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史并不如烟-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到李渊的召唤,李密颇不以为然,因为此时李密的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就在二十多天前他又打了一个大胜仗。在这场战役中,李密采用了多兵种联合作战的策略,在他的阵容中,左边是骑兵,中间是弓箭兵,右边是步兵,一路平推过去,隋军土崩瓦解,李密一举收服隋军攻占的洛口仓。
手中有洛口仓,有多兵种联合作战的阵容,有逐渐积累的造反经验,从哪方面比,李密都比李渊高出一筹。现在让李密服从李渊,姥姥!
李密立刻命写手祖君彦给李渊回信,信中先是很亲热地认李渊为同宗(实际是八竿子打不着),进而谦虚地表示自己的实力不足,紧接着强调自己已经是盟主了,最后表明态度:我愿意跟你一起成就大事,不过是我领导你,而且需要你带领你的兵马到我的地盘上当面盟誓。
话说到这个分上,李密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我李密已经是参天大树了,你李渊还是一棵小草,如果想要借树荫就得低头,不想低头就哪凉快哪待着去!
看完李密的来信,李渊已经能够想象出李密志得意满的样子,以他五十年的人生经验来看,这个李密八成是成不了事的,因为做人要稳不能狂,狂是没有好处的。而李密呢,造反大业刚刚上路,表现出的狂妄却不可阻挡,这人呢,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狂,造反这个很有前途的事业更不能例外。
看出了李密的狂妄,李渊决定把忽悠进行到底,他这个人一向把自己放得很低,做人非常低调,而这一次他准备把低调进行到底,力争把李密忽悠得找不着北。
李渊在信中坦诚地说自己出身名门,受朝廷厚恩,此次起兵主要还是为了保护隋室,拥立更值得拥立的人。然而由于已经五十多岁了,不中用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恳请李密兄弟成功之后拉老哥一把,能把老哥一脉列入皇室的家谱就感恩戴德了。在信的结尾处,李渊还强调“李密”符合神秘的《桃李子》预言,盼望李密早点让预言成真,最后一句话:我很看好你哟!
什么是忽悠?这就是忽悠。什么是脸皮厚?这就是脸皮厚。春风得意的李密不会想到,在这封卑躬屈膝的来信后面,掩盖的是李渊争夺天下的雄心。
李密还是太嫩了,当李渊跟随老狐狸杨坚鞍前马后时,李密还在撒尿和泥;当李渊在地方呼风唤雨时,李密还在杨广的仪仗队里当大头兵;当李渊在皇宫内卧薪尝胆时,李密还在某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啃树皮。从人生经验来看,李渊吃的盐比李密吃的米多!
李渊的低姿态马上赢得了李密的信任,当然这个信任也是表面的,能在那个时代成为呼啸一时的英雄,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在李渊与李密的相互忽悠中,两个人都藏着心眼,李渊希望通过忽悠把李密牢牢地拴在洛阳,这样李密就不会跑到大兴与自己争;而李密想的却是通过忽悠让李渊向自己表示臣服,这样自己的盟主地位就会更有号召力。
通过忽悠,两个人都达到了目的,李渊向李密表示了臣服,李密也“听话”地扎根于洛阳周围,两人各取所需,各自争夺自己的天下。尽管在这一刻,两人不分高下,然而就在这一刻后,两人面临的形势却是天壤之别,而结局更是天涯之远。
就在李渊和李密相互忽悠的同时,远在江都的杨广发布了一个任命,任命王世充率领江淮精锐部队会同其他几支部队援救洛阳,攻击李密。看似一个简单的任命,却在无意间左右了隋唐的历史走势。自此之后,扎根洛阳周围的李密陷入了无边的混战,他的对手有洛阳城内的越王杨侗和他的部属,有远道而来的王世充的联合军队,还有后来想要进入洛阳的宇文化及。李密的军队要先后应付三方面的势力,而李密毕竟只是李密,而不是吕布,以一敌三那是吕布的专利,却不是李密的专长。
而李渊呢?他极其明智地选择了攻击大兴。在大兴城内,他的对手只有垂垂老矣的卫文昇和少不更事的代王杨侑,攻击的难度系数远远小于李密,而一旦攻下大兴,成功系数则是百分之百。而李密呢?四方混战的成功系数理论上只有百分之二十五,而实际到最后变成了零。
李渊和李密的境遇是隋末历史走势的一个缩影,也是两人战略眼光的较量。李渊定计大兴,李密定计洛阳,虽然只是几百公里的差距,到最后却是天涯海角的距离。
其实两人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区别,那就是李渊的部队骨干是整齐划一听指挥的正规军队,而李密的队伍则是靠着大米聚合的乌合之众,以乌合之众聚众造反易,夺取天下却难。
事实上李渊的棋路李密也曾想到过,只不过他的队伍以大米为黏合剂,离开了洛口仓,几十万军队立刻分崩离析,到那个时候别说大兴,就是近在咫尺的洛阳也是无能为力。说到底,困死李密的不是李渊的忽悠,而是洛口仓的大米,大米让李密雄心壮志,同时也让李密鼠目寸光,离开了大米,他寸步难行。
分歧,起兵路上的进退两难!
雨一直下,没有停下的意思,李渊和将领们抬头看看天,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无奈,因为他们不知道雨什么时候会停,也不知道下一次行动会是在什么时候,但他们都知道,粮仓里的粮食已经不多了,这几天发到手里的干粮已经开始缺斤短两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然而现在恰恰没有粮了,没有粮的部队别说打仗,就是打猎都成问题了。
就在大家为粮食发愁时,小道消息又开始传播,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小道消息说,刘武周准备趁晋阳空虚向晋阳发起进攻。这个消息可是晴天霹雳,晋阳是李渊大军的基地,粮草全靠晋阳供应,而将士们的家小也都在晋阳,一旦晋阳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晋阳是太原城的组成部分,并州政府所在地)。
愁眉不展的李渊召集将领们开会,会场上空愁云不散。裴寂先给李渊分析了目前的形势:粮食一天比一天少,快见底了;宋老生、屈突通横亘在前不易攻破,李密虽然结盟但为人狡诈,东突厥虽然号称出兵但可能出尔反尔,刘武周是东突厥的加盟商,有可能跟东突厥一起行动。最后总结陈词:权宜之计,先回救太原,稳定后方。
裴寂喋喋不休的时候,李世民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心里暗自叫骂:有朝一日我当家一定废了你!(他真是说到做到!)
等到裴寂说完,李世民腾地站起来,一条一条反驳裴寂:“满地都是庄稼,还用担心没有军粮;宋老生轻率急躁,一战就能把他擒住;李密尽管狡诈,但是他舍不得洛口仓的粮食,走不远,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刘武周和东突厥表面穿一条裤子,实际各怀鬼胎,刘武周就算想袭击太原,但他也担心别人抄他的后路。现在最关键的是不能回撤,一旦回撤,大军必定四散崩溃!”李世民斩钉截铁地说完,李建成当即附和赞成,在这一点上,兄弟俩的看法是一致的。
从当时的形势以及后来的发展看,李世民的分析句句在理,这说明他确实是一个军事天才。然而这个军事天才的话并没有得到李渊的认可,李渊听从了老搭档裴寂的话,下令左翼大军先行返回,右翼大军伺机回撤。
当天夜里,左翼大军开拔,而李世民却依然不死心。他又来到了李渊的大帐前,试图说服李渊回心转意,而侍卫通报,李渊已经睡下了,明天一早再来吧!
悲愤的李世民没有办法,只能围着大帐团团转,最后忍不住放声大哭,这一哭就惊动了本来就没睡着的李渊。
听到儿子痛哭,李渊让人把李世民叫进了大帐内,父子之间又一次讨论撤军的问题。李世民痛心疾首地跪在李渊面前,激动地对李渊说:“我们的大军为大义起事,进攻一定获胜,后退一定失败。一旦撤军,宋老生和屈突通追击,太原周围忠于隋室的兵马堵截,我们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看着痛哭流涕的李世民,李渊在心中紧张地盘算着。原本撤军是为了求稳,现在看来撤军不会稳,反而会更险。一旦全军崩溃,李氏全族可就等着灭族了。此时李渊突然想到了四年前的杨玄感,杨玄感起义初期如火如荼,后期却一味求稳,最后导致灭族。看来起义这种事情只能破釜沉舟,有进无退,想要寻求稳妥,反而可能死得更快!
罢!罢!罢!眼下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李渊上前扶起正在痛哭的李世民:“事情成败都在你了,我不多说什么了,听你的!”
当夜,李世民和李建成快马加鞭,追回已经后撤的左翼大军,全军统一思想,有进无退,为了正义的拥护隋朝的大业坚持到底。
七月二十八日,从太原运来的粮食到了,全军摆脱了缺粮的困扰,而太原基地也安然无恙,自此吃饱了饭的李渊大军上下再也不提回撤的事了,这也就验证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我要当五品老头
连绵的大雨一直下了十几天,到八月一日时雨终于停了,天终于放晴了。看着雨后的彩虹,李渊在心里念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在雨停后的第二天,李渊下令在阳光下曝晒铠甲、军械、武器、衣服,总之能晒的一起都晒了,有风湿病的顺便晒晒也行。
八月三日,曝晒完武器和衣服,李渊开始进兵,从贾胡堡沿着东南山麓小路一直就到了霍邑城下。在霍邑城内正驻扎着一只拦路虎,这只拦路虎的名字叫宋老生,不过在李渊看来,宋老生其实是只纸老虎。
在长达半个多月的雨天中,处于有利地形的宋老生居然一直没有出战,甚至连次象征性的骚扰都没有,在李渊看来,这就是纸老虎,只敢在原地吓唬人,却从来不敢主动出击。
怀着对宋老生的蔑视,李渊到了霍邑城下,此时的他又产生了一个疑虑:如果纸老虎宋老生坚守不出战又该怎么办呢?
对于李渊的担忧,李建成和李世民却不以为然:“这个很容易,我们先用单薄的兵力引诱他出战,宋老生有勇无谋肯定会出战。假如他不出战,我们就在城下散布谣言,就说宋老生准备跟我们私通,到时宋老生怕被同僚弹劾也会出战。总之这个纸老虎一定会出来送死!”
听着儿子们的话,李渊觉得很有道理,宋老生这个纸老虎确实没有头脑,儿子们的方法或许可以尝试一下。
李建成和李世民带领几十名骑兵到了霍邑城下,指着霍邑城大骂。刚开始他们准备骂宋老生的祖宗十八代,结果刚骂了两代,宋老生就受不了了,一声令下,三万兵马从东门和南门呼啸而出,凶神恶煞地向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几十名骑兵冲了过来。
完成了诱敌出战的任务,李建成和李世民飞奔回了大营,此时李渊的后续人马陆续抵达,是先交战还是先吃饭成了一个问题。李渊主张全军先吃饭,吃饱饭才有力气战,而李世民却坚持机不可失,一旦先吃饭,宋老生可能就变卦回城了。
在李世民的坚持下,李渊下令先交战,后吃饭,打胜了,请大家吃大餐。此言一出,大营内欢声雷动:“吃大餐,吃大餐!”士气就这样被激励了起来。
李渊和李建成在城东列阵,李世民在城南列阵,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基本是一比一,而且战斗力基本差不多,因为原本都是隋军的战斗序列。
双方开战之后,李渊方面有些吃紧,毕竟他们是远道而来,又在雨中驻扎了将近二十天,而宋老生的部队则是休整多时,体能上明显占优。在宋老生部队的冲击下,李渊和李建成稍向后退,形势非常危急。就在这时,李世民赶过来增援,直扑宋老生的阵地,从背后攻击。
随同他一起来的是鹰扬指挥官段志玄,两个人冲在前面为士兵们做示范。李世民先后砍卷了两把刀,身上全是血,开始段志玄还以为李世民受了伤,劝李世民撤退,而李世民摇摇头,甩甩刀上的血:“放心吧,这都不是我的血,我跟他们血型都不一样!”
得,领导说接着砍,就接着砍。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李世民和段志玄还会不知疲倦地砍下去,只不过即使他们砍到抽筋也未必能取胜,因为三万多隋军,要砍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就在李世民已经累得抬不起手臂时,李渊阵营中有个聪明的家伙歇斯底里地大喊了一句:“已经活捉宋老生了!”一声大喊之后,整个战场陷入了瞬间的沉静,而瞬间沉静之后,战场又如同砸了锅,所有的人都在奔跑。三万隋军在前面跑,三万义军在后面追,仗已经没法打了,隋军的信心已经崩溃。
被人造谣的宋老生此时正在阵中,一看兵败如山倒,已经无法控制了。本来宋老生还想站到高处大喊一声:“我在这儿呢,刚才那人是在造谣。”可转念一想,李渊可是神射手,一旦自己登高一呼,那肯定就成了他的肉靶子,想想还是算了吧,跑吧,逃命要紧。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隋军崩溃之后,李渊的军队直扑城门,反应敏捷的城内守军在这危急的时刻马上关闭了城门。就在城上守军暗自庆幸的时候,他们却发现大事不好,原来主将宋老生还活着,而且就在城门之外。
就在城内守军还在犹豫开不开城门时,宋老生极其低调地下了战马,跳入护城壕沟,只要过了壕沟,城下面扔下一条绳索,他就算虎口脱险了。这个环节他很熟悉,成竹在胸。
宋老生百般算计还是漏算了一步,他没有想到他的背后有人,而且这个人的速度比他快。
就在宋老生已经跃上壕沟寻找绳索时,比他速度还快的刘弘基已经赶了上来,宋老生还在东张西望时,刘弘基不打招呼,一刀砍了下来。宋老生寻觅了半天没有找到绳索,却等来了兜头一刀,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怎么总是那么大呢?
宋老生死了,以头为证,城内外的隋军都吓破了胆,而李渊的大军却砸了锅,山呼海啸地叫喊:“吃大餐,吃大餐!”
李渊帅旗一指:“攻城!攻下此城,城内吃大餐!”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饥之下必有饿鬼,饥肠辘辘的义军士兵开始攻城,在他们眼里,城上的隋军就是他们的包子。尽管没有攻城工具,然而这也没有难住想吃饭的义军,够不着城墙就拼命地跳,再不够高就搭人梯,几轮反复之后,霍邑城终于攻下了,饥饿的义军终于吃到了梦想中的大餐。
攻进了霍邑城,李渊开始论功行赏,当场兑现。当时有人提出士兵中有人以前的身份是奴仆,这些人是不是就不用赏了呢?听了这个提议,李渊当场大发雷霆:“什么话!冲锋陷阵的时候飞石和流箭齐下,石头和箭头认识你是奴仆还是贵族吗?”一句话把全军说得眼泪汪汪的:“还是李大人知道尊重人啊!”
李渊的此举比现代社会的很多领导都强百倍,现在有些单位,员工明明干着同样的活,身份却分三六九等,跟人家李渊比,这些领导是干吗吃的!
赏完自己人,李渊开始重复西河郡的故事。什么故事,就是滥封的故事。
在霍邑城内,李渊又任命了一大批五品老头,大批青年才俊揣着李渊的白条走上了领导岗位,另外一大批青年才俊则加入了李渊的义军。而成为俘虏的隋军也得到了宽大处理,想要参加义军的,欢迎;家在关中想要回家的,欢送,临走还给个五品散官的白条,回到关中即使是种田,你也是五品农民了!
可以说霍邑的故事完全复制了西河郡的故事,然而效果却非常好,无论是西河郡还是霍邑都在称颂李渊的恩德,而那些还没有得到滥封的郡则产生了期待:什么时候李渊到我们这里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