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史并不如烟-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克美具瞻情。

百事资朝问,三章广世程。

处高心不有,临节自为名。

朱户传新戟,青松拱旧茔。

凄凉丞相府,馀庆在玄成。

情到深处,情不自已。

满含热泪读过《五君咏》之后,苏珽决定拉张说一把。

没过几天,苏珽便在李隆基的面前力陈张说忠謇有勋,这样一个对国家有功而且有能力的人,怎么能弃之不用呢?经过苏珽的求情,李隆基决定再给张说一个机会。

不久,张说被委任为荆州长史,触底反弹开始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张说又改任右羽林将军检校幽州都督,这就意味着他将以右羽林将军的身份暂时担任幽州都督,相比于荆州长史,又向前迈了一步。

在幽州都督任上,张说的运气继续转好,一次正常的回京晋见,让他的触底反弹再次加速。

这次晋见,张说事先做了设计:他没有穿着文官的官服,而是别出心裁地穿着戎装晋见。

看惯张说穿文官官服的李隆基顿时眼前一亮,他没想到,张说穿上戎装竟别有一种风度,顿时心中大喜,往日的好感一瞬间又恢复了很多。

皇帝一高兴,张说的好运气便随之而来。

李隆基随即将张说委任为检校并州长史、兼天兵军大使,同时交给他一项特殊任务:修国史。

到这时,张说的触底反弹已经接近成功,因为李隆基的这个安排已经透露出对他的喜爱。

并州长史、天兵军大使都是重臣担任的职务,而修国史更是皇帝信得过的文官才能参与。

现在李隆基把这两项任务同时交给张说,张说的前途一时间光明无比。

李隆基只是在等,等张说再给自己一个惊喜:如果张说能在并州长史任上立一个大功,那么把他重新送上宰相之位就在情理之中了。

李隆基并没有等待太久,很快,张说立功的消息便源源不断地传来。

就在张说担任并州长史不久,北方边境发生了一件大事:时任朔方大总管的王晙设了一场鸿门宴,将参加宴会的仆固部落酋长勺磨等人一举诛杀,随后还出动大军,将河曲一带原本投降唐朝的部落几乎屠杀殆尽。

王晙为什么要设这场鸿门宴呢?起因是双方的相互不信任。

仆固等部落生活在中部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附近,原来投靠的是东突厥,东突厥势力弱了之后,他们便投降了唐朝,但仍与东突厥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

朔方大总管王晙担心仆固部落与突厥人里应外合,为防患于未然,因此便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就有了那场惨烈的鸿门宴。

鸿门宴的战果是显著的,恶果同样明显:那些同样原本投靠突厥,后来又投降唐朝的部落一个个战战兢兢,生怕唐朝的屠刀下一个就向他们砍去。

居住在大同军(今山西朔州市南)、横野军(今河北蔚县)附近的拨曳固部落、同罗部落也吓破了胆,徘徊在去和留的边缘:留,就是大唐的朋友;去,则意味着将再度成为敌人。

在两个部落徘徊不定的时候,并州长史张说来了,他是持节代表皇帝来做安抚工作的。

张说身后带了多少个人呢?仅仅二十名骑兵。

不过,张说毫不畏惧,就带着这么点人,便一头扎进了各个部落,搞起了安抚工作。

天色晚了,一行人索性就住到了这些部落的帐篷里。

就在张说住进免费的旅馆之时,天兵军副使李宪却急坏了,连忙发急信敦促他返回。

然而李宪没有等来张说,却等来了张说的信:我虽不是黄羊,但我不怕他们吃我的肉;我虽不是野马,但我不怕他们刺我的血。

士见危致命,此正是我为国家效忠的时机。

张说的诚意,最终打动了拨曳固和同罗部落。

两个部落决定继续留下来,延续与唐朝来之不易的友谊。

消息传到长安,李隆基在心里为张说竖起了大拇指:入能为相,出能为将,张说不愧是一个出将入相的高手。

时间来到开元九年四月,一场叛乱,又让张说赢得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当时兰池州(今宁夏灵武)军区胡人康待宾引诱已经归降唐朝的六个部落发动叛乱,朔方大总管王晙与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奉命进行讨伐,不久天兵军节度大使张说也加入到这一行列。

三个月之后,康待宾被王晙生擒,并被押解回长安斩首。

然而,由康待宾引起的叛乱并没有就此结束,还有一部分残余势力在做最后的坚持,这时张说出手了。

他率领步兵骑兵一万余人出合河关(山西省兴县西北裴家川口)对叛乱残余进行攻击,一下子便将其打得溃不成军。

张说一路追击,就来到了骆驼堰(今陕西神木县北)。

在这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原本与叛乱部队联盟的党项部落反戈一击,对其发起了猛攻。

胡人的叛乱部队彻底崩溃,侥幸活下来的纷纷逃入了附近的山中,剩下的党项部落则向张说的大军表示投降。

怎么办?对这个曾经跟胡人一起叛乱的党项部落是杀还是留?一些人提出了杀,但张说并不同意。

张说道:王者之师当讨伐叛逆,安抚忠顺,怎么可以杀降呢?随后张说向李隆基建议,在党项部落所在的地方设立麟州(今陕西神木县),用来安抚已经投降的党项部落。

建议正中李隆基下怀,张说又在他心里记上了重重的一笔。

到这时,张说重新拜相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不过李隆基还在等,因为他心中还有顾虑:他要给一位老臣最后的面子,只有到这个老臣离世后,他才会放心大胆地重新启用张说。

幸好,他并不需要等待太久,据他所知,此人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这位老臣,便是张说的老冤家姚崇。

当年正是因为与姚崇的内斗,张说才被李隆基贬出长安,为姚崇腾出了施展空间。

现在李隆基准备重新起用张说,自然还要顾忌姚崇的面子——他不想让姚崇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厚此薄彼。

开元九年九月三日,姚崇在家中病逝,张说重返宰相之位的障碍全部消失。

十六天后,并州长史张说被擢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时隔近十年,张说又回来了。

张说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做了一次从高峰到低谷,又从低谷到高峰的折返跑,其中有他自己的因素,同时也有老冤家姚崇的因素。

难道张说和姚崇的恩怨真的就化解不开吗?非也。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幕后推手都只有一个——李隆基!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太宗李世民时期,大臣之间的关系相对融洽,你死我活的争斗相对较少,这是为什么呢?主要的原因,在于李世民有着卓越的领导能力,他有能力将大臣掌握在股掌之间,而不需要大臣们做鹬蚌相争,他坐收渔翁之利。

到了武则天当国时,她采用高压政策,大臣们也不敢拉帮结派,只能乖乖站到一边。

到中宗李显时期,拉帮结派的现象开始出现。

而到睿宗李旦时期,这个现象更加明显:太平公主一派,太子李隆基一派。

那么到了李隆基时代呢?他的能力明显超过了父亲和伯父,但是跟李世民和武则天比起来,还是有着不少的差距。

因此在他的治下,他允许大臣鹬蚌相争,而他坐收渔翁之利。

姚崇跟张说斗,宋璟被人用小品拆台,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李隆基。

李隆基的这一套并不新鲜,很多统治者都在沿用,上世纪著名政治家蒋介石就是此中的高手。

在他的手下,派系林立,互相拆台,然而各派谁也压不倒谁,最终都要听命于他这个总裁。

李隆基和蒋介石的这一套,在现在的很多企业、单位中也存在。

某个大型企业有一个海外分公司,一度海外分公司很团结,但是国内的上司却很担心:如此下去,这帮人在外边做什么事,合起伙儿来隐瞒总部,自己只能当二傻子。

于是他便略施小计,在海外分公司同时树了两个领导核心,效果立竿见影,海外分公司马上分成两派,从此缠斗不已。

两派互相都想拆对方的台,于是海外分公司的动态源源不断地传到国内。

这下好了,虽然此后鸡飞狗跳的事儿接连不断,不过国内的上司终于可以放心了。

有人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是一条虫,不是一群中国人都想成虫,只是太多的聪明才智和精力,都用在内耗上了。





第十章 兵制改革


张说时代一张一弛经过多年的折腾,张说终于重登相位,此时朝中共有三名宰相,排名如下:源乾曜、张嘉贞、张说。

从排名看,张说只是第三宰相,但他却很快就做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兵制改革。

张说前后镇守幽州、并州时,唐朝边境的驻军达到了六十万人,而此时东突厥已经式微,无法对唐朝构成真正的威胁,六十万的军队就显得多了。

张说担任宰相后,便给李隆基提出建议:裁军二十万,让这些人回乡务农。

李隆基当时就惊了:裁军二十万?一旦边境有事怎么办?张说说:臣久在边塞,知道其中的内幕。

现在这些驻军,很多都成了当官的护卫或者办事的杂役,很少用在国防上。

况且想御敌制胜,兵在精而不在多,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人,而且还耽误正常的农业生产。

如果陛下还有忧虑的话,臣愿意以全家一百来口的性命作为担保。

李隆基仔细一想,张说说的不无道理,他久在边塞,最了解实情,于是便同意了。

这样,唐朝边境的士兵数量就从六十万消减到四十万,精简掉的二十万全部投入农业生产,从而增加了国家的租赋。

削减完边防军,张说又把目光投降了拱卫长安的卫军(类似于现在的中央卫戍区部队)。

按照唐朝的惯例,男子二十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才能免除兵役。

在二十岁到六十岁的四十年时间里,每年都要有几个月为国家服兵役,生命不息,服兵役不止。

需要指出的,服兵役都是义务的,饮食、铠甲甚至武器都需要自备(薛仁贵跟随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就是自费出征),而且所在家庭并不因此而减免其他劳役。

这个惯例从北周的府兵制而来,即农忙时正常进行生产,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国家有事儿时紧急集结出征打仗,实行的是兵农合一。

这种制度对于生活在草原的民族很容易实现,对于以农耕为主的小国家也可以实现,但当国家规模很大、战争又比较频繁时,它的弊端就显现出来。

到李隆基开元年间,府兵制已经到了崩溃边缘。

服兵役的家庭要么渐渐贫困(主要劳动力服兵役经常会耽误农耕),要么服兵役的人身体素质下降。

渐渐地,当打之年的男子纷纷远走他乡,逃兵役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这下就到了无兵可征的地步了。

面对这个现象,张说提出了改革:招募壮士充当宿卫,所在家庭不再承担其他劳役,同时给予这些人优厚的待遇。

卤水点豆腐,一点就灵。

张说这一招果然凑效。

招募令一发出,青壮男子就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很多原来是逃避兵役的,也纷纷加入到了宿卫的行列。

几天时间,便募集了十二万人,而且都是当打之年的青年男子。

其实,想加入这十二万人的行列,难度也不小,首先要求身高五尺七寸以上。

唐代一尺相当于现在的30。7厘米,五尺七寸相当于现在的1米75,这个要求可不低。

在这之后,张说对这十二万人加以训练。

训练结束,将这十二万人分属十二卫,每个卫一万人,这十二万人分成六个批次,轮流担任宿卫。

这样,困扰李隆基数年的征兵难问题,在张说手中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从此,唐朝兵农分离,军队逐步走向职业化,这是一件好事,然而好事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到安禄山时再细说)改革完兵制,张说又把精力放到文化上。

在他的推动下,李隆基设立了丽正书院,功能相当于皇家编译院,用以网络当代知名的文学人士。

被丽正书院网络的都有哪些人呢?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著名诗人贺知章,此时的身份是太常博士;秘书监(皇家图书院长)徐坚;监察御史赵冬曦。

这些人的具体职责又是什么呢?一、校勘文章;二、为李隆基伴读,随时解答他的疑问;三、享受国家提供的丰厚待遇。

对于文化人来说,这是一份美差。

李隆基命张说兼任丽正书院院长,当这帮人的领导。

公平地说,丽正书院的设立是一件好事,对于唐朝的文化发展有极大的促动作用。

然而,这样的好事也有人反对,中书舍人陆坚便提出了反对意见:丽正书院无益于国,白白浪费钱财,恳请陛下将之取消。

砸场子的人来了,张说也不含糊:自古帝王在国家无事时,不是建造宫殿,就是追求女色,而当今皇上却偏偏喜欢文学。

聘请知识分子,阐释各家经典,这么做对国家贡献很大,而所花费的又很少。

陆先生的话,是何等的没有见识!就这样,张说理直气壮地将陆坚驳了回去,同时又赢得了李隆基的又一次认同。

智斗张嘉贞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毛泽东世界上无处不在的就是人与人的斗争,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有斗争,一个人一般没法斗,真想斗只能学周伯通——左右互搏。

说起李隆基治下的宰相组合,姚崇的班子是团结的,宋璟的班子也是团结的,这是因为给姚崇、宋璟搭班子的全都是甘做人梯的人,比如当时的卢怀慎、源乾曜、苏珽。

然而到了源乾曜、张嘉贞、张说的时代,斗争就开始了,因为他们谁也不服谁。

在这三人中,源乾曜相对中立,张嘉贞和张说的矛盾则日益升级。

源乾曜本质上是一个不愿与人争的人,而张嘉贞和张说则不同,他们都想成为领袖,斗争就此开始。

从两人的履历开始论,张嘉贞和张说曾经有一段时间是同事,那时他们都在兵部为官,张嘉贞是兵部员外郎,张说则是兵部侍郎。

兵部员外郎品级是从六品,相当于现在的处级。

兵部侍郎品级是正四品,相当于现在的正司局级。

也就是说,在兵部时,张说是张嘉贞的上级。

等到两人都当上宰相时,位置发生了变化,张嘉贞排名第二,张说排名第三,这让张说心里很不舒服:我当正四品时,他才是从六品呢。

共事时间越久,张说的不平衡感也在加剧。

他本以为张嘉贞会给自己这个老上级点面子,没想到,几乎每件事张嘉贞都跟自己争,实在让人咽不下这口气。

不久,在一次对高级官员的用刑讨论上,两人的矛盾彻底公开化。

要被用刑的官员叫裴伷先,乃高宗朝宰相裴炎的侄子。

睿宗李旦复位后,为裴炎恢复了名誉,并把所有的恩宠加到了裴伷先身上。

经过裴伷先的不断努力,到开元年间他已经做到了广州都督。

天有不测风云,开元十年,他因事被捕入狱。

于是李隆基就和宰相们开了个会,讨论如何处理这件事儿。

在是否对裴伷先用刑的问题上,张嘉贞和张说起了争执。

张嘉贞的意见是当廷杖打,张说则恰恰相反:臣闻刑不上大夫,为的是他们接近君王,同时让他们养成廉耻之心,所以有士可杀不可辱的说法。

有罪应死则死,应流放就流放,何苦那么轻易地当廷杖打,把他们当成小吏一样。

裴伷先按罪就应该流放,不能再当廷杖打。

张说的建议是人性化的,他知道对于高官而言,面子比命更重要,让一个高官在众目睽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