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史并不如烟-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怀恭直接跑了,跑进山里躲了起来,然后跟别人抱怨道:“老头子不过是想杀了我,以壮军威。”
李勣哭了,他没想到自己的女婿居然荒唐到这个程度,让他建功立业他都拒绝,太放荡不羁了。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带着少许遗憾,李勣踏上了远征高句丽之路,这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出战,也是达到人生巅峰的一战。
重上战场,李勣威风不减当年,他从新城(辽宁省抚顺市北)开始攻击,一路连克十六个城池,这时他收到了一封信。
信是郭待封写来的,信的内容是一首诗。
原来郭待封受命组织运输,为大军提供粮草,不过这些粮草都是给前线准备的,并没有郭待封他们的份。郭待封的粮草由另外的机动部队供应,没想到机动部队的运粮船在海上遇险,船只破碎,粮草无法按期提供给郭待封。
苦等粮草不来的郭待封只有向李勣求救,却又怕被高句丽士兵半路截获,于是便写了那首诗。
李勣一看,鼻子都快气歪了,大敌当前,还有心思写诗,非把他斩了不可。
李勣刚想下令,被旁边的通事舍人元万顷给拦住了,元万顷说,等等,让我仔细看看。
看了几遍之后,元万顷发现,郭待封写的是一首离合诗,其表现形式跟如今的藏头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经过元万顷的解释,李勣明白了,原来郭待封没米下锅了。
凭借这次机灵的解读,元万顷赢得了李勣的信任,但不过没过多久,元万顷就出事了。
出事的起因是他写的一篇讨高句丽檄文。
在这篇檄文中,元万顷洋洋洒洒,把高句丽骂得体无完肤,不过其中一句引起了渊盖男建的注意:你们愚蠢之极,竟然不知道防守鸭绿江天险。
脏话骂多了,把实话骂出来了。
渊盖男建顿时一个激灵,马上派重兵守住了鸭绿江,然后还幽默地给唐军回了一封信:谢谢啊,谨遵您的教诲。
如此一来,李勣的远征大军受到了阻挡,一时无法突破鸭绿江天险,李勣的鼻子再次气歪了。
皇帝李治在得到报告之后,鼻子也气歪了,随即下了一道诏书,将元万顷从辽东前线贬往岭南。
让你瞎写。
第三十四章 攻陷平壤
两个月后,李勣攻克了鸭绿江边的大行城(今辽宁丹东),随后向高句丽的江防部队发起了进攻。
鸭绿江防线是高句丽最重要的一道防线,过了这道防线,首都平壤就将处于唐军的刀锋之下,双方都意识到这条防线的重要性。
高句丽士兵死守,唐军猛攻,经过几轮冲锋,李勣终于冲破了高句丽的鸭绿江防线,平壤就在不远处。
乾封三年(公元668年)八月,李勣乘胜推进二百余里,兵临平壤城下,此时另一路由契苾何力率领的大军已经提前抵达,两军会师,对平壤形成了合围之势。
这一围就是一个多月,城外的李勣不着急,城内的高句丽国王高藏却很着急。
在高藏看来,反正权柄早就落到了渊盖苏文父子手里,自己这个国王不过是个傀儡,既然这样,不如早点向唐军投降。
随后高藏派出渊盖男产率领九十八名大臣向李勣投降,受到了李勣的热烈欢迎。
然而一根筋的渊盖男建还不准备放弃,他还在坚守,只是连战连败,连败连战,陷入了无尽的恶性循环。
渊盖男建有些烦了,索性将兵权交到了和尚信诚手里,他以为出家人无欲无求靠得住,没想到,关键时刻,和尚也靠不住。
信诚见大势已去,也动了凡心,暗中派人向李勣投降,双方约定,五天后打开城门,迎接唐军入城。
九月十二日,城门准时开放,唐军一拥而上,攻上平壤城墙,将唐朝军旗插遍了平壤的城头。
渊盖男建的路走到了尽头,他选择了自杀。
不过自杀未遂,随后被救活,然后又被唐军押往长安献俘,高句丽王国自此灭亡。
公元668年十二月初,远征军统帅李勣向李世民的昭陵献俘,祭告李世民高句丽已经平定,您可以安息了。
此时距离李世民贞观十九年的御驾亲征已经过去了二十三年,距离隋炀帝杨广三征辽东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杨坚、杨广、李世民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终于在李治的任上完成了,而完成最后一击的就是李勣。
凭借此战,李勣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在十二月十七日举行的祭天仪式上,皇帝李治第一个献祭,而他紧随李治之后,第二顺位献祭(在儒家传统中,这是殊荣)。
这一年李勣七十四岁,他登上了人生的巅峰,同时也接近了人生的终点。
一年后,李世勣患病,李治帮他召回了所有在外地为官的儿子,然后不断地赏赐药物。
对于皇帝李治和太子李弘赏赐的药物他张嘴就服,而对于自己家人请来医生开出的药物,他却丝毫不吃,因为他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命。
对于自己的一生,他是这样总结的:“我十二三岁时当无赖贼,见人就杀;十四五岁时当无敌贼,不高兴就杀;十七八岁当上流贼,上战场才杀;二十岁时已不当贼,而当大将,指挥军队,救人性命。”
公元669年十一月的一天,李勣召集起全家人,然后将家事托付给自己的弟弟李弼,总体要求只有一个:小心保存自家门户,如有子孙不肖,结交不法分子,先行打死,再报告给皇上。
李勣说这话时,他的孙子李敬业(徐敬业)正站在他的面前,如果他有看到未来的第三只眼,他一定先吩咐李弼将徐敬业打死,可惜,他没有第三只眼。
十二月三日,李勣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五岁。
在他身后,哀荣极盛,皇帝李治恩准他陪葬昭陵,他的陵墓修筑的如同阴山、铁山、乌德鞬山,以表彰他攻破东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的不朽功绩,谥号“贞武”。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对李勣曾作出如此评价:“于李密,忠也;于单雄信,义也;于兵士,恤也;于唐朝,始终如一,灭之高丽,功至高也。”
此言不虚!
遗憾的是,尽管李勣一生功高至极,谨慎如是,他还是没有想到,自己的数十年功业就毁于一根小小的肇事火柴!
这根小小的肇事火柴就是他的孙子徐敬业!
在徐敬业反武之后,李勣的所有官职被追夺,棺木尸体被毁坏,同时被剥夺李姓,改回徐姓,此时他应该叫徐勣了。
唐中宗李显复位后,徐勣才又得到了平反。李显诏书曰:“宜特垂恩礼,令所司速为起坟,所有官爵,并宜追复!”
后来在《旧唐书李靖李勣列传》中有如此评语:“功定华夷,志怀忠义。白首平戎,贤哉英、卫。”
从徐世勣到李世勣,从李世勣到李勣,从李勣到徐勣,从恩宠到毁坟,从毁坟再到平反,生活对于李勣而言就是一张张票根,幸好他早有一颗驿动的心!
第三十五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
公元655年,武则天通过自己的奋斗终于当上了皇后,从此她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此她便以皇后身份母仪天下。
然而,冷静下来,却总有一些事让她耿耿于怀。
什么事呢?
她和母亲在武家遭受了不公正待遇。
在《贞观长歌》一书中,我曾经提到过,武则天的母亲杨女士不是武士彟的原配,而是武士彟的第二任妻子。据说杨女士是在四十岁时对武士彟一见钟情的,然后义无反顾地投入了丧偶的武士彟的怀抱。
令杨女士略有遗憾的是,她没能给武士彟生下一个儿子,而是连续生下了三个女儿,在三个女儿中,武则天排行老二,杨女士没有想到,就是这个二女儿改变了这个家族的命运。
不过在武则天改变家族命运之前,杨女士在武家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是因为武士彟与前妻还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武元庆,一个叫武元爽,这两个儿子与继母杨女士的关系也就是马马虎虎,武士彟健在时关系还能维持,而随着贞观九年武士彟病逝,杨女士与武元庆、武元爽的关系迅速降到了冰点。
武元庆和武元爽不仅没有把杨女士放在心上,更没有放在眼里,言语上的不敬更是家常便饭,而此时只有三个女儿却没有儿子撑腰的杨女士只能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
与武元庆、武元爽一起对杨女士不敬的还有他们的两个堂兄弟和一个堂嫂,堂兄弟名字分别叫武惟良、武怀运,而堂嫂则是已故堂兄武怀亮的妻子善女士,这五个人一起构成了对杨女士不敬的团队。
当这个不敬的团队开始欺负杨女士时,武则天还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少女,即便有心为母亲撑腰,但还是底气不足,武则天便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将来帮母亲翻身。
两年后,也就是贞观十一年,武则天的机会来了。
李世民听说她貌美如花,才貌双全,便下诏召她进宫。武则天的母亲杨女士为此非常忐忑,她担心女儿一入后宫深似海,因此非常忧虑。
此时的武则天非但没有忐忑,而是反过来安慰母亲,她说:“得见天子,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显然她把进宫当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后来的事实证明,她成功了。
从公元637年进宫到公元655年成为皇后,武则天用18年的时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原本她想对同母异父的哥哥以及两位堂兄表现自己的大度,没想到对方居然没有领她的情。
为了表示大度,武则天在升任皇后以后便给四位哥哥升了官,而且基本全都是越级提拔:
武元庆由右卫郎将(正五品)升任宗正少卿(从四品);
武元爽由安州户曹(正七品)升任少府少监(从四品);
武惟良由始州长史(从五品)升任司尉少卿(从四品);
武怀运由瀛洲长史(从五品)升任淄州刺史(正四品)。
除了武元庆是从正五品升任从四品,其他三人都是越级提拔。武则天此举一是向四位哥哥显示自己的大度,二是想缓和一下家族内部的关系,毕竟皇后家族的内部关系还是有人指指点点的。
然而令武则天没有想到的是,热脸还是贴了冷屁股。
在一次由杨女士召集的家庭宴会上,杨女士首先挑起了话头:“你们还记得当年那些事吧?今天跟皇后一起共享荣华富贵,感觉如何啊?”
杨女士也就是想显摆一下,顺便从武元庆他们那里听一些阿谀奉承的话,同时也有缓和双方关系给对方一个台阶下的意图。
令杨女士没想到的是,武元庆等人非但没有对她歌功颂德,反而冷言冷语,一如当年的冷漠。
武惟良先开口说话了:“我们幸运的是以功臣子弟的身份早早地进入了官场,不过按照我们各自的能力,并不幻想飞黄腾达。怎么会盼望借皇后的光,枉受朝廷的恩宠呢。我们日夜只有忧愁恐惧,并不以皇后为荣。”
如果说刀子杀人见血,那么武惟良的话杀了人,却不见血。
杨女士满心欢喜想用女儿的地位为自己换来尊重,没想到对方却依然不给面子,看自己的眼神居然与二十年前一样。
这就是传说中的敬酒不吃吃罚酒吧。
第三十六章 你无情,就别怪我绝情
当杨女士将消息反馈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意识到,自己与这些哥哥注定是两条平行线,看起来很近,其实却很远,过往的经历注定他们不会是一条线上的人。
既然对方并不领情,那么自己也不必手下留情。
公元666年,武则天开始动手,她以防止恩宠太盛为由,将几位哥哥从本来的高位上拉下,然后一一贬往外地:
武惟良从司尉少卿出任代理始州刺史;
武元庆由宗正少卿出任龙州(四川平武)刺史;
武元爽由少府少监出任濠州(安徽凤阳)刺史,后贬往振州(海南三亚);
武怀运由于原来就是淄州刺史,暂时留任。
这样武惟良、武元庆、武元爽便由中央官员下放为地方官员,虽然看起来品级变化不大,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生活的落差到底有多大。
在武则天的打压之下,武元庆和武元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已经见识过武则天报复长孙无忌的手段,现在,这个同父异母妹妹的屠刀正向自己身上砍来。
武元庆和武元爽的经历告诉我们,要么嘴别硬,要么身体能扛住事儿。
只可惜这两人却恰恰相反,嘴硬,身体却扛不住事儿。
武元庆抵达龙州后便因忧愁过度,抑郁而死;武元爽也好不到哪里,他在抵达振州之后,也没有活多久,便在当地郁郁而终。他们的儿子武承嗣、武三思也只能流落在当地。如果没有意外发生,他们或许就将在当地终老。
四个哥哥死了两个,现在还剩下武惟良和武怀运这两个堂哥,该如何处理这两个人呢?
武则天做了一个连环局。
武则天的连环局光有武惟良和武怀运还不够,还得扯上武则天的外甥女贺兰姑娘。
在武则天一母所出的姐妹中,大姐嫁给了贺兰越石,生下了一个儿子叫贺兰敏之,一个女儿就是贺兰姑娘;武则天的三妹嫁给了郭孝慎,结果夫妻俩双双早逝。
因此这个世界上与武则天最亲的娘家人就是大姐以及外甥和外甥女,而武则天一度也把他们当成最亲的人。
然而好景总是不长,矛盾还是随着飞逝的时光出现了。
由于武则天的大姐夫贺兰越石早逝,武则天的大姐便经常带着女儿贺兰姑娘进宫找武则天聊天,日子一长,李治对这对母女的感情就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先是封武则天的大姐为韩国夫人,而在韩国夫人去世之后,他又封贺兰姑娘为魏国夫人,然后还想把贺兰姑娘留在宫中,至于安一个什么样的名头,他还没有想好,正在犹豫之中。
就在这个时候,武则天已经看透了李治的意图,闹了半天,原来是在打外甥女的主意,这让武则天非常不安。
单论血缘关系,其实她应该为外甥女高兴,然而转念一想,她被自己的想法吓住了:自己当年能凭借手腕登上皇后的宝座,那么比自己年轻又比自己貌美的外甥女会不会如法炮制呢?
一切皆有可能。
想到这一层,武则天意识到,到了将贺兰姑娘以及武惟良、武怀运一起处理掉的时候了,他们都将陷入自己设的连环局之中。
公元666年,李治和武则天举行了盛大的封禅仪式,在这次仪式上,武则天展示了自己母仪天下的风采,让自己成为全天下女人最羡慕的女人,与此同时,她的连环局也在同步进行。
武惟良和武怀运同全国其他刺史一样,也参与了这次封禅仪式,而贺兰姑娘作为武则天的特邀嘉宾,同样参与了这次封禅。
一切都在正常的运转着,武则天的连环局也在步步紧逼。
连环局的源头是一张饼,一张抹上了有毒肉酱的饼。
抹上有毒肉酱的饼被武则天送给了贺兰姑娘,贺兰姑娘在吃之前或许还在感激二姨的恩宠,然而在吃下之后,就在心里埋下了对二姨武则天的诅咒。
饼里有毒,有剧毒。
很快,贺兰姑娘就跟着那张有毒的饼去了,她的进宫梦想也就此烟消云散,而她的两个远房舅舅,也掉进了连环局。
几乎在贺兰姑娘毒发身亡的同一时刻,武则天便指出武惟良、武怀运是毒害贺兰姑娘的凶手,连环局就此形成。
皇后说你是,你就是,不用辩解,辩解没用。
这一年的八月十四日,武惟良和武怀运被处斩,同时在他们死后还被改了姓以后你们不姓武了,姓“蝮”。
在前面我们说过,对杨女士不敬的团队总共有五个人:四个男人,一个女人,现在四个男人已经各就各位,剩下一个女人也在劫难逃。
在劫难逃的女人便是武则天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