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乡小农民-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国富老人说就放点盐煮就好吃,张叔则是认为应该多放一点调料,比如花椒,大料,五香粉什么的。
刘奶奶则认为一定要把花生壳先剥开一个小口子,以便让它更入味。有了味道的花生才是最好吃的!
王勇则是认为应该把花生完全剥壳,直接煮花生粒就好了。
大家都想按照自己的意图煮花生,可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还是原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热闹的雯雯给大家解了围。
“那就大家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一点好了!雯雯做裁判哦!”
听了雯雯的话,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再争吵,默默地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各自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煮出最好吃的花生。
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有一个孩子懂事,真是丢老人了,还说什么呀!赶紧回家干活呗!
等回到家里,太阳还在西边山头上老大一截呢!不过等不及想要证明按照自己的想法煮出来的花生才最好吃的众人都开始各自忙活起来。
首先第一步就是洗花生。
花生上带着不少的烂叶子沙土,必须要将花生外壳上的杂物,沙土都清洗干净。然后才能下锅煮。
只是因为水龙头不够,王勇被众人一致给赶出了院子,要他去门外的小河哪去洗。说是他年轻,走几步路又累不着。
雯雯跟着王勇身后,看着他忙碌地洗花生。一连洗了四遍,这才没有了沙子和土了。又漂洗了一边才算是结束。
把洗好的花生放到一个盆里,又拿过一个空盆。王勇开始对着这些花生发起了冲锋,一会儿功夫就杀的他们丢盔弃甲。
不过小粒花生因为皮薄,果粒饱满。原本就十分的不容易剥壳,大妈种出来的这些小粒花生则更加的变态,薄薄的一层外壳紧紧地包裹着饱满的花生粒,想要剥开每一颗都十分的不容易。
这不。雯雯帮着王勇剥了没几个,就干脆动嘴了,直接用牙像磕瓜子一样先要一个开口,然后再用手拨开。
就是这样。没剥上几个,小丫头也受不了了。
“爸爸,花生太不好剥开了。你看,我的手都被硌疼了!”
“哦?快让我看看!”
王勇赶忙心疼的伸过脑袋看了过去。对于这种果实饱满的花生来说的确是不好剥,就是大人剥时间长了,也肯定会剥的手疼,跟不用说皮娇肉嫩的小孩子了。
雯雯伸出自己白白嫩嫩的小手,直接伸到王勇眼皮子底下,让他看清楚。
“恩,没事,一会儿就不疼了!爸爸给你吹吹啊!”
说完,王勇就对着雯雯手指肚上那几个硌出来凹痕使劲儿吹了几口气,吹得雯雯感觉自己的手指凉飕飕的,似乎真的感觉不到疼痛了。
“哇,你好厉害呢!一点不疼了。可是,可是雯雯还想帮爸爸剥花生啊!”
王勇明白小丫头的意思,现在是不疼了,可是一会儿剥花生之后,又会疼了。看来小丫头对剥花生都有阴影了。
“不用啦,你看,你已经帮爸爸剥了这么多了,应该歇歇了,就在边上看着爸爸做好不好?“
雯雯歪着小脑袋,看看王勇,又看看那些盆里的小半盆花生粒,感觉刚才自己的确帮爸爸拨了好多的花生粒,才开心地说:“恩!”
“雯雯可以去看看他们煮熟了没有,回来告诉爸爸。”
王勇怕雯雯无聊,就打发她去家里打探一下敌情。小丫头点着头,连蹦带跳的跑回家里去了。
又过了十来分钟,王勇才把盆里的花生全部剥完。剥出来了大概有两斤来的有着淡红色表皮包裹的花生粒。
花生剥完了,王勇松了一大口气。这刚锄的花生没晒干之前,的确是太难剥了!晒干之后,失去一部分水分,花生和花生粒就不会这么紧实,也就会相对的好剥一点。
这不由地让王勇想起以前听一个同事讲过的故事。
说是九几年,具体的时候记不清了。国内一家厂子要从日本进口一种利用花生壳压制的板材,联系好之后,对方厂家提了一个要求,谁是要带为收购一批花生,钱就从他们购买的板材里扣除。
这咱国内的厂家一听还有这好事,当然同意了。话说这可是能节省不少的外汇的好事,在那个年代,国家外汇不足,可不是现在多的话都花不出去的时候。
这事必须的吐槽两句,真的是花不出去啊!想买好东西人家对你封锁,技术买不到那就买能源吧,人家还制定了一堆的各种政策要不就是提价。提价,再提价,方正你是别想顺顺利利的把钱花出去。
你说这事闹得,有钱都花不出去啊!说出去谁信啊!
那时候外汇可是管理非常严格的,不时什么人或者单位都能弄到外汇的。拿的药一层层的申请,只有那些创汇大户才会有一定的外汇提留。
结果等他们按照对方的要求,将收购的花生拉到码头,人家直接就弄到船上,上面有着一整套的设备,从花生脱壳。到加工成板材,流水线作业。
这边带壳的花生入进去,用不了多长时间,那边板材就出来了。当时可把咱国内的那帮国企大老爷们看傻眼了!
留后就要挨打呀!说多了,咱们言归正传。
当然,那些长得不饱满的花生会好剥很多。而且煮着吃也更容易入味,不过那是会影响产量的,没有一户农家会喜欢自家的花生长成那样。
“走了,咱们一起煮花生了!”
王勇对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回来的雯雯说道。
“恩。太奶奶已经他们已经都煮完了,雯雯吃了好几个。”
说到这里,这丫头偷偷地歪着脑袋向四处察看了一下,发现四周没人。才趴在王勇耳朵边上,小声的告诉他:
“刘太奶奶和三太爷爷煮的花生一点也不好吃,张爷爷煮的最好吃了,奶奶和王倩阿姨都没煮熟呢。还非让我多吃,我就说我要带给你吃。”
“你个小机灵鬼!”
王勇搂着雯雯,看着他手里的几个据雯雯说都没煮熟的花生。下了半天决心之后,才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
剥壳,捏起一粒花生米,放进嘴里。
恩,怪不得雯雯说没熟呢?火候不够,不过大概是他们喜欢这种吃起来脆生生的感觉吧!
可是为什么等王勇吃第二颗的时候,花生粒的感觉却是绵软的呢?好吧,大概这就是为什么张叔总是说她们没有厨师的天赋的原因吧?
王勇带着雯雯走进厨房,准备开始煮花生。
首先要烧一锅水,王勇喜欢把水烧开之后才放调料和花生。
家里的液化气很给力,没用上五分钟,一锅水就烧开了。看着翻滚的水花,王勇想了想,没有放任何调料,而是转身问雯雯。
“你张爷爷用哪个锅煮的?”
雯雯不明白王勇这是什么意思,不过还是指着一口没盖锅盖的不大的小锅说道:“这个。”
王勇看了一下,直接把煤气炤上烧开的那锅水端下来,然后座上了张叔煮花生的这口锅。
王勇觉得自己厨艺再厉害,也不可能超过张叔,所以干脆取个巧,用张叔煮过花生剩下来的水再接着煮自己这锅传说中的水煮花生米。
话说张叔那可是享誉国际的大师级厨子,他老人家配出的料那绝对不差,更何况再加上王勇自己的秘密武器,那绝对是天作之合,无可挑剔。
很快,锅里的水就开锅了。王勇不慌不忙的往里又加入了一小瓶大概不到一百升的灵水,同时,为了给家里的极为老人家和雯雯补身体,王勇又往里加了一滴生命之水。
这逆天的东西一加入到锅里,原本平淡无奇的水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一股清新,自然,非常好闻的味道散发出来。
王勇刚把花生粒一股脑的倒进锅里,雯雯就被这股子味道给诱惑的忍不住了。不断地吸着挺翘的小鼻子,眼巴巴地看着王勇。
王勇看小的看着雯雯的馋样儿,伸出手指在他的鼻头点了一下。
“还没熟呢,这才刚放进锅里,等着吧,一会儿就能吃了。”
一分钟后,锅里散发出来的味道更加浓郁了,已经弥漫了整个厨房。那股子味道让人忍不住的直流口水,太好闻了!
雯雯这个小馋猫口水都已经忍不住了,依偎在王勇身边,不时的伸手在嘴角抹一下流出来的口水。
三分钟后,原本在屋里和院子里互相品评着谁做的花生最好吃的众人也被溢出厨房的味道给惊住了。
王倩第一个醒过来,手里自己住的花生往地上一扔,二话不说,扭头就跑到厨房里。根本不管站在锅边的王勇和雯雯,一点不淑女的从锅边上抄起一个漏勺就往锅里一抄。
“好吃!真好吃!”
一边吃,还不忘边上站着的雯雯,蹲下身子和她一起吃。
“恩,比奶奶和阿姨你做的好吃多了!“
“小坏蛋,吃还堵不上你得嘴呀!”
“就是好吃吗?”
王勇面带微笑的地看着一帮人抢着分吃自己煮出来的花生米,几乎眨眼之间就把自己和雯雯辛辛苦苦剥好,煮出来的花生米给分光了。
要不是雯雯心疼王勇,把自己抢到的分了一点给他,他自己连一粒都吃不到。
“这花生米煮的好!”
“恩,要说那好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好吃!”
“吃到嘴里舒服啊!”
“好吃!”
“真好吃!”
“那个谁呀,王勇,你再煮点,待会我拿回家下酒。”
王勇一时无言,满眼都是心酸泪呀!(未完待续。。)
ps: 话说现在可是双倍月票啊,手里有票的乡亲们支持一下呗?
第三四四章集市上的惊喜
半山村的清晨因为特殊的地理和环境,总是有一场或大或小的雾气笼罩全村。
白色的雾气,远远的,或者站在山顶往下看,白蒙蒙的一片,村子,房屋,人群,道路,路灯,都在这白色雾气中若隐若现。
清晨的半山村总也少不了各种各样的鸟儿们的合唱。大群的麻雀聚集在树梢,草丛,房前屋后,唧唧咋咋的吵个没完。
单个的喜鹊还有斑雀儿,则是多站在房前大树的树梢上,不时的叫上两声,显示自己早起的兴奋心情。
偶尔的还有几只大鸟,比如天鹅,有着长长地细腿的大鹤,还有大雁,野鸭什么的,人家就好多了,不声不响的,也不怕人,就落到院子里,站你身边,仰着脑袋看着你。
一般这个时候,村里人都会拿出一些玉米粒,水果,小鱼小虾什么的,扔给这些不怕死,又好吃懒做的的家伙儿们。
很多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的人都是看傻了,尤其是看到这些珍贵的一级,二级的保护动物,竟然和一些小孩子打闹在了一起,你抱我一下,我轻啄你一下。都是很轻的动作,而且没有一点的恶意。
这和谐的场景那是相当的感人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外面很敏感小心的动物们变得这么放心大胆的和人类和谐相处呢?
如果他们能见到一直留在这里研究动物保护的那些专家,他们一定能给出一个非常肯定的答案。
那就是爱心!
半山村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非常的有爱心。村里出面一号召,全村上下立刻就全村动员,投入到保护村里环境和这些珍稀动物的行动中。
慢慢地,半山村这一片的动物。不管是随处可见的麻雀,还是非常稀有的大熊猫,都变得和人类越来越亲近,似乎也变得越来越聪明。
而且它们似乎能够认出谁是村里人,是可以信任的。谁是陌生人,是要提防的。甚至经常有鸟或者其它动物受伤之后,还知道跑到村里找人求助!
第一次遇到这种事的时候,可是把那几个动物保护专家给惊得目瞪口呆。
尤其又一次竟然看到一只腿部受伤的天鹅,竟然用嘴扯着村里人的裤腿,拉着他去找把自己弄伤的一条怪物鱼复仇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无语了!
这也太妖孽了吧?
怎看都像是小孩子在外面收了欺负,哭着跑回家里找大人或者哥哥姐姐给自己去报仇雪恨一样。
这么多传奇的事情,让半山村总是人来人往不断。虽然不能进入半山村,可是附近的几个还没有搬迁的村子可以进啊!
还有每隔周六周日都有的半山村大集,由于在这里是唯一的可以买到半山村特产的地方,所以每到这两天,半山村村外总是人流如织,热闹非常。
这天又是周末,照例。大集上来来往往的都是人群。人挨人,人挤人的,十分的热闹。除了半山村得特产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摊位。那就卖什么的都有了。
卖小吃的,卖衣服的,卖肉的,卖粮食的。卖水果得等等,都按照集市划分的区域,在各自的摊位上一脸笑容的热情的招呼一个又一个的客人。
不过今天这个集市和以前不同。因为村里的花生下来了。有了新鲜的花生,还有新鲜的毛豆,村民们随便加点调料,用水一煮就端到了集市上大声叫卖起来。
半山村的村民卖东西和其他商户不再一个区域,而是又一个单独的地方。因为好多顾客都说这样可以防止其他商贩假冒半山村的特产欺骗游客。
今天这个集市上,这块区域没有像往常一样只有三五个人,按照村里的规定定量的卖一些村里特产的超级蔬菜,黄金蛋什么的。
难得的,这一区域今天看起来摊位多了不老少,大略一看至少也有二三十个。不过摊位上的东西倒是惊人的一致,不是花生就是毛豆。
当然有人卖的是生的,新鲜的刚从地里摘下来的。当然也有人卖的是煮熟之后,,还有人是两者兼而有之。大家都是有说有笑的一边招呼客人,一边聊天打屁。
他们刚一出现在这里,等把货摆放好,一群早就在门口等得不耐烦的客人就一拥而上,把他们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给我来一斤!”
“给我来一斤!”
“给我也来一斤!”
没错,都是一斤。这是因为每次半山村利用大集出售的东西都不多,应广大群众的强烈呼吁,半山村委会研究决定,要限购!
每位客人只能买一种东西,而且只有一斤。然后就得从这块区域出去。在想进来就得等下次啦!
当然这么做不可能完全杜绝那些自认为脑光精明的家伙儿,他们总是想尽办法多买一些这些倒手就都能赚几倍的好动西。
于是有人从这块区域出去之后,把买到的东西交给别人,然后再偷偷地转回来继续采购。
不过一般是很少有人冒着被列为不受欢迎的人的风险这么干的。更何况,等你出去再进来,估计就这么一会儿功夫,这里的半山村特产早就卖完了。积少成多嘛!
也有人耍小聪明,专门的花钱雇佣一帮子人早早过来等着,一开市就一拥而入,没人一斤,多雇点人,那也能买到不少。
可是大家也不傻,一旦被人知道了,这种人立刻就会被愤怒的人群给赶出半山村。而半山村也不会再有人跟这种人做生意。
现在有人帮着半山村专门做了一个网店,所有想要购买半山村特产的人们都要现在网上登记注册,然后在规定时间内抢一个购买凭证。
等到大集开始的日子,凭借身份证和一个密码,就可以打开这一区域口得那道有密码锁的玻璃门。里面早就准备好了每人在网上登记要购买的东西,交了钱,提着东西就可以回去了。
离着远的,还可以通过快递邮递过去。不用本人亲自过来,因此十分受外地食客的欢迎。不过这种方式更加的容易投机取巧,但是和要千里迢迢的过来一趟相比,还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欢迎。
今天的这些来卖自家产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