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攻略-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帝而听命于你,作为朋友这样是合格的,但是作为君臣,这样是不可以的。
你是君,其余人都是臣,你可以施以恩惠和宽容,但是绝对不能放纵,也不能拿着现在的感觉去对待苏宁,你很珍惜这段感情,我知道,这太不容易,但是做一个皇帝,更不容易,如何处理这份感情,以及如何处理君臣关系,我无法给你更多的建议,这个就要看你如何做,做到了这一点,你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明白吗?”。
李承乾的大脑非常混乱,嘴上答了一句条件反射似的“明白了”,但是心里面没有任何的感觉,还没有得出任何的结论。
皇位之间的传承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残酷是难以想象的,不说唐朝,就算是宋代这样给人的感觉软棉棉的朝代,在这些问题上,也相当残酷,宋真宗因为流言差点儿就要对宋仁宗动手,要不是寇准说了一句“你就这一个儿子不把江山留给他还留给谁”,宋代最出色最仁爱的皇帝可能就会死于流言,四十二年的统治也不会开启,一大批名臣恐怕也难以闪亮登场,由此也可以看得出,皇位之间的传承,是冰冷的。
李二陛下给了李承乾警告和忠告,让他好好儿的去思考了,作为大唐未来的皇帝,他必须要理清楚这个关系问题,皇帝是孤独的,也必须要孤独,和臣子打成一片的皇帝不存在,因为皇帝要权力,臣子也要权力,没办法调和这个矛盾,天下,是皇帝的家,权力,是皇帝的权力,不能改变。
苏宁离开皇宫后,径直去了河间郡王府,他要去和李孝恭告罪,也要去和李芮涵说一声抱歉,每一次出去,都要告别,都要经历一番痛苦,还真是难受,若是可以一直留在长安倒也是极好的,没有电脑,没有qq和**,打不了电话,没办法聊天,只能痛苦的思念,这种感觉,真是难以承受
但是,这是必须的,不是吗?(未完待续)
五百一十五 雏鹰起飞
战争对于苏宁而言是残酷的,同样也是熟悉的,来到大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仗,杀人击灭了东突厥,一把火烧光了东突厥最后的力量,俘获了东突厥全部的高层,东突厥兵团彻底崩溃,第二场大战不仅仅把大唐北方的诸多部落一扫而空,更是打败了西突厥兵团,策动了西突厥兵变,使之成为大唐的属国,稳步落入大唐的掌控之中。
苏宁就是这样的神秘而强悍,东西突厥都是在他的手上被打败和收服的,虽然他不是主将,但是他却起到了决定性意义,而且他极其擅长以少部分精锐人马击败敌人强大兵团,每每都是以少胜多,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五百人马灭了东突厥,两千人马策反了西突厥,而在当时,敌人的兵力要远远强于苏宁手中的兵力。
所有人都不会怀疑苏宁没有办法靠着这一千精锐士兵,在地方守军的辅助下平定僚人的叛乱,苏宁的奇谋在大唐军界非常有名,三次奇谋奠定了三次胜局,最后一次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大唐潜在的强大敌人西突厥给控制住了,随后以商代兵,大肆掠夺西突厥的财富,将他们的战争潜力大大压低,使之无力发动对于大唐的战争。
大唐军界对苏宁的奇谋相当称赞,但是也有少部分人对此表示忧虑,比如李靖和李世绩,还有李二陛下,三位都是著名的军事战将,其中李二陛下特别善于以少量军队突击强大敌军,打破其正面列阵,为后续部队的冲击打下基础,击破窦建德就是这样打的,但是和苏宁不一样的是,李二陛下同样具备指挥重兵军团和敌人面对面大战的能力。
能否具备指挥一万人以上的军队和同样数量乃至与更多数量的敌军作战的能力,是判断一个将领是否有资格被成为大将的标准,而能否指挥五万人以上的军队行军作战并且战胜敌军,是评判一个将领有无成为独当一面的统帅的标准,而能否指挥十万人以上的重兵军团和敌人展开决战,那是评判一个军事人物是否可以成为名垂千古的名帅!
古人打仗,步兵靠军阵,骑兵靠突击和冲击,类似于投石机等军器则是用来攻城,这是基本的用兵法则,事实上,不顾队形展开白刃战是取死之道,大战场上,若是离开了军阵,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没有了军阵队形,都会死的很惨,步兵可以结成一个方形阵,骑兵的著名军阵有鱼鳞阵等等。
大唐的军事家们在参谋总部建立之后,也会研究过去的一些胜利和失败的战役,其中苏宁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东西突厥歼灭战被重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苏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其奇谋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原因,乃至于对战后的规划,也在其谋略中有过体现,眼光深远,是大唐新一代军事战将里面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李靖很高兴,毕竟这是他的弟子。
但是随后,理智的李世绩提出,苏宁虽然在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甚至主导了战争走向,但是不能忽略的问题是,苏宁可以被称为名将,却不能称为统帅,因为苏宁没有指挥过超过一万人的军队作战,甚至于五千人都没有,他所指挥的最大兵力在三千人,而这并不足以体现他具备指挥大兵团和敌人正面对抗的才能。
战场作战,少不了奇谋,但是真正的指挥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缺少指挥协调各兵种联合作战的能力,他无论如何也上不了大雅之堂,只能走阴谋路线,而不是真正的名将。
李世绩的评语毫不留情。
虽然李靖气得脸色发青,但是他也明白,苏宁的确缺少指挥大兵团的战绩和机会,也无从体现这样的能力,李靖也早就发现了这样的情况,并且也对苏宁提出了建议和警告,也加强了苏宁对于各兵种的了解和使用方法的学习,可究竟学得怎么样,还要等战场去检验,可是大唐目前处于高速发展和剧烈变革之中,至少两年之内,不希望有大的战争发生。
一旦发生了大的战争,那就是国战,国战一旦发生,需要的就不仅仅是君臣朝廷的所有时间了,还需要举国的人力物力,虽然现在不需要使用民夫运送粮草了,可是依旧需要很大量的物资损耗,那必将影响到大唐国内如今剧烈的变革,而这种变革,所有人看在眼里,都明白这对于大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种事情是可以多多益善的。
没有人希望这种变革会停止,因为这种变革带来的利益,几乎所有人都享受到了。
可是,培养下一代战将又是当务之急,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可以预料,一旦大唐国内的发展稳定下来,步入正轨,那么大唐将腾出手来对外部进行强烈的干涉和开疆拓土,之前因为通商的事情导致边境各国刀兵相向,但最终没有打起来,大唐到处做和事老,也因为假货事件使得各国比较担忧,对于通商之事的热度也稍微下降了一些。
为了灭掉山东士族,大唐可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呢
对外征战已经在参谋总部进行了详细的战略制定,今后的主要军事战略,就是往西方发展,将已经失去了数百年的故地西域夺回来,丝绸之路带来的商业利益历历在目,大唐国内的消费力量明显不足,和西突厥等部族交易带来的巨大利润让大唐的统治者们红了眼,他们发现,只有把这种商业模式复制到外国,才能获取最大的利益。
曾经属于中国的领土西域,在失去了数百年之后,需要重新夺回,告诉他们,这里曾经是汉人的,现在,以及未来,依然是汉人的。
这份最主要的战略计划,通过西突厥了解西域,并且与西域展开商业合作,一步步打开和西域目前的封锁状态,让大唐的使节进入西域,让商人进入西域,以外交手段和商业手段进行第一阶段的侵略,等商人们逐渐掌握了当地的经济之后,就要以外交手段挑动事端,促使大唐军事力量有理由介入此处,并且横扫西域,夺回这片曾经富饶的土地。
有了西域,重开丝绸之路,就不是难事,大唐的事业已经开始拓宽了,他们非常想知道,当初的大秦,还有安息,贵霜这些大帝国,现在是什么样子,那片曾经非常熟悉的土地,现在是什么样子,以及更西边,更西边,苏宁以故事的形式讲给李渊阁下听得西域和西方历史,深深地吸引了一群战争狂人
原来,天下之大,不知其方圆几万里也,大唐可真是坐井观天了。
所以,才需要足够的人才,足够的军队,去进行这样伟大的事业,老一代战将以李靖为首的,已经定型了,正在渐渐退出军界;中生代战将以侯君集李世绩为首,扛起大旗,是军中的主要力量,而新生代年轻将领,不得不说,是以苏宁为首的,因为年轻人里面,苏宁的战功是首屈一指的。
所以很多的将领非常关注苏宁,也非常关注此次的蜀中平叛战争,不仅仅是苏宁,军事大学第一期里面好多学生都是非常有潜力,很受看重的,薛仁贵,王玄策,孟雨,焦长河等等,还有一些很有前途的将二代比如李震等人,都在此次的出征之列,大将们并没有反对,因为反对也没有用,他们都是军校的一员。
蜀中平叛战争,几乎集中未来一二十年大唐中生代将领退出现役之后军中的顶梁柱,以苏宁为首的军方新一代将领就要在此战之中诞生,这一战的战果和战绩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这一群人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的生活,不得不说,这场战争的意义一样深远,即使,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战争。
大唐的雏鹰们,就要进行第一次的试飞了。
当然,他们的信心也有一部分来自于苏宁所写的苏氏三国,到最后,蜀国北伐和魏国南侵,围绕着汉中这一战略要地展开的数十年争夺,苏宁对于蜀中的地理了解的不少,甚至与战略要点也了解很多。
“是以,虽然此战规模不大,可是,老夫依旧不得不给你指导一些关于蜀中的事情,蜀中作战,绝对不是平原作战可以比拟的,发生在蜀中的经典战役,也绝对不少,不过幸好,僚人愚钝,只知道占据一些城市而不知道占据战略要点,若是他们在夺取了嘉州陵州之后还会集合所有的僚人势力往北攻打汉中,乃至于侥幸占据了汉中,那么此战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那将会是一场苦战。”
李靖到底不放心,让苏宁抽出时间到他的府上,他要测试一下苏宁有没有做足功课。
苏宁对于入蜀作战的事情了解的还真不少,谁让苏宁非常喜欢三国呢?还写出了三国诸葛亮数次北伐,姜维数次北伐,曹魏的反击和逆袭,每一次都会围绕着出蜀作战和入蜀作战,路线问题,苏宁也着重描写了。
入蜀作战,若是被占据了汉中,会很麻烦,但是僚人根本不懂打仗,只知道争勇斗狠,那么苏宁准备的战略战术都用不上,因为不需要攻打汉中,不需要攻取阳平关,不需要偷渡阴平直取成都,僚人只不过占据了蜀中平原上的一些土地,然后向外蚕食,并没有明确的目标,难以成事,不过据报,这群僚人有向成都进发的趋势。
入蜀作战一般有两条路,第一条是从北往南打,打下汉中,再攻取成都平原地区,这是钟会和邓艾的路线;第二条路就是走水路,从东往西打,拿下江州,从巴郡等地入蜀,这是诸葛亮的路线。
牛进达和苏宁选择了第一条路线,过汉中进入蜀中,平定叛乱;若是被叛军占据了汉中,那么打起来就难了,当初王平镇守汉中的时候,曹爽率军南下,十八万军队硬是没能打下三万军队镇守的汉中,反而没有打上一场决战,却损兵折将,推迟了中国统一时间二十年,是为兴势山之战。
这场战役的意义非常深远,但是由于缺少著名人物的参与,所以不怎么被重视,但是苏宁却是相当重视这场战役,因为这场战役和之后的魏灭蜀之战,都在汉中战场的第一阶段战役中,凸显了兴势山的重要性,王平因为坚持魏延留下来的战略,据守兴势山,依靠汉城乐城的交替掩护,死守阳平关,打退了曹爽。
而二十年后,蜀军却没能按照王平成功的战略,放弃了兴势山,以至于汉城乐城被分割,失去了退路,阳平关孤立无援,被攻破,汉中失守,之后的一系列失误,导致蜀国灭亡;一座兴势山,就在不经意间,将中国历史改变了,而在那之后,却很少有人注意到,那座不起眼的山,曾经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rs
五百一十六 学子出征
或许是因为苏氏三国广为流传的原因,尤其是军事大学,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三国里面的经典章节几乎耳熟能详,三国前期和蜀中扯不上关系,但是到了中期和后期,苏宁就是以蜀国和魏国之间的战争为主线的,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蜀地被人们广泛了解和重视,在那之后,开发蜀中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发生在蜀中一带的无数经典战役,被军事大学的学生们以及参谋总部数次推演研究,他们发现苏宁所描述的战役都是非常合理的,也是实际上发生过的,所以觉得苏宁对于蜀中应该相当了解,也是因此大部分人并没有反对苏宁作为副帅参与此次的蜀中平叛战役。
学生们在最初的彷徨与迷茫之后,就开始认真的准备战斗了,领取自己的盔甲,领取自己的武器,将自己的战马好好地喂养,为它洗刷,将它调整到最好的状态,虽然入蜀之路不甚好走,但是想要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战斗,解除蜀中危机,那么骑马就必不可少。
甚至还有学生为了此战专门温习了苏氏三国,想要从中找到击破敌人的方式,为此苏宁哭笑不得,虽然书中的战役大多数都是真实的,但那又不是自己指挥的?那是诸葛亮魏延王平姜维司马懿这些大才所指挥的战斗,和他没什么关系,要说此次的平叛之战,他还真的没有制定出完整的战术,虽然参谋总部就此战作了推演和研究。并且把结果交到了牛进达的手上,但是究竟如何打,还没有定论。
李靖牛进达还有苏宁三人聚集在军事大学里面进行着战术的讨论,此次的蜀中平叛,并不是太难,叛军仅仅把活动范围限制在蜀中平原,并未将控制范围扩展到比较难以攻打的地方,入蜀最重要的一条道路剑阁也没有被叛军掌握,所以这群叛军完全不懂打仗,只知道抢夺财物和土地。没有政治目的。
这样的叛军是很好对付的。但是比较难的就在于,这一战的目的被规定并非是全歼敌军这样,要是全歼敌军的,苏宁有很多种方法诱敌深入。选择比较合适的地形。将这群叛军一把火烧光。就好像当初诸葛亮对付藤甲军一样,很容易,但是无论是参谋总部还是李二陛下。都提出了一个要求,此战不在于歼敌数量之多寡,而在于俘虏数量之多寡,大唐现在并不希望主动挑起对外战争,那么战俘的来源就要从内部着手,叛乱一次不容易
尼玛,苏宁听到这个话的时候整个人都斯巴达了,我的大唐要不要这么萌
要打赢,这是毫无疑问的,还要把敌人全部都给抓住,尽可能的用最少的杀敌数量奠定此次战争的胜利,然后抓住俘虏,俘虏的数量不得少于五万,这是最低的额度,因为就情报看来,此次叛乱的僚人数量应该有十万左右,虽然真正叛乱的壮丁只有三四万,但是还有很多女人和小孩,这些都是可以用一用,压榨一下劳动力的,地方官员催得紧,朝廷的压力也很大。
劳动改造,不仅仅改造了那些外族,也改造了大唐
现在对外打仗和对内平叛,要求都是一样的,参谋总部下达的作战指令都会有一条,尽可能少的杀伤敌人,尽可能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