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大导演-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洋靠在床背沉默在那里,良久,突然又问道:“如果这小媳妇有了聪明伶俐的儿子,地位似乎不是就不同了呢?”
小何一听这话却是一愣,也不敢直接回答了,连忙低头:“谢老,你这话我听不懂,谁是咱们集团这个大杂院里的聪明儿子?”
谢洋没作声,满脑子里却都是李小乐那张清秀稚嫩的脸庞,他这个大家长是老了,韩三品终究会接过他的班,他真正担心的是中影人才凋零的处境,没有人知道,他这段时间有空就在医院里看到集团报表上,报纸上,媒体上高频率的看到李小乐的名字,清晰的感觉到这个年轻人的横空出世,他内心比韩三品更加兴奋
可今天见到了李小乐,听他的谈吐言论,确觉得这个小伙子给他的感觉更多是危险,他身上似乎有一种“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的潇洒豪气,是不是稍显急进了?他下一部作品能达到什么成绩呢?谢洋靠在床上想着未来,忍不住地开始期待又担心起来,闭着眼睛感叹了句:
“这个人还有多磨一磨,炼一炼,才能用,我只怕刀太利反而会割了自己的手啊”
李小乐从医院里出来,韩三品就拉着他回自己家里吃饭,他还以为是一顿便饭,没想到却是极为隆重,还把自己的家庭成员都介绍给自己,好像这顿饭韩三品就是专门为自己准备的一样。
结果在饭桌上,却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没谈,就是一些家常话,很普通的话题,普通到这种话题根本不用在韩三品的豪华宅邸里谈论,在办公室,在北影的街道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了。
在聊天中,韩三品很真诚地说这顿饭就是为了感谢他还准备的,他韩三品今天见过谢洋,心中那块石头最终落地了。
可李小乐却觉得多少有些小题大作了,毕竟在他的角度看来,韩三品原本就是要掌权中影的,有没有今天这一出大佬会面,这个结局都是会自然发生的。
可自己的上司请自己吃饭,他也不能说什么,只能笑呵呵地作陪,他知道韩三品想稳住他,让他安心,不要太过急进,逼急了严介对谁都没好处。
《士兵突击》这段时间他已经可以完全放手了,李小乐也给自己放了几天假,从现在二十三号到月底,他有整整一个星期的假期。
一直在忙着工作,突然停下来,他似乎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呆在家里睡觉,可是一空下来,他还是情不自禁地打开了网站,看看最近正在上映什么电影,唉,没办法,谁叫他的业余爱好内容跟工作一样,也是电影电视呢?
看了看网站,最近上映的电影《人猴情》,《大惊小怪》,《正义守望者》,《继续跳舞》都让人提不起什么兴趣,内地政府虽然已经宣布**时期已经过去了,可影院方好缓过劲来还需要起码三个月的时间,也难怪他们不敢上好电影了。
趁着这个时间,李小乐继续在家里一点点的完善着自己的剧本,对于接下来他将要拍摄《非诚勿扰》,并不是像以前的作品一样,拿上来稍作调整,就直接可以用。
对于这部爱情喜剧,李小乐其实并不太满意原版,剧本虽然笑料十足,但是这部电影整体节奏太过松散,没有故事的连贯性,就像是冯晓刚自己说的,这是“小品与相声”的集合,当然有国宝级演员葛尤,这种京味喜剧又是冯晓刚拿手的风格,票房自然是不成问题。
可他李小乐既然要翻拍,就要拍的超越前作,要把故事这个结构松散的毛病改掉,他要吸引的不仅仅是喜欢京味喜剧的观众,他要让所有对爱情还有崇敬的感动,故事上一定要更加动人。
于是,李小乐把两部结构都很松散的《非诚勿扰》1,2剧情做了一个整合,到120分钟内。
以第一部的剧情为主线,去掉2的大部分角色,保留最为出彩的李香山剧情,作为梁笑笑的前男友嫁接到主线中,这样剧情冲击性就有了保障,而且故事也更加生动。
在后世《非诚勿扰1》被诟病的缺点后半部分松垮的故事,《非诚勿扰2》恰恰又是主线剧情极为模糊,男二号李香山很是出彩,李小乐尝试了很多方式,最终还是觉得把1,2两部的剧情做这样一个整合,最为合适。
这样一来,前半部分剧情以幽默为主,后半部分又让人思考,喜剧反面的悲剧元素,悲剧反面的喜剧元素力度都足够,这才让李小乐自己觉得满意。
看着自己作品大体轮廓终于成型,李小乐心情也是越发期待起来了,谢洋,韩三品都想平稳过渡,可他已经没时间等待了,忍得这么久了,鸟气也受够了,也该出来吸口新鲜空气了,无论是盗版商人,还是严复生掌握的院线那些人,这些挡在他导演之路面前的,中总归是避不开了。来,就用一部电影来决一死战,看看谁才是笑道最后的人。
第268章 第268场 真正的巨星
剧本在几番斟酌修改下,最终确定了最后的版本,于是接下来的问题来了,如何请到李小乐理想中的演员。
女主角自然不用说了,梁笑笑这个角色根本难度不太大,孙丽做些训练就可以胜任了,真正难点在于两个男角色。
经过改编之后的李香山是完全按照张国容量身订做,孙洪雷已经不在考虑范围了,至于秦奋嘛,全中国演员翻遍,也只有葛尤能演好,无容置疑。
现阶段的葛尤,在老百姓心目的地位如日中天,没有任何内地男演员声望能与他相比,而葛大爷对于自己的作品极为挑剔,宁可不演,也绝对不接不好的戏砸自己的招牌,近年来更是只接冯晓刚的电影。
自己虽然在媒体上经常被与冯晓刚相比,可李小乐也清楚,毕竟他才是初出茅庐,与冯晓刚这位票房之王的声望差得不只是一星半点,光靠自己与这本《非诚勿扰》的剧本,是否能打动葛尤,这是很值得怀疑的,毕竟也是雷同的都市喜剧题材,对于葛尤来说没什么新意。
如果张国容愿意担任男二号的话,再去和葛尤谈,他就有底气多了,可在没有确定葛尤为主演的情况下,开口让张国容演戏份不多的李香山,李小乐又担心张国容这边有疑虑。
李小乐靠在板凳上,眼睛看着天花板,心里开始还琢磨着该怎么办,这也是他第一请如此大牌的演员。
他自己当然是知道这剧本很好,拍出来效果肯定比原版只会好,不会差,就算在目前的,过亿票房几乎是肯定的。
可在人家葛尤,张国容看起来或许就不同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导演拿着一个不错的本子上门,这种事情只怕在他们看来再平常都不过了。
这两位一个在张一谋下面拍出了《活着》,一位是陈凯哥导演《霸王别姬》的主角,还都是王家未,冯晓刚的御用演员,他们会答应自己吗?
葛尤不用说了,大艺术家,就算放到世界上也是最顶尖,最伟大的演员之一。
张国容当然是比较容易的突破口,他已经有出演自己电影意愿了,可人家这么大演员肯定以为自己是要他当主演的,如果说是配角的话,他恐怕就要犹豫了。
而张国容是什么人?年轻的一代可能都不太认识,可是在华人文艺圈里,光是这三个字份量恐怕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是华人演艺圈中极为罕见的,真正在头衔上面可以加上“巨星”这两个字的人。
在二十年前香港文艺业的黄金年代,涌现过无数到今天为止还屹立不倒的明星,比如歌坛四大天王,比如影视业的无线五虎等等,
可真正称的上是巨星,却不超过5个人,张国容就是其中之一。
普通人都会好奇,又没有什么具体规定,这个级别怎么分呢?
其实在文艺界,怎么分级很简单,最低级就是演员,歌手这类的称呼了,比如无线电视台的那些叫不名字的配角,或者出过一两张唱片的人,都可以叫做歌手与演员。
真正能在电视上当上主角,有自己的代表作,被大家叫的出的名字的演艺人,才能称的上“星”,比如无线的欧阳振华,唱“红日”的李可勤,他们就是歌星,影星。
什么人才能叫明星呢?这个头衔就与之前的歌星,影星之间有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了。
歌星或者影星们,持续三,五年还一直有新的代表作出来,始终活跃在一线,日积月累中,拥有了自己固定粉丝群体了,就算是偶尔拍一两部烂片也能卖座的,甚至社会上不看电视不喜欢听歌的人都认识他了,这个人才勉强配得上明星这两个字。
而再往上看看什么叫一代巨星,这个注解就不是简单一句来表示了,看看张国容的履历。
他当歌手出过有近三十张专辑,在80年代的香港歌坛与谭咏霖并称为“绝代双骄”,他与谭咏霖连续在香港同一个城市开演唱会近三十场,场场票卖光的记录,在这个星球上只有流行之王迈克杰克逊在他们前面。
在那个热情澎湃的80年代,全中国地区,从南到北所有的年轻人都会唱他的粤语歌,他去世后,韩国,日本的音乐奖项集体都举办过他的纪念演出,这个景象直到迈克杰克逊去世的时候才再度出现,
他去拍电影,在商业片上出演了《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可以说只要是世界上有华人的角落,都看过他的电影。
艺术上,《阿飞正传》是香港电影协会被评为“十大香港电影”首位,《霸王别姬》获得世界电影巅峰的金棕榈奖。
他生前光芒万丈,死后依然万丈光芒,全亚洲人的都能看到他的脸叫出“张国容”这三个字,去世十年,依然还有年轻一代人为他的痴狂,几十年前的电影,歌曲都还在持续销售,甚至每年他的忌日依然还能成为媒体的新闻。
什么是巨星,这才叫巨星!
李小乐想到这些,突然觉得自己让张国容演男二号,实在是很荒诞,自己或许是太自大了?
很多事情说说容易,不过真做起来,面对这些儿时偶像,这些真正屹立于顶端的影视人时,李小乐还是会感觉到有些自卑。
当然,这种自卑并不是对于未知的不自信,恰恰相反,而是他真正了解这些影视人有多么伟大,他不是害怕自己请不动他们,而是担心能不能用他们拍出够格的作品出来,奖他们耀眼头衔上的光环更添一道夺目光彩。
就像是《疯狂的石头》《士兵突击》用的都不是一线明星,只要成绩稍微出彩大家就会觉得导演非常厉害。
可如果一部用葛尤,张国容领衔的电影呢?那票房不到5000万在别人看来就会是失败!
不管外界如何吹捧直接,他自己清楚,他只是个沿着前人脚步行走的稚嫩导演能不能真正驾驭一部影帝级别的电影,这还是未知数。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李小乐看着电脑上关于自己那些新闻网页,望着屏幕上自己愁眉苦脸的倒影,自己突然也笑了出来,妈的~拍了这么多戏,自己早就不是当初那些在底层混日子的武术替身了,怎么还这么害怕失败呢。
我可是导演,在作品面前我才是真正的主宰,管你是什么影帝,明星,再大碗只要到我剧组来了都是我的演员,都得给我的乖乖听话。
不想那么多了,先把这张国容忽悠来了再说,不过这肯定是要动点小心思了。
李小乐心里琢磨了一下张国容现在的心理状态,他之前还沉浸在企图自杀的灰色心理中,李香山这个给自己举办葬礼的角色,非常奇特有趣,绝对能迎合张国容的喜好,相信他看完剧本后肯定喜欢。
可自己当然不能告诉张国容说:“哥哥~来拍我的电影了,男二号为你量身订做的哦~保证你喜欢哟~”
这种话在张国容这种级别演员看起来,那根本是一种侮辱了!男二号还量身订做?那我还想要周闰发来演个量身订做,做我的小弟配角呢!!
在圈里混了这么久,李小乐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谦虚推让的话只能演员自己说,导演与制片人绝不能说。
用点小花招,李小乐想到这里,就自己写了一封邮件给张国容经纪人发过去,邮件注明是要让张国容出演主角秦奋的,只字不提葛尤这两个字。
首先要让张国容有用心去看剧本的动机,然后再谈论其他的事情至于张国容会不会上钩自己主动提出演李香山,这就只能看老天的安排了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7月30号,也就是八一建军节前一天的晚上八点,《士兵突击》剧组成为了中央电视台晚会的嘉宾,全剧组成员都参与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建军节晚会。
在晚会上,让所有媒体惊讶的事情一件又一件的发生,都是关于《士兵突击》的。
央视7套台长赵先念同志宣布,在下个月的《军事纪实》栏目中,一部名为《参军光荣》的宣传片该片采用了《士兵突击》中的经典片段。
在晚会幕布上投影,正式播发了这条征兵宣传片,主要是围绕许三多的参军故事,犹如个人传记短片,当然片中经典的台词也没落下,“不抛弃,不放弃”、“只要今天比昨天好,这不就是希望吗”
虽然长度只有31秒,却让台下的军人们看得热血沸腾。短片结尾处打出字幕“你想成为像许三多这样的士兵吗”,随后,只见许三多露出大白牙回眸一笑,映出“参军光荣”4个大字。
要知道这可是央视征兵广告首次采用影视剧片段!!
那位激动万分的台长还在台上拿着话筒大声宣布:“同志们,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因为《士兵突击》热播带来的文化效应,全国的军校志愿申报率都提高了整整百分20以上,因此军校平均分数线比往年高了13·5分。
第269章 第269场 最强的阵容
不仅仅如此,就连原本下个月才应该开始动员的征兵宣传还没有开始,报名率就比往年增加了百分之23,整整百分之23!
还有很多超越征兵年龄的社会人士,主动给野战军区写信希望能来服兵役~~大家请给我们军事文化带来卓越贡献的《士兵突击》剧组鼓掌~!!”
晚会上当场以野战军区的名义,给剧组授予了荣誉锦旗,李小乐在2000多名军人的热烈掌声中,接过锦旗,在密集“啪嗒”“啪嗒”声下,接受着无数闪光灯的洗礼。
晚会结束后,剧组的成员都被组织者盛情邀请到钓鱼台国宾馆7号楼用自助餐,王保强与汶章,镊远等人围着李小乐坐在墙边桌旁。
“大哥,你说我们怎么能在这里和你吃饭呢?”王保强拿着叉子一边叉着牛排,看着四周金碧辉煌的欧式风格装潢,一边憨厚地笑着:
“去年这个时间,我还连大排档都吃不请呢,要不就是还在剧组里,多蹭一盒盒饭,我那时候怎么就觉得吃盒饭都很幸福呢?要不是您从北影厂门口给我捡回来,我现在肯定还在吃盒饭呢我以后真搞不好能见到李联杰把。”
坐在对面的李小乐晃着酒杯,正看着玻璃杯荡漾窗外,夜幕下楚浙光影,抬头看了看王保强问:“保强,你决定要当演员的时候多大?”
“我?那时候6岁,我后来就去少林寺学武去了,要当李联杰~”王保强有些害羞地摸了摸自己的头。
“不错,才6岁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了,很多人到五,六十都不清楚自己这辈子要干什么呢?一辈子都是忙忙碌碌为了别人眼光而活,糊糊涂涂地就走完了这辈子。”
李小乐说着,心里却是想着自己,如果不是自己重生了,自己或许也会放弃当导演这条道路,毕竟在失败里挣扎的感觉,实在是让人很难受,上辈子的自己确实没有王保强有魄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