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史并不如烟-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出来,成为一个个面孔鲜活的人。
对于他们而言,人生究竟是得意好,还是失意好呢?或许没有答案。
没有答案的张九龄在荆州艰难度日,他的心中充满了苦闷,唯一有所慰藉的是,在这段日子里,他与唐代两位著名诗人的人生有了交集。
这两位诗人,一位是诗佛王维,一位是山水诗人孟浩然。
相比于孟浩然,王维与张九龄的缘分更深:王维一生视其为恩师,因为他仕途的二次起步就得益于张九龄。
王维于开元九年高中进士,凭借自己的音乐才能当上了大乐丞。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大乐丞干了没几年,王维就栽了。
栽在了狮子身上。
他手下的伶人鬼使神差地舞起了狮子,而偏偏狮子的颜色是黄色的,跟李隆基身上的龙袍颜色一样,于是麻烦来了。
不久,王维被追究领导责任,大乐丞干不成了,被贬到地方出任司户参军。
如果没有张九龄,王维的司户参军不知道要干多久,而随着张九龄拜相,王维的机会来了,他以一首诗干谒张九龄。
干谒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自我推荐方式,有才华的人一般用诗词歌赋做为自己的敲门砖,去投向那些身在高位而又能对自己仕途有所帮助的官员。
张九龄就是高官中的一个,王维干谒过他,孟浩然也干谒过他。
相比之下,孟浩然干谒诗的水平更高,至今流传很广: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在诗中,孟浩然含蓄地表示了自己的临渊羡鱼之情,话里话外都透露着渴求,希望张九龄给自己一支舟楫,让自己从此步入仕途。
可能是孟浩然太含蓄了,也可能是张九龄嫌他年龄太大了——那一年的孟浩然已经四十岁了,此时再步入仕途,已经有些晚了。
孟浩然的干谒诗没有起作用,王维的却起作用了: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粱肉,崎岖见王侯。
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白头。
任智诚则短,守仁固其优。
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雠。
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
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在今天看来,王维的干谒诗明显没有孟浩然的水平高,但他的诗敢于表扬领导: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这是他给张九龄的极高评价。
同时,王维的诗也没有那么含蓄,直截了当地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目的,一目了然。
很快,王维的诗收到效果,张九龄将他由司户参军提拔为了右拾遗。
从此,王维将张九龄视为一生的恩师,他不仅佩服张九龄的文采,更佩服张九龄的为人,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相,这让先前充满抱负的王维顿生失落之感。
不久张九龄又被贬往荆州,王维对仕途更加心灰意冷——他从恩师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自此之后,本就向佛的王维意兴阑珊,开始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张九龄罢相既是自己人生的分水岭,同时也是王维人生的分水岭。
这道分水岭,让大唐王朝少了两个锐意进取的官员,却多了两个青史留名的著名诗人。
在张九龄被贬荆州之后,郁闷的王维给张九龄寄了一首诗: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鸟,何由寄一言?诗中充满了苦闷,而王维的退隐之心也跃然于上。
不久,张九龄回信了:荆门怜野雁,湘水断飞鸿。
知己如相忆,南湖一片风。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与王维与张九龄纸上唱和不同,孟浩然更为直接,因为此时他的距离更近。
被贬的张九龄在荆州想起了孟浩然,便邀请他出任自己的幕僚。
这本是孟浩然进入仕途的大好机会,然而与张九龄唱和几个月后,他便告辞离去了。
没有人知道孟浩然离去的真正原因,后人推测可能是他散淡惯了,适应不了官场的氛围。
从此之后,孟浩然与官场绝缘,数年后死于食物中毒。
伴随着孟浩然的离去,张九龄的人生也抵达了终点。
开元二十八年二月,张九龄在荆州病逝,享年六十七岁,开元年间最后一个良相撒手人寰,只留下世人的唏嘘不已。
在张九龄身后,李隆基追赠他为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
从此,每逢有人向他推荐宰相,李隆基都会追问一句:风度赶得上张九龄吗?由此可见,风度翩翩的张九龄在李隆基心目中的位置。
可惜,那个最有风度的张九龄已经去了。
至此,开元年间的贤相一一唱罢谢幕,他们各具才能,各有千秋:姚崇崇尚变通,宋璟崇尚法治,张嘉贞崇尚向基层负责,张说崇尚文学,李元纮、杜暹崇尚节俭,韩休、张九龄崇尚耿直,他们一起辅佐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
写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感觉历任宰相并没有做太多的事,他们又怎么能出这么大的业绩呢?其实,在中国古代,想要开创盛世,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复杂是因为一个国家事情繁杂,千头万绪;简单是因为只要抓好两件事情,开创盛世并不难。
两件事情:一是吏治,二是农业生产。
只要做到吏治清明,农业生产正常有序进行,一个王朝就会蒸蒸日上。
开元年间的数任宰相,无论是姚崇、宋璟,抑或是张说、张九龄,虽然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在他们的任内,都基本做到了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由此也就逐步开创了一个盛世。
然而,到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相,开元年间的最后一个良相结束使命,取而代之的是奸相李林甫,大唐王朝就到了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李隆基励精图治,政治清明;在此之后,李隆基意兴阑珊,政治开始浑浊不堪,大唐王朝在他的带领下进入伪高潮。
看似高潮,其实已经是下坡路。
或许,这一切都是上天注定。
咫尺天涯花开两朵,争芳斗艳。
外廷宰相们起起伏伏,来来往往,与此同时,李隆基的后宫也没闲着,争储的斗争正在逐日升级。
此时后宫的主角依然是武惠妃,这个心比天高的女人已经折腾很多年了。
开元十四年时,李隆基原本想册立武惠妃为皇后,没想到却遭到了大臣的群起反对。
时光荏苒,转眼就到了开元二十四年。
在这十年中,武惠妃一直对皇后之位望眼欲穿,但她知道,今生今世自己已经无缘了。
她所能做的,便是将自己的儿子李瑁扶上太子之位,而她自己将来水涨船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太后也不错。
为了这个目标,她一直在努力,一晃就是十年。
十年中,外廷换了几茬宰相,最近的一茬就是张九龄。
令武惠妃印象深刻的是,就是这个张九龄坏了她的好事,一度就要把太子扳倒了,没想到张九龄硬是扶住了摇摇欲坠的储君之位——这个南方蛮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现在好了,张九龄彻底罢相,靠边站了,外廷宰相已经换成了自己的贴心人李林甫,此时动手,胜券在握。
不久,武惠妃又一次启动了废立计划,冲在前面的还是驸马杨洄。
杨洄给李隆基上了一道奏疏: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与太子妃兄驸马薛锈图谋不轨。
图谋不轨就是一顶神奇的帽子,套在谁的头上都有可能生效,这一切就取决于皇帝是否明察秋毫:如果皇帝眼睛雪亮,这顶帽子生效的概率就会比较低;如果皇帝眼睛已经间歇性失明,那么这顶帽子扣在谁的头上,最终就是一顶铁帽子亡。
不幸的是,开元二十五年的李隆基已经五十二岁了,他不再耳聪目明,而是间歇性失聪,间歇性失明。
接到奏章的李隆基把李林甫和牛仙客找来商量,想听听两位宰相的意见。
这时李林甫上前一步,此时他的身份是一只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
李林甫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不是臣等能跟着出谋划策的!这就是李林甫,一个吏治高手,同时也是一个纯粹的脱离高级趣味的小人。
李林甫这么做,说穿了是明哲保身。
原本他应该是一道约束皇帝行为的防火墙,然而他却主动关闭,任由那个叫皇权的病毒肆意发作。
这一发作,便将当了二十三年太子的李瑛推向了万丈深渊。
开元二十五年的李瑛,是一个情感孤儿。
因为他的生母赵丽妃已经在开元十四年去世了。
当年,因为生母得宠,他得立为太子,后来生母失宠,他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芒。
张九龄在位时,还能用伦理道德给他披上一件防弹衣。
现在张九龄也不在了,他也就失去了最后的依靠。
开元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一日,李隆基派宦官在宫中宣布:废李瑛、李瑶、李琚为庶人;驸马薛锈流放瀼州。
这是最后的结果吗?不是。
因为有唐以来的废太子从来没有好下场。
不久,李瑛、李瑶、李琚又接到了新的诏书:赐死!诏书一下,三位原本金枝玉叶的皇子自杀于长安城东的驿站,驸马薛锈自杀于蓝田,四条鲜活的生命,一起葬送在了权力斗争的阴谋之中。
如果让他们重新选择,他们还会选择生在帝王之家吗?至此,开国一百余年的唐朝就形成了一个奇特定律:历任皇帝的第一任太子,没有一个能成为继位的皇帝!一个一个地来吧:高祖李渊的第一任太子李建成,死于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太宗李世民的第一任太子李承乾,被魏王李泰拱倒,最后幽禁而死;高宗李治的第一任太子李忠,被武则天扳倒,最终赐死;中宗李显的就不用说了,四个儿子全部非典型死亡;睿宗李旦的第一任太子李成器,最终将储君之位让给了李隆基;李隆基的第一任太子李瑛,当了二十三年太子之后被父亲赐死。
六任首席太子,六出人生悲剧。
随着李瑛人生的悲剧谢幕,准皇后武惠妃无限接近了成功。
但终究没有看到最后的成功。
就在武惠妃自觉成功在望时,她患病了,而且产生了幻觉。
在幻觉中,她总感觉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在她的眼前走动,他们不是来问安的,而是来索命的。
武惠妃的幻觉越来越强烈,身体每况愈下。
七个多月后,这些幻觉才最终消失。
因为死人没有幻觉。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七日,心比天高的武惠妃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永远定格在了三十八岁,定格在太子李瑛向她索命的幻觉之中。
回望武惠妃的一生,她曾经两次接近成功,一次在开元十四年,一次在开元二十五年,然而两次机会她都没能抓住,虽尽在咫尺,但对她而言,咫尺就是天涯。
这个世界哪里有鬼?鬼都在人的心中。
出人意料武惠妃走了,难题却留下了:谁来当新太子?如果武惠妃健在,这个难题不是问题:这还用问吗?把寿王李瑁扶上皇位就是了。
现在不同了,承受李隆基宠爱最多的载体已经消失,寿王李瑁这个附属品还有当年的价值吗?子凭母贵,母都不在了,子还贵吗?李隆基陷入犹豫之中。
这时一个热心人却积极运作起来,要奋力将寿王李瑁扶上皇位。
这个人就是李林甫。
之所以这么积极,不是因为他对武惠妃有多忠心,而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已经回不了头了。
一直以来,他都抱着武惠妃的大腿,站在寿王李瑁这条线上,现在武惠妃去世,想改弦易辙也来不及了,因为他的身上已经盖上了武惠妃的戳,谁都知道他是武惠妃的人,想拥立的皇子是寿王李瑁。
为了达到拥立李瑁的目的,李林甫三番两次地推荐李瑁,然而李隆基态度游移,始终举棋不定。
这时,李隆基回想起不久前赐死的三子,心突然揪了起来,毕竟他们都是自己的儿子,毕竟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自己的血,毕竟他们的母亲都曾经是自己宠爱的嫔妃,而自己,一纸诏书就剥夺了他们的生命。
李隆基郁闷了起来,经常没有食欲,原本良好的睡眠也悄悄离他远去。
这一状况被高力士看在了眼里,做为多年的贴身宦官,他知道李隆基苦闷的根源。
于是他便试探着问道:陛下近日茶饭不思,所为何事啊?李隆基回应说:你是我家老奴,难道不知道我的心思吗?高力士试着问道:是不是因为储君之位空缺,太子人选未定啊?李隆基点了点头,是的。
高力士壮着胆子说道:陛下何必如此费心劳神,只要选一个年长一点的,谁还敢再争!李隆基眼睛一亮:你说的有道理,有道理!开元二十六年六月三日,李隆基下诏:册立忠王李亨为皇太子。
二十多年平平淡淡的李亨就这样被推上了太子之位,而武惠妃费了二十多年心机,到头来却为别人做了一件嫁衣。
其实,在李隆基册封李亨为太子时,还有一位皇子比李亨年长,他叫李琮,是李隆基的长子。
李琮的一生是非常背的:开元二年册立太子时,他身为长子,本有机会,不料他的母亲刘华妃没有赵丽妃受宠,结果败下阵来,让李瑛成了太子;开元二十六年,如果严格执行高力士的建议,首席太子人选肯定是自己而不是李亨,但这一次他又败了——败给了自己。
他有两个难言之隐:第一个,有一次打猎时,他被野兽抓破了脸,毁容了;第二个,他的生育能力存疑,到开元二十六年时依然膝下无子。
两相对比,李琮完败,李亨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李隆基的新任太子。
延伸说一句,虽然李琮前后两次完败,但最后他也当上了皇帝,不过不是生前,而是死后。
他的弟弟李亨追赠的。
至此,明争暗斗十几年的争储大战终于结束:前太子李瑛惨败,武惠妃功败垂成,斗了十几年,双双失利,倒是让原本无欲无求的李亨坐收了渔翁之利。
老天爷爱笨小孩。
值得一提的是,开元二十六年的争储失败,是寿王李瑁人生中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但不是最后一次。
数年后,李瑁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打击:他的父亲李隆基送给他一顶硕大的帽子。
颜色有点特别。
绿色的!
第十七章 过度宠幸
太阿倒持名将落马一提起李隆基的人生败笔,世人就会想到他对安禄山的过度宠幸。
诚然,这是一次大的败笔,却并不是唯一的败笔。
正是从开元二十四年开始的诸多败笔叠加到一起,这才酿成了最终的安史之乱。
风起于青萍之末。
开元二十四年,李隆基走出第一个错招:打压李祎。
在前面的章节中,信安王李祎曾经有过出场,正是他力排众议,一举攻克吐蕃军事重镇石堡城,使得唐朝开边一千余里。
攻克石堡城之后,李祎成为国之重将。
开元十九年,李隆基又将李祎推上前台。
这一年奚和契丹一起投降突厥,让李隆基大为恼火,便任命忠王李亨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准备讨伐奚和契丹。
李隆基这个任命其实是虚的,因为按照惯例,李亨只是挂名元帅,并不随军出征,真正领兵另有其人。
这个重任,就落到了李祎肩上。
李祎不负众望,率军出征后,大破奚和契丹:契丹军队向北狼狈逃窜,奚部落酋长则带五千顶帐篷向唐朝投降,远征取得大胜。
凯旋之后,李祎凭借战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同时兼任关内支度使、营田使等职。
三年后,李祎升任兵部尚书兼朔方节度大使,人生达到了一个巅峰。
然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