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qidia阅读。)

第四百六十三章阿济格的决定

(感谢john01b的打赏,谢谢了。《宦海通途》从今天开始继续上传了。)

张凤翼这些天的日子很是不好过,虽然被任命为辽东经略,可江宁营征伐后金鞑子,朝廷似乎忘记他这个总领辽东事宜的统帅了,一切的光环都被苏天成和江宁营夺去了,他一直守在昌平府,进退两难。

两万多的将士悉数都守候在昌平府,也不敢撤退,谁知道鞑子下一步会如何的行动,昌平府属于比较富裕的地方,若是落入鞑子的手里,他这个辽东经略,恐怕就要引咎辞职了。身边最能够打战的卢象升也被抽调走了,剩下王朴,勉强可以。

皇上的圣旨终于到了,接了圣旨,张凤翼失落的情绪丢去了,换来的是恐惧。

原来,阿济格率领的后金鞑子,在江宁营的面前损兵折将,已经准备从昌平一带,退往居庸关,取道喜峰口离开关内了,皇上命令他在昌平府一带展开阻击,最大限度迟滞阿济格撤退或者说逃跑的速度。

阿济格率领的还有七万大军,凭着昌平府城的两万军士,想要阻拦阿济格的大军,这和找死是差不多的,如今的情况下,仓皇逃窜的阿济格,绝不会攻打昌平府城了,也就是说,张凤翼必须率领大军,在野外阻击阿济格的大军。

想到这样的安排,张凤翼怎么能够不毛骨悚然。

他不知道,皇上还是出现了好大喜功的毛病了。

江宁营和大同边军正面迎战阿济格率领的八万大军,仅仅一个多时辰,歼灭接近一万的鞑子,阿济格率领剩余的鞑子撤退了,开始逃跑了。

几天时间下来,苏天成带领大军,剿灭了接近三万鞑子,这在朱由检看来。是巨大的胜利,说明江宁营有能力歼灭更多的鞑子,就算是不能够全歼十万鞑子,也要给予鞑子更大的杀伤力,取得更大的胜利。

所以,朱由检给尚在昌平的张凤翼下达圣旨了,他不知道。江宁营来就是异类,北直隶其余的卫所军队,见到鞑子之后,照样是双脚打颤,生怕自己跑的慢一些的。

接到圣旨之后,张凤翼不敢耽误。马上召集王朴以及延庆卫的指挥官,向他们传达了皇上的圣旨,特别强调指出,江宁营获得了那么大的胜利,如今鞑子已经成为惊弓之鸟,想着逃跑了,这样的时刻。昌平府的守军,必须要最大限度的迟滞阿济格逃跑的速度,若是眼睁睁看着鞑子逃走了,谁也不要想着有好日子过。

王朴必须要表态,大同边军的名气慢慢传出去了,跟随江宁营征战的三万大同边军,虽然损失惨重,但已经打出来自身的名气了。自己是大同的总兵,带领五千军士,来到昌平府,要是什么都不做,就这样回去了,恐怕受到讥笑的,再说了。大同总督梁廷栋的教训,已经在眼前了,因为惧怕后金鞑子,迟迟没有出兵。被剥夺了指挥作战的权力,估计后面也会被调整的,自己只是总兵,惹怒了皇上和朝廷,说不定被一撸到底的。

再说了,自己带领的大同边军,在卢象升的指挥下,也曾经在居庸关抗击阿济格率领的大军,足足坚持了三天的时间,为朝廷调动江宁营,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这一次,同样可以用这样的办法来应对的。

圣旨是死的,人是活的,办法总是要想出来,王朴提出来,昌平府城周围,没有多少险要的地方可以守卫的,最好的办法,还是集中一部分的大军到居庸关,料想逃跑中的阿济格,绝不会攻打昌平府城了,所以说,留下五千军士守卫昌平府,余下的一万多将士,悉数到居庸关增援,扼守住要塞,迟滞阿济格率领的鞑子大军。

张凤翼几乎没有犹豫,就批准了这个建议。

这里面的猫腻,众人都是明白的,阿济格逃跑的路线,谁都不知道,只能够猜测,所以说,守卫昌平府的基础上,扼守住居庸关,自己按照圣旨的要求,做好了相应的部署,至于说阿济格改变行军路线,从其他地方离开关内,那就不是自己的责任了。

唯一做出来的改变,是驻守昌平府的军士,必须保持在一万人左右,剩余的一万多军士,迅速赶赴居庸关,加强那里的守卫。

驰援居庸关的任务,自然落到了王朴的身上。

王朴有些不满意,他早就预料到,驻守居庸关肯定是自己负责的,所以说在提出来建议的时候,想着尽量多带一些军士,力量强大一些的同时,也能够尽量多坚持一些时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阿济格从居庸关撤走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这条道路距离最近。

按说昌平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除非阿济格的脑子坏了,否则不可能攻打昌平府。

可王朴不能够提出来反对意见,张凤翼是辽东经略,手里揣着圣旨,自己要是不听从调遣,不要等到皇上的圣旨,张凤翼就可以将自己一撸到底了。

这个时刻,张凤翼和王朴都不会想到,阿济格的脑子还真的如同他们想象的一样,有些坏了。

带领十万大军入关的阿济格,如今领着七万兄弟,开始大撤退,这样的气,他是忍不住的,损失了接近三万的军士,什么都没有捞到,先前劫掠的钱财,悉数归于江宁营了,在满城劫掠的钱财,因为撤退,也遗落在路途中间,不用说也是被江宁营得到了。

如此大的耻辱,阿济格不能够接受。

身边还有七万大军,这些兄弟跟着出来,图的是什么,至少要劫掠到钱财,若是两手空空的回去了,损兵折将,皇上阿哥怪罪下来,自己无法辩驳。

诸多的想法涌上心头之后,阿济格的想法很快发生改变了,他盯住了昌平府城。

身边的谋士也了解阿济格的想法,纷纷建议,可以攻打昌平府城,只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一定能够有收获的。

这样的情况下,阿济格开始布置了,两万大军攻打昌平府城,两万大军jǐng戒,阻拦明军的增援,剩余的三万大军,监视居庸关的方向,做好准备,等到大军攻下昌平府,搜刮所有的钱财之后沿着居庸关的方向撤退。

一旦决定下来,鞑子的行动还是很迅速的,开始朝着昌平府的方向急速前进。

房山县距离昌平府不过两百多里地,对于阿济格来说,这点距离根就不算什么的,他认为谋士说的话很有道理,大明朝廷恐怕以为,自己主要的任务是逃跑了,尽快离开关内,绝不会想着攻城拔寨了,说不定朝廷已经开始庆贺了,这样的时候,自己出其不意的攻打昌平府,用最快的速度拿下昌平府,一定能够有巨大的收获。

虽然领教了江宁营的厉害,可对于大明其他的军队,阿济格还是没有看在眼睛里面的,从喜峰口入关以来,大明朝卫所的军队,跑的比兔子还快,这样的军队,自己要是畏惧了,那就不是大清国的勇士了。

阿济格的这个决定,确实出乎了绝大部分人的预料。

朱由检考虑到的是在各个关口阻拦阿济格逃跑,所以给尚在昌平府的张凤翼下了圣旨,可他绝对没有想到,阿济格会派遣重兵攻打昌平府城,至于说朝廷里面的大臣,包括温体仁和杨嗣昌等人,都很乐观的认为,阿济格被彻底打怕了,恐怕是迫不及待的想着逃出关内了。杨嗣昌还提出来建议,继续调遣大同边军,合力围堵阿济格。

就在朝廷普遍欢庆的时候,阿济格率领的大军,绕开了京师,朝着昌平府的方向扑过去了,此时此刻,得到消息的杨嗣昌,依旧认为阿济格是在逃跑,逃跑的线路都是按照自己预计的路线,从昌平府到居庸关,接着道喜峰口,这是最近的路线。

六月二十九日一大早,睡眼朦胧的张凤翼,被突然来禀报的昌平府知府惊醒了。

知府脸色发白,说是昌平府外,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鞑子,已经开始准备攻城了。

尚没有想过来的张凤翼,大声斥责知府,鞑子遭遇了重大损失,想着逃跑了,怎么可能攻打昌平府城,不过,知府再一次的说,昌平府城真的被鞑子团团包围了,估计马上就要开始攻城,府城里面已经乱成一团,恳请经略大人主持大局。

张凤翼来不及洗漱,跟随知府快速赶到城门。

一路上,看见慌乱的百姓,如同无头苍蝇,到处乱窜。

城门已经关闭,所有守城的军士,都上了城墙。

张凤翼走上城墙,看见外面密密麻麻的鞑子,感觉到了眩晕。

他万万想不到,这个时候,鞑子还想着攻打昌平府城,就在昨天,王朴带领一万多军士,赶赴居庸关,昌平府城的守军只有一万人,严格说,昌平府城的守卫力量,是最为薄弱的,而且军士根就没有思想准备,鞑子会攻打这里。

张凤翼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他想到了,鞑子的决定,朝廷肯定是没有想到的,也就是说,不会有援军来增援昌平府,而且鞑子准备攻打昌平府城,一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若是被鞑子攻下府城,恐怕什么都不会剩下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qidia阅读。)

第四百六十四章必须做出来的决定

江宁营再次获胜,打跑了阿济格率领的八万大军,而且歼灭鞑子近万人,这已经令人震惊了,几天的时间,连续三次获胜,歼灭鞑子近三万人,特别是第三次,是在以少战多的情况下,取得的胜利,这足以令人骄傲了。

可苏天成没有同意朝廷里面某些大人提出来的庆贺的建议。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这样的教训太多了。

阿济格率领大军离开,沿途散落不少的财物,这是财物都被江宁营将士捡起来了,这令江宁营再次增加了收入,不过这个细节,却引发了苏天成的思考。

阿济格深入关内的目的是什么,后金建国,派大军进入关内,有炫耀其实力的一方面,但后金的军队建制没有改变,满蒙八旗的军士,依旧没有军饷,绝大部分都是靠着劫掠来得到补给,这次大军进入关内,要是不能够劫掠到钱财,那阿济格还能够统帅住那么多的军士。

不要说阿济格,就是江宁营,对将士的待遇,也是丝毫不敢疏忽的,不管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保证将士的军饷,这是基础,大明处于风雨飘渺之中,当兵就意味着打战,意味着厮杀,意味着随时有可能丢失性命,人家可没有义务随便抛弃性命。

大明军户屯田的制度,已经走入了死胡同,军士的待遇极其低下,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这是不争的事实,后金的军队,甚至没有军饷,可人家凭什么能够有如此强悍的军队,仅仅依靠jīng神上面的忽悠可行吗,肯定是不行的,物质鼓励占据了很大的成分。

不客气的说,后金鞑子每次入侵关内,都得到了极大的好处。有些鞑子甚至是一夜暴富,如此的情况下,谁会不用尽气力拼命呢。

当然,江宁营的骁勇,不仅仅是建立在物质鼓励的基础上面,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毕竟一支军队需要有军魂。有强烈的荣誉感,这些是金钱买不到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后金何尝不是如此,汉人在他们的眼里,属于下等人,鞑子将自身的地位看的很高召唤恶魔妞最章节。历史上的大清国,一直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汉人是满人的奴才,通过征服奴才,获得胜利的感,以至于统领天下,如此的美好愿望。军士岂能不拼命。

休整不到一天的时间,苏天成召集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毕懋康、熊子健等人,说出来了自己的打算,苏天成认为,目前的情况下,要继续追着阿济格厮杀,不能够让阿济格喘息,要一路不停的将阿济格赶出关内。江宁营和大同边军的任务还没有完成,阿济格虽然遭遇了惨败,但主力尚在,还有极为强大的战斗力,稍微不注意,人家就有可能卷土重来。

苏天成的提议,毫疑问获得通过。特别是孙传庭和熊子健两人,举双手赞成,他们都觉得上一战很是窝囊,几乎没有发力就结束了。

讨论该沿着什么线路追下去的时候。苏天成毫不犹豫的指向了昌平、居庸关的位置。

他的理由很简单,这一条线路最近,阿济格进入喜峰口,也是从这条线路进来的,很是熟悉,离开的时候,没有理由走的道路,这是人的性,与战术关。

三万江宁营将士,两万多大同边军,分为了前军中军和后军。

前军以江宁营骁骑营、前锋营、健锐营、步兵营、亲兵营和斥候营为主,人数两万人,中军以江宁营神机营、炮兵营为主,另外有大同边军一部分的兵力,也是两万人,其余一万余人为后军。

三军的职责也不尽相同,前军中军主要是追击进攻鞑子的大军,后军主要为后勤部队,护卫粮草和钱财,后军主要是江宁营执法营直接负责。

苏天成、卢象升和孙传庭指挥前军,洪承畴、毕懋康指挥中军,熊子健指挥后军。

其实苏天成已经有了想法,他和洪承畴两人商议过,待到这次的征战结束之后,这两万多的大同边军,悉数加入江宁营,这样一来,江宁营的人数大大增加了。这一批的大同边军,经历了残酷的战斗,身的素质就是不错的,如此江宁营的整体实力,将大大的增强。

至于说大同总督梁廷栋那里,不需要考虑了,依照苏天成和洪承畴两人的判断,梁廷栋恐怕不要想着继续回到大同去了。

苏天成甚至写好了密折,推荐卢象升出任大同总督。

大军很出发。

几乎在出发的同时,苏天成得到了斥候的禀报。

阿济格率领大军,包围了昌平府城,已经开始发起冲锋,阿济格率领的七万大军,分为了三部分,两万鞑子负责攻打昌平府城,两万鞑子负责京城前往昌平府方向的jǐng戒,三万大军前往居庸关,打通撤退的道路。

出人预料的是,阿济格亲率大军,攻打昌平府。

得到这个消息,洪承畴等人都很着急,认为江宁营要加步伐,前去援助昌平府城,卢象升告诉苏天成,辽东经略张凤翼大人应该在昌平府城之内,若是鞑子攻破了昌平府城,杀害了张凤翼大人,朝廷的颜面将荡然存,指挥抗击后金的辽东经略都被鞑子杀害了,还谈什么抗击后金的事宜啊。

苏天成没有马上表态,他仔细看着斥候绘制出来的地图,那上面标注了鞑子三股军队的位置。

苏天成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准确的,阿济格并不知道大明的辽东经略张凤翼正在昌平府城,若是知晓这个消息,一定会加疯狂的进攻昌平府城,能够活捉大明朝的辽东经略,这样的胜利也是了不起的,能够掩饰损失三万军士的过失。

救援是必须的,不能够让阿济格攻破昌平府城,否则生灵涂炭,不知道要死伤多少的百姓,阿济格的这次攻击,带有赌博的性质,也是内心怨气的最大发泄,一旦攻打下来昌平府城,必定是寸草不留全能狂少。

放在以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朝廷除了叹息和愤怒,不会发出来其他的声音,但江宁营出现了,重创了鞑子,取得连续三次的胜利,如此情况下,要是继续出现鞑子屠城的境况,恐怕会有数不清的折子劾江宁营和他苏天成。

现实情况就是这样,你有能力,就要承担大的责任,不管你是不是能够承受。

洪承畴和卢象升等人,都盯着苏天成,等候他做出来决定。

这一幕很是有意思,要说洪承畴和卢象升也是堂堂的一方大员了,曾经叱咤疆场,指挥千军万马,如今却围在一个年轻人的身边,丝毫不表态,这就是实力的体现。

苏天成已经展现出来强悍的实力,这等的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