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唐再续-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透。
李曜哈哈一笑,点头道:“既是君命在身,某亦陛下之臣,焉敢留拦?只是这般怠慢圣使,实非曜之本意,还望圣使回京之后,务必在陛下面前美言则个。”
那圣使出使虽多,却也没见过这般客气的封疆之吏,当下有些受宠若惊,忙道:“这个自然,这个自然,使君忠勇,陛下早有耳闻,某今亲见,更盛闻名,一俟回京,必要详加奏报,使陛下宽怀。”
两人又来回寒暄片刻,李曜才“依依不舍”地送他一行人出了洺州。
憨娃儿咧着嘴,笑得眼睛成了两道缝:“郎君,以前俺老听人说,咱这陛下不懂事,做事情乱七八糟的,俺就琢磨啊,这陛下是九五之尊,怎么能不懂事呢?俺不信。结果你看,陛下这就给郎君升官了,不懂事能干对这事吗?俺瞧着这陛下就不错,懂事得很呢!”
李曜被他逗得哈哈一笑,笑骂道:“你这夯货,给某升官就是懂事了?”
憨娃儿一本正经地点头道:“那是自然。”
这下不仅李曜,身边诸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憨娃儿立刻一瞪眼,除了李嗣恩与史建瑭之外,余者瞬间止住笑,一脸严肃。
李曜道:“天使既然走了,某等还是先回府衙,嗣恩,你去城外安排扎营,原先的营地能用就修葺一番继续使用,若是位置不佳,就自己找一处新地,注意不得扰民。国宝,你监督军中纲纪,另外,训导队也跟着去。”
李嗣恩与史建瑭领命去了,李袭吉则问道:“训导队既然下去,某也去吧。”
李曜摆手道:“不,袭吉先生,你随某去府衙。先生曾为一县之尊,常言道,天下难做之官者二,一曰宰执,一曰县令。先生能做好一县明府,处理政务必长于某,今后许多政务,某还要问策请教于先生呢。”
李袭吉笑道:“使君大才,袭吉早已深服,又怎担得起这请教一说?使君若不嫌袭吉鄙陋,但有所问,袭吉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曜点点头,沉吟片刻,道:“先生以为,某来洺州,第一件事该做什么?”
李袭吉微微一笑:“使君说笑了,其实为官第一件事,无非是知己。”
“知己?”李曜反问。
“不错,知己。”李袭吉笑道:“兵法不是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么?”
李曜也笑了笑,问道:“却不知袭吉先生的知己,乃指何事?”
李袭吉正色道:“某这知己,便是说首先须得知晓自己治下之地,究竟是何等情况。”
李曜微微点头,道:“先生果然直指本源,既然如此,某这使君第一件事,无非便是清查了。清查人口,清查土地,清查财帛,清查府衙兵册,清查有无冤假错案,清查总之,是要先将这洺州之地的方方面面先弄个明白,才好决定接下来该做什么。好,甚好,袭吉先生果然实干之才,不是那等口中堂皇大言,实则眼高手低的不舞之鹤。”
李袭吉拱手称谢,见李曜时不时朝城墙望去,便道:“某观使君似有意加固城防?”
李曜点头道:“邢洺磁三州,四战之地也,邢州乃存孝二兄驻兵所在,等闲无人敢为之觊觎,然则我洺州却不然。某今前来,原驻军便被调往泽潞康君立处,这偌大洺州竟然只有某这一千五百人,城防吃紧,不得不加固。而二兄虽离某不远,手中兵力本也不少,然则三面环敌之下,也谈不上宽裕,一旦有所战事,某这洺州便成了薄弱的一环,容易被人首先集中兵力攻破,是以某不但要加固城防,还要扩军。”
李袭吉眼前一亮,继而又有些迟疑:“飞腾军扩军不久,若要再次扩军,却不知并帅大王处是否会做他想?”
李曜摇头道:“此处原本就有万余兵马,如今调走其余,只留了些州府差役,本不成道理,某可以用千余兵马守住神木寨,那是因为神木寨小而险、险而坚,洺州虽不算大城,却也不是小城小寨,千余兵马,也就能安定一下民心罢了,一旦与人征战,便要糟糕。这兵,是非招不可的,而且”他看了看身边,见没有不放心的人,这才道:“而且大王调走那批原先的诸君给康君立,也是怕某吃掉这批本就属于张污落那边的镇兵。如今既然是留下一个空摊子给某,自然也就是默许某自行募兵了。”
李袭吉笑道:“使君明鉴,某不能及也。然则使君属意何时征募?”
李曜轻轻一挑眉:“不忙,等二兄与张污落打完王镕再说不迟。”
第170章 安民置军
洺州,在大唐属河北道。北周宣政元年初置,因境内有洺水,故名。洺州有八县,治所广年县。隋末唐初,起义军夏王窦建德、刘黑闼相继建都于此,称洺州。因有短暂建都历史,故其城防本称坚固,只是近年多有战乱,甚少修葺,是以渐趋破败。
李嗣恩与史建瑭所选驻兵之处在狗山,李曜因不满此名,上表改名驻跸山,盖因当年太宗文皇帝领兵讨伐刘黑闼时曾驻兵于此,故此表有彰太宗武威之意,得以顺利通过中书门下审议,遂成定论。
初治一州的李曜很快展现了其不同于今人的一面。其到任之后,先彻底清查本州户籍、田亩、兵册乃至刑民各案,而后在城中设立河东军械监洺州司。接下来,李曜很有后世风范地将因战乱抛荒而成无主的良田、荒山、废地统一“收归州府”,继而开展了规模浩大的“流民安置工程”。
流民安置工程乃是李曜治理洺州的第一件大事,因而由其本人亲自挂帅,制定了详细的招揽、安置办法。譬如免费分地、州府赠宅、军械监免费出租农具等一系列鼓励生产措施,便是其中重要环节。此外再有一些如新安置流民由州府提供“低保口粮”等,亦为其辅。为此李曜几乎清空了洺州州府的府库,这一点引得一些当地士绅不满。
这不奇怪,这些士绅土豪本仗着财雄势大,趁此战乱频仍之际多占了不少田亩,等李曜一到,这许多田地因他们无法出具有效地契证明而被州府强制收回,换了谁也不乐意。
然而李曜此次却很没有风度地连解释都欠奉,直接动用飞腾军强制收回,任何胆敢抗拒州府差役执行收地任务之人,皆被标上“土豪劣绅”的帽子抓紧州府大牢。
财富面前,总有不怕死的人,有些自认为在晋阳或甚长安背景很硬的士绅以身试法,被李曜毫不犹豫地处置,一时间“李砍头”的名字在洺州士绅中竟有了“止儿啼”之效。当然与此同时,李曜也遭到一些人诟病,对他河东名士的招牌颇有影响。
恰好王笉此时自长安回到晋阳,在会见了一批族中长辈、族外友人之后,王家以及与王家关系交好的一批洺州士绅主动让出侵占土地,“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州府“依法征收”,让许多仍在犹豫之间的士绅大户大跌眼镜,继而迅速改弦易张,坚决支持州府行动起来。
李曜为此亲自致函王笉,对她的帮助表示感谢。不过李曜并未问及王笉花了多大的代价才做到这一点,王笉在回信中也未提及此点,他二人似乎已然神交默契。
王笉的回信中除了恭喜李曜右迁之外,只是提到了一件事,便是她打算在一个月之后来一趟洺州,请李使君提前调整好时间,以免错过。
对于这一说法,李曜深思了许久。按说以他和王笉之间的关系,王笉来便来,去便去,君子之交淡如水,何须如此郑重?而且王笉来则来矣,即便他李曜临时有事,大不了多住几日便是,有甚要紧?怎会特意提出请他调整好时间,以免错过?
李曜是谨慎之人,立即察觉其中有些玄机,当下回复王笉,说定然早作安排,扫榻相迎云云。
安置流民,对于李曜而言有两大好处,一是他需要更多的人口来推进洺州的农业生产,继而带动洺州的商业繁荣,当然与此同时,新建立的河东军械监洺州司也需要不少工匠和学徒,毕竟这些“技术人才”不能全靠着从晋阳调拨,晋阳那边只能调来一批骨干,否则李克用那边不好交代。
第二个好处就是募兵,如今李曜清点完了兵册,理论上洺州一地除了他的一千五百飞腾军之外,还有一千左右的州兵,然而实际上州兵只有两百零七人,其中老弱剔除的话,只有三十个人可以留下。这点兵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然是要扩编新募的。而如果不招揽流民,就只能在原本就有限的农户里招,李曜明显不会做这种杀鸡取卵的事。
然而他的政策虽好,花费却大。虽然土地分配不花钱,之前的丈量清查也多由飞腾军训导队监督州府小吏、差役执行,没有额外花掉多少“行政费用”,但免费提供新安置流民的粮食,以及州府出资为流民建房却是一大笔硬性开支。好在军械监如今足够强大,免费提供洺州一地的流民生产农具也扛得住,否则李曜的洺州州府必然要宣布破产。
然而就算如此,李曜也不得不“公器私用”了一回,挪用了军械监一笔不菲的收入来填补招揽流民的漏洞。好在这笔钱来路不正,李克用对他又过于放心,居然这两年多时间没有想起派人到军械监查账,否则定然露陷。——当然,这个时代的官员一贯缺乏监督,河东军械监又的确功勋巨大到李克用都不好意思拉下脸去查。
这笔高达百万贯的巨资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是李曜利用军械监暗中贩卖了一次军火。当然李曜不可能把一大批军械卖给朱温,那批军械的买家乃是河中的王重盈。
王重盈是前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的兄弟,这哥俩一贯与李克用交好,每年都会用大量的两池池盐维持与李克用的盟友关系,之前李克用内政不修却仍有余力每年扩军,也正是因为两池这边的额外收入。
但是王重盈也不想永远靠着李克用过日子,他守着这么大的一个大唐聚宝盆,若说心里没点雄心壮志,只怕谁都不信。于是在看到河东军械监的巨大产能以及优秀产品之后,他就暗中找上李曜,希望从其手中购买一批军械——秘密的。
王重盈的算盘打得很简单,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李曜新入河东不久,又是与家中决裂而入的河东,据说还立下重誓要还本家一笔养育费,那么他必然是需要一大笔钱的。自己这批军购,总价值高达三百万贯,不怕李曜不动心。
李曜的确动心了,但却不是为自己敛财动的心。他现在是有抱负的人——当然说有野心也没错——少了什么也不能少了钱,于是二人一拍即合。
三百万贯的军购,即便李曜拥有大把的免费矿山、树林,以及产能巨大的军械监,却也不是立刻就能完成的,总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好在王重盈同志别的没有,就是有钱,大大方方展示财力,直接先给了一半——也就是一百五十万贯,作为“开工费”。
事实上,军械监经过李曜的一系列改造,生产成本已经降低到这个时代其他工坊不能想象的程度。譬如王重盈订购的这批价值三百万贯价军械,李曜的核心班子经过计算,包括人工在内的生产成本约莫只要六十到七十万贯,其余全是利润,这还是“鉴于盟友关系”打了折的。
很显然,军火生意在任何时代都是暴利买卖,而越是战争多发期,这暴利就越明显。
李曜很满意,因为有了一笔巨大的、不必上账的收入。王重盈也很满意,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到如今最为精良的军械,何乐而不为?我河中有两池盐场,难道还能缺钱么?扯淡。
正因为有这一百五十万贯巨资的支持,李曜虽然天天上书李克用哭穷,其实实际上招揽流民的工程仍是十分顺利。更何况李克用被他天天哭穷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以为洺州久经战乱的确是太穷了一些,自己又没拨过款,现在连河东第一理财专家都扛不住了,脸红之下慌忙叫人给李曜送了三十万贯过去“应急”。
李曜收到钱也颇有意外,因为李克用是个不怎么重视内政的主,原以为他不会为此花钱,哪知道这次李克用不知道哪根筋没搭对,居然真的送钱来了,反倒弄得李曜都不好意思继续演戏,忙不迭收了神通,不再哭穷,安安心心去搞自己的建设去了。
李克用见李曜拿了钱立刻安分,又听说洺州收揽流民高达十几万,震惊之余欣喜万分,逢人便说“吾儿文若萧何、武胜关张,河东之幸也!吾有存曜,何惧朱梁?”弄得一干留在晋阳的养子大将羡慕、嫉妒、恨,不一而足。
成为一州刺史的李曜,也不再是每日呆在军营,洺州各地都时常见到使君的身影。不同于过去的州府大员,李曜很喜欢“深入群众”、“下到田间地头”,三不五时地就带着亲信随从跑到各处明察暗访,新分的田地、新开的矿山、新建的水利、新修的城防、新造的民舍无处没有李曜留下的足迹。
与此同时,一些为官不正的官员也有不少因此浮出水面,有些甚至被李曜在农舍派人叫来,当场痛斥,勒令改正。甚至还有一名负责某县流民住宅建设的官员,因为贪污及在购入材料的费用中弄虚作假,被李曜召集当地流民之后当众斩首,悬其首级于高杆之上,以儆效尤。
洺州官风,为之肃然一清。
晚上应该还有一章,诸君尽兴。
第171章 虚惊一场
李曜所熟知的历史在景福元年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河东与幽、镇二藩的战争结束之后,李存信率河东军进入魏博,打算穿魏博而至山东,支援“反朱温帝…国主义霸权战争”的山东盟友。
在此之前,李存孝与李存信二人都仿佛打了鸡血一般,拼死拼活对李匡威与王镕主动发起进攻。虽说他二人完全没有携手作战的意图,然而由于他们不计代价一波一波不断的进攻,实际上却打出了车轮战的风范,以至于李、王联军被连续不停的大战拖得筋疲力竭,坚守阵地四日之后再也扛不住那发疯一般的攻势败下阵来,继而被穷追猛打的河东军从有序撤退打成全军溃退,最终一溃千里,形成不可挽回的败局。战后清点战果,李存孝上报晋阳说斩首一万七千,俘虏四千余;李存信更大气,表示击败当面大军十二万,斩杀近三万,只是由于麾下将士深恨贼军,因而俘虏较少,只有千余人。
李克用并未深究其中真伪,也未曾派人前去调查,只是各自嘉勉一番,赐予厚赏了事。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倒是颇为有趣。李存信按照前约假道魏博,屯兵于莘县,与朱瑄合势以抵抗宣武军。朱温以为大患,遂遣使离间魏博节度使罗弘信。
朱温遣使游说魏博节度使罗弘信,道:“克用肆志吞并河朔,还师之日,贵道可忧。”偏偏李存信率兵经过魏博时,正值大胜李、王,心高气傲,仗势欺人的毛病又犯了,纵容部下劫掠魏博居民。罗弘信闻之大怒,遂与朱温结盟,乃出兵三万以攻河东军。李存信淬不及防,大败之后敛众而退,丢弃辎重,仓皇逃窜,再次损失两、三成军士。
这一日李曜刚从驻跸山大营出来,忽有探马飞奔来报,言洺州东南有大军三四万人正狂奔而来,疑是汴梁宣武军趁虚偷城。
李曜吃了一惊,暗道朱温这厮,哪里不好偷,偏来偷我洺州!我这里才刚刚招募了六千流民,一口吃成胖子让飞腾军有了足足八千人,可问题是这么多新兵丢进去,飞腾军战斗力绝对是不升反降,这时候跟早有准备的宣武军打,可不是白给?要知道这批新兵征募才不到一个月,刚刚熟悉军营生活,各种训练根本只开了个头,哪有什么战斗力?
急归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