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琼瑶之帝王养成攻略-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鄣亩樱庥谢首忧鬃运婢杂谙旅嬲馊捍笸繁此担洳蝗缬萸渍髂前阃浒云匆彩侨诵恼穹芰钊思ざ摹�
而这一路走来,夏子微倒是把他的本事发挥了个十成十,没事儿熬两锅“兄弟宴”什么的,还真能把这群大头兵的本事给激发出来似的。
当然这做饭做菜还是火头军的事儿,他也不过是转一个圈儿去瞧瞧,带着永璂与底下士兵同吃一锅饭罢了。
也正因着这个,之前还搞了小特殊的几个将士也不好再吃那精细的饭菜,也端着碗筷出来跟普通士兵吃得一模一样了——这往小了说是节省了一份开支,往大了说,却让三军将士心中暖意大盛,之前那些对将领们的特权也再无不满的意思了。
当然,永璂虽然这般做了,却回到军帐之内也是要安抚那些将官们的,无非也就是用乾隆多么多么赏识他们的话开头,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这边行军,路上倒没什么事情,而在京城之中,那事情就闹得沸沸扬扬了起来。
魏氏误服下虎狼之药绝了自身命脉一事虽然瞒了下去,可乾隆哪里会甘心自己真的戴上了那点翠了的帽子?
再者他年轻时候也调戏过他皇阿玛的嫔妃,心中本就有个疙瘩,现如今这就好像是谁把他那点儿丑事给扒拉出来了一般,让他镇日在后宫之中歇息也不得安稳,便是坐在皇后的坤宁宫里,只听皇后如何如何奉承,他也觉得如坐针毡。
因此,乾隆下令彻查。
这一说彻查,事情就有些大发了。皇后也说为了避嫌,只要乾隆自己去查,乾隆也便只好去找太后老佛爷要了粘杆子去查这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一查,理所当然就查到了永琪的头上,何况那药材在他府上还有保存的,简直就是物证人证俱在,只除了捉奸在床,是什么都给摆上了明面儿。
乾隆被这事儿气得生生背过气去,半晌才算是缓了过来。
“皇帝,你怎么样了?”太后这偌大年纪,一听自己儿子出事儿了,连忙赶来,身上也还穿着便服,瞧着倒是比平日里那规规矩矩的严肃模样要多了几分慈祥,“我的儿啊!你这身子骨儿一向康健,怎么就厥过去了的?谁守着的,莫非不尽心伺候?”
乾隆摇了摇头,看向一旁抹着眼泪的皇后跟白双月,心中一片凄然——原本他以为自己那般对待皇后,皇后必然是不会对他剩下多少真情了的,至于白双月,又是个年轻进宫的,想来也不会对自己有多少实意,结果这时候,偏偏就是这二人就跪在他的榻前抱在一起抹眼泪,却也只是抹泪,却并非嚎啕。
“那几个妃嫔在这里嚎啕,哀家听着心烦,就让她们出去跪着。”太后坐在乾隆床边儿,伸手给他整了整身上的龙被,“皇后跟悦妃真是担心你担心得要命,急得眼泪都出来了,唉,你啊,这些日子也是过于劳累了的,且多歇歇?”
“皇额娘……”乾隆这时候方才知道,自己的母亲到底是向着自己的,心下里更是感动万分,顿时就抽了,“朕如今才知道,皇额娘是这般疼爱儿子,儿子之前实在是不孝了……日后儿子再也不对老五有多不满了,且让他管着内务府吧……”
太后一听这话,气得鼻子都要歪了。
因着乾隆当时生下来的时候太后地位不高,他便被抱给了福晋去养着,再长大一点儿,因为聪明伶俐,长得又有几分肖似他皇玛法也就是圣祖爷,那圣祖爷一时高兴也就把他带进宫里教养起来,因而太后年轻时候,几乎可以说是没怎么养过乾隆的。
太后也就乾隆一个亲儿子,即便没养过,她又哪里能不替他操心?为了儿子,再加上她彼时位份已晋,便将死了额娘的弘昼抱在了身边儿养着,一来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二来也是为了给儿子留个臂膀,三来更是为了慰藉亲生子不在身边儿的念想。
因而,太后对弘昼,可以说是真真儿的亲如母子——不是母子胜似母子,比起乾隆来,他二人倒才是娘俩儿了一般。
之后乾隆继位,总是标榜仁孝,便十分孝顺太后,又抽风地要称呼太后做老佛爷,自己也以圣人自居。可心理上毕竟还是十分羡慕嫉妒恨他弟弟弘昼的。
但凡做儿子的,怎么能不抢着亲娘的喜欢爱护?
只不过,那时候是小,心中嫉妒不满也就算了,可现在大了——别说大了,都老了,还这般的唧唧歪歪,计较这些个事儿来,简直有点儿让太后这心疼儿子的老太太也招架不住。
乾隆却并不觉得自己哪儿不对了,又哭道:“儿子之前总盼着皇额娘能像对弘昼那样对儿子……却原来,皇额娘对儿子的好,儿子之前却只是误解了……”这老乾隆一哭起来也是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只差“嘤嘤嘤”的哼哼了。
皇后捂着脸转过头去,白双月也过去与她抱在一起,瞧着就像是姐妹俩抱头哭泣的样子,肩膀还一抖一抖的,这便是更真实了些。但实际上,二人是憋得要命,险些笑喷了出来。
这边乾隆还在装“我是好宝宝”,“我需要母爱”,“我要求安慰求哺乳”的时候,太后老佛爷的心却是沉到了谷底。
原本太后对亲生儿子那叫一个疼啊,不然也不会狠心让他被带走,眼见着他对别的女人喊额娘,眼见着他进宫给她公爹教养,结果……现如今,这儿子一番话,却实实在在还是在说,如何如何怨愤她当年做的决定。
太后叹了一声,拍了拍乾隆的手,叫他好好休息,嘱咐了一些话,便转身回了寿康宫。儿子再差也是自己的,她现如今只求着那永琪早点儿彻底完蛋了,也好免了日后哪位后宫嫔妃跟她一样,有个这般不着调的儿子,除了添堵便不会别的了。
心里虽那般想着,太后却是从来不觉得自己儿子该下台的。她的依靠便是乾隆,若是乾隆下台,她日后哪里还有好日子过?
陷入了两难境地,太后瞬间仿佛老了十岁一般,苦挨着这等日子,却是十分的不好过。
这边太后是心力交瘁,那边皇后偏偏得了书信,正是夏子微跟小十二写来的,上面描述了一番西南风光,又写了路上见闻,字里行间,满是思念之情。皇后拿着两封信,又瞧了那满满一箱子的特产,脸上笑得开了花儿一般。
“我就说嘛,睿亲王是个有出息的,咱们十二阿哥也是个有主见的,两个人结伴同去,必然无事。”白双月打开箱子,将里面的东西一样一样挑拣出来,按照那份礼单上写的,该给谁送什么,一件一件摆得分明,“这玉佛跟佛珠是两位孙子专门给老佛爷选的,可是那边儿佛教盛行,瞧着这还有一盆景儿,还真是大理三塔,可不也是给老佛爷解闷儿的!”东西都是上好的翡翠,却不是翠绿之色,反而是通体透白,晶莹剔透的样子瞧着便让人喜欢。“这个可是给皇后的了,”她拿出那件大红的珠串来,仔细瞧着,那珠串上每个珠子是般般均匀,又刻着经文,竟是无价之宝了,“还有我的呢!”乃是一副镯子,里面也刻着佛家的赞颂,祈求平安吉祥的。
“难为他们想的周全。”皇后笑了笑,瞧着这上面连兰馨跟晴儿的东西也都备着,还有宫中出嫁的以及未嫁的几位公主,这也一股脑儿地都送到她这儿来了。“给他们爷们儿的东西可没送我这儿来,倒是他们五叔、六叔,帮忙打点。”
“很是这样。”白双月点头。毕竟不能让乾隆帮儿子们打点这些东西,而且这也只是送给亲戚们的,便也只有那两位叔叔帮忙了,给乾隆的却是最为贵重的金镶玉的如意,还有玉枕之类的东西,更是在书信里写着要乾隆多多保重身体之类的话,倒叫乾隆看了眼泪汪汪的,又抽了。
俗话说的好,有对比才有结论。
乾隆一想起五阿哥背着他跟那魏氏是不是有一腿的,心里就有些不爽快,再看看永璂跟夏子微,便叫他心中总觉得不甘——倘若这般轻易地放弃永琪了,是不是……就失去一位跟他如斯相似的储君了?毕竟,连跟后宫嫔妃有事儿上,永琪也与他如出一辙。但是……倘若永琪这孩子便是真的给他待了绿帽子了又该如何说法?
“皇上,这十二阿哥到底还是孝顺您啊!”高无庸这边又进言了,“依奴才说,您的几位阿哥,都是孝顺的,这可都是您言传身教的结果,必然都是极好的人。”
“这话怎么说的?”乾隆被这几句话拍得高兴,面上却不露,沉着脸反问。
“哟,万岁爷,奴才在老家的时候听说过这么个说法,说是人分几等,可不是士农工商,而是按照品格分高下的,这就算是官制首辅,要是个不孝顺的,那也是下等人,将来下辈子必然不会有什么善缘的,可是若是个孝顺的,即便是贩夫走卒,下辈子投胎也会结下善缘——姻缘美满子孙满堂,这就是上等人了。”高无庸这话说得,听着像是多粗鄙,但实际上却正是捡了乾隆爱听的来说,“奴才瞧着,十二阿哥尚且年幼,也能做出这等事儿来,那其他几位阿哥必然要更孝顺的,做的事儿必然是更好的,几位阿哥,个个儿都是一等一的上等好人。那万岁爷就是特等特的大好人!”
乾隆被这话说得叫一个开心啊,瞬间就被治愈了。他转念一想,可不是特等特的好人嘛!就算他皇额娘对他没什么感情,他也是把她打板儿供起来当佛爷的!于是,又把脑筋动到了几个儿子身上——永琪现如今也未曾出去办过差事,他莫不如把永琪也放出去锻炼锻炼,再瞧瞧这孩子到底是不是个跟他一样孝顺的。
这般一决定,乾隆身上的那缠绵病意便去了大半,第二天御医来诊脉,更是一个劲儿报喜,也只是开了调养方子便跪安了。
这乾隆养了几日。这一日早朝,他一脸的春风得意,听着朝臣们说这个那个的,再一听,便真的有西北地区大旱,而这可不正是一个让永琪出门儿的好机会?
“擢永琪为荣郡王,安抚西北大旱。”乾隆还没等永琪回来便连忙给他升了位子,又没说别的,意思便十分明确了——这是全权都交给永琪去打理,却是给他最高的权力,旁人不得置喙的。
永琪一听这个,连忙谢恩,顿时把之前被众大臣打压的事情都抛到脑后,只觉得自己可以证明实力了,心中满是快活,更得意洋洋,瞧着之前把他埋汰得狗血淋头的几个老臣,眼中满是不屑。
“永琪,朕派刘墉辅助你,你可回去准备,明日一早便出发。”乾隆挥了挥手,示意退朝。
☆、一百一十三、各怀心事
一百一十三、各怀心事
被派出去的永琪心中快活;瞧着跟在自己身边儿的刘罗锅子,更是一阵爽快。这刘罗锅子在朝堂上给了他那么大的难堪,现如今,可是落在他手里了!
这永琪本就是没有容人之心的,不然也不能那时候被魏氏笼络在手里便要处处与小十二为难,而他比起小十二也整整大了八岁;与其为难,可不就是让人对之十分之鄙夷了么?
只不过那时候他背后有魏氏撑腰;乾隆有对他十分喜爱,别人没得敢去触他霉头罢了;更何况,那时也只是在后宫之中,即便是永琪也没长多大;尚未到朝堂上来,他再如何折腾又能怎样?
可现如今,他折腾,那事儿就大了。
刘墉刘罗锅人家是内阁大臣军机行走,是正经儿八百的中堂,外面谁不叫一声“相爷”?即便你五阿哥永琪是郡王,却也不能见着人就往泥里踩啊!
这一路上,若是在正事儿上给人上眼药也就罢了,偏偏这眼药上的,让刘墉自己都觉得是不是眼花了、眩晕了、没睡醒、头疼了,或者干脆,这所谓的“聪慧好学”、“娴于骑射”、“熟谙天文地理”、“工书擅画”、“至纯至孝”,一连串儿的美好词汇,都够把这五阿哥推到储君位子上了,结果儿,现今儿这么一瞧,刘墉整个人都不好了。
假若不是面前的饭菜一瞧就是酱菜二米饭这种打发穷鬼的东西,刘墉到底是觉得许就是自己哪里坏掉了,可现如今,就是这酱菜二米饭摆在眼前儿了,而那对面桌子上,五阿哥永琪正跟他的好兄弟萧剑推杯换盏,吃得满面红光。
“这一路上,萧兄辛苦了!”永琪又亲自倒酒,那叫一个殷勤啊,“皇阿玛派我去西北赈灾,我也定然要做出点儿样子来的,萧兄,这一路上也多亏萧兄照拂,只是不知道,到西北那边儿,萧兄是不是还要同去,若是萧兄离开,这……一行人的安危可就真的值得忧心了。”
好么,永琪这几句话就把一路上辛苦护送的一群人都给得罪了。
毕竟永琪现如今是郡王,他出门儿,身边儿一个侍卫都没有的?那侍卫辛辛苦苦跟着,一路上风餐露宿的,现如今主子们吃着他们站着,主子们喝着他们看着,本就憋屈万分——原本,人家也都是世家子弟,伸手个个儿不是家传的就是名师指点的,虽然不说如何自傲,却也是没什么人这般打压的。结果,现在可倒好,本以为是有个好差事了,却是完完全全的破差事——那五阿哥,连底下人要吃饭也是不懂的不成?
且说那一路跟着的十几个侍卫原本倒是有排班的,可永琪一来就都给打乱了,也不须排班,没事儿就一股脑儿的都上来,放在那里站着显摆排场,可不就叫底下人叫苦连天?
而永琪这几句话,倒好像保护他的人,只有那个叫萧剑的了。
刘墉一旁呵呵一笑,倒了一杯茶水,慢慢晕着。
刘罗锅子从来不给自己找麻烦,他只给别人找麻烦,眼瞧着有人要有麻烦,他干嘛不乐呵呵的看着别人的麻烦?
要说刘墉这人,长得虽然其貌不扬,气质却称不上猥琐,留着一撇山羊胡还颇有些道骨仙风的味道,那罗锅子背在后面,虽然瞧着萎顿,可脑门儿锃亮,显得就别样精神。但凡谁瞧着他那罗锅的样子就把他小觑了去,那倒霉的定然是那个人。
因而,永琪一路上就非要说他带的人多,吃喝俱要有度之类,非让刘墉自己吃自己,刘墉也没多话,再加上这永琪每到一处都要店家只给刘墉吃酱菜稀粥,干饭就只是一些不顶饿的,二米饭也是大米加上那红米,煮出来的东西吃着挺撑,不过一时三刻就又饿了,倒是真让人心里不爽。
但刘墉就在一个忍字上。这一路上,也不闹也不说,到哪儿就让店家给他两块饼子,留着做干粮,就等着瞧那永琪最后的倒霉样儿。
倒不是说刘墉如何料事如神——你且瞧着那五阿哥永琪,这高贵的荣郡王,一路上往西北而去,那叫一个耀武扬威,打着旗响着锣,浩浩荡荡,就差是在头上戴着一定大帽子说“我就是东宫太子预备役”了。
且不说西边儿本就多的是朱三太子的余孽,就说出了京城,一个皇阿哥这般招摇,也是少见的。
因而刘墉一点儿不上火,何况他在家里吃的也不过就是些家常饭菜,这酱菜二米饭,也不显得怎么难以下咽。
这一行人一路上停停走走浩浩荡荡,也让不少官员给他们上了贡,而五阿哥只觉得这是官员的孝敬,心中倒是把自己作为皇阿哥的身份给捧得更高了些,却不知道,这一切,倒是除了刘墉,还有乾隆派着的巡按御史也一同见着了。
那巡按御史正是于敏中。
刘墉是协助永琪,说白了就是给永琪弄点儿功绩出来,没事儿给他敲敲边鼓吹吹牛皮的,实在不是去真的做点儿什么实事儿,而于敏中同去,却是为了真的赈灾,是做实事儿去的。
因而,这一路上,于敏中当然要调集粮食、银两、衣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