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际的事情、夸夸其谈的做法,他是最为反感的。

从这个方面来说,苏天成与刘宗周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

这就是矛盾,实实在在的矛盾。

可刘宗周确实是大儒,不能够轻易否定的大儒。

不管是在繁华的时代、还是乱世,社会都需要刘宗周、黄道周这类人,他们有着书生节气,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yín,追求学术思想,坚持自身的信念。

可这类人,也要好好使用,否则,他们可能会危及到朝廷的根基。

经过了认真的思考之后,苏天成找到了柳敬亭。

自从加入中兴学社之后,柳敬亭再也没有说书了,他已经成为了中兴学社的工作人员,主要是负责跟随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等人,在他们谈话的过程中,注意收集整理资料,总结和归纳其中的认识。

这样的工作任务,可不是随便就能够做好的,所以说,柳敬亭几乎投入了全部的jīng力,一方面,他时常向孙承宗等人学习请教,一方面跟着刘云清等人读书,每次谈话下来,他将整理好的资料,给孙承宗等人过目,对于其中不妥当的部分,马上进行修改。

半个月的时间下来,柳敬亭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里面,有着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了。

隐隐的,他也感觉到了,这个全新的领域里面,有些观点,与士大夫提倡的观点是不一样的,重点强调了民生,也就是要让普通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似乎是将老百姓的利益,放在最前面的,这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观点。

内心里面,柳敬亭非常的感激苏天成,因为苏天成亲自担保,他能够留在中兴学社,不需要继续说书维持生活,接触的人不一样了,见识也不一样了。

得知苏天成找他有事情,柳敬亭匆匆赶到了县衙。

“柳兄,在学社半个月时间了,感觉如何啊。”

“非常好,草民感谢大人给予的这个机会。”

“可不要这样说,我听到孙大人、鹿大人和黄大人都说了,你每日里都很是辛苦,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注意身体啊,我本来想着听你说说书的,可惜没有机会了。”

“大人万万不要这样说,若是想听草民说书,随时随地都可以的。”

“好,我有个想法,就在最近的时间之内,请你说一段书,不过不要说到历史书籍了,说一说我大明朝的事情,重点是老百姓的疾苦,你在市井多年,知道老百姓的疾苦,知道老百姓的怨气和不平,就将这些事情说出来,让那些士子和士绅富户,好好听听,知道他们需要做一些什么事情。”

柳敬亭非常的吃惊,说书人最大的忌讳,就是不能够随便的议论朝政,因言获罪的事情太多了,老百姓的疾苦算什么啊,要是随便议论朝政了,被降罪了,那才是破天的冤枉。

“你不要有什么担心的,这次你说书,听的人不多,但绝对是能够实实在在做事情的,你仔细整理一下,也认真准备一下,就说老百姓的疾苦,不要有什么忌讳的,你大可放心,所有的责任,我来承担。”

“大人,这书草民说了,不过不能够要大人承担责任啊。”

“就这么定下来了,我来承担所有的责任,你不要坚持,要求你来承担责任,会引发很多事情的,你也不一定能够承受。”

“大人,那草民准备好了之后,首先给大人说说,看看是不是有什么犯下忌讳的地方。”

“呵呵,柳兄,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婆婆妈妈的,请师师为主,你认为合适的,直接就说出来,老百姓的冤屈太多了,可惜我们好多的士大夫,忘记了这一点,在他们看来,老百姓都是愚昧的,就是要依靠你说出来,你可要记住,你到了中兴学社,代表的是好多的穷苦人,他们的委屈和要求,你要大胆的说出来。”

柳敬亭看着苏天成,感觉到眼眶发热,有些说不出话来了,他内心的感受,也愈发的真实了,中兴学社不同于其他的学社,重点是为着老百姓的利益考虑的,而且是要求士绅富户做出来贡献的。

“大人放心,草民一定做好准备的。”

柳敬亭离开之后,黄道周也到了县衙。

苏天成和黄道周之间,说话就直接很多了,刘宗周到江宁县来了,黄道周肯定是知道的,两人以前的交情,也是不错的,要想说服刘宗周,或者是让刘宗周继续研究自身的学问,继续发扬光大儒学,不是简单的事情,苏天成需要得到黄道周的帮助。

黄道周得知了苏天成的想法,沉吟了好长的时间。

他确实知道刘宗周的思想,在朝廷上的时候,刘宗周坚持自身的想法,不惜和皇上辩解,想要转变思想,恐怕不容易。

不过,大半年的时间,黄道周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江宁县发生的一系列的改变,江宁营取得的骄人的战绩,这些都是在江宁县赋税政策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慢慢的,相信事实的黄道周,觉得苏天成坚持的一切,是正确的。

他同意了,和苏天成一道来说服刘宗周。

做好了一切的准备,苏天成稍微安心了一些。

刘宗周的认识固定了,不可能通过一次的交谈,就让其放弃以前的想法,这不现实,但至少可以做到,令刘宗周不反对中兴学社坚持的观点和做法。

做任何的事情,有人支持,就必然有人反对,想着天下的读书人、士绅富户,都是一个鼻孔出气,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包容一切的心胸要有,但更要用强制的手段,推行一切的政策,保证政权的运转。

退一万步说,最不济的局面,就是刘宗周坚持己见,团结东林党和复社,与中心学社对着干,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心学社的发展步伐,不会因为这些坎坷慢下来,相反,通过一系列的斗争,中兴学社的思想,慢慢的成熟和完善起来,达到一定的历史高度,从而团结最多的读书人,众人拧成一股绳,逐步的改变大明朝千疮百孔的局面。

第二百九十三章柳敬亭的能力

十二月二十日。

刘宗周终于到了中兴学社了。

刘宗周来拜访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等人,可真实的目的,还是想着见到苏天成,有不少的事情,他需要和苏天成辩论,甚至是改变苏天成的看法,或者是纠正苏天成的错误,特别是有关一些理论上的认识。

他与孙承宗等人,都曾经同朝为官,而且孙承宗曾经是他的上级,所以说,在中兴学社的见面,气氛是非常不错的,大家暂时没有谈到学术认识上面的差异。

得到了通知之后,苏天成迅速赶到了中兴学社。

和他一起到学社的,还有渠清泽。

苏天成没有马上到静思堂,而是找来了柳敬亭。

他告诉柳敬亭,今天就是说书的时间了,地点就在静思堂,听众就是目前在静思堂的一帮人,没有其他人了。

柳敬亭早就做好了准备,满口应承。

柳敬亭在准备的过程中,还是告知了苏天成他说书的大概内容,所以说,苏天成也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的。他需要利用这些事实,来和刘宗周进行辩论。

历史上,有关柳敬亭说书的能力,有一首诗可以证明:突兀一声震云霄,明珠万斛错落摇,似断忽续势缥缈,才歌转泣气萧条,檐下猝听风雨人,眼前又睹鬼神立,荡荡波涛瀚海回,林林兵甲昆阳集,坐客惊闻色无主,yù为赞叹词莫吐。

这首诗词。充分说明了,柳敬亭说书的能力。举世无双。

这也是因为,柳敬亭在说书的时候,将自身的感受,悉数都融入进去了,有了真实的感情,说出来的东西,就特别能够打动人了。

刘宗周已经五十五岁了,完完全全是苏天成的长辈。

苏天成刚刚进入静思堂。孙承宗就站起来,为苏天成介绍了。

“苏大人,这位是刘大人。”

刘宗周面容清瘦,长着一缕山羊胡子。

苏天成连忙稽首行礼。

“江宁县知县苏天成,见过刘大人。”

“苏大人客气了,在下乃是乡村野夫,当不起苏大人如此大礼的。”

刘宗周边说。边稽首还礼。

一边的孙承宗,本来还想着说些什么的,看见了这样的情形,没有开口,至于说鹿善继和黄道周,都没有说话。但脸色不是很好。

先前闲聊的时候,刘宗周虽然没有说到学术上面的问题,可一直都没有提到中兴学社的宗旨,作为一名大儒,这样的态度。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按说到中兴学社来了。应该是大家一起畅所yù言,甚至可以争论的。

苏天成笑了笑,出现这样的情况,才算是正常的,若是刘宗周脸上带着微笑,摆出来一副大咧咧的架子,仿佛是要教训晚辈的样子,那也不配称为大儒了。

“刘大人到中兴学社来了,机会难得,在下准备了一些礼物。”

众人都有些奇怪,中兴学社是不送礼的,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难道苏天成要破坏这个规矩了吗。

“这位是柳逢春,字敬亭,乃是中兴学社的社员,闻知大人到中兴学社来了,很是仰慕,准备说一段书,请大人品鉴一下,不过,有件事情,在下可要说在前面,柳兄说的书,可能涉及到了一些百姓的疾苦了,这都是在下要求说的,若是出现了什么犯忌的地方,所有责任,在下一力承当了。”

柳敬亭猝不及防,想不到苏天成在这样的场合,公开承担了责任,这也表示着,自己说说,就是骂到朝廷官员了,责任也是苏天成直接承担的。

一时间,他有些踌躇了,不知道该不该说了,若真的给苏天成找麻烦了,自己也是不好意思的,人家可是自己的大恩人啊。

“柳兄,不要有什么忌讳的,尽管说就是,今日在这静思堂的,都是曾经在朝廷为官的大人,有些事情,诸位大人是知道的,我早就说过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若是总不准百姓说话了,有朝一日恐怕想听都没有机会了。”

渠清泽的面容有些变化了,苏天成说这些话,胆子也太大了一些,这岂不是讽刺朝廷,不能够明辨是非吗。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

到了这个时候,柳敬亭反而放开了,苏天成都说出来这样的话了,自己要是还遮遮掩掩的,那也太不够意思了,大不了出事情了,自己一力承当,就说与苏大人没有关系。

檀木拍响,声音清脆。

柳敬亭开始说书了,这恐怕是他说的最动情的一回了,说到的是自己见过或者是听过的事情,是大明朝活生生出现的事情。

“话说我大明朝某地,有一户人家。。。”

这个故事,确实很悲惨,柳敬亭说到的是一户人家,父母含辛茹苦,抚养两个孩子长大,一儿一女,怎奈遇见了荒年,田地里面,几乎颗粒无收。

困难到极点的时候,村里好多人饿死了,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了,可惜村里的士绅富户,根本就不愿意拿出来粮食救济。

好在这户人家的儿子争气,考中了秀才,依靠着禀米,在村里教书,总算是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不至于饿死。

可厄运还是降临了,这户人家的女儿,长得很是美貌,不幸被村里一家士绅的儿子看上了,谁都知道这个士绅的儿子,是典型的纨绔子弟,不学无术,整日里无所事事,惹是生非,恃强凌弱,欺男霸女,一把年纪了,臭名在外,根本没有人上门提亲。

一日,这个纨绔子弟,找了一个机会,强抢姑娘,而且侮辱了姑娘。

姑娘哪里承受得住这样的侮辱,上吊自杀了。

这件事情,引发了轩然大波,不过,士绅家的纨绔子弟,根本无所谓,他做的坏事够多了,也没有怎么样,不过死个女孩子,多大的事情啊。

士绅为了自家的儿子,找到了秀才,想着私了。

秀才毕竟是读书人,哪里受得住这样的气,他的父母悲痛yù绝,双双病倒了,秀才憋着一口气,到了县里,状告士绅家公子。

很可惜,士绅早就想办法,买通了县衙的官吏。

秀才前去告状,反而被诬陷,说是在村里做私塾先生的时候,调戏女孩子,恶意敲诈诸多的士绅。

县衙判决,秀才被剥夺了功名,发配边关充军。

秀才的父母得知了消息,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没有几天的时间,双双离世。

秀才的妻子长相也是不错的,纨绔子弟见到秀才被充军了,恶向胆边生,索性抢过来了秀才的妻子,一并侮辱了。

村里的百姓,看在眼里,无可奈何,谁都知道,士绅的关系硬,有官府撑腰,谁要碰上了这样的事情,只能够是自认倒霉。

说书的过程中,柳敬亭龇牙咧嘴,感情完全表露出来了,说到激动的地方,甚至眼红了,差点流出来眼泪。

孙承宗一大把年纪了,几次都坐不住了,恨不得站起身来,怒斥士绅和知县,其余人更是好不到哪里去,脸上的颜色都变了。

最后,柳敬亭还是给了一个好的结尾,

秀才的妻子,忍辱负重,苟活下来,在村里好心人的帮助下,到了府里去告状,最后,士绅子弟被判决斩立决,知县被撤职,秀才恢复了功名。

做完了这一切的事情,秀才的妻子自尽身亡了。

秀才感慨世间的不公,遁入山林,出家做和尚去了。

柳敬亭说完之后,大家很久没有说话。

最后这一段,明显是柳敬亭故意加进去的,试想一下,秀才妻子一个弱女子,怎么可能到府衙去告状,既然士绅有着如此厉害的关系,秀才的妻子怎么可能告状,最终的结果,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就是秀才一家人,家破人亡,士绅什么事情没有。

刘宗周听完了这段书之后,不听的用手抚摸胸口,显然是一股气郁结在了心里。

静思堂里面,众人都是闷闷不乐,听了这样的故事,没有谁会高兴的。

当然,也是柳敬亭说的太好了,众人都沉进去了,将自己当做了那个秀才,感受着秀才内心的悲怆,要知道,主角是秀才啊,是有功名在身的人,尚且遭受到了这样的结果,这要是放在普通百姓的身上,那就不需要说了,告状的机会都没有。

孙承宗等人,都是相信这样的故事的,他们见过太多了,恃强凌弱的权贵,比比皆是,官府为虎作伥,眼睛里面看到的,就是银子。

这等的事情,说不定正在大明朝的某地发生。

当然,这样的故事,是绝不准在公开场合讲出来的,这是抹黑了大明朝,抹黑了大明朝的官吏士绅。

柳敬亭说出来这样的故事,如果别有用心的人知道了,一直诉状,是要吃官司的,说不定自己就被发配充军了。

当然,苏天成在前面,已经承担了责任,再说了,今日听说书的人也不同了,毕竟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没有谁去做那等卑鄙事情的。

苏天成一直在观察众人的情绪,他感觉到,时机依旧成熟了,可以借题发挥,说出来自身的感受了,让众人理解一下,为什么官员要踏踏实实的做事情。

第二百九十四章最大的收获

“刘大人,不知道您听了柳兄说到的故事,是什么感受啊?”

刘宗周看着苏天成,眼神显得有些深邃,他已经感觉到,苏天成很不简单。

“苏大人为什么这样问啊,柳逢春的快书,在苏州、杭州一带,是非常有名气的,我听人说过,柳逢春说到的武松打虎的段落,能够震撼所有人的,今日听到的快书,感受完全不同,有着一股郁结之气,我倒想听听,苏大人身为江宁县知县,若是听见这样的事情,该会有何等的感受。”

苏天成站起来了,他需要的,就是刘宗周这样的话语。

“在下就冒犯了,说出来自身的感受。”

“柳兄说的这段书中间,牵涉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一一复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