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超级强国-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凤山特酿的事,只有暂时说到这里。午餐后休息了半个小时,才开始正式的签字仪式。此前,平原的那个签字仪式,只是确定了这个项目;而这次的签字仪式,则是确定建设与施工方面的协议。米国人的钱,真的不是那么好拿的。

因为华夏人民军陆天放中将以及常务副省长王冬健的观礼,让这次签字仪式的规格提升到了相当的档次。在签字仪式完成之后,又顺便每名佳宾培了几铲土,搞了一个奠基仪式。

至此,由赵无极在《西川上报》的两篇散文引发的事件,终于落到了地上。此后,凤山将出现一座别具风味的博物园,而整个卢江的民间手工艺,也许会以此为契机,得到飞跃式的发展。

在承建签字仪式和奠基仪式之后,因为是下午,纯粹是华夏人的工程,是不会搞到下午搞开工仪式的。赵无极决定带着省市县领导逛一逛凤山最近的变化,去看一看凤山豆干合作社热火朝天的局面。

凤山豆干合作社,因为小包装,每袋20克以内,再加上卖的坐镇便宜,几分钱一袋,已经远销梓州平原等大中城市,成了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喜欢的香嘴小食。因此,现在加入豆干社的农民(以女性为主)从最初的只有几十人,发展到了500余人。

豆干合作社,与其他合作社略有不同,因为它是生产食品,食品本身的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等要求都非常严格。因此,凤山豆干的经营是半企业化半合作社性质的。或者,它是一种半股份制的,其股份主要是劳动力入股。生产豆干,以两三人为一个小组,统一在合作社拿豆子,分散磨豆腐,分散做豆干,最后统一验收质量和数量,最后才统一装袋。

考虑到这些因素,他的生产场地可以一家一户,但是却必须一家挨着一家,因为负责卫生和质量的人,不可能跑到几里外的村里去检查。这种一家一户,相当于一个小的车间。

这些生产方式,都是赵无极在提出要求后,农民自发探索出来的生产模式,事实证明这种方式非常好。在保证质量和卫生的前提下。您制作的豆干越多,拿到的钱也就越多。豆干社本身,除了正常开支以及适度积累(赵无极要求)外,每有收益都进行了“按劳分配”。

而豆干社的开支应该多少,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该是多少。要由合作社的理事会讨论决定。这些理事成员,自然是做豆干最有经验,同时又处事公道的人担任,总之,是农民们自己选出来的。

不过,当赵无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县委书记胡永生后。胡书记却说,十分钟后将要在凤山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同时,一个小时后省委、市委、县委以及军区领导将要召开一个联席会议,研究今后凤山的相关工作。

“哦”赵无极答应了一声。确实,这些项目堆到凤山。不能不引起重视。而此次军部没有来人,显然是将“元基地”的前期建设工作交给了平原军区。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保证这两个基地的正常运作,军地双方确实需要协商一下才行,哪怕是彼此的联络机制,也要确定下来。

“胡书记,那你们忙。我去找李立扬将军吹吹牛。”军方的人员来来去去,其帐篷不但没拆掉,反而还加了几顶。

“你小子,这是扩大会议,不是单独的常委会议。你们凤山乡正股级干部都要列席!你负责通知他们开会!”胡永生说道。“你小子”三个字,道出了二者的关系已经是非常亲密了。

不亲密不行啊!本来,胡永生是要告诉赵无极一个喜讯的,但是,省委领导并没有这方面的指示。

“好的,胡书记。”赵无极根本没有想到。这个会议主要是解决与他个人有关的问题。他还以为,估计是县委要宣布一些与凤山乡有关的决定。

毕竟,凤山此时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军方两个重要机构的入驻,包括民间工艺博物园。以及企业的兴起,让凤山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在经济上就仅次于城关镇的地区,而其他方面的重要性,那就只有赵无极最清楚了。但是,不排除上面要给县委作一些相对明确的指示,以加强凤山的工作。

当赵无极迅速把副乡长以上的干部都通过到,提前两分钟走进会议室时,没想到会议室中已经坐满了人,而奇特的是,会议室还专门改变了一下方式,分列了一个主席台区,主席台上仅仅坐着5个人。

这5个人分别是: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冬健,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马明刚,梓州市委书记丁志凯、梓州市长何克礼、梓州市委常委、卢江县委书记胡永生。

县长安福林都只能坐在台阶下面,自然,赵无极立即招呼乡上的一众干部紧急挨着县上的领导们坐着。当坐下来时,赵无极才想起,此次,县委常委们都来了,原来是要召开常委会议。

待赵无极等人坐下来之后,胡永生对着话筒先咳了一声,然后开始主持人讲话:“现在,开始开会。会议第一项,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马明刚同志传达省委指示。”

“尼媒,又是省委指示,而且还直接到了乡一级,这个时候的政治生活,果然还不太正常。”赵无极听到胡永生这句话,本能地腹诽道。

而凤山乡的一众乡干部们,包括李苹在内,都立即身形一震,坐端正了许多,精神了许多。虽然李苹也认识马明刚以及王冬健等人,但她并没有表现出特殊化的倾向。这是李苹的操守,也是赵无极最终欣赏其人的原因。

马明刚将自己面前的话筒也试了试(这个时候的设备不好,大多有这个习惯,但凤山的设备却是最好的),然后开始讲话:“现在,我宣布省委几项人事任免事项:第一项:任命赵无极同志为卢江县委副书记、工业委员会书记兼凤山乡党委书记,建议凤山乡人大免去赵无极同志凤山乡乡长职务。”

第312章鸣锣开道,保驾护航

“什么?”坐在台下的人,听到马明刚这段话,当即嗡嗡声起,即便是安福林,此前也没听到任何消息啊。

而坐在后排的凤山乡的土鳖们,更是惊诧莫名,他们纷纷望向赵无极,希望看到赵无极的表现。可是,赵无极此时的表情,与平时听上级领导讲话的表情完全一样,看不出一点情绪波动。

马明刚好像是为了配合台子下面的人似的,在宣读了第一项人事任免之后,竟然端起茶杯,悠哉游哉地品了一口茶,然后,扶了扶脸上的眼镜,看了一眼台下的小官员们,再继续他的讲话:“第二项:任命刘达军同志为梓州市工业委员会第一副书记,免去卢江县委副书记、县工业委员会书记职务。”

这一项任免,并不出意外,毕竟赵无极上到了那个位置,总得给刘达军排个位吧。刘达军原来是市工业委员会第三副书记,此次成了第一副书记,亦算进了一步。但这个任命带有一定的“安慰”性质。果然,第三项任免就与刘达军的完全不同,而是升职了!

“第三项:任命赵德正同志为梓州市委农业委员会主任、梓州市农业局代理局长;免去赵德正同志卢江县委副书记职务,并建议卢江县人大免去赵德正同志副县长职务。”

市委农业委员会,一般设在市农业局,属于一块牌子两套人马,但有时,市农委主任也可由市委常委兼任,总体上讲,这是一个实足的正县级职务。而且具有向“副厅”冲击的潜力。

台下的一众干部,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望向赵德正或赵无极两人。赵无极依然无悲无喜,他知道老爸这个职务,是因为自己的关系才上去的。

不过,赵无极并不希望老爸去干这种一线工作。如果省委真要把老爸调走,以给自己腾挪位置,那么,把赵德正同志弄到梓州市政协去当个譬如政协农业委员会的专职副主任,这个副主任,可以是副县级。也可以是正县级。这样,老爸就可以轻松得多了。

但赵老爸的表现却比儿子略为差那么一点,他的脸上,明显有激动的痕迹。

值得注意的是,副县长就是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只是分工不同。本质上依然是副县长,与副县长是完全平级的。因此,省委任命状里才是免除赵德正同志“副县长”职务,而不是免除“常务副县长职务”。

省委连续任免了三项人事,在卢江县的干部看来,此时应该结束了,包括赵德正同志的一些老干部手已经举起来。准备鼓掌了,但是,赵无极立即用手势将凤山乡的干部压了下来,因为,这个任命一定有第四项,或者第五项。否则,这个任命在省委常委会上就会引起反弹!

但是,令赵无极大跌眼睛的是,马明刚稍为顿了一下后,却说出了一句话:“省委文件宣读完毕!”

赵无极只得和大家一同鼓起掌来。

“下面。请梓州市委书记宣读市委文件。”胡永生一句话,为赵无极解了惑。

“同志们,我宣布梓州市委决定:任命李江林同志为卢江县委副书记,代副县长;免去李江林同志县委组织部部长职务。任命李苹同志为卢江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免去李苹同志望坪区委书记、凤山乡党委书记职务。市委决定宣布完毕。”

丁志凯的话,带着明显的西北口音。赵无极感觉,丁志凯才50来岁,应该是某个巨二代。

众人又是一阵热烈的鼓掌。

“下面,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冬健同志作指示,大家欢迎——”

“同志们,特别是卢江和凤山的同志们,可能会感觉到很突然。省委这几个人事任命,并没有征求相关同志的意见,也没有征求升职、调职同志本人的意见。

同志们,今天省委和梓州市委的人事任命中涉及到的几位同志,都各有特长,各有千秋,都是我们事业不可多得的好干部。

这里,我就重点说说赵无极同志吧,大家也许最关心他。省委作出这个决定,其实也是考虑了很久的,据我说知,在三个月以前就有人动议,要调动赵无极同志到京都去任职,也有人动议调赵无极同志到梓州去任职。

为什么赵无极同志能够得到这么多领导干部,包括高级干部的推荐、肯定?这就涉及到赵无极同志本人的问题了。赵无极同志有很多优点,第一个优点,就是爱学习。我记得他在《凤山乡干部工作守则》上要求的第一条,就是每个党员干部要努力成为‘学习型干部’吧。最近,省委正在研究,把赵无极同志的这个经验推行到全省范围,并要作硬性要求。

同志们,赵无极同志爱学习,每个党员干部都成为‘学习型干部’的主张,是当前干部队伍中最可贵的品质。这话不是我说的,是省委书记柳伯益同志在省委常委会议上说的。为什么柳书记要这样讲呢?柳书记说,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时代,涌现出了很多新现象、新事物、新思想,当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办?我们还用老办法去认识,去解决?显然是不行的。

譬如,凤山乡和卢江县的干部都清楚,凤山经济以前是个什么样子,赵无极到凤山之后不到一年,现在的状况又是什么样子?这说明,赵无极同志通过努力学习,掌握了新时期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新的工作方法。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木雕和竹编,摆在凤山街上几角钱一个,但赵无极就有那个本事,将之变成几块钱一个,几十块钱一个,而且还卖的是米元,为国家赚取了外汇。

大家想一下。赵无极同志这灵机一动,带来的实际收益有多大?首先,凤山的农民增收了;其次,凤山的财政好转了,因为有税可收;再次。国家的外汇储备增加了,亦算是为国作了贡献。

当然,我们都知道,赵无极同志的能力确实非常强,普通的同志可能难以如此画龙点睛,但是。我们要学习赵无极同志的这种善于从身边小事寻找发展机会的思维方法、工作方法。我想,对这一点,凤山的同志们体会是特别深的吧。

赵无极同志的第二个优点,就是谦逊。也许,卢江或凤山的同志,会认为赵无极同志非常高调。或许是这人很爱出风头吧?从某个角度看,赵无极确实有点好出风头,但是,他出的这些风头,正是他谦逊的表现。

我征求了柳书记的意见后,就在这里给大家暴一暴光吧。

与凤山有关的很多事,同志们都知道了。譬如赵无极同志写的文章引来了米国人的注意,然后赵无极通过这件事,第一是促成了我们的产品出口,第二是促成了米国援建凤山工艺博物园,这些,我就不说了。

我要暴的第一件事,其实也与凤山乡有关。凤山的同志们都还记得,赵无极刚到凤山不久,在乡企办时写的那篇名叫《凤山乡工业发展可行性报告》吧?呵呵,我可是听说。当时乡党委一班人,硬是没有看起这篇报告。

后来,这篇报告被一个同志寄到了省委,并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华办以秘密文件的方式发文。要求厅级以上干部学习,并要求每个同志写出读后感上交中央。

凤山的同志们,或者卢江县的同志们,你们有多少人听说过这事?或者你们是否从赵无极同志嘴里听到过这事?可以说,赵无极同志早就在全国厅级以上干部中出名了,但他身边的人未必知道他有这个本事。呵呵,当然,赵无极同志的能力确实超强,他在华视春晚的表演,大家应该是看到过的,这个,公开的我就不说了。

我要暴的第二件事,卢江的同志包括永生同志在内,可能都不一定知道,那就是赵无极同志还是一位战斗英雄。他在春晚结束后,首长让他坐军用飞机回平原。

谁知他在飞机上就把那个李立扬少将给忽悠了,李立扬少将今天也在凤山,如果你们不信我说的,可以去问他。还有,忽悠这个词也是赵无极同志发明的。

他忽悠了李少将什么,他说他有一套作战方法,可以对付安南鬼子,李少将肯定不信,你一个普通干部又没当过兵,有什么作战方法?赵无极开始给李少将下套说,你们派一个排来与我进行对抗演习吧,如果我输了,什么都不说。如果我赢了,你们就把我送到前线去。

结果不用说,平原军区特务团一个排的战斗输得精光,赵无极同志毫发无损。因此,平原军区只得用直升机送赵无极同志以及一个战斗小组到前线。

结果,在当天晚上,安南鬼子盘踞的我方588高地,就被赵无极同志在内的5人战斗小组给拿下了,不但击毙了56名安南鬼子,还抓到一名安南军的王牌狙击手。而我方的5名同志,同样毫发无损。

而我军则趁机收复了附近的几个高地,安南军看到事不可为,当然夜间便后撤几十公里,对抗了8年之久的我南方边境战争,就这样神奇地结束了。同志们,你们听赵无极同志讲述这个故事没有?

这里,我就顺便露一点点消息吧。平原军区在凤山建设训练基地,就是要普通赵无极同志的那种作战方法,也就是说,军区在凤山来设基地,完全是因为赵无极同志。这个,还请我们的党员干部不要外传。

我要暴的第三件事,就是赵无极同志还是一位科学家,他在主持三零三某研究项目时,取得了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评价。这方面,我只能说到这个程度。

我给大家讲这些,就是要让我们的党员干部明白,赵无极同志完全有能力担任卢江县委副书记这个职务,而且,省委相信,卢江的工业,会在卢江县委特别是赵无极同志的主持之下,有一个快速的发展。好了,耽搁大家的时间,我不再说了。”

“啪啪啪”现场几十个人,包括赵无极的老爸都热烈地鼓起掌来。只是,不知他们这个掌声,是因为王冬健省长讲得精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