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狼行三国-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未曾现身只能有一种解释,又有了什么紧急军情需要军师打理,否则他从来都是极为守时的。当然众人心头亦是有所疑问,除了冀州战事之外还有何事能让军师如此?
众将的猜测没有偏差,张虎的确是有一件紧急之事,可却与冀州战事无关,或者只能说与冀州战场无关,在他的书房中,一个精明干练的年青男子正在向他诉说着,而张虎脸上的神色一片沉肃。
“军师,大致就是如此,以属下来,马太守若再不加提防,很可能便会为其所趁,故属下特地快马前来禀告军师,是否该要提醒一下马太守,我天耳又该如何曲处此事?”年轻男子言罢又道。
此人乃是天耳中的乌戈,被郭嘉派至西凉统领凉州及汉中两地的天耳之士,当日刘毅让张虎坐镇司州,给予了军政方面都可独断的权力,逢及此番大战,奉孝亦让乌戈可随时向子才通传军情,毕竟战时与往常不同,消息稍稍延误便会有损军机大事。这乌戈在半年前便发现韩遂手下多了一个谋士,此人年岁虽轻却是极为阴沉多谋,在他的策划下韩遂渐渐的赢得了羌氐二族很多首领之心,且暗中与汉中张鲁勾结,似有取马腾而代之之心。而马寿成自下长安之后便一直在此间坐镇,对这个结义兄弟根本未曾防备,还听不进旁人说他的坏话,甚至长子马超都曾被他责骂过,当然韩遂的遮瞒功夫也做的极好,想必都是出自那人之手,乌戈见状不敢造次,便前来面禀张虎。
正是此事让足智多谋的张子才陷入了思考之中,乌戈站立与旁并未打搅,当年郭嘉前往西凉之时便曾见过此人,到张虎上任司州还特地提醒他要加以防备,甚至主公都称其为黄河九曲,如今观之其言皆不差!而乌戈提起的那个年轻人更是引起了他的兴趣,从其详细诉说之中便可知此人心思极为细密,且手段高明利落,似此等人物绝非等闲之辈,为何不早不晚偏偏在冀州大战之前投奔韩遂?
刘毅对张虎可谓信重有加,子才心中早已死心塌地,虽是身在司州,可无时无刻不在为主公谋划着大业,如今刘毅与马腾在公在私都是关系和睦,也有盟友之实。马寿成为人豪勇坦荡,可谁也不能保证他就没有争雄之心,倘若日后需对战沙场,主公又会如何?
十几年的相处,张虎对刘毅可谓了解极深,主公武勇惊人,胸怀大志,知人善用又能人尽其才,更是不可多得的三军统帅,可他的弱点便在与有时太重感情,对敌下手不够狠辣,往往有养虎为患之嫌,这在常人而言可说是一种极好的品质,可与争雄天下而言却为取祸之道,倘若自己坐视西凉内斗,马腾胜主公并无损失,若是韩遂胜日后也有对付他的理由,主公更不会心存顾忌,此举是否两全其美呢?这个念头一起便是难以遏制,越想越觉此方为上策,无论二人如何相争,至少不会危及此次的冀州之战,当然那个年轻人的来历必须查清。
在刘毅眼中,张虎是一个类似诸葛荀彧的全才,亦是德才兼备,事实也的确如此,可他的身份首先是刘毅的谋臣,只要能给主公带来利益他不应该去计较手段是否光明!当年贾诩为了幽州的稳定不惜背上屠夫的骂名,其对刘毅的忠心无可置疑,张虎自问那些毒辣手段他比之贾诩颇有不如,可惟这片忠心绝无二致,与其让主公日后受其掣肘,还不如自己像贾诩一般独立承担,念及此处心意立决。
“你今日便回凉州,此事我方只需静观其变即可,不过内中详情需随时报来,此外那人的来历亦要给我打探清楚,呈给奉孝的通报中将我今日之言如实加上,想其必知我意。”一旦决定张虎就不会有丝毫犹豫,他也知今日之事按例乌戈必会上报郭嘉,不过以奉孝的眼光不会不出自己为何有此决定,想来也会与他配合行事。
“诺,那属下即可便返西凉。”听了张虎言语,乌戈面上并无任何迟疑的神色,天耳中人只需完成上面下达的人物,绝不会多问一句,既然大掌柜让自己听命与张军师,他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
“稍候,府衙之中尚有一事你去办正妥,如今军情紧急,我无心于此了。”见乌戈施礼告辞,张虎起身将他喊住,两人又低声说了片刻,子才的神色较为轻松,想必此事却与军情无干。
“军师放心,属下必会妥善处理,军情紧急,属下告退了。”乌戈闻言微微一笑,便就告辞出屋,张虎稍作整理也往大堂而去。
此事说来只不过是一起商家之间的争执,虽双方都有损伤却也无大碍,本来张虎身为一州之首,这些小事并不用他劳神,可正因为其中一人的身份才让他不得不准备亲自出面,恰与此时冀州军情传来,子才便也顾不得此事了,天耳中人皆是机敏之辈,这乌戈更是其中翘楚,故以此事托之,想必他处理起来比张虎出面还要便利。
汉末毕竟还是重农轻商,虽然刘毅极为重视商业也在尽力提高商人的地位,可时代的习惯绝非短时间内就可以改变的,张虎赞赏刘毅的见解商事乃是强国之道,但就算是天下六大商家之人怕也没有让他要亲自出面过问的资格!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如今处于这场纠纷中的一方虽不是刘家之人却和刘毅关系极近,正是他的母舅张海。

第四百四十章 人情世故

当年刘毅的生母虽被刘宇救出生天可因思念爱子丈夫成疾,患了失魂之症,后刘毅认祖归宗之后一心要将生母治好,听闻近亲能让母亲心情舒缓对病情有利便毫不犹豫的将外公一家接来了上党,随之前来的还有他小舅舅一家,后因刘龙痛恨刘毅代替了他的地位而买凶杀人,岂知刘母却是因祸得福竟而痊愈,刘龙也因此事被刘宇仗杀。
刘毅外公一家当年在冀州家境还算殷实,可后来却逐渐败落下去,他们应刘宇之邀请前来上党除了心疼女儿之外亦未必没有攀附刘家这颗大树的意思,而在其中推波助澜的就是刘母的幼弟张海。后世的刘毅经营诺大的公司,人的眼光是极准的,自己这个舅舅虽是市侩可倒并非奸邪之人,加之刘母乃是长姐,对幼弟自然很是疼爱,便在母亲的面子上他也要照顾好外公与舅舅一家,因此也给张海在刘度的商队中安排了职务,数年下来一家的生活倒也颇为富足。
后刘毅进占幽州,奉迎天子,大兴商业,幽州一时好不兴旺,可祖父刘宇与外公外婆恰也在此时相继离世,本来张海在商队之中倒也算得上兢兢业业,他可不敢在外甥面前摆什么长辈威严,又向来熟知刘度在刘家的地位,因此也并未有狐假虎威之事。父母去世之后,张海的妻子杨氏生怕丈夫失去靠山,便三不五时的往刘母之处走动,关系颇为和睦,并隐约的提出了让张海自立门户的建议,张氏虽然没有什么学问,却极有手段,丈夫服帖之外还很能讨刘母的欢心,此外她对蔡琰亦是尊敬有加,刘家上上下下对杨氏都是印象不差。
张氏颇有心机不假,可终究是市井民妇,那点心思岂能瞒过蔡琰与甄宓的眼睛?不过在她一心为夫家出力又能让婆婆欢心平时对张海一家极为照顾,刘母心中其实也想让弟弟有所作为,这些事情儿子是不会过问的,家中大小事务都是蔡琰打理,当然对这个媳妇老人家是极为满意的,除去孝道不说,每逢家中要事都要只会婆婆,讨了她的意思之后才会定夺,因此此事她只与蔡琰商议并未告知刘毅。
婆婆开了口而且用的是商量的语气蔡琰自然不会拒绝,当即给了舅舅一笔本钱,身为刘家长媳与实际上的主事之人他并没有动用官中任何钱物,一应花费都出在她的嫁妆之中!刘宇去世之后刘毅便成了刘家的家主,虽然他忙于大业很少问及家中之事可蔡琰是绝对不会让别人有说闲话的机会的,对姐姐的这番作为,甄宓糜贞都是十分感佩,便也各尽其力,有此三女关心此事张海的事情自然是水到渠成。
跟随刘度日久,张海也学到了不少行商之法,加上本钱富足各方面又打点到位,几年来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刘毅虽然从来不喜这些裙带关系,刘家的子侄没有真实本领他也不会轻用,可身为下属,体察上意向来是为官的诀窍,仅凭刘毅舅父这个身份已经可以让张海得到极大的便利,如今的张家商号也称得上是富甲一方了。
一开始张海尚能谨慎小心的经营,无论是刘母还是蔡琰都曾告诫过他切不可有作奸犯科之事,更不能借刘毅之名仗势欺人,可随着财富的增加,女儿又与刘家一位宗族官员结亲,地位的改变使得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自觉在天下商户之中他已经是高人一等。
此番刘毅与袁绍这场大战早在半年前便是端倪已现,因此很多商户都选择走洛阳而绕行并州,经过张虎精心的治理,洛阳城稍稍恢复了元气加之与异族的通商,此处已颇有繁盛之象,这一次张海便是带着商队前往长安行商的,路过洛阳之时特地要在此处盘桓几日,原因无他,洛阳集市颇为繁荣,更重要的是他想拜见一下张虎。
玉儿乃是刘毅今世第一个女人,又和他相识与微末之时,刘毅待她自与旁人不同,张海夫妇心中深知,况且刘家的大公子刘桓便是玉儿亲出,想让张家的家业长久下去,现在就要打好基础。张虎身为玉儿的长兄,又是刘毅手下最炙手可热的谋臣,如今想结识他的人便如过江之卿,便在三国乱世,这些官员也不是天天想着打仗的,正常的生活与人情过往是不可或缺的,只是平常张虎自重身份,为了妹妹着想除了公事之外他很少与主公的亲属发生联系,也为避嫌之举。
圣人云,饱暖思淫欲,张海从一个市井之徒变成现在腰缠万贯颇有地位的富商也不会例外,说起来他是刘毅的娘舅,可也不过只大了朗生七八岁,称得上是方当盛年,与北平城中便以无嗣为名纳了四房妾侍,这还是张氏告诫他刘大人亦只不过六房他才有所收敛,不过平日外间这些风流韵事也是少不了的,尚幸他对发妻倒是极好,且毕竟膝下无儿,无论是刘母还是张氏都对他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洛阳青楼向来甲于天下,当年闭月阁之名传遍大汉诸州,便像曹操袁绍这样的名门子弟也经常光顾,四大花魁更是声名远播。后东都火劫洛阳衰败,经张虎整治重又兴盛,这闭月阁再度开了起来,此时它的名声更为响亮,要知四大花魁之中有三人都被骠骑将军刘毅收入了房中,有没有去过闭月阁也成了当时人们互相攀比的一个话题。
这样的知名场所张海当然不会放弃,一到洛阳他便去了此间,现在新的四大花魁也已产生,阁前更是每日门庭若市,多有人重金难得求之一会。虽然月阁之中除了四大花魁之外其余女子也俱是极为出色,可张海自恃身份点明便要其中一人伺候,并因此与城中一世家公子产生了冲突,言语不合之下双方在阁外大打出手,张海伴当之中高手不少,可那公子亦是本地的地头蛇,各不相让自然两败俱伤。
此番动静极大,热闹的人更是众多,不多时巡城的衙役便赶来将其一起拿到了府衙之中,此时的洛阳令名为李凡,乃是幽州书院第一批毕业的学子,经过几年地方的为官得到张虎的器重才将他任命于此,此人颇有治政之能,洛阳的治安在他打理下也极有效率,无论何人只要触犯规条,衙门拿起人来时不会有一丝情面的。
不过人情自古以来就是官场的一大特色,纵使刘毅一再强调清明吏治也不能杜绝其中的一些规则,这似乎已经是一个规律,明初之时朱元璋以无比残酷的手段对付违法的官员可依然收效甚微,有些事情绝非一两个人的力量就能改变的,当然说起吏治,刘毅治下比之大汉其余诸州可要好的多了,百姓的利益也能得到基本的保障。
今日拿到府中的这两人便让李凡大废脑筋,不是说二人不伏法,按律该有处罚他们都认,只是要争个上下高低,况且两人的身份也很特殊,一个是司州治中张济的子侄,张家可是洛阳首屈一指的世家,而另一个更为了得,竟是骠骑将军刘毅的舅父,所有的证据方面当然是对地头蛇张家有利,可李凡也不能轻下论断,思量再三他还是将此事上报了张虎,这才有了书房中子才嘱咐乌戈的一幕。

第四百四十一章 官场之事

对于吏治后世的刘毅还真花时间研究过,得出的结论是高薪养廉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是做官还要让家人温饱不继的话恐怕这个世上也没人愿意做这个角色,一旦地位提升,收入提升配合以严格的法纪,那么在受到诱惑的时候他的顾虑就会更多,就像幽州军的军饷为大汉诸州之冠,还有着与之相应的家属种种地位上的优待,当兵就成了很多青壮的选择,对军法也会显得极为敬畏,因为触犯军法会让他们失去军人的身份。当然这样的方法也会造成很多的问题,但毕竟收益要大于损害,观后世很多发达国家的作法莫不如是。
身处乱世,在军制上刘毅几乎可以做到一言九鼎,吏治上就未必如此了,很多祖法便是他也难以更改,倒不是说做不到或是没有魄力去做,而是值不值得,树敌太多是谁也不愿见到的局面。因此很多时候不得不采取变通或是酒瓶新酒的手法,就比如官员的俸禄,想要大幅提升并不现实,却可以通过各种名目的优待达到同样的效果,最终的目的自然是让所有的官员可以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分。
监察制度亦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但他的施行有一个前提,这个监察组织必须是相对独立的,否则时间一长便会流于形式。在刘毅属领中,除了打探军情之外,官员的监察也是由天耳来完成的,严格上说这是一个完善的情报特务组织,类似于后世明朝的锦衣卫与厂卫。
也许这两个名字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听,可无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制度对于加强中央集权与皇帝的个人权威起到的作用无可比拟,这些成功的经验刘毅都会稍加改良用于今世,制度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还是在于人。锦衣卫与厂卫之所以后期权势喧天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除了监察权之外他们还有着审判权,过分的权力集中的确可以提高效率可其带来的副作用绝不可小,这也是刘毅要避免的。
天耳可以对各地官员进行监察,证据足够时甚至不用通过州府直接抓捕,这是正常申诉机制的一个补充,也是一种应急手段,不过审判定罪的权限他们是没有的,这些官员的定罪需要通过御史司,倘若一切属实立即明正典刑,但若是天耳在监察过程中出现错误亦要追究他们的责任,这个重任刘毅将之交给了贾诩,经过当年北平城中血腥的一幕,论手腕与机谋,文和是当之无愧的不二人选。
有了这些完善的制度体系,幽州的吏治才能胜过大汉其余诸州,而官员们也相对的比较清廉,敢于承担责任,与后世相比,这个时代的百姓可是好管束的多了,他们可不知道什么叫做人权,加之长久以来升斗小民天性中就有着畏官的本色,他们的利益只要能在官员手上得到稍微公平的对待便会感恩戴德!至于官场之中的某些灰色地带,上位者有时也只能姑妄听之,水至清则无鱼确是至理名言。
张海与那张姓公子之间的冲突造成了一定的人员损伤,但自身却撇的很是干净,下属此时会站出来承担主家的责任,他们的地位也会使得官府不会对其进行刑讯逼供。两人的态度都很明确,一定要让对方给自己认错,其余的处罚对他们而言并不在乎,这亦是李凡最为棘手的地方,一个处理不好便会损及自己的人脉名声,与此相比,上报虽然会让上司觉得下属无能可其中轻重却是不言而喻了。
将先进还是一身酒气的二人分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