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天子-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一定要灭掉天竺!”王孝杰猛的站起身,大声吼道:“灭掉天竺,再与大食决战,大唐胜算大增。”
    “没错!”狄仁杰、张柬之、姚崇和宋璟齐声附和。
    “宋璟,你就赶去吐蕃吧。”李旦道。
    “遵旨。”宋璟领旨后,略一收拾,直奔逻些。
    xxxxxxxx
    逻些,布达拉宫。
    李隆基召集张说、陈玄礼、杨思勖、薛直、苏凡、李宽、张小飞、裴孝恪,以及众将,还有格桑力措议事。
    格桑力措此人精明过人,对兵法很是精通,让李隆基大为赏识,这是一个可造之才。而且,此人忠义,对吐蕃很是忠心,投降后,对李隆基倒也忠诚,是以李隆基让他也参与此事。
    唐朝是一个开放性的王朝,没有民族岐见,只要有才能,都会被重用。比如说黑齿常之、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这些名将,都是异族,却在唐朝取高位。
    “一瞧你们的脸色,就知道你们很欢喜。没错,我也欢喜,灭掉吐蕃嘛,谁能不喜呢?”李隆基话锋一转,道:“灭掉吐蕃不算完,仅仅是开始,我们要做的事儿还有很多,主要有两件:一是治理吐蕃,二是灭天竺。”
    “灭天竺?”一片惊呼声响起,众将大为惊讶。
    灭天竺这事儿,他们做梦都没有梦到过,由不得他们不惊讶。
    “没错,就是要灭天竺。”李隆基重重点头,肯定一句,道:“你们没听错。”
    “为何要灭天竺?”张小飞心直嘴快,率先问道。
    “是呀。”众将齐声附和。
    “这事押后再说,先说说如何治理吐蕃。”李隆基道:“打下吐蕃不算完事,只是开始,必须要治理好。若是不能治理好的话,打下来与没有打下来没甚差别。你们都说说,要如何治理吐蕃?”
    打下一个地方,就得治理好,要是不能治理好,与没有打下来有甚区别?还不如不打。
    打下来,不能治理,这是游牧民族的特点,比如匈奴、鲜卑、突厥,这些游牧民族,虽然艳慕中原,想要奴役中原,却是不能治理,只是把中原当作他们的仓库罢了。
    真正打下来又能治理的,应该要算蒙古人了,忽必烈是其集大成者。
    打下来又能治理得好,这是华夏的特点,我们的祖先每征服一地。就能治理好。是以。我们的疆域越来越大,越来越强。
    唐朝有信心治理好吐蕃,就得行动。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张说身上,静等他给出答案。
    张说策论天下第一,文武全才,这治理一事必然要落到他肩上。至于众将,要他们冲锋陷阵,自然是没有问题。要他们治理吐蕃。那就是为难他们了。
    “格桑力措,你是吐蕃人,你以为该当如何治理?”张说并没有出主意,问格桑力措。
    “这我新降,不好说。”格桑力措想要避嫌。
    “你有甚想法,直接说就是了。大唐之所以强盛,就在于能让人畅所欲言,能择善而纳之。”李隆基鼓励格桑力措,道:“你是吐蕃最贫穷之人之一,能当上将军。所经历的非常人所能及,你的想法见解定有独到之处。”
    “太子如此厚爱。末将就说了。”格桑力措也是一个爽快人,见李隆基是真心诚意要他说话,也不推辞,道:“末将以为,要想治理吐蕃,只需做好两件事就成:一是奴隶,二是世袭。”
    吐蕃是奴隶社会,那些贵族就是奴隶主,对奴隶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他们作威作福,不把奴隶当人。
    吐蕃的奴隶制延续到了现代,直到共和国成立这才废掉。
    若是唐朝能废掉奴隶制的话,就能得到吐蕃奴隶的支持,有了他们的支持,唐朝得到吐蕃就是十拿九稳的事儿了。
    吐蕃实行的是世袭制,官位可以世袭,大论、小论、整事相这些重臣,都是因为祖辈的福荫而成为高官,而不是他们有过人的才华。
    这些人把持了官位,除了作威作福外,没甚成就。
    这就使得那些有才华,而又地位低下的人不能上进,比如格桑力措就是这类人中的一个。
    “好!说得好!”格桑力措这两点建议打在吐蕃的要害上了,要是唐朝做到的话,吐蕃会风平浪静,李隆基、张说齐声赞好。
    “光这样还不够,还得废掉分封,推行郡县制。”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闪,道:“凡胆敢阻挠郡县推行者,杀无赦。”
    吐蕃之所以有如此多的问题,分封制也是其中一个的重要原因。吐蕃的那些大臣,都拥有自己的土地,拥有私军,拥有很多奴隶。
    要想吐蕃稳定,就得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只要此事一成功,那些贵族奴隶主就无法拥有力量,就不能兴风作浪。
    “太子英明。”张说非常赞成这点。
    “还要在吐蕃办学,大建学馆,选聪慧童子入学,学有所成,可以做官。”李隆基又道。
    要想吐蕃稳定,光废除奴隶、世袭、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还不够,还得办学,输出汉文明,让吐蕃人接受汉文明,学习汉文明,把他们同化掉。
    这一点,可是华夏的拿手好戏。
    有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研究了中国历史后惊呼:中国一向善于同化征服者。
    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最后被同化了;两宋时期,契丹、女真、蒙古,还有后来的满清,都曾盛极一时,却最终被同化了。
    为何会有这种现象?
    那就是因为汉文明高度发达,远非这些少数民族所能比。
    只要在吐蕃推行汉文明,让吐蕃人成为汉文明的一份子,吐蕃之地就是稳如泰山。
    对于此点,文成公主进藏时就在做了,唐太宗不愧是牛闪闪的皇帝,趁着这一难得的良机,派出大量人手,带来汉文明,一举扭转了吐蕃深受印度文明影响的局面。
    有了这良好的开端,要做这事儿,就容易多了。
    大方向确定了,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畅所欲言,最终敲定。然后决定,此事由张说牵头推行。
    张说文武全才,这等治理之事必然是落到他头上。(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章 灭天竺好处多
    治理吐蕃这事议定了,是该商议灭天竺这事的时候了。
    “治理吐蕃之事,我们初步议定,若还有问题,在治理之际再来处置。”李隆基扫视众将一眼,道:“我们再来说说灭天竺之事。”
    “灭天竺?”众将眼中精光闪闪,打量着李隆基。
    天竺和唐朝隔得很远,两国基本上没有多少交集,按理说,没必要灭天竺,然而,李隆基却是坚持要灭天竺,众将不由得有些好奇,为何要如此做呢?
    “张说,你说说我为何要灭天竺?”李隆基冲张说道。
    “灭天竺之事对于大唐至关重要,大唐若是能灭掉天竺,在与大食决战之时,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张说不愧是盘盘大才,他已经洞悉了李隆基所谋。
    “哦。何出此言?”众将齐声问道。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早晚必有一战,只是时间问题,可这与天竺有甚关系?
    “灭掉天竺的好处很多,主要有四个。”张说伸出四根手指。
    “四个好处?不少呀。”众将更加急切了,催促道:“快说。”
    李隆基赞赏的打量张说,张说不愧是策论天下第一,看得透彻。
    “第一个好处当然是开疆拓土,让大唐拥有更加辽阔的土地,更多的口众,更加富饶的物产,更多的赋税。”张说开始剖析。
    这点显而易见。
    天竺和唐朝虽然相隔遥远,两国很少有交集,可是。天竺很富饶。不比唐朝差。这点众将是知道的。只要得到天竺,唐朝的国力就会急剧提升,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别的不说,就说天竺的糖,就是好东西。只要灭掉天竺,我们就会有更多的糖。”张说举出一个实例。
    糖,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很普通,只要你想。随时可以吃到。但是,对于唐人来说,糖是奢侈品,非常珍稀。唐朝的糖,主要就是从印度阿三那里进口的。
    为了解决糖的产量问题,唐太宗两次派人去印度学习,还带回了甘蔗,自此以后,制糖技术才传入中国。
    到了宋朝,糖就比较普通。甜食正式普及。
    “糖?那可是好东西呀。”众将对糖的好处都清楚,一提起糖就眼睛放光。
    “在这之外。还有黄金、象牙,更是不少。”李隆基补充一句。
    印度有很多大象,象牙更是不缺,要多少有多少。而中国对于象牙的需求很大,却是产量很少。若是灭掉印度的话,就可以有大量的象牙,这也是一个大好处。
    “听你们这样一说,好处还真不少。”众将眼睛放光。
    “第二个好处就是以后驻守吐蕃的军队,不用再为粮草发愁了,完全可以从天竺那里得到解决。”张说接着道。
    “真有这事?”众将有些难以置信,齐声问道。
    唐朝灭了吐蕃,接下来就要治理吐蕃了。治理吐蕃,就需要驻军,维护吐蕃的稳定。要驻军,就需要粮草,而吐蕃很穷,很难解决粮草问题。
    吐蕃有多穷,现代人都明白的,驻上几万大军,这粮草就成了天大的难题。从唐朝内地运输,不失为一法,只是困难重重。因为积石山太过险要了,要想把粮草运到逻些来,那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是非常大。
    要是能有办法解决驻军粮草,那是天大的好事儿。
    “我查了很多典籍,据我所知,从天竺到逻些比起从长安到逻些方便得很多,若是灭掉天竺,从天竺运粮草前来逻些就方便多了。”张说的声调并不高,却是非常笃定。
    张说这话是事实,从天竺到藏省的道路比起从内地到藏省好走得太多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近代,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的建成,这才有所改善。当然,最大的改善,就是铁路修上去,这才真正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举个例子,清朝的特使要去拉萨的话,不会走青藏这条路,而是坐船到印度,再从印度去拉萨。这事充分说明了,从印度去藏省的便利。
    中印边境战争,中国明明打胜了,却是很快就撤退了,这令很多人不满。之所以如此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道路不便,难以补给,不能持久,我们可以速战速决,却不能和印度阿三耗下去。
    若是和印度阿三耗下去的话,印度阿三完全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条件,把我们拖垮。
    要知道,那一战,我们的运输是通过肩挑人扛完成的。其中一个四岁的小男孩背了八斤重的罐头,被他的父亲拉着走了几十里的山路。
    这事很好的说明了我们的补给是何等的困难,要是打持久战,肯定会被拖垮。
    是以,不如狠狠教训一下印度阿三,然后快速脱离,要印度阿三想报仇都没有机会。
    当然,若是现在再有这样一场战争,我们打下来不必走了,要耗就耗下去,因为我们的后勤已经大为改善了。
    征服印度阿三,从印度阿三那里筹集驻守吐蕃大军的粮草,这绝对是非常高明的策略。
    “那就好,那就好。仅此一点,我们就该灭了天竺。”众将大为赞成。
    “第三个好处,就是天竺不仅可以为驻守吐蕃的大军筹集粮草,还可以为驻守西域的大军筹集粮草。”张说又抛出一个好处。
    “当真?”众将有些难以置信。
    西域辽阔,却是人口稀少,属于不毛之地,要想在西域筹集粮草,跟在吐蕃筹集粮草一般困难,几乎是不可能。西域驻军的粮草,几乎都是从内地运过去的,这既让唐朝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又让唐朝在西域无法派驻大量的军队。
    放弃西域,那更不可能,因为西域是很好的前进基地。
    中国的地理位置已经决定了中国在东南北三个方向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因为东方和南面是海,北方是苦寒的大漠,都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余地。
    而西方就不同了,西方有着广阔的土地,还有不少富饶之地,比如撒马尔罕、中东地区,向西发展就成了必然的战略。
    要想向西发展,就需要西域这个战略通道。
    这就是我们祖先明知道西域苦寒,却是苦心经营西域的重要原因。
    唐朝在西域的经营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差一点打进中东了。
    限制历朝历代在西域的发展,就是粮草问题。
    从内地运粮去西域,要经过荒漠、戈壁这些无人区,困难太大。
    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尸骨之路”,是用人、马、骆驼的尸骨开拓出来的,由此可见,要从内地运粮去西域会是多么的困难。
    高仙芝在恒罗斯战败,就在于他的兵力不足。他手中真正的精锐,只有两万左右的唐军。虽然唐军占了上风,压着阿拉伯帝国军队打了五天五夜,却是因为他手中的兵力太少,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最终给了阿拉伯帝国策反葛逻禄部的机会。
    若是高仙芝手中的兵力足够,完全可以一举击溃阿拉伯帝国,攻入中东。
    在如此重要的战役上,高仙芝竟然因为兵力不足而战败,原因就在于西域的粮草难以筹集,唐朝不可能派出大量的军队过去。
    若是从天竺那里解决了粮草问题,唐朝完全可以派出大量的军队进入西域,西域的实力就会暴涨,就可以大打出手,那么,在西域取得的成就就更大了。
    “三藏法师天竺取佛经,不从吐蕃进入天竺,而是从西域进入天竺,就在于那里的道路非常好走。”张说举出了实例。
    唐三藏去天竺取佛经,那是唐太宗年间的事儿,那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事儿流传甚广,唐人都知道的事儿。
    “对!对!对!”众将恍然。
    “照这样说,我们可以在西域派驻大量的军队,不用再象过去那般缩手缩脚了?”紧接着,众将又是大喜。
    “没错。”李隆基肯定一句。
    “太好了。”因为粮草难以解决,唐朝在西域的兵力有限,总是缩手缩脚,不能大打。若是解决了这一问题,就可以大干一场了,谁能不喜欢?
    “只要粮草问题解决了,大唐在西域就能派驻大量的军队,与大食的大战,我们就能占尽上风。”李隆基再道。
    “呵呵。”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必有一战,只是早晚的差别而已。能有大量的军队出动,唐朝就能占到上风,众将齐声畅笑。
    “第四个好处,就是灭掉天竺后,我们从天竺出发,向西推进,就离大食更近了。”张说说出第四个好处。
    征服一地,不仅仅在于经济价值,还在于战略价值。征服印度,不仅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还有巨大的战略价值。唐朝完全可以把印度打造成战略基地,从此出发,可以进入巴基斯坦,进入阿富汗。
    如此一来,唐朝就多了一个前进基地,离阿拉伯帝国更近一步了。
    若是唐朝占领了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不仅可以得到前进基地,还可以逼退阿拉伯帝国,使阿拉伯帝国无法得到前进基地,远离西域。
    “这好处还真是不少。”
    “每一桩好处,都是天大呀,天竺一定要灭了。”
    “对!一定要灭掉天竺。”
    众将完全赞成出兵灭掉天竺。
    “这事,你们好好准备,容吐蕃稳定下来后,我们就出动天竺。”李隆基最后道。(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 吐蕃大治
    李隆基埋头公干,眼睛通红,很是干涩,整个人很是疲惫。
    自从决定要好好治理吐蕃以后,事儿就来了,可以说多如牛毛,李隆基一天忙到晚,就没有时间喘口气。
    不仅李隆基很忙,就是张说、王毛仲这两人也是忙得不可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