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史并不如烟-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榜样。仅仅九年之后,李渊就遭遇了盗版,与表弟杨广的愤怒不同,他却愤怒不起来,反而是哭笑不得,因为盗版的正是他的亲儿子——李世民!最后李渊只能发出由衷的感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定下了忽悠的主题,吹响了忽悠的号角,民间外交官刘文静再次奉命出使东突厥。此行的目的是继续忽悠突厥人,既要使突厥出兵,又要使突厥出战马,而且马要多,人要少。
为什么要“马多人少”呢?因为李渊的麾下马少人多,让突厥出人主要就是借个势,对外是个震慑,而又不要突厥人多,主要是考虑战后不用回报太多。说到底,李渊就是一个老奸巨猾的猎手,习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
稳住了突厥,定下了尊隋的旗号,李渊的二次创业真正开始了。尊隋,其实只是一件皇帝的新装,连李渊自己都承认,“不过是掩耳盗铃”,然而古往今来谁不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因此李渊也不能免俗。
小试牛刀
公元617年六月五日,李渊正式向下属各郡县发布文告,宣布起兵,目的尊隋,号召各郡县服从行动,听从指挥。
接到文告,下属的郡县全部表示唯李渊马首是瞻,唯独西河郡除外,于是西河郡就撞到了枪口上,他们成为李渊杀鸡儆猴的鸡。
同一天,李建成、李世民率军出征,开始为自己的家族事业打拼,这次出兵是李唐王朝的第一次出兵,这次出兵也是李唐王朝争夺江山的开始。行军路上的李建成、李世民一路上兴奋不已,在他们看来,父子同心、兄弟齐心,天下大事,半年可成。然而哥俩谁也没有意识到,仅仅几年之后,他们就要为当初一起夺得的江山兵戎相见,兄弟也要变为仇敌,如果知道是这样的结局,当初的他们是否也会有犹豫呢?
行军路上的李家军士气高涨、人心整齐,一支仁义之师呼之而出。一路上秋毫无犯,百姓无伤,即使偶有损耗,李建成与李世民马上自己掏钱补贴百姓,然而补贴完后却从不追查肇事者,仅此一举,人心收齐。李渊的两个儿子算是得到了李渊的真传,收买人心的功力让皇帝杨广只有给他俩提鞋的份,其实,收买人心也是一种能力,皇帝杨广却偏偏并不具备。
气势高昂的李家军没有费太多周折,仅仅五天,固守的西河郡就被攻破。西河郡人人自危,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屠城,因为隋末起义的一些起义军首领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一旦攻下固守的城市,屠城就成了他们的第一选择。那么李家军会不会也拿出屠城的手段来杀鸡儆猴呢?
进入西河郡,李世民派人抓住了固守的西河郡郡丞高德儒(两年前报告鸾凤祥瑞的那家伙),一下子人心惶惶,连郡丞都抓了,何况平头百姓呢?西河郡的人们在等待李世民的下一步棋。
看到被捆绑的高德儒,李世民变了脸色,指着高德儒的鼻子痛骂:“你把野鸡当鸾凤,欺骗皇上,骗取官位,道德极其败坏。我等起义军就是要消灭你这等马屁精!”言罢,李世民下令处斩,悬首三天!可怜的高德儒因为两年前的一次谎话,换来了两年后的灾祸,他的经历也在告诉我们:好孩子不能说谎。
杀了高德儒,西河郡的百姓还在疑惑,下一个倒霉的会是谁呢?大家瞪大眼睛看着李世民。而李世民呢,向民众挥一挥手,都散了吧,该干吗干吗去!农民种地,商人开张,学生上学,老人晒太阳,总之原来干啥,现在就干啥!
惊愕了半天的人们终于明白,原来李家军不是来屠城的,而只是来拯救天下苍生的。早知道这样,防守个什么劲呢!
无疑,李世民是聪明的,只用一个人的人头就起了数重作用。第一重,宣告李氏起兵是义军,以诚信为本;第二重,宣告李氏起兵只诛杀害群之马,不扰一般百姓;第三重,宣告李氏起兵是为皇帝清理害群之马,李氏的目的是“清君侧”。
一个人头,三重宣告,善于经营的李世民收到了奇效。此次出征西河郡,来回只用了九天,只杀了一个人,却得到了一个城市,真可谓锻炼了队伍,扩大了影响,连一向稳重的李渊都兴奋地说:“以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
公元617年六月十四日,对于李渊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李唐王朝的草台班子于这一天正式成立了。虽然成立之初条件有点简陋,待遇有些寒酸,然而却从此打下了武德年间高层政治结构的基本框架,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能够进入这个草台班子的人,日后都能算作开国元勋,也就是说,这些人持有的是李唐王朝的原始股,一年之后,李唐王朝上市,持有原始股的人们也成了最幸福的暴发户。
这一天,李渊设置了大将军府,死党裴寂出任秘书长(长史),鬼精灵刘文静出任军政官(司马),唐俭(日后讽谏李世民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那位)和前长安尉温大雅出任记录官,武士彟出任铠曹(军械军事参议官),刘政会等人为户曹(民政军事参议官)。
上阵亲兄弟,打虎父子兵,同刘邦依靠汉初三杰不同,李渊在军事上依靠的主要是自己的儿子和女婿。世子李建成封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指挥左翼三军;次子李世民封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指挥右翼三军,女婿柴绍为右领军府长史(秘书长)。
从这个配置来看,李唐王朝初期的军事体系可以概括为:李渊自任总司令,李建成和李世民为排名不分先后的副总司令,各自率领一支方面军。女婿柴绍为李世民方面军的总参谋长,这个体系就是一个家族体系,明白人知道这是李氏义军的军事指挥体系,不明白的还以为是李家狩猎的人员分配图。
梳理好军事指挥体系,安顿好大将军府的草台班子,李渊的精力又转到了东突厥身上,因为东突厥是李氏起兵胜负的关键,处理好是锦上添花,处理不好则是雪上加霜。
有些人一再强调晋阳起兵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其实失之片面。以晋阳起兵形势的复杂性,年轻的李世民是应付不了的。李世民不缺锐气,不缺信心,然而他缺的是人生的经验和岁月的历练,因此在晋阳起兵的时候,把握全局的是李渊,运筹帷幄的是李渊,忽悠突厥的是李渊,招降纳叛的是李渊,收买人心的是李渊,掩耳盗铃的主角也是李渊,这一点容不得别人的抹杀。
草台班子成立四天之后,李渊接见了一个特殊的客人,这个客人的名字叫康鞘利,官职是东突厥的柱国,身份是东突厥始毕可汗的使节。
康鞘利此行带来了一千匹战马,始毕可汗传话说随便挑,随便选,买多买少李渊自便,另外如果有需要,东突厥愿意出兵护送李渊入关。
看着康鞘利带来的战马,听着始毕可汗的承诺,李渊的大脑开始高速旋转。五十年来的人生经历告诉他,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也许会有,但那样的馅饼要么是陈化粮做的,要么馅饼里面埋着鱼钩。
老到的李渊没有被战马扰乱了思绪,也没有被始毕可汗的承诺冲昏头脑,他很清楚自己的实力,也很清楚突厥人的真实目的。眼下借重突厥人的实力看起来很轻松,然而借人家的是要还的,今天的借贷必然会成为未来的包袱,甚至还会是李唐王朝永久的包袱,因此这个包袱决不能轻易背。
中国象棋里有一个评价棋手水平的简便方法:如果一个人下棋的时候能够看到随后的一步棋,那么这个人不算个臭手;如果一个人能看到随后的三步棋,那么这个人算个高手;如果一个人能看到随后十步以上的棋,那么这个人是个天才。按照这个方法算,李渊就是能够看透十步以上棋的天才。
李渊态度谦卑地接见了康鞘利,然后从一千匹战马中挑出了五百匹,剩下的五百匹就以囊中羞涩为由拒收了。将领们一看李渊哭穷,不知道李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纷纷给李渊使眼色:“我们哥几个自己凑份子,把剩下那五百匹买了吧!”将领们把眉毛都快挤掉了,而李渊那边却好像死机了,压根没收到将领们的短信息。
打发走康鞘利,将领们开始跟李渊抱怨,为什么不要那五百匹马呢?我们宁愿自己埋单。
李渊看着诚恳的将领们,缓缓地解释了自己的做法:“突厥人有的是马,而且贪财,如果我们这次买了他们一千匹马,他们必定马上送来两千匹、三千匹,到那时候我们就不用打仗了,天天就跟他们贩马玩了。我说我们囊中羞涩,这就绝了他们的念想。另外那五百匹马你们也不用担心了,肯定还是咱们的,我跟康鞘利商量过了,那五百匹马可以分期付款,咱们不用给钱,马先骑着,等有了钱再给!”
听完李渊的话,将领们纷纷在心里竖起了大拇指:“还是你奸诈,你称天下第二,谁敢称天下第一?”
处理完一千匹马的交易,李渊又安排民间外交家刘文静上路了,此行的目的是忽悠东突厥出人,不过人不需要多,五百就够,多了一个都不要。此时的东突厥人就是给李渊看门的印度阿三,就是用来充个门面,另外向刘武周那些加盟商表明:李渊跟东突厥的关系好着呢,就别打晋阳根据地的主意了。
事实证明,李渊的策略相当成功。经过李渊和刘文静的累次忽悠,总计从东突厥那里忽悠来五百个人,一千匹马,同时消除了晋阳根据地的后顾之忧,又装饰了李氏义军的门面。说一箭双雕那是谦虚,一箭多雕才是事情的本质。
万事已经俱备,东风也从不缺少,李渊义军箭上弦,剑出鞘,大事已在眼前,天下谁与争锋!
第十三章
出征,李唐大旗高高飘扬
散官童子李渊
公元617年七月五日,此前在太原窝里横的李渊正式出征。出征前一天他已经任命十五岁的李元吉担任太原留守,负责看家,而他与李建成和李世民则率领三万大军出征,开拓李氏江山基业。
出兵之前,李渊率领三万士兵高喊口号,宣称忠于隋室,拥护代王杨侑。口号喊得山响,小兵们纷纷在心里偷笑:都要抢人家江山了还说拥护人家的领导,真够不要脸的。带头喊口号的李渊何尝不知,可是没有办法,该唱的样板戏照样要唱,总不能让天下的英雄挑理!
李渊一行先到了西河郡,到西河郡时已经是七月八日,这一天是一个开天辟地的日子,对于西河郡来说,这一天上天给他们派来了一个“散官童子”。
“散官童子”,没听说过,不都是“散财童子”吗?
按一般规律来说,世界上常见的是“散财童子”,人人都渴望见到散财童子,李渊在西河郡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不同的是他不是散财童子,而是散官童子。
这一天,李渊接见了一千多人,在他接待的人中,七十岁以上的一律被授予散官(有官称无官位),也就是说,只要在西河郡,而且是七十岁以上,那么你就是五品老头了。
五品老头有什么好呢?也没有什么实惠,只不过听着舒坦,以后再见着五品官就不用下跪了,还可以理直气壮地从他面前走过,然后还可以坦然地说:“怎么着,兄弟我是五品老头!”
五品老头获得的是心理安慰,而西河郡的青年才俊们获得的是真正的实惠。只要是青年才俊,只要面见了李渊,李渊当场面试,当场任命官职,办事效率之高,天下少见。
经过李渊一天不间断的努力,这一天他任命了一千多人,按满负荷工作十二小时计算,每小时任命八十人,平均每分钟任命一点三个人,简直是工业化流水线作业。
当然由于创业初期条件非常简陋,被任命的官员没有拿到正规的任命状,而只是拿着李渊手写的白条就上任了。一时间西河郡内,李渊的白条满天飞,在路上遇到的人们经常掏出彼此的白条比较一下官职。按照规定,官职低的给官职高的敬礼,官职高的给官职低的训话,总之西河郡上下一片热火朝天的官场景象。
李渊任命得热火朝天,裴寂等人看得心有余悸,生怕李渊手写顺了把自己的官职也任命出去,到时人家拿着白条来上任那就闹笑话了。裴寂担心到最后,自己的官位总算保住了,庆幸之余就开始提醒李渊:老伙计,您这官职是不是太泛滥了啊,恨不得卖菜的都是四品啊!
李渊听后,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说出了一句让裴寂佩服终生的话:“创业初期要啥没啥,不用官职忽悠别人,我还能用什么忽悠呢?”裴寂仔细一想,也是,草台班子大将军府一穷二白,全部的积蓄都变成了军饷和军粮,不用官职来画饼充饥,李渊还能拿什么画饼呢?
有过这次交流之后,此后的裴寂坚决支持李渊的滥封,因为滥封虽然滥,但至少能省下粮食和军饷,只要能剩下这些东西,大业终究还是有希望的。
在李渊大肆滥封的第六天,也就是七月十四日,李渊全军抵达了贾胡堡(山西省汾西县北),此地南距霍邑(山西省霍州市)五十余里,而在霍邑此时驻扎着一只拦路虎——虎牙郎将宋老生。宋老生正带领两万人马在这里等待着李渊,而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则驻守河东郡与宋老生交相呼应,他们的任务就是将李渊堵截住,然后分割包围消灭。
这一天,天正下着连绵大雨,李渊全军无法前进,只能就地驻扎,然后命人回太原运送一个月的粮草来救济。全军只能在连绵的大雨中等待机会,想要下一步行动,只能等天晴了。
李渊正进退两难的时候,东突厥的使节到了,这个使节是来报喜的,他告诉李渊,始毕可汗已经同意了李渊的外交条件,同意出兵五百,陪同李渊进军。
虽然只有五百名突厥兵,但也是来之不易,因为李渊开出的条件其实很屈辱。李渊派刘文静向始毕可汗表示:愿意跟东突厥一起出兵攻打大兴,事成之后,土地和人民归李渊,金银财宝则归东突厥所有。可以说这个条件是一个相当无耻的条件,还没进大兴就把大兴的百姓给卖了,没办法,那个年头,老百姓不值钱!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安史之乱时,李渊的后人同样以这样的条件向回纥借兵平叛,平叛后土地和人民归唐,搜刮出的金银财宝归回纥。如果从根源来找,这种饮鸩止渴的方法其实始于李渊。
斗智,忽悠与反忽悠
有了东突厥切实的表态,李渊总算把心放在了肚子里。此时他又开始寻找下一个同盟,找来找去,他在一个人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这个人就是李密。
说起来李渊和李密的祖上还是有渊源的,李渊的祖父是李虎,李密的曾祖父是李弼,李虎和李弼都是北周初期的八柱国,两个人既是同事,也是亲密的战友,不过两人并不是同宗,虽然都姓李,五百年前也不是一家。李渊的李姓出自陇西郡狄道(甘肃临洮),而李密的李姓出自辽东襄平(辽宁辽阳),可以说此李非彼李也。
现在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李姓为了造反的大业准备走到一起来,不过谁领导谁却是一个大问题。李渊觉得自己起兵前级别高,而李密则认为自己的造反资格老,两人到底应该谁领导谁呢?
在贾胡堡的连绵大雨中,李渊给李密写了一封信,信中召唤李密共同起事,拥护杨侑,共成大业,同享富贵,一起迎接中庸和谐美满的新生活,总之一句话,二李联合好,好,好!
接到李渊的召唤,李密颇不以为然,因为此时李密的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就在二十多天前他又打了一个大胜仗。在这场战役中,李密采用了多兵种联合作战的策略,在他的阵容中,左边是骑兵,中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