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于望族-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段氏恭敬地端坐在榻旁绣墩上,柔声道:“老太太可是觉得药难吃?虽说良药苦口,但任谁喝了这么久的苦汁子,也要厌烦的,媳妇跟王老太医说一声,请他将药方改得可口些吧?”
  于老夫人摇摇头:“哪有这个道理?王老太医是什么样的人物?先帝、太后跟前得用的人,皇上让他回乡荣养,体面稍差些的人家,都请不动他。我却为了自己的病,让他三天两头的奔波,传出去了,人家定要说我老婆子拿大,你还要拿这点小事烦老太医么?”她看了二儿媳一眼,话虽严厉,眼神却带着温煦,“我知道你孝顺,但终究还是年轻了些,考虑得不周到。”
  段氏温顺地认了错,又道:“那媳妇让人去寻些少见可口的蜜饯来好了,听说九房十五弟妹娘家有一个方子不错,媳妇问十五弟妹一声?”
  于老夫人叹道:“你有这份孝心就好,你十五弟妹娘家正办丧事呢,怎好拿这种小事去烦他们?况且这些吃食都是差不多味道的,便是有秘制的方子,我也不耐烦去试了。晚上厨房熬细粥时,叫他们送些有滋味的酱菜过来,成天稀饭粥水,舌头都淡得尝不出味道来了。”
  段氏应了,又笑道:“酱菜虽有味道,却与老太太吃的药未必相合,老太太还是少吃些为好。其实再多忍耐几天就好了,王老太医说,老太太恢复得不错,只要万事放宽心,进了八月就不必再用药了。”
  于老夫人叹了口气,沉默下来,段氏知道她必是想起了让她生病的那个人,没吭声,只是悄悄叫了丫环进来,小声吩咐了一通。待房中再度只剩下她们婆媳二人时,段氏见她仍在沉思,便缓缓劝道:“算算日子,六丫头和小七应该已经到京城了,不知道大哥大嫂会不会责怪六丫头?他们知道老太太病了,一定会很担心吧?”
  这话正说中了于老夫人的心事:“可不是么?我虽为六丫头的所作所为生气,可到底是亲孙女儿,她在我跟前时,我恨得不想见她,可她一走,我又牵肠挂肚的,怕她在她父母跟前受委屈。孩子出发回京那天,老二在信里写了什么来着?可曾把话说重了?”
  “老太太放心,老爷向来有分寸,况且他一向最疼六丫头,又怎会把话说重了?”段氏面上的不以为然一闪而过,仍旧是那副温柔贤惠的模样,“然而这种事总不能瞒着大哥大嫂,老太太再心疼,也要让六丫头知道规矩才行,不然就不是疼她,而是害了她了。”
  于老夫人点点头:“是这个道理。原是我年纪大了,一时糊涂,想着她父母是那样的身份,她又长得好,能诗擅画,在京里也讨人喜欢,将来必是要有大造化的,不能跟族里其他女孩儿相比,即便有些个傲气,也是无伤大雅。谁能想到这反而宠坏了孩子,让她把规矩礼数都丢了呢?还有小七也是,礼数虽不缺,就是跟一族的兄弟姐妹们不亲近。这都是我教养不力的缘故,我实在不好意思见他们父母了。”
  段氏笑道:“老太太多虑了,您是长辈,大哥大嫂只有孝顺您的,怎能怪您呢?六丫头和小七在您跟前一向乖巧,您哪里知道他们私底下是怎样的?说到底,都是他们身边侍候的人不好。否则,一样是在您教导下长大的孩子,五丫头他们个个都孝顺知礼,怎的六丫头和小七这两个聪明过人的,就反而不好了呢?”
  于老夫人闻言顿时直起了身子:“这话有理!别说是五丫头他们,就算是族里长大的孩子,也没有这样叫人头疼的!小七还好,只是年纪小不懂事,六丫头会犯糊涂,定是身边的人教导不力!你明儿就写信进京!跟你大嫂说,一定要把六丫头身边的人都一个个细细查问,若有不妥,就全换了去!就说是我的话!若下回见到六丫头时,她仍是那个模样,我老太婆就要亲自上京去质问他们了!”
  段氏忙忙应了,又急上前去安抚她:“老太太千万莫动气,您的身子眼看就要好了,若是再动气,但凡有个万一,媳妇就罪该万死了!”
  于老夫人嗔她一眼:“什么死呀活的?你还怀着胎呢,说话也不小心些?这事跟你有什么关系,快坐回去!”
  段氏笑着应了,回到座位上,恭顺道:“是媳妇说错话了,但您还是要万事放宽心才好。”
  “难为你了,这样小心谨慎,我知道你最是孝顺不过。”于老夫人看了看门外,“老二见天不着家,明知道老婆有了身孕,还只顾着在外头跟人吃喝!”
  段氏微笑道:“老爷在外头是正经与人应酬,最近在跟知府幕下的一位先生来往,增长了不少见闻呢,若是日后能为官一方,处理公务也不至于抓瞎。这是正事,比他在家里写诗作画要强得多,况且家中上下事务,都是内院管的,叫老爷去管,象什么样子?”
  “原来是这样?”于老夫人喜出望外,“既然是正事,就别拦着他了!说来都是他哥哥疏忽,不然,凭他哥哥为官二十多年的经验,他学什么不行?还要去请托区区一个师爷?!”心中暗暗对大儿子生起了几分不满,望向二儿媳时,目光放得更柔了,“老二能这样上进,少不了你的劝导,有你这样的贤妻,老二将来还有什么可愁的?我总算是放心了。”
  段氏红着脸低头道:“媳妇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不敢应老太太的夸奖,日后还要请老太太多教教媳妇。”于老夫人听了,心里更高兴了。
  五福从门外轻轻走进来,在圆光罩外禀告道:“老太太,二太太,五太太过来了,说要向老太太请安呢。”
  于老夫人眉头一皱,懒懒地靠在缎面绣花靠枕上,对段氏道:“叫人打发了她吧,你也不必去见她了,本就有身子,还要忙于家务,再操心这些迎来送往的事,身体怎么吃得消?”
  段氏低声应了,回头对五福道:“去跟五小姐说一声,让她陪着五太太说说话,就说老太太已经歇下了,我正在跟前侍候呢,脱不得身,请她们有空再来。”
  五福看了看于老夫人的反应,见她没反对,方才应声退下。段氏盯了她的背影两眼,便回头笑道:“五丫头年纪也大了,闺学的女先生还说,她在女孩子里头,不论是学识、女红还是礼数,都是拔尖的,叫她多历练历练也好。”
  “你是她母亲,教养之事就交给你了。”于老夫人漫不经心地揉了揉额角,“不是早就在族里打过招呼,我要静养,各房不必来问安的么?怎的还有人来?昨儿老九家的过来时,是不是还跟你打听我的病因?”
  段氏赔笑道:“弟妹们只是担心老太太的身子,您别多心。媳妇已经跟她们说了,老太太是犯了秋乏,不是什么大病,只需要静养就好。只是外头流言不是那么容易压下去的,家里又人多嘴杂”
  于老夫人眉头一皱:“流言?!是家里传出去的?!不是六房那边传出来的?!”
  “这倒没有,六房一声不吭,除了二房知道些端倪外,其他人只知道九丫头那天来过而已。”
  于老夫人松了口气:“她们祖孙俩都不是爱嚼舌的,人品也端正,想必是不会背地里说闲话的。”说罢眼中闪过厉色,“即是家里人胡说八道,你就好好整顿一番,别叫那起子刁奴败坏了六丫头的名声!”
  “是!”段氏肃容应下,悄悄观察着婆婆的神色,又陪着闲话几句,方才离开了萱院。
  回到他们夫妻所住的芷院,大丫头玉蜓迎了上来,扶着她进门坐下,一边倒茶一边小声道:“方才外院的粗使丫头烨莲在二门上寻奴婢,说是她老子娘在外头听说了一件事,六老太太跟九小姐好像在暗地里买田产,她们不知道这事要不要紧,便特地来跟奴婢说一声。”
  段氏停下手上的动作,皱了皱眉:“六房要置田产?她们哪里来的银子?买的是哪里的地?”
  “只知道离顾庄不近,至于银子么,前儿不是听说十五老爷帮他家卖了几样古董?”玉蜓抬眼看了看段氏,“这话是他们家的下人传出来的,听说跟九小姐的舅家有些关联,只是不知道,是她舅家送的地,还是她舅家帮着买的。二太太,您看这件事要不要跟老太太说?”
  段氏瞥她一眼:“这样的小事有必要跟老太太禀告么?六房跟亲戚来往也好,卖东西得了银子也好,置产也不过是小事罢了。族里哪一房没有置过产?六房原本也有田产,不是什么大事。你跟那个丫头说,有空就多注意其他几房的消息,六房只剩下祖孙俩,又不是爱生事的,用不着费心理会。”
  玉蜓挨了个软钉子,脸上有些讪讪的:“是奴婢其实只是担心六老太太近日又是救人又是置产的,若是有了依仗,不知会不会不顾咱们家的体面,在外头胡乱说话?近日想打听老太太病情的人多着呢,万一有哪位太太奶奶想起那日九小姐来过”
  段氏似笑非笑地看着她:“那又能如何?你当外头真没人知道呢?!你操的哪门子的心?若是真个儿担心,明日我就调你去蓉院如何?”
  蓉院正是六小姐文慧原先住的院子,如今没了主人在,里头侍候的丫头婆子们都没了依仗,只是暂时领着月钱,不定几时就要裁出去。玉蜓被女主人的话吓得花容失色,再不敢多嘴了。
  另一名大丫头玉蛾轻蔑地扫了她一眼:连主人的心思都没摸透,还敢上赶着巴结?!活该你吃挂落!她将手中端着的建莲红枣茶轻轻放在段氏面前,道:“二太太,这是方才新熬的,只放了一点红糖,您试试合不合口味?”
  段氏点了点头,尝了一小口:“还好,再熬久些就更好了。六房那边,先前因为老太太病了,兵荒马乱的,竟然没顾上赔礼,实在是怠慢了。你明儿备一份礼,就按往年中秋节礼的例,再添上两成,亲自带人送到宣和堂去,务必要礼数周全!”
  玉蛾怔了怔,眼珠子一转,便笑着应下了。玉蜓却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提醒:“二太太,明天开始要先送二房的中秋节礼,后日才轮到其他几房,这是不是太急了些?如今庄上都在议论老太太的病情,若是叫人起了疑心”
  段氏冷冷地扫了一眼过去,她立时闭了嘴,慌忙低下头去,小心地抬眼打量段氏,却看到段氏脸上一派春风温柔:“傻孩子,难道我不知道这个理儿?我正是担心六老太太心里怪罪我们,才想着礼数周全些,总比她心中气恼,对我们长房上下生了怨怼之心来得好,你说是不是?”
  玉蜓愣愣的,迟迟说不出话来。
  玉蛾将礼送到六房时,颇惊动了庄上不少人。文怡听着张婶的大呼小叫皱了眉头,来到前院,方才知道是长房送了节礼过来。她陪在祖母身边,看着礼单上的东西,再看一眼玉蛾恭顺得有些谄媚的模样,实在摸不着头脑。若说是为先前的事赔罪,这也隔得太久了吧?前后都超过一个月了!可若说是为了中秋送礼,将六房的送礼顺序仅仅放在二房之后,也有些古怪。按照往年的例,六房一向排得很后,再往后,就都是些落魄不起眼的偏房庶支了。长房今年到底是怎么了?
  心生疑惑的不仅仅是文怡,玉蛾一走,便陆陆续续来了几家女眷,连先前一直避而不见的九太太也上门来了,明里暗里打听着长房与六房之间有什么秘闻,四房的五太太更是在亲妯娌间放话,数落长房当家的二太太眼里没人。
  顾庄上下的纷扰叫六房祖孙烦不胜烦,当赵嬷嬷打听到,有人议论九小姐可能跟长房于老夫人的病有关联时,卢老夫人立刻黑了脸,当机立断:“聂家送了信来,说地已经买下了。在秋播之前,咱们先过去看一看!瞧那块地该如何处置才最妥当!”


第三十一章 六房出门
更新时间2010…12…20 18:32:21  字数:3479

 虽然卢老夫人决定要带着孙女儿去视察新田,但毕竟是出远门,又是到陌生地方去,要准备的东西不是一天就能料理完的,等到祖孙俩正式出门,时间已经进了八月。
  本来文怡觉得,新田在山坡下,不远处虽有村庄,但略嫌简陋了些,借住一天不打紧,要是多住几日,以祖母的身子未必受得了,加上眼下正值秋收季节,让忙碌的农户拖儿带女地搬离自家房子,未免不太厚道,不如借住舅舅的宅子,从平阴县城出来,到庄上也不过二三十里地,马车走得慢些,半天也到了,并不麻烦。
  但卢老夫人不想借住聂家,她虽对聂珩的印象不错,但始终讨厌聂秦氏为人。在她的坚持下,文怡只好让步,派张叔打头阵,先到那山脚的庄子里寻了个农家小院,花二两银子赁上十天,但这回庄上的农妇没空来帮佣,她们只能另带仆妇过去做活。赵嬷嬷年纪大了,就留在家里看门,张婶、紫樱跟车,卢老夫人又向九房借了两个车夫。
  这天一大早,六房宣和堂门外,顾宜同正看着两个仆人套车。一辆青油小车,是上回文怡出门时用过的,经由聂家找的车行工匠修补,重新上过漆、换了车帘,看起来倒还有六七成新;另一辆小车,是问二房借的,原是供丫头仆妇出门所坐。顾宜同早就得了信,知道六伯母要带孙女出门,因此早早赶过来帮衬。
  来往的人看到六房这个架势,就知道他家有人要出门了,看起来还不是寻常串门子,不由得私下议论几句,也有人上前跟顾宜同打听。顾宜同也说不清楚,只说是六伯母要出远门,众人听了,各有思量。不一会儿,消息就传出去了,等到文怡扶着祖母出门,打算上车时,九太太胡氏坐着平时串门用的青油小车赶到,满脸是笑地朝她们打招呼:“哟,六伯母,您这是要上哪儿去呀?”
  卢老夫人这些天正为她的变脸心烦,只淡淡地看了她一眼,丢下一句“有事出门”,便上了马车。胡氏被她这句回答噎住,干笑两声,装作亲切的模样,笑着招手示意文怡过来。她是长辈,文怡不好学祖母一般甩她脸子,只好乖乖低头过去了,站在胡氏车前,恭敬问:“九婶有什么吩咐?”
  “吩咐没有,我就是心里担心,才想着叫你来问一问。”胡氏叹了口气,拉过她的手,轻拍几下,“我知道这些天庄子里有些话不大好听,六伯母也是为难,嘴长在人家脸上,人家说什么,我们又有什么法子呢?六伯母叫你出门避一避,也是件好事,就怕别人越发多心,觉得你们祖孙俩是心虚了,那可就糟透了!”
  文怡抿了抿嘴,盯了她一眼,只觉得心中腻歪:难道那些流言能传得那么厉害,没有九婶一份功劳?这会子她装什么没事人?!怕是在试探些什么吧?
  文怡虽然禀性宽厚,这时却也不能忍下去了。那流言原本没什么要紧,只是太过语焉不详了,不知情的人听在耳里,就容易误会,如今若是胡氏认为自己猜到了“真相”,把流言越传越烈,她在顾庄还能立足么?还是应该及早拨乱反正才行!于是她便微笑道:“九婶多心了,今儿出门是真的有事。前儿侄女的舅舅帮着相中一块田地,听说不错,祖母有心要盘下来,又怕别人传话不真切,才想着要亲自去看一看。至于庄上的什么流言,那都是外头人传的瞎话,可笑至极,侄女儿并不放在心上。”
  胡氏的表情有些不自然,勉强笑道:“九丫头的行事真是超凡脱俗了,对这些流言居然毫不在意只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女孩儿家,名声还是很要紧的。”心中暗暗嘀咕:都是老十五多事,叫六房发了一笔横财,如今居然真要买田地了,看来庄上的流言不是虚的。
  文怡淡淡地道:“九婶放心,那些流言,明眼人一听就知道不对,只有闲着没事干的好事之人,方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