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的荣耀-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雇佣兵一冲进去,首先遭到了迎头痛击,箭矢从狭窄的巷子里飞出。一下子射倒了十几人。雇佣兵都是元练有素,富有经验的人,看到这个情景,众人连忙分开,然后拉出弓箭手开始对射,待到准备好了后。雇佣兵开始换上火箭,对着有反抗的个置就是一阵齐射。
这里是越陈地界,明军没有什么顾虑,雇佣兵就更没有什么顾虑。几座房子一下子起火了,烟火在风中乱摆,将里面数十名守军赶了出来。雇佣兵趁着他们手忙脚乱的时候呼地一声冲了上去。
看到雇佣兵抵近,守军连忙一边咳嗽着,一边举械投降。可是冲上来的日本雇佣兵却个个阴沉如水,一言不答挥着军刀就将守军砍翻在地。守军一边躲闪着这些凶残的士兵,一边试图重新组织反抗,可是在这近身情况下,这些守军怎么是这帮死人堆里爬出的日本武士的对手,不一会就全部被砍翻。
安海城里各处发生着这样的事情。守军开始意识到,“明军”似乎下了决心,不想收留俘虏,看到灭顶之灾即将到来,守军开始殊死反抗,但是大势已去,他们的反抗顶多只是激起几朵血花而已。
“告诉他们,手脚麻利一点。然后一把火把安海给我烧了。”说到这里,蓝玉转头对汤和说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你看看这越陈人把安海城修成什么破玩意,还不如一把火烧了,咱们重新修。”
明历四只二月,三万雇佣兵一口气攻陷了新安、漂水、汤州等地。逼近升龙府。三月初六,三万雇佣兵突然调头西进,攻陷了武峨州。在这里堵住了从谅州、禄州、门州退下来的越陈军队。
这两万军队是驻守在那些明越边界要地、防御明军杀入的,现在明军已经突入到后方,逼近升龙府,他们的防御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不如赶紧收缩,防御升龙府。
两军在武峨州的朗商大战一场,两万越陈军不到两个时辰便被念着佛经、勇不可挡的雇佣兵杀溃,最后全军溃败。
,
不好意思,周五突然有事出去了。一直都没有时间上网,耽误了更新,实在抱歉。
第一百九十一章治政
10712帝国的荣耀第一百九十一章治政
习历四只二月十日,朱元璋回到南京交任。“国瑞,雇佣军再的情况怎么样?”
“回禀陛下,该军士气高涨、军容肃严,可用。”朱元璋恭敬地
刘浩然不由笑了笑,朱元樟真是个识货的人,而且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雇佣兵都是日本数十年南北朝战事历练出来的“老兵”作战经验和个人素质是不用说了,关键是要适应明军的军纪、军法和战术。朱元樟一句士气高涨、军容肃严就点出了这支雇佣兵经过数月的严格练,已经初步收心,而且也适应了明军的军纪和军法,至于是不是适应明军的战术,这光靠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必须从实战中才能看出来,所以朱元璋就没有提及,毕竟他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
“国瑞,你在中枢历练了好几年,想不想到地方上去历练一下刘浩然沉吟了一下问道。
“回禀陛下,臣唯有鞠躬尽瘁,竭尽所能朱元障压抑了一下心中的激动,陛下终于愿意将自己外放了。朱元璋非常清楚刘浩然的用人套路,如果要重用家人,除了中枢历练之外,地方历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两个地方很多东西都大不相同。例如他非常器重的罗复仁、王侍尧、叶澡温,一个已经出任布政使,另外两个估计忙完货币金融改制之后,也会出任地方了。
听完朱元璋模拟两可,实际上是表决心的话,刘浩然点点头,继续微笑着问道:“国瑞,东北战事基本上平定下来了,你说说该如何处置?”
朱元璋心里又是一阵狂喜,纳哈出在阿兰塞被击败之后,北元的势力在东北基本上被清除干净了,数年的拉锯战,不仅损耗着东北诸族的实力,北元在东北的蒙古人、熟女直也被损耗的七七八八,剩平的都举旗归降,暂时老老实实做起大明的臣民。
这是个机会,朱元璋心中暗自说道,他好好斟酌了一下,然后开口道:“回禀陛下,东北现在初定,但是情况并不安稳,问题有三,一,东北地方诸族人口众多,散居各地汉人在那里的数量过少,难以控制整个地方局势,三,东北与漠北接壤,还会受到我大明对北元战事的影响
口气说完这三点,看到刘浩然依然保持着微笑,朱元璋舒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回禀陛下,针对这三点,臣以为当对症下药。第一。以东北诸族勇士效命我大明有功为由,将其家人接出原居山野之地,辟城镇居住,子女安置官学,家眷附以,厂,一可进一步收拢其心,二则默化十数年,此一家皆是我大明子民,与其原部族再无关系。”
朱元璋这一招是分化瓦解东北诸族的势力,现在东北诸族几乎是全民动员,有点能力的青壮男丁都孀、到明军队伍中。投入到对北元战事。大明以此为借口,安置其家眷,肯定会打乱其现在以部族为主的生活方式,削减部族族长和贵族们的影响力,加强了大明官府的控制力。
加强从中原对东北移民。此移民当以屯居为主,在要道和肥沃之地指定屯居之地对百户为一居,平时里以开垦耕种为计,闲时加强军事练,待到时日,这些屯居之地便可为城镇。”
“三,东北与漠北接壤,中间有大岭长河相隔,可在靠漠北草原处密布军屯和原东北诸族百姓屯居点。汉人屯居点和其他百姓屯居点可置之腹地。当然了,我军对漠北的军事压力必须继续保持。”
朱元璋的第二点和第三点就是要改变现东北居民的人口比例,而且在东北大兴安岭、黑龙江上游一线留出一个屏障线,以军队屯居和原东北诸族百姓屯居做为保证,抚制北元残余势力向东北渗透,保障腹地的安全。
“国瑞你是用了一番心思”。刘浩然赞许地点点头,“所提计策也是深思熟虑,切实可行之法。只是现在中原人口众少,大规模移民恐怕会多有不便
“回禀陛下,上次臣参加了御前扩大会议,听取了计部、工商部对北方未来数年的建议布局,深有启发。臣窃以为,可在此建议上初步实行移民计划
“哦,国瑞,你说清楚些
“是的陛下。计部、工商部对北方建议以大设工厂为主,而工厂需要大量技工,臣以为,可在这技工方面下工夫。北方诸省工厂技工大部分可从南方诸省调集,尤其是安徽、江苏、淅江省,同时就地在北方诸省招募百姓加以培刮,待到数年之后,再将他们调集至东北。”
刘浩然和旁边的冯国用、刘基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了,他所献之法就是蚂蚁搬家,北方诸省的工厂以南方调过去的技工为主,东北工厂则以北方诸省培出来的技工为主。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循序渐进。避免摊子一下来拉得过大,二是避免了南方技工一下子跑到东北严寒之地吃不消。南方人怕冷,跑到北方已经很吃力了,要他们去更寒冷的东北去,恐怕一时适应不了,而北方技工却没有这么顾虑,应该适应地很快。
“这样也是个办法”。刘浩然默然想了一会道,“现在北方诸省户籍普查已经出来了,山西省人口最多,那里可以做为开设工厂的重点。完备几年后便可向东北和北方其他诸省移民。”
现在大明的工厂已经走上规模化和技术化,一斤,中型工厂动辄上千人。一个大型工厂可能上万人,因为受当时的生产技术,只好走上这种劳动力密集的方式。而且大明工厂现在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去,流水线作业,强调生产和管理效率,一般的百姓不经过培还真没有办法适应现在大明工厂的需要。而在这方面,南方诸省走在最前列,尤其是安徽省,已经囤积了数以十万计的技工,完全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农业为辅的工业大省。因为这里是刘浩然起家的地方,百姓又都是他的“同乡”对其和大明的忠诚度在诸省都是最高的。
从安徽省大规模向外“技术移民”除了可以帮助北方的工业迅速发展之外,还可以改变地方人口和势力的现状,对稳
“陛下,此法甚好,移民之后安徽工厂人手的缺口可就近向两湖和江西招募。”刘基在旁边补充了一句道。刘浩然一听就明白他心里所想的深意,两湖、江西都是原陈友谅的地盘,虽然归附好几年了,但是和安徽、江淅等老根据地,中间还是隔了一点东西似的。刘基此举就是想让两湖、江西与安徽绑在一起,最后融为一体。
冯国用深深地看了一眼刘基;眼睛里闪过一道赞许的眼光。这种事要是成了,安徽的势力将大会增强。而安徽是谁西集团的老根据地,一旦两湖、江西在经济上与安徽绑在了一起,谁西集团将是如虎添翼,这应该是江南派所不愿意看到的。可是身为江南派翘首的刘基就这样提出来了,全然不顾两派之间的利益斗争。这种国家利益高于私人利益的胸襟的确让冯国用感动了一把。冯国用“随意。地看了一眼刘浩然。发现他的眼睛里是波澜不惊。
“国瑞,你的想法很不错,看来你并不限于本职。还有心多看多想。这点我很欣慰。我也对你去治理东北更有信心了。不过有一点你自己要把握好,一旦出任地方政职。可就与军职无关了,你可要想清楚了
朱元璋心里咯噔了一下,开始盘算起来。大明从江南开始,在刘浩然刻意为之的情况下,军政文武官员分得很清楚,根本不会出现军政法大权一把抓的情况。而且武将派和文官派又是各成一系,互们不搭界。所以这文转武或者武转文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朱元障虽然出身淮西武将,但是入了江南之后却界定的不是很清楚。开始在枢密院任职,算是武将派。可只能算是武将派的文职人员,后来入了陆军部,就算是文职人员的武将派了。可一旦转任地方主政,就算是彻底为其身份划清界线了。以后要想转回武职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朱元璋分析了自己在武将一职的发展前途,发现前途渺茫。现在大明名将如云,多自己一个不多,少自己一个不少,而且大明武将越来越趋向正规化,除了第一代武将,其余新生代都是科班集身,尤其是正在成长的“新新代武将”他们读完县学就进入军官预备学堂,军事教育一受就是十余年,比科班还要科班。朱元耸知道,以后大明军队就是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式军官和将领的天下,自己在里面混恐怕有些力不从心。再说了,军队中有徐达、汤和、李文忠等人就已经足够了,否说准西集团不缺武将,缺的却是文官,李善长、汪广洋之后有些青黄不接了,缺少强有力的中枢接班人,要是自己转做文职,他们一定都会鼎力支持自己。
想到这里,朱元璋坚定地点点头道:“回禀陛下,臣听从陛下的安排。不求立多大的功,只求恪尽职责。”
“那好,我安排一下,你先去翰林院进修三个月,然后去赴任辽宁布政使一职。”刘浩然看了朱元璋一眼,点头道。
“遵命陛下朱元障虽然早就知道刘浩然要让自己主政东北,但是拿捏不住到底是授予参政还是布政使,现在听到刘浩然直接挑明,心里又是一阵欢喜。
待到朱元璋退下之后,刘浩然看了看冯国用和刘基,发现两人脸有疑色,便笑道:“国用,伯温先生。你们可是舍不得国瑞转做民职。”
冯国用笑了笑,看了刘基一眼,挑先说道:“我就怕国瑞难以胜任。辽宁政事繁琐,势态复杂,不好说
辽宁现在当然非常复杂了,那里汉人少,诸族百姓多,而且管着那么宽的地盘三河省现在也归其管,所以暂时实行军管,真要推行民政官制,恐怕是艰难重重,非一般人难以胜任。不过这话冯国用说合适。刘基说出来就不合适了,所以冯国用抢先说破。
“我知道你们的担忧。不过国瑞此人杀伐决断,决事甚明。又能广纳意见,东北乱局正适合他一展拳脚。”
刘浩然说得都是朱元璋的优点,要不然人家也不会在正常历史中从一个义军元帅最后成为开国皇帝。所以刘浩然认为目前东北的局势适合朱元樟这种开创性人才去治理,那里很乱,也正好需要朱元璋这种“杀人不眨眼”的主来压阵。
“陛下信任国瑞,他自会竭尽全力的。”刘基出来打了圆场,冯国用一听,略一想心里也清楚了,主政辽宁光靠朱元璋一人是不够的,内阁自然会用心挑选几个良臣为参政,朱元璋在用人和决断这方面还是有些长处的,也不用太担心。
“陛下,越陈战事看来是要有大进展了想罢后冯国用便把话题转移。
“大进展,越陈和占城在雨天泥地里混战了近半年,双方都打得精疲力竭,看上去只要我们上去戳一手指头就行了,其实大不然。占城是有心放水,越陈自然会聪明地保持实力,而那里山高林密,天气又湿热。阻力会不小啊。蓝玉和汤和那边要拿出大决心和大动作来才行。”
冯国用和刘基都是知内情的人。知道刘浩然所说的大决心和大动作是指什么意思。冯国用点点头道:“枢密院参军总署制定的新策略已经下发,相信蓝玉和汤和应该心中有数了
参军总署的新策略是以重要城镇为点,河道、要道为网,整体包围。分片清剿,不惜任何代价歼灭该区域的抵抗力量,然后层层推进,重创越陈主力。反正打完战人口归占城,明军没有多少顾虑,雇佣军就更不用说了。大家也明白,占城开始的时候走出了一把力,可是打到后来,和越陈一样越发地吃力,于是便开始放起水来,越陈也装模作样地打得热闹,但是手里留了多少实力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参军总署还提出招募越陈“伪军。做为雇佣军的辅助作战力量。
说了一会军事方面的话,刘浩然似乎心里另有要事,冯国用和刘基便识相地告辞。
过了半个时辰,李善长和汪广洋带着王侍尧和叶综温赶来了。
李善长和汪广洋是内阁一二号人物,主管大明政务全局和经济发展。但是两人在大川口异月新的快速发展下,已经开始不适应刘浩然手;模式。此二人是聪明人,知道自己一是老人,深得刘浩然信任,二是在文臣中威望甚高,还压得住阵脚,所以还留在内阁,但是要想出成绩,就必须重用受“新思想”熏陶的新人。王侍尧和叶涂温都是刘浩然一手提拔的心腹,算是“自己人”。重用他们一可以减轻自己治政吃力的压力,二可以向刘浩然表明一个态度。所以李善长和汪广洋听到侍卫传话,刘浩然有经济大事相商,所以前先就叫王侍尧、叶淡温跟在身边。
果不其然,刘浩然看到王侍尧和叶凉温,脸尖露出了一丝笑意,让李善长和汪广洋心里舒了一口气。
“是这样的,百室、朝宗,我有个新的想法,就是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大明的经济发展刘浩然开门见山地说道。他听完朱元璋的一些建议,深受启发,想到了一些新的思路。
“我想为我大明制定一个五年计划。即五年为一斤,阶段,中枢提出重点,以点带面,全力提高我大明的经济实力。”说罢,刘浩然便开始详细讲解起来。
刘浩然的想法是中枢内阁根据各省的情况和大明的整体经济实力,制定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在这五年时间里,官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设一大批大型工厂和企业,并以此为重点,建设外围配套中小型工厂。然后以这些工厂为基础,全面提高经济实力。
刘浩然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