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路逍遥-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没什么城建方面的经验,他怎么能提过去做城建局长?那也算是比较专业的单位了。”
“干部的提拔靠什么?”徐光放一听笑了起来。
潘宝山点点头,也不回答。
徐光放又道:“而且,石白海马上就要取代高厚松了,石白海根本就跟高厚松比不了。”
“哦!”潘宝山恍然道,“怪不得高厚松对石白海一肚子意见。”
“有意见也得忍着,高厚松没系子,提来拿去还不由着严景标随意摆弄嘛。”徐光放道,“不过严景标还有点人情味,出了两三个位子让他选。毕竟事情不能做过火,人心还是需要拉拢的。”
“那高厚松多少也好受点。”潘宝山道,“起码面子上好看些。”
“应该也没什么。”徐光放道,“这次严景标前后要动一批人,也算是大潮流,而且从市委副秘书长的位子上下来,到具体单位做个一把手也是条路子。只不过高厚松想法有点高,他是郝志勇的人,如果郝志勇晚退两年,他没准就能走到市委秘书长的位子。那样一来可就不一样了,能进常委不说,下一步还很有可能成为常务副市长。”
“哦,要是那么说的话,高厚松还真是不能心平气和。”潘宝山道,“不过那些跟我们关联不大,关键是现在严景标布局已经开始,等局势定了之后,他就不会像现在看上去这么温和了。”
“也凶不到哪儿去。”徐光放道,“还是我说的,面上的事他要照顾到,方岩方部长才刚走,他过来为的不就是这个?”
“也是。”潘宝山点头道,“我只是看他们的气势太强,就说富祥的冯德锦,他也忙活开了,也在到处调自己的人。”
“他那是瞎折腾。”徐光放道,“县里远不是重点,严景标对冯德锦还比较重视,肯定会把他弄到市里来,因为市里才是主战场。不过不管怎样,自己人总归还是能安插就安插,那是多多益善的事,所以冯德锦在下面还折腾得一头劲。”
“哦,这么说冯德锦应该也知道早晚要到市里来。”潘宝山恍然道,“那还是早点来好啊。”
“早点好?”徐光放不明白。
“哦,我是站在祁宏益角度上讲的。”潘宝山道,“虽然冯德锦一心要把祁宏益给掘下来,但如果他到市里来之后,相对就要不方便一些,那样祁书记的压力就会小一点。否则冯德锦一直在县里,对祁宏益来说就是左右虎狼,很难受。”
“呵,小潘你说得也是。”徐光放笑道,“祁宏益如果知道你这么为他着想,应该很欣慰。”
“徐市长,祁书记就像你一样待我,我自然也要倾心相向。”潘宝山道,“只是我的着想起不到什么作用。”
“有时候,有一份心也就够了。”徐光放道,“不过祁宏益也是自己挖坑自己跳,以前他行事太张扬,也不注意干净地收尾。”
“只好听天由命了。”潘宝山道,“当人力不能左右的时候,也没有必要耗费精力。”
“嗯。”徐光放点点头,转了话题,“你跟高厚松有没有接触?”
“有一点。”潘宝山稍一皱眉头,马上就明白了徐光放的意思,道:“徐市长我能去安慰安慰他?”
“能争取一个是一个。”徐光放道,“基础是一点一滴打出来的。”
“好的徐市长!”潘宝山道,“我明白怎么做。”
潘宝山找高厚松,得需要个由头,事情自然些才好。
刚巧,老匡给提了个话茬,说富祥县政府小车班的小高托他问个话,不知道能不能到市政府小车班。
潘宝山一听拍了下额头,说怎么把这事给忘了,早就许诺过人家的。
“哟,老匡,这事让你为难了。”潘宝山道,“都是说好的事,把小高和他老婆都弄过来,他老婆的事早已解决了,已经调到了市公立幼儿园,可竟然把他给忘了。”
“潘市长你事多,小高的事就芝麻大,忘了也正常。”老匡道,“没什么的。”
“那也不是。”潘宝山道,“事情大小要看对谁,对我来说可能真的是小事,可对小高来说就是大事。”
“对对对。”老匡点着头,“潘市长,那我给小高回个话,让他不要着急,反正就是最近的事。”
“行。”潘宝山道,“跟后勤小车班说一下,不是什么难事。”
“呵呵,潘市长,事情难不难也要看对谁。”老匡笑道,“进市委市政府小车班,对你来说帮忙就一句话,是易事,可对小高来说,让他自己办那就是比登天还难。”
老匡的打趣让潘宝山一乐,而且一个关键词还让他灵光一闪,市委小车班。何不让小高进市委小车班?那刚好是个借口找高厚松。
就这样,潘宝山给高厚松去了个电话,约他吃个饭,说有点事看能不能帮忙。高厚松一听很警觉,不知道潘宝山要他帮忙为何事,万一为难的话还得多思量一番。不过他也有数,马上就要到具体部门了,有些事还真要归政府方面直接领导,所以对潘宝山还得真客气。而且,在对石白海的立场上,他们应该说是一致的。
“潘市长,只要我能帮肯定没问题。”高厚松道,“有事你先说着,碰巧了可以提前酝酿一下。”
“哦,有个朋友的熟人,在富祥县小车班,他老婆在市区工作,一直两地分居。所以就托了关系找我,看看能不能调到市政府小车班。”潘宝山说到这里笑了笑,“高秘书长,有些事你也知道,太近了不好,所以琢磨着是不是放到市委小车班会好一些。”
“哦,这事不难!”高厚松一听放了心,市委小车班就隶属市委办,找负责人半句话都不用。
当下,高厚松爽快地答应潘宝山的邀请,并且提出反要求,说吃饭可以,不过由他请客。
潘宝山知道高厚松的意思,呵呵一笑,说那不是他主动找酒喝了嘛。高厚松听了也一笑,说关系向来不错跟朋友一样,说那些见外。
两个人喝酒是不热乎的,得找几个人陪着,但大院里的不能找,有些事怕走风。这一点是潘宝山和高厚松的共识,也是默契,不用说。
潘宝山想来想去,干脆找鲁少良,那可是纯外围的人。别的也就作罢,本来这种场合就不适合人多。高厚松也就找了一个朋友,一共四个人,正好小聚。
事情也真是赶巧,鲁少良接到潘宝山的电话时说也这正要找他,问他知不知道赵铭已经到市旅游公司了。
这事潘宝山还真没在意,他的心思没入到那上面。不过正好,赵铭去旅游公司就是想伸手的,办他的机会也就有了。
第二天,潘宝山就跟王三奎联系,让他对邸章庆那边的事不能放松,现在机会正合适。
就这事,潘宝山还打算跟王三奎碰个面再好好谋划一下步骤,但还没来得及,省委党校青干班就开班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 省委党校(上)
踏进省委党校大门,眼前的环境并不陌生。
院正中是一颗高大的翠松,边上是一圈花坛装的万年青。绕过翠松,是一片开阔地,后面是党校行政大楼。大楼四周错落有致地散落着几座用于教学的小楼,其中一座大点的,里面有一个大礼堂。
此次前来,也算是故地重游。
刚毕业那年,作为省委选调生,岗前培训就是在这里举行。潘宝山记得很清楚,那段时期真是叫一个激情澎湃。开班典礼上,省委组织部原部长铿锵有力地告诉他们,走上选调生这条道路,就是走进了干部队伍行列。
现在一晃六年过去了,今昔印映,还颇有番感慨,只是与过去相比,少了一份激情,多了一份隐忍。
这次青干班开班仪式没有想像中那么隆重,潘宝山认为,估计是省委考虑到能坐到这里的学员极大多数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在情绪和斗志上已经不需要再进行激励,更重要的是多灌输一些执政的方向、理念和方法。
青干班常规课程跟历届差不多,政治、经济和党建必不可少,另外还有行为和能力训练等。今年除此之外,还设置了一个热点讨论课程,就当前的大政方针、社会焦点等发表见解。
不过这个热点讨论课没有热起来,没有人主动发言,只有讲师在台上点评。很多时候,潘宝山倒是想说说,但没有讨论的环境,冒出来好像是个愣头青。
不发言憋着劲,潘宝山就往图书馆跑,有这么个宽松的学习机会很难得。
在读书方面,讲师给了一些建议该读什么书。当然,在具体的书目上,讲师没有给出名单,但是举了反例。说胡长清是喜欢看书的,可看的多是《**心经》、《》之类,最终沉溺女色且荒淫不收,所以沦为阶下囚。还有些干部喜欢看《相术大全》、《麻衣相法》等,结果迷上了装神弄鬼落得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厚黑学》,也是讲师反对的,说不管是谁,看过后领会其要义,也会变质。
不过在班级的党支部活动中,党校给推荐了两本书。潘宝山很认真地看了,觉得收获很大。
一本是马克思的《**宣言》,以前在他看来是假大空不着边际的,但现在看来却不是,它里面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还有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正如讲师所言,看了《宣言》,在行使权力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地提高觉悟,增强免疫力,进而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糊涂。
还有一本是**的《为人民服务》,这本书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说透了,党的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要有这种自觉的责任意识,在思想上和感情上靠近群众。
看书的时候,潘宝山多是在图书馆,很清静。在这里,潘宝山经常碰到两个人,一个女的,叫郁小荷,一个男的,叫万军。万军是不喜欢看书的,属尾随郁小荷而来。
看到他们两人,潘宝山觉得好笑,到这里来再瞎搞男女关系,在别人看来真的是很幼稚。
不过一眼就能看出,郁小荷并没有反应,但万军似乎百折不挠,而且不断变换着方式。潘宝山看在眼里,很清楚地感觉到,万军一切努力都会是徒劳,因为郁小荷不是那种女人。
除了在班级上,潘宝山和郁小荷在图书馆还有一次接触。当时潘宝山找书,看到《曾国藩全集》,就拿了过来。刚巧郁小荷也在找这本书,没找到,便喊来了图官员,最后发现书在潘宝山手上。
潘宝山很客气,把书给郁小荷,说女士优先。郁小荷有点不好意思,说男女平等,还是要讲先来后到的。
就这次几句话的接触,潘宝山对郁小荷就有了判断,用几个词可以形容:文静、涵养、传统、古典。所以说,潘宝山断定,万军的种种企图都会无果而终。毕竟,郁小荷已不是少女的年龄,认知体系和价值观都已形成。
其实潘宝山也很想和郁小荷套套近乎,不止是郁小荷,全班的人他都想套近乎,因为来这里的都不是凡人,没准以后就有需要。不过潘宝山并没有付出行动,他觉得那样很浮夸,远不如静下心来学点东西,这种机会是难得的。而且,结业的时候班里会搞个通讯录,不管时间长短,能坐到一起也是同学,那种感情是有的,以后真的有事需要帮忙,完全可以直接打电话找人。
不过有个人潘宝山是断然不会找的,万军,因为在一次讨论课上,两人针锋相对地掐了一次。
那是一个月后,讨论课上讲师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课题。
讲师以新农村建设的迫切性和需要性引出话题。说从国际上看,妥善处理好城乡协调共进的关系,是成功建设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有的国家处理得好,现代化步伐迈得就很快,反之,不但停滞而且还出现了倒退。从国内来看,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现在虽然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但很多农村地区的发展还很落后,如果不改变这种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说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这方面潘宝山有话讲,因为他有实践经验,更有思考,虽然不一定成熟,但有自己的观点。
潘宝山说,通过新农村建设来改变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固然很好,但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却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很多地方为了突出新农村建设政绩,选点多是在经济基础比较好的村子进行,属于好上加好,所以这会加剧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其危害或许会更大。
话一出口,立刻有人反对,说任何全局性的工作,示范和带头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新农村建设也一样,选取一些条件合适的乡村先行建设也不是不可以。
潘宝山说典型和示范的作用当然需要,但也要关注那些成为典型和示范的受体的需要。有些地方的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生活和乐安定,可以说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距离不算远,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渴求并不是很大。而有些地方的农村连公路都不通,甚至连干净的水都喝不上,更别提看病、上学了,那些地方是最需要、也是最渴求新农村建设的福及。
讨论才算是刚开始,万军开口了,像领导发言总结一样,说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肯定是正确的,只是在推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差异,但最终是要实现农民上楼集中居住的城市化生活。
潘宝山一听立刻接话,说让农民过上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好日子毋庸置疑,但是不是非要像城市居民一样住进大楼、实行城市化管理还有待商榷,因为农村的环境和农民的习惯那些固有的因素还要考虑。
遭到驳斥,万军有点不乐意,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对新农村建设做过一些了解,有一定的观点。他说让农民搬迁集中上楼,不仅仅是生活上的一种改变,而且也是集纳土地的需要,实行集中居住,差不多能集纳出原有村庄面积的一半土地,把那些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将会是一个明显的提升。
这个观点潘宝山也不同意,说农村的发展要靠精细化,靠增加土地量来促进农村农民增收,还是属于粗放式增长,并不值得提倡。
万军有点急,红着脸说集纳出土地不是为了粗放式增长,而是为了管理有效统一,到时大片大宗的耕地出现,可以使用现代化的农业器械耕种,大大提高劳作效率,以前一个人每年可以种一亩田,以后一个人每年可以种一百亩。
那闲下来的九十九个人怎么办?潘宝山间不容缓发问。说都到城市打工是不可能的,让他们闲在家里也不合适,总之没有充分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只会带来农村社会的不稳定。还有,在没找到出路之前,农民还舍不得丢掉吃饭的家伙,那些钉耙锹镐等农具,还有鸡鸭牛羊等家禽家畜还是舍弃不掉的,难道也带到楼上?
万军显然是跟潘宝山较上了,他要跟潘宝山算一笔账,说土地相对集中后,会有投资商来搞统一经营。眼下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农民种一亩地一年收入五六百元,而投资商来了则能付给农民七八百元。也就是说,村庄搬迁集中居住后,农民什么活不用干,收入比一年干到头还多。然后,把这一年的时间拿出来干点别的,多少又是一笔收入,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怎么没有保障?
潘宝山听了一笑,说干点别的?当那么多失地农民涌成一个大潮的时候,干点别的只能是一句口头禅。
那就是什么都不干,收入也比原来要强是不是?万军黑着脸说。
潘宝山的脸上还是带着笑,说先不讲游手好闲是怎么形成、危害又有多大,只是说收入来源问题。投资商是商业行为,他们投资是为了赚钱,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