哈。
“您看这一架车能卖多少钱?”
“这”掌柜的吓着了,纺车倒是卖过,只是值不了什么钱。
“蔡卫两家是亲戚,信不谁也得信你们不是,所以让你们来看看定个价,我们也好找人谈?”蔡夫人微笑起来。
“小的愚昧,没听明白您想说啥?”
“就是咱们出图纸,商家出人工、材料,将来卖的钱,蔡家只要两成,而且也不是要一辈子,只要头三个月,掌柜的觉得这条件蔡家出的如何?”
“小的真是茅塞顿开,夫人的精明让小的佩服。”掌柜的笑得跟一朵花一样,可是就是不松口,蔡夫人有点不耐烦了。
“掌柜的觉得好那我就找崔家谈了。”蔡夫人不笑了,准备起身送客了。崔家是长安另一家商户,也是财大气粗。
“小的也做不了主,得跟东家商议,夫人能不能容小的两天,小的马上派人给东家送信商议一下?”
“我们二小姐将来是嫁到你们卫家的,不然也想不到把这东西交给卫家来经营了,也是看着亲戚的情分在里头,真的交给崔家,就不是两成了,是三成,要收半年。”蔡夫人白了他一眼,掌柜的赔着笑脸,低头应着。蔡夫人让素儿把纺的纱取了过来,递给了他。
几天后卫家来人了,不是卫老爷,是大少爷。十八九岁的样子,看上去非常英俊有礼,说了一堆的客气话,送上一堆礼物之后,直接抬了两箱钱出来,“家父接到管事的信之后,马上派小侄前来问问,是不是伯母这儿遇到了难处,卫蔡两家此为一体,伯母可千万别跟卫家客气。”
“这话说得就没法谈了,弄得好像蔡家吃定卫家了?大侄子,东西好坏咱们就不说了,条件开的也实在不高,我只是怕跟崔家合作,伤了蔡卫两家的情谊,让仲道觉得岳家不给他颜面。来人送卫大少爷出去。”蔡夫人摆摆手,早知道直接跟崔家谈就好了。
第28章 买卖人
卫家早就知道蔡家有这种立式的纺车了,用脚踩的,仲道上次回家特意跟父母说过。但他也说不清楚,他只是远远的看素儿纺过,但具体是怎么做的,他也不太清楚,但他说,二小姐已经研究很长时间了。仲道这么说是希望家人能了解二小姐是多么聪明贤惠,不仅仅会读书写字,更会生产。仲道是说者无心,可是让一家子的商人听来,更加坚定的觉得蔡家的二小姐是只会下金蛋的鸡,比仲道强多了,所以他们坚持要尽快迎娶。
只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蔡家人会这么精明,竟然会想到要把纺车的技术卖出价来。卫老爷接到长安掌柜的信时,气得直跳脚。其实他当时都没有想到要把脚踩式纺车卖钱,他当时知道蔡家有新式的纺车时,只想到要运用到自己工厂里,想到的是,如果真的提高产量,他们就可以用来换更多的钱,可是现在蔡家却提出来了一个新的思路,是啊,为什么不能卖?什么叫买卖人?就是便宜的买了,高高的卖;人无我有,当然就可以卖?竟然让读书人来告诉他们,什么叫买卖了,这让卫老爷的自尊心很是受伤了。
卫老爷就和几位管事们商量得很清楚,纺车他们一定要,但蔡家提的分成计划倒是个新鲜的提法,可是在商言商,他们不能开此先例,卫家纵横商场这些年也不是白来的,他们更喜欢钱货两讫,不然也不会让卫大少演这么一出了。希望蔡老爷一介大儒,看到卫家这么诚心诚意,会把问题简单化。
可是没想到蔡邕根本就不出现,一切以精明强干的蔡夫人出面。这些年,吴地的掌柜常会把蔡夫人挑选的单子递回去给卫老爷看看。卫老爷常常会把相同的珠宝放到面前长久的凝视,他是生意人,什么时候他都希望把对手琢磨得透透的,可是唯有蔡家他一直没有把握,他看不清。
蔡邕是清雅的读书人,没什么可谈的;蔡夫人见过一次后,看着倒是强干,但没有想像中那么精明,后来他特意让掌柜拿了些珍贵的玉壁和珠宝放在一起,可是蔡夫人却看也不看那些能让普通贵妇趋之若鹜的玉壁,只是精心的挑选着体积小,硬度高的域外宝石。
掌柜的把蔡夫人表现详细的汇报给卫老爷,然后他还汇报了一件让卫老爷很吃惊的事,掌柜看卫老爷这么关注着蔡家的事,便派人偷偷的打听起来,竟然让他发现,这些年,蔡夫人一直在偷偷的兑换着黄金!
这消息让卫老爷又有些疑惑。他跟随着商队也走过很多的地方,在大汉,黄金虽然贵重,可是却并不是真的流通货币,黄金在大汉最多的用来做奢侈的饰品和一些贵族用来制做一些家用的盘子茶具,以显示富贵之外,几乎没有多少作用;对商人来说,黄金只对西方的贸易上有用,可是作为商队他们从不会无聊到运输黄金来买卖,当然会以货易货了。蔡夫人弄那么些黄金做什么?可是这次蔡邕的莫名升官,蔡家上京的车队除了书之外就几乎没有多余的行李时,卫老爷终于明白了,蔡夫人是位睿智的女人?
什么时候珍贵的珠宝和黄金都可以用来换成钱,可是有钱时不一定能买到上好的珠宝和黄金了。更何况,蔡家把家产就这样轻易的化整为零了,谁也不会猜到,蔡夫人这些年一直在慢慢的积蓄着黄金,并且不停的淘换珠宝。现在比蔡夫人更清楚蔡家珠宝藏量的人,只怕就是卫老爷了。卫老爷完全有理由相信,蔡夫人手中的珍贵珠宝,已经是大汉境内最精品的一批了。是啊,也许不是最多,可是她手上的一定是最好的。将来两个女儿出嫁时,她只要招个工匠回家,就能简单的拿出大笔的珍贵嫁妆;而且,即使蔡邕再次被罢免,甚至下狱,蔡夫人都能随时变出大笔的现金来自救,这做法真是太聪明了!
看蔡夫人翻脸了,让卫大少好不为难,大少爷出门之前,卫老爷把他叫到书房里,很明确的说,如果说蔡家收下两箱钱,给了纺车当然好;如果不肯,无论蔡家出什么条件都答应,即使亏损也答应。
但大少爷有自己的打算,他母亲早死,更何况,还是个没有名分的丫头,他无论做得多好,在卫氏族人眼中,还是一无是处的仲道为正牌的继承人。费心求来有清贵之名的蔡家的小姐,更让卫家长老们一个个喜形于色。但他也知道,父亲不是那种人,他重实际,自己只有在父亲的面前表现好了,让父亲知道,家在仲道手中只有败落下来的事实。所以这次与仲道的岳家谈判,他希望有所突破,让父亲知道,即使他们寄于厚望的蔡家二小姐,一样也不会为卫家着想。
本想大展身手,他来的路上其实已经想好了,蔡夫人再精明强干,毕竟不是商贾出身,行内的规则她怎么可能会明白,拿下蔡夫人,回家就能打击那些长老们的信心了。可是现在,蔡夫人却一付其实是在给卫家好处,心不甘情不愿的态度,还话里话外的要跟崔家合作。如果真是这样,他不但无功而返,而促成了崔家真的成功了,自己就再无翻身之日了。怎么着也不能让蔡家跟崔家合作是底线,于是他马上起身赔礼。
“小侄真是不会说话,伯母一定原谅则个。卫蔡两家是好亲戚,本有通财之谊,没想到让伯母多心了,真是罪过。至于伯母说的纺车,就按您说的,一个字都不用改。”
可是蔡夫人还是心里不舒服,但想想蔡琰将来还要在卫家立足,如果这次能让卫家赚到钱,将来蔡琰的日子也能好过一点。默默的点点头,让人拿了那两张已经签过字盖过戳的羊皮合约出来,递给卫大少。
卫大少本以为就是蔡夫人说的那一句,头三月分两成份子的分成法,没想到一尺的羊皮上竟然密密麻麻的写了好几条,权责分明,蔡家要的头三月两成份子并不是要营业额的,而是产量的。
他深吸了一口气,这是谁的主意?他现在知道为什么老爹一开始就让他推两箱钱过来的意思了,看来他早就看出来了,两箱钱真的打不住。是谁都知道纺车推出要的就是个快字,如果不趁早推出,抢先一步占领市场,就赚不到钱。卫家本想的是,前几个月,首先把自己工厂的纺车换掉,这是不卖出的部分,不用分给蔡家的。剩下的卖出,三个月内卫家纺织厂的效率也能先前一步占领市场了。可是刚刚话已经出口,若是再说要回家商议,只怕蔡家就真烦了,要知道真的跟崔家合作了,也许以后他们会一直合作下去,万一以后还有更好的东西呢?咬咬牙,拿笔签上字,按上自己的印鉴还有手印。
第29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合约签了,可是等合约真的签完了,蔡夫人反而坐立不安起来。她是越想越怕,真的让卫家在这次亏了钱,蔡琰将来嫁过去怎么办?再就是,她又有些后悔,其实真的收卫家两箱钱也就省事了,那可是一大笔钱,如果这次亏了,蔡家即使没有损失,可是在蔡夫人心里还是失去了一大笔钱;当然其实她这样最重要的原因是,她没人可说。蔡邕那儿,她不敢说,敢和商人合作买卖,蔡邕能当场跟她翻脸;跟蔡圭说,她又不懂;唯一能谈的就是蔡琰了,可是她又怕这些话说了,蔡琰会觉得自己不相信她。各种不安的情绪全涌进心里,让她惶惶不可终日。
一切进展都很顺利,不到一个月,京城就已经有了纺车可卖了。蔡夫人忙派人买了十辆回来,一是要给家人用,二也是让卫家人产生错觉,至少还有人买。
这样她心里还是没底,天天派人去卫家商行去偷看有没人去买纺车。这还是她第一次做买卖,心里不止一次的在后悔,为什么要受这罪?看来买卖人真不是人干的活啊。
后来实在不死心,问过木匠,做那个难吗?木匠想想说,好像不怎么难,当时二小姐说要用脚踩,他觉得二小姐疯了,可是二小姐画了一个图之后,倒真不是那么难的。蔡夫人总算明白了,木匠说得很直接,这个东西只要买一个回去,拆开就能成,所以仿制一点也不难。
蔡夫人听完了,心情也就更差了,差点就要派人去向卫家道歉了。这几个月,蔡夫人总算是感受到了,什么叫度日如年啊。
然后一个月后,长安管事就来了,并且带来了账本,和第一期分成的钱。蔡夫人强忍着内心的惊讶,留下账本,客气的让人送管事出去后,她瘫在榻上半天起不来。她根本就不敢看账本,而且也不敢让账房真的去算,单看卫家送来的那四大箱铜钱,她就知道蔡琰这次又对了。
蔡夫人单看京城一家的卖出量当然是算不出卫家的产量的,其实蔡琰也不知道,她当时选择产量也是因为好像听仲道说过,卫家是有纺织工厂的。如果卫家不卖,只是买回去自己生产使用,那么蔡家就白为卫家做了一次义工。所以当蔡夫人把账册交给蔡琰点算时,蔡琰也有点傻眼。
一条条的看着竹柬上条目,说实话,蔡琰不觉得自己能看明白,她没学过财务,但小学时他们的生活老师有教过她记流水帐,进出她还是知道的。但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