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亲临东周-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齐顷公这一次捧腹大笑,萧太后实在摸不着头脑,这是怎么了,发生了什么好笑的事情?

齐顷公笑够了,觉得肚子都笑疼了,才缓缓告诉母亲,今日四国使臣来此,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好笑的,可是这四位使者,简直老油菜花了!

晋国的大夫郤克,原来是个瞎子,只有一个眼睛能看到东西;而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原来是个秃头,一根头发没有;卫国大夫孙良夫却是个跛子,两只脚走路高低不平;而曹国的公子首,原来是个驼背,那驼背驼的,都直不起来腰了!这四个人都聚集在齐国朝堂,还都是一国大臣,岂不可笑?

都是怎么碰到一起的呢?

商量好了来的?

这就是齐顷公的不厚道了,这不是嘲笑人的身体残疾吗?

萧太后却有些不相信,哪儿有这么巧的事儿呢?要是果真如此,能不能让我看看呢?

齐顷公心想这有何难呢,于是告诉母亲,可以在后苑设宴款待四国使臣,到时候命令载着使者的车从崇台下面路过,萧太后就在崇台上设立帷帐,那不就是正好能看见了?

萧太后欣然同意。

原来让痛苦的人心情好转很容易,只要找到比他更悲催的人就可以了。

到了齐顷公宴请四国使臣的那一天,萧太后果然早早在崇台上设立帷帐等候。而齐顷公为了让母亲开心,特意为四国使臣选了合适的车夫。郤克眼睛有毛病,他的车夫就是一个眼睛有问题的半盲人,季孙行父自己是秃头,他的车夫便是一个秃头,而瘸子孙良夫,车夫也是个瘸子,那驼背公子首的车夫也是一个驼背。

如果说观看身体残疾的使臣是一种不厚道的行为,那么精心选择的这些车夫就是对使者的侮辱了。齐国上卿国佐建议齐顷公前往不能如此,这不就是对使者和对方国家的侮辱吗?这不就是没事儿找事儿吗?国家大事,岂能儿戏?

可是齐顷公觉得这四个人遇到一起绝对是天意,必须借此机会让母亲萧太后开怀一笑,怎么能错失良机呢?

于是四位使者的车驾从崇台驶过,萧太后看着半盲人、跛子、秃子和驼背成双成对的从下面路过,不由得开怀大笑,旁边的人也忍俊不禁。

这四位从崇台路过,也听到了隐约的笑声。郤克回到馆舍之后便派人打听,今日崇台之上帷幕之内,究竟是何人?

结果令郤克大跌眼镜,原来是齐顷公的母亲萧太后。那这笑声

还没等郤克想明白,另外三国的使者气愤不已的前来找他商议,这齐国太欺负人了!我们是代表一个国家来到齐国表达好意的,难道我们是马戏团?

郤克这才明白,车夫的安排不是偶然的,原来这一切都是齐顷公对四国使者的羞辱!

本来就忍受着身体残疾的痛苦,还要忍受对自己和对自己国家的羞辱!

郤克觉得自己已经要气死在齐国了,我们是残疾人,但是我们更加是一国栋梁之才,更是代表一国尊严!你们齐国就这么羞辱别的国家使臣和国家吗?

这四位大夫恼羞成怒,当夜竟然歃血为盟,决定要回国之后说服国君,一起发兵,讨伐齐国。

国家大事,岂能儿戏?

齐顷公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心血来潮之举,将要给齐国带来灾难了。

第二天一早,四国大夫没有一人前来齐国辞行,全都自行离开齐国,准备讨伐之事。国佐为此悲叹不已,齐国的好日子到头了!

郤克回到晋国之后,提出了讨伐齐国的建议,可是却被士会否定了。晋国已经有了楚国和秦国这样的重量级敌人,没必要给自己增添齐国这样的劲敌。就算齐顷公不靠谱,不是专业诸侯,可是也犯不上给自己招惹祸事。

这时候鲁国东门仲遂和叔孙得臣都已经去世了,季孙行父主持国政。听说郤克在晋国受阻的消息,季孙行父更加着急,他知道单凭鲁国根本不可能和齐国抗衡,于是建议鲁宣公派人前往楚国借兵。

这里就能看出,士会从晋国国家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而季孙行父考虑的不是国家,却更多是自己。利用国家的能力为自己雪耻,至于会给鲁国带来什么,季孙行父却是考虑不到的。

季孙行父派人前往楚国的时候,正赶上楚国国丧,楚庄王去世了。楚庄王可以说是历任楚王中少有的明君,他任用贤臣,使得楚国实力大为增长,甚至达到了能和晋国抗衡的程度。而楚庄王在和宋国战斗中表现出来的大气和善良也为人称道。十岁的世子审即位,是为楚共王。楚国国丧,自然不能出兵。

季孙行父无比悲愤,这还有没有人伸张正义了?

这时候有人告诉季孙行父,晋国情况有变化了。原来郤克被士会拒绝之后,根本没死心,天天想着如何出兵齐国一雪前耻。于是郤克天天找晋景公做思想工作,说服晋景公,我们晋国连区区齐国都不能制服,还如何能够称霸诸侯?难道您对我们晋军没有信心吗?

郤克的言论激烈无比,一时之间急于称霸的晋景公为之迷惑,不能决断。

士会看到晋景公犹豫不决,知道晋景公心里已经动摇了,早晚会听郤克的话,做出不利于晋国的选择。但是士会无可奈何,谎言说了一千遍,也会成为真话。

士会告老还乡,晋景公任命郤克为中军元帅。目前郤克已经把持了晋国国政,看来不久晋国就要出兵讨伐齐国了。

季孙行父闻言大喜,看不出来,郤克还挺能坚持。季孙行父当即命令仲遂的儿子公孙归父出使晋国,一是为了联系郤克,二是为了商议出兵讨伐齐国的具体日期。

第三十七章    被害人:鲁宣公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不过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特别是在领导岗位上工作久了,难免将岗位私有化,认为这都是自己的私人财产。所以才会有临近退休时更加疯狂的职务犯罪,所以齐倾公才会认为,博取母亲萧太后的欢心是高于国家利益的,不过取笑几个残疾使者罢了。而季孙行父为了报复齐倾公对自己的侮辱,更是不顾鲁国和齐国难得的和平,到处挖门盗洞的准备找个同盟者起事。听到晋国郤克当政的消息,季孙行父觉得机会来了,立即派仲遂的儿子公孙归父出使晋国,和郤克商议此事。

季孙行父被齐倾公对自己的侮辱气的发疯,鲁宣公也每日煎熬。当然,鲁宣公发愁的另有其事。

鲁宣公眼看着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势力逐渐在鲁国蔓延增长,这三家的子孙人数和实力日益庞大。

鲁宣公都要愁死了,自己憋屈也就算了,事情再这么发展下去,孟孙、叔孙和季孙氏,将要成为鲁国大患,鲁国内乱的那一天不会太远了。

可是要如何对付已经成为权力执掌者的三家呢?

鲁宣公觉得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外援,因为国内已经没有自己下手的可能性了。

终于,在季孙行父派公孙归父出使晋国的时候,鲁宣公觉得机会来了。

在公孙归父出使之前送行的时候,鲁宣公秘密找到他,请他这次去晋国务必为鲁国寻找有利外援,如果晋国能够将鲁国的“三桓”也就是孟孙氏、季孙氏和叔孙氏驱逐出境,鲁国情愿每年向晋国进贡,永远不会背叛晋国。

公孙归父来到晋国,先打听了一下晋国的形势。风水轮流转,如今晋景公宠信的居然是屠岸贾。原来赵盾当权之后,屠岸贾小心翼翼,闭门不出。等到赵盾去世,屠岸贾又开始发挥能力,凭着拍马的本事,屠岸贾很快成为晋景公面前的第一红人,官拜晋国司寇。公孙归父觉得,要说动晋景公,必须通过屠岸贾。于是公孙归父将鲁国带来的重宝送到屠岸贾府邸,见了金光闪闪的财宝,屠岸贾一口答应。

经过了赵盾事件,屠岸贾小心谨慎了许多,他明白,单凭自己一个人得宠并不能保证自己能够稳立潮头,必须有盟友。只有有力的盟友,潜伏的盟友,才能使得自己在残酷的斗争中生存壮大。所以这一次重返晋国朝堂,屠岸贾为自己找到了盟友:栾氏和郤氏。栾氏和郤氏在晋国历史悠久,而且这两大宗族的子孙目前在晋国也都是位高权重,正好弥补屠岸贾势单力孤的缺陷。

屠岸贾将公孙归父的请求先告诉了栾书,栾书倒为难了,因为他知道元帅郤克这时候正在谋划联合季孙行父攻打齐国,如何能够请郤克帮助鲁国讨伐“三桓”呢?

栾书决定还是试探一番。

栾书找了个机会将此事告诉郤克,不料郤克却认为这是对鲁国国政的干涉,将要导致鲁国混乱。不帮忙就算了,可是郤克居然还将此事迅速派人告诉了季孙行父。

看来郤克对齐倾公的仇恨更深一些,和季孙行父的同盟更牢靠。

季孙行父收到郤克的密信勃然大怒,公孙归父这小子,不是领我的命令前往晋国联系郤克讨伐齐国吗?居然暗中对付我,难道忘了他爹东门遂事件之后我对他的照顾了吗?当真昧良心!

公孙归父不是昧良心,是将国家利益放在了第一位而已。可是既然季孙行父知道了公孙归父的秘密,那就是敌人了,没什么好说的。季孙行父找到叔孙侨如商议此事,叔孙侨如恍然大悟,怪不得主公连日来不理朝政,原来都是演戏!是憋着坏要整死我们!

叔孙侨如认为这时候大可以召集大臣前往探视鲁宣公,看他还有什么话说!看来鲁宣公这领导当的的确憋屈,都能被下属质问了。

叔孙侨如先找到了仲孙蔑,但是仲孙蔑认为君臣没有对质的道理,自己坚决不能参加这样的事情。叔孙侨如也没细想仲孙蔑的话,既然他不去就算了,叔孙侨如带着季孙行父和司寇臧孙许同一起入宫,找领导对质。

三个人气势汹汹入宫,但是听说鲁宣公病重,没见到鲁宣公就表示致意然后回来了。

根据史书记载,第二天,鲁宣公去世了。

鲁宣公的去世非常令人怀疑。当然,鲁宣公去世这个事实是肯定的,谁也不能长生不老。不过鲁宣公去世的原因就非常耐人寻味了。如果鲁宣公真的有重病,恐怕在国内不能传开,在鲁国重臣内也会不是秘密。那既然知道鲁宣公已经不久于人世,季孙行父知道鲁宣公要找外援对付“三桓”时就不会那么紧张,反正他也要不久于人世了,还能有什么作为?那时候季孙行父得知鲁宣公要对付自己所做的,就不应该是找鲁宣公对质,而是应该安排力量掌控鲁国政权。

由此可以推断,鲁宣公不是正常死亡,那就有两个可能:自杀或者他杀。

自杀者往往对生活和自己丧失了信心,所以才会有勇气结束自己的生命。鲁国国政被“三桓”把持,鲁宣公的确心情非常糟糕,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局面。这样对鲁国的未来充满期待的人怎么会走到绝路?会甘心放弃自己的生命和国家的未来?

那就只能有一个结果:鲁宣公的确死于他杀,凶手就是季孙行父、叔孙侨如,或者是他们指派的刺客。

当日季孙行父、叔孙侨如和臧孙许同去找鲁宣公对质,或许是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当天夜里,这三位就商议派出了刺客,或者是下毒,使用了非正常的手段,害死了鲁宣公。

试问,这三位前去找鲁宣公对质,怎么可能就因为鲁宣公有病便轻易返回,甚至还加以致意?而且那么凑巧,第二天鲁宣公就去世,避免了君臣对峙的尴尬局面?

原因只能有一个:后来鲁国太史在“三桓”的压力下,修改了这一段历史,所以才会出现了前后矛盾的结局。这位无名的太史,或许是出于为鲁宣公申冤的考虑,只是修改了事件的结果,并没有修改剑拔弩张的冲突前夜。正是如此,鲁宣公之死才令人更加怀疑。

鲁宣公去世之后,季孙行父等人拥立世子黑肱即位,是为鲁成公。十三岁的鲁成公根本没有能力把握国家大事,鲁国大权流落季孙氏手中。

季孙行父掌握大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公孙归父报复,当然他没有说的那么明显,矛头指向的是公孙归父的父亲——东门遂。

季孙行父认为鲁国要明正典刑,必须处置当日杀嫡立庶的东门遂。所有的大臣都不明白,这时候怎么想起来东门遂这回事了?不过季孙行父命令司寇臧孙许同驱逐东门氏,各位大臣也都奉命闭口不言。

公孙归父从晋国回到鲁国,还没到家就知道鲁宣公去世的消息,紧跟着全族的人就被驱逐出境。

公孙归父心知肚明,这是季孙行父对自己的迫害,率领族人出奔齐国。

这是残酷的斗争必须付出的代价,不过当日辛苦为鲁宣公得到君侯之位的东门遂,看到自己的族人为了这个原因流离失所,恐怕会感慨万千吧?

季孙行父对东门遂的否定,其实也就是对鲁宣公权力合法性的否性。

鲁宣公即位的第二年,齐倾公得知了鲁国和晋国联合准备讨伐齐国的消息,齐倾公立即派人出使楚国,作为齐国强援,同时抢先讨伐鲁国,从平阴直到龙邑。

在这次齐鲁战争中,发生了一件残忍的事情。齐倾公的宠臣卢蒲就魁贪功冒进被鲁军俘虏,齐倾公命令人对龙邑守军高喊,只要放了卢蒲将军,齐军就撤退。可是鲁军不但不相信,反而将卢蒲杀死,并且在城楼上分尸。

这就不能令人理解了,就算齐倾公说的不全是真话,但是试一试总没有坏处,而且这样残忍的刺激齐倾公,肯定会有不好的结果。果然,齐倾公大怒之下,命令齐军包围龙邑,日夜攻城不休。

三天之后,或者说三日三夜之后,龙邑城破。

齐倾公命令将俘虏卢蒲的龙邑城北军民,全部杀死,为卢蒲殉葬。

一个愚蠢的决定,就这样令无数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齐顷公的血腥杀戮带给鲁国无比的威慑力,可是就在此时消息传来,卫国大将孙良夫率领军队攻入齐国境内,看来受到侮辱的残疾人使者终于有一个能够起而反抗的了。

齐顷公命令留下部分人马驻守龙邑,剩下的都班师回国,区区卫国居然还敢偷袭齐国,让他们看看我们齐国的厉害!

在新筑界限处,齐军正遇卫军前队石稷,两军分别安营扎寨,准备战斗。

卫军和齐军大战,不知道又将是怎样的景象?

第三十八章    士气!士气!

一个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人将给一个国家带来灾难,可是一群这样的人凑到一起将会发生什么呢?

齐顷公的一次率性之举就将引发这样混乱的局面。

不过在混乱局面之中齐顷公的反应还算灵敏,在袭击鲁国得手之后,一旦知道卫国攻击齐国的消息,齐顷公便立马回师。齐国是齐军的大本营,无论在外面多威风,大本营有事那就是最大的事。

而齐顷公回军的消息也让卫军产生了新的想法,前队将军石稷心里明白,卫国之所以敢偷袭齐国,那完全是趁着齐军主力出兵鲁国,现在齐军大部队都回来了,那还偷袭个什么劲儿啊?石稷觉得现在应该撤退,等晋国和鲁国军队都到了以后,再作打算。毕竟齐国也曾经是诸侯霸主,实力不可小觑。

可是孙良夫作为被齐顷公侮辱的当事人,可没咽下这口气。孙良夫不管齐军回军还是不回军,反正他就是要和齐军死磕。看见敌人反而撤退?笑话。难道离敌人越远,越能打得过?

孙良夫否定了石稷的意见,决定今天夜里就出奇兵,偷袭齐军大营。

夜黑风高之时,卫国军队伴随着淡淡的月色而行,他们不是去野炊,更不是去散步。

这群卫军神不知鬼不觉的逼近齐军大营,没用什么万能钥匙,轻易就进入了齐军大营。

孙良夫心内狂喜,好你个齐顷公,我看你这次还能牛到哪儿去!

偷偷摸摸的卫军挨个挑开齐军大营,没人!

难道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