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火河山-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领袖,才接到的发自奥斯曼帝国的电报,伊斯坦布尔的叛乱已经开始,并在第一时间被平息。”
帝国情报部长唐衍走了过来:“叛逆者已经被全部抓获,凯末尔已被处死,马哈茂德亲王被罗玮秘密运送回了中国,现在正在路上。在接收奥斯曼帝国第19口步兵师的时候,发生了武装冲突,不过形式已经被控制下来。现在我们在奥斯曼帝国的形式一片大好,穆罕默德五世和恩维尔军事大臣正在完全信任和依赖着我们,中国的势力正在逐步渗透。”
“有个土耳其诗人曾经用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了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及其国土形状,‘像一匹烈马,从亚洲狂奔而来,一头撞进欧洲大陆”这已经能充分说明土耳其的战略位置重要性了。”
坐在李国勇对面的蒋百里喝了一口茶说道:“它东西横跨欧亚大陆,南北纵贯黑海和地中海,好像地球的中心。黑海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惟一通道,古往今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斯坦布尔扼黑海、马尔马拉海出入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次帝国能够控制住奥斯曼帝国,那些情报人员可以说是再一次立了一大功啊!”
“唐衍,坐下说话。”李国勇看起来心情不错。向唐衍挥了下手:“我的记忆里好像奥斯曼帝国以前是匈奴人吧?”
蒋百里笑了下,学识渊博的他说到:“士耳其人发源地是中国新疆阿尔泰山一带。史称突厥。7世纪东、西突厥汗国先后被大唐所灭。8到13世纪,突厥人西迁至小亚细亚,14世纪初建立奥斯曼帝国,15,16世纪进入鼎盛期,版图扩及欧、亚、非三洲,16世纪末开始衰落。被汉唐赶到西域的他们,从历史渊源来看,和中国有着密切地联系。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国的后代。”
“汉武帝刘彻和那个李世民也真是的,把他们赶到那么好地一块地方。”李国勇有些不甘心地说道。随即他的脸上露出了贪婪的表情:“照这么看,奥斯曼帝国从历史地角度看,那也是中国的领土啊。”
蒋百里一下就看出了李国勇的真实想法,他笑着说道:“元首。你就被打这个主意了,奥斯曼帝国和日本的性质不一样,土耳其人本身独特的个性让它注定不可能成为另一个外倭省,我看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尽力保住那个腐朽的王朝,让帝国地势力在那最大化。”
李国勇尴尬地笑了下:“想想。想想而已,我也知道很多事情无法实现,占领一个国家也许只需要一个月,但要彻底征服它,恐怕一千年都办不到。亚洲的地盘已经很大了,我看没有十几二十年地时间,我们无法彻底消化。”
“占领一个国家也许只需要一个月,但要彻底征服它。恐怕一千年都办不到。”这让让蒋百里和唐衍都有所触动。
比如印度,英国殖民者很久以前就对印度发动了殖民战争,并且控制了整个印度,但在将近两百年的时间,却始终无法征服它。
而同样做为占领者的中国,元首却巧妙的把印度分成了五个国家,让它们完全忘记了反抗,而一门心思地互相争夺,扩充自己的利益,元首的这一手,毫无疑问的是神来之笔。
这个办法不光是在印度,也许将来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用到。
“英国也不是一下子就强大的。”
李国勇看着他们地表情,似笑非笑地说道:“我们早晚要进入欧洲,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失败后会怎样,我只考虑如何消化胜利果实。盎格鲁撒克逊时代七个小国在那打了200年的仗,现在的‘日不落帝国’有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我就不相信这些国家甘愿受到英国地统治,谁都没有领土要求,谁都不想成为在内政和外交上完全自主的独立国家。”
元首的话把蒋百里和唐衍吓了一跳,这个想法也实在太大胆了。这些帝国军队还没有进军欧洲,元首已经在想着如何瓜分英国了:“现在英国的力量已经不如大战前了。”
李国勇看着窗外有些出神地说道:“从17世纪初,伦敦公司开始向北美移民,建立了岂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开始,到18世30年代,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算上非洲和亚洲的,英国的殖民地面积是它本土地115倍之多,所以它才能成为一个军事强国,有能力同时发动几场战争。但现在亚洲已经纳入了‘大中华联邦’体系之下,少了亚洲那么一大块能够无限制提供人力和物资资源的殖民地,我倒很有兴趣看看它能够坚持多久。”
“菲律宾准备怎么办?”蒋百里突然问道:“现在大中华体系上,亚洲唯一没有被纳入这个体系的就只有菲律宾了,是战还是暂时不动?”
这个问题让李国勇想到了远在美国的毕德格,带着巨额支票游说的他,能够成功地说服美国将菲律宾卖给自己吗?如果肯卖,那么价格将必须成为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价格太高是李国勇绝对不愿意的。
考虑到不愿意现在就和美国发生战争,所以李国勇才想出了购买土地的主意,否则凭借强大的国防军,完全有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菲律宾的美国人全部赶下大海。
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和战争能力一直是李国勇所担心的,历史上的两次大战也正是捞足了利益的美国最后的参战,才彻底改变了战争的走向。
现在是墨西哥是李国勇用来牵制美国,让它无法安心发展的一颗棋子,但这颗棋子究竟能发挥多大的功效谁心里都没有底。
“还要给美国一些压力,光靠毕德格恐怕无法成功。”李国勇自言自语的说了句,然后对着唐衍问道:“唐衍,你是负责菲律宾的,你说下那边的情况。”
唐衍定了定神说道:“我们在几年前已经开始发展当地的抵抗力量,现在菲律宾最大的反美组织就是‘菲律宾民族自由阵线”仅去年一年,我们就通过各种渠道向他们提供了总计2亿中华币的资金和武器,目前这个组织拥有武装人员27000名,非战斗成员达到了6万,同情和支持者预计有200到300万之多。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们缺乏有效的训练和高级指挥人才,所以在和美国军队的较量中一连吃了几次败仗,目前士气不是很高,我们正在考虑往当地派遣军事人员直接指挥战斗。”
李国勇点了点头:“要多派些有实战经验的去,别和在奥斯曼帝国的中国军官一样的,尽派些才从军校毕业的去,咱们是去帮助别人打仗,可不是去锻炼自己军官的。另外我看可以再加大援助力量,争取在今年上半年,让那个什么阵线的,对美国人组织一次大的战斗。我可以告诉你们,我的密使正在美国国内加紧活动,争取购买菲律宾,只有让美国人在菲律宾觉得无法再继续下去了,才有可能让此事成功。”
这时候火车缓缓停了下来,李国勇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说道:“走,下去转转,在上面这两天实在要憋坏了。”
第三百六十八章 … 我们的责任
火车停靠在了靠近北京的一个小站上,穿着便服的党卫军的调查署署长陶自强率先跳下了列车,才确定了车站上一切安全之后,这才请出了元首和总参谋长。
这里没有人认识列车上下来的是帝国的最高掌权者,也没有人认识跟在后面的都是帝国的风云人物,站台上来来往往的人至多就是向这列似乎透着神秘的火车多看上了两眼,就依然专注于赶路和忙着手头上的工作。
“离子玉那还得有几天的行程吧?”李国勇问了声,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说道:“那今天就在这过夜吧,火车坐得我实在腰酸背疼,再不歇一下,怕到了吴佩孚那我就得倒下。咱们今天也不住在火车上了,找个安静点的旅馆住下,也该吃中饭了,等会喝上两杯。”
“您准备在这过夜?”平日里话不多的陶自强忽然奇怪地问了句。
李国勇也有些奇怪,按照过去的习惯,只要自己说出这话,陶自强立刻就会着手去安排过夜地点和检查附近的安全,今天这是怎么了?
陶自强嗫嚅着说道:“如果您今天要准备在这过夜,我想请几个小时的假。”
“我们的全勤王居然要请假了。”李国勇笑了出来,陶自强自从到了党卫军内部调查署,从来没有请过假,甚至连节假日也难得看到他休息,今天当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李国勇笑着说道:“难得看到你请假,去吧,不过记得最晚明天得回来,不然火车可不等你。”
“但是您的安全?”陶自强不放心的说道。接着叹了口气:“算了,我不请假了。”
“这又没有人认识我,再说还有唐衍和卫队在。能出什么事。”李国勇疑惑于陶自强的态度,不过他并没有表露出来:“这可是在咱们的国土上,谁能够来害我们,去吧,从现在开始到明天上午8点,你都不必执勤。”
等陶自强犹犹豫豫地走后,李国勇皱起了眉头。今天陶自强地反应过于反常了,这让他不得不提高了警觉。虽然陶自强自从加入当以来。
一直忠心耿耿,但在这样的非常时期,谁也无法保证不出什么事,曾经发生过的那场阴谋李国勇还历历在目。
“陶自强今天有些不对劲啊。”蒋百里也察觉了出来:“说话做事吞吞吐吐地。和以前的雷厉风行一点也都不象。”
“唐衍。”李国勇叫过了唐衍:“派人跟上他,看看他究竟去了哪里,弄清楚后立刻向我汇报。”
李国勇十几个人找了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旅馆,和老板讨价还价了好半天,这才总算把价格谈拢。不过这家旅馆从老板到伙计。看看这帮子客人抠门得要命,估计也不是什么有钱的主,再看看他们的穿着打扮也普普通通,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给他们。尤其是给他们带路的两个伙计,更是昂着头理都不理李国勇他们,那排头可比蒋百里这个堂堂的总参谋长要大上了许多。
等把他们带到了各自地房间,两个伙计一声不吭的站在了门口,用冷冷地眼神看着李国勇。
李国勇在自己的全身上下看了半天。也没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等不远处的蒋百里向他做了个手势他这才反应过来,急忙在口袋里摸索了半天,好容易摸出了两张一元面值地票子,分别塞给了两个伙计。
谁知道这两个伙计的脸上的表情更加不善了,象是对这一元钱根本不屑一顾,这就难为到我们的元首了,他出来身上可一向都不怎么带钱,李国勇把求援的眼光看向了蒋百里,谁知道帝国地总参谋长双手一摊,这两个穷光蛋一脸的苦笑。
还好警卫队长走了过来,往伙计手里塞了张大面值的票子,说道:“弄几个干净的酒菜来,没有事不要来打扰。”
这才让两个伙计欢天喜地地离开。
“我说方震,咱两个今天这脸可算是丢大了。”等伙计将酒菜送上离开后李国勇笑着说道:“一个国家的元首,一个国防军的总参谋长,加起来身上才两块钱。”
蒋百里笑了出来:“中国的很多陋习恐怕不是短期能够改掉的,国家强大了,国民地素质也要提高。我们这些年引进了西方国家很多好的东西,但同时一些不好的东西也流传了进来,我看要大力倡导我们的人民吸收中西先进文明的内容,把那些糟粕去掉才行。”
“难啊,社会越进步,很多弊端也无可避免的将显示出来,这不是一代两代人能够纠正的。”
李国勇给两只杯子倒满了酒说道:“比如说独裁,现在不管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由我说了算,但我早晚得退位,可不会真当什么‘终身’元首,但是我的继任者呢?或许他依然会沿着独裁的道路不自觉地走下去。在现在的这个国际形式下,中国采取独裁是最好的办法,但在未来独裁将势必会妨碍中国的进步。”
蒋百里有些惊讶他的话,在他的思想里,任何政权的领导者都希望自己手中的权利无限制扩大,不管在中国还是欧洲都是如此。
元首一直都是一样奇特的人,他的思想总是与众不同,有谁知道在他脑海的最深处,最真实的想法究竟是什么?
李国勇笑了笑说道:“其实我刚当上江苏巡抚的时候,对权利真的无限向往,我渴望拥有权利,渴望利用手中巨大的权利带着中国进步,但现在我忽然觉得担负着一个国家好累,有的时候几乎能够把你压垮。”
“这是一种责任。”蒋百里静静地说道:“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你和我,还有松坡、波成、一岩先生这些所有的人,历史给与了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既然我们已经接下了这个责任。那么不管道路有多艰险,我们都应该义无返顾地走下去,一直走到我们倒下的那一天为止。就好像韵农。他走完了属于自己地道路,他完成了应该由自己承担的那份责任,所以他走得心安理得,但我们还要继续。”
“是啊,责任,我们还要继续。”李国勇重复着他的话:“命运真是件奇妙地事,不知道老天是如何安排的。把我们这群人聚集到了一起,一起开创着一个时代。一个属于中国的时代,等到我死去的那一天,希望我还是带着微笑离开的。”
他的眼睛有些迷蒙,他想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美丽地,但却在近代史上多灾多难的祖国,他想到了袁世凯,想到了杨度,想到了北洋军地将领们。
在自己的时空里。这些北洋军的将领们虽然都做不同的坏事,但大多保持着强烈地民族气节,一直到死去也没有背叛过自己的祖国,即将见到的吴佩孚、张作霜,正在印度、中东的段棋瑞、冯国璋。
在中华民族最苦难的那段历史上,面对日本人地威胁利诱,徐世昌怒斥卖国的学生,段棋瑞慷慨激昂。张作霜寸土不让,就连名声一向不好的“贿选总统”曹锃也杖击汉奸,宁可饿死也不为敌人办事作为一代有血性的中国军人,他们向国人和历史交上了最后,也是最完美的答卷,为自己书写了最后的光荣。人生有大是大非,卖不卖国就是大是大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不当亡国奴就是最后的底线。
现在自己这个来自于未来地小混混,把一切都改变了,包括这些北洋将领,现在他正在各自的战线为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而战斗。
正想着,门被推开,唐衍走了进来:“报告,陶自强署长进了燕京大学,我们的人正在里面监视着他。”
“燕京大学?”李国勇皱了下眉头,接着推开了桌子:“走,看看去。”
唐衍不知道从哪弄到了部车,载着元首和总参谋长开了大约大半个小时,到了燕京大学的门口,此时大学门口四周已经被唐衍布满了密探,整个北京城的特工人员只怕被唐衍起码调来了一小半。
“这里是大学,不是战场,要这么多特工做什么!”李国勇一眼就认出了那些化装成擦皮鞋的、茶客的人全是情报人员,有些生气地说道:“把他们全部撤走,不要打扰到学生的上课。”
唐衍讪讪笑着将元首领进了燕京大学的校门,走了一段路来到一片安静的小树林的时候,却惊奇的发现他安排的两名特工全部被人打倒在地,再往后看去,是面无表忧的陶自强,在他的身后,躲藏着一个看起来有些惊慌的姑娘。
“唐部长,你安排的这两个人可不怎么样啊。”陶自强冷冷地说道。
唐衍苦笑了下,让从地上爬起来的特工离开:“这两个算是老特工了,不过还是入不了你陶部长的法眼。”
接着他压低了嗓子,用只有陶自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领袖已经来了。”
陶自强先是面色一变,接着脸上反而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仿佛元首的到来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解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