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直草-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达那古野,更进一步带到清州城。
河尻秀隆长期作为王直的亲卫,确实非常忠心。但是太过于老实,甚至于呆笨。其实王直也不是个聪明人,被他中意,留在身边服务的,自然更加不堪。王直这时也只能暗中自怨,用错了人。王直之所以让河尻秀隆统领主力,就是怕如上回三弟丰臣秀吉拥兵自重般,使军权旁落。如今河尻秀隆显然是上了王滶的当,中了调虎离山之计,而主力的军权只怕也会不稳。或许已被王滶这派人控制,也说不定。河尻秀隆资历不足以担大任,王滶在军中的影响力都要远大于他。就这么看,王直确实用错了人。但无论是丰臣秀吉这一派,还是王滶这一派,都行事出错,不合王直的心意。除了河尻秀隆,王直在当时还真用不出其他人了。就像当年的太祖,最后不得不倚仗华英雄一般,也是没其他可选了呀。
既然王滶有可能已暗中夺权,王直便也不能在表面上太怠慢他。左右权衡之下,王直还是答应,见这去而复返的王滶一面。当然,第一时间还是命令河尻秀隆,尽快赶回京畿。为了节约时间,特意让他秘密走陆路。
王直也并非不知道,王滶千辛万苦地又从大明回来,肯定会有极强的企图心。但无论出现何种状况,王直都自认立场坚定,绝不会同意向大明投降。因为这不仅滑稽可笑,完全不可取,而且与解放军当前的战略有根本性的冲突。


三百二十六、严嵩的印信
更新时间2013623 10:04:51  字数:1540

 自古干爹就难当,就像本朝作为干女儿的郭氏美美,反复折腾,不肯停歇,给背后的干爹闹出了多少意料之外的麻烦。当初走了便走了罢,在大洋彼岸,依旧本性不改,让原本已经放下心来的干爹,又把心给揪上了。可见此人流毒之烈。
王直也遇到了差不多的情况,这干儿子滚便滚吧,明明远赴重洋,还要带回来麻烦。真是天意如此,祸不单行。
王直极为勉强地同王滶见了面。没想到,刚一见面,王滶就使出了杀手锏,直逼义父王直的弱点,果真是有备而来。王滶带来了一些金银珠宝,说是当朝宰辅严嵩严相爷亲赏的,另还带了一封严嵩本人的印信。
对于财宝,解放军是不缺的。因此王直并没有太放在眼里,但是对于严嵩亲书的印信,却是有很大兴趣。连忙拆起看了,不曾想,里边除了对王直的赞许和肯定外,竟然主动提到,只要王直肯归顺朝廷,帮助平复海乱,他愿意牵头奏请,以准东南沿海“解禁开市”。
王直和严嵩还算是比较有缘分的。其实严嵩本人与整场东南沿海的乱局,都有莫大的牵扯关系。严嵩最主要的政敌正是因为任用闯下大祸的朱纨,而被一并治于死罪。后来因为王直,东南沿海终现转机,严嵩将功劳揽了,也是风光了一小阵。可是王直不肯轻易接受招安,要以什么“开市”、“改革开放”为前提条件。又弄得严嵩在朝廷里非常被动,于是任用王忬承继朱纨遗职,命他一定要想方设法,搞定招安王直这件大事。可惜王忬经验不足,才干亦缺,想用兵胁迫王直就范,结果将事情搞砸了。后来更是在丰臣秀吉的大肆进攻下,屡屡惨败。弄得背后的严嵩,也是灰头土脸。但是因为王忬的职务为他所荐,在其任上,严嵩不得不力保他,不被治罪。原因很简单,王忬一旦落罪,严嵩也脱不了干系。费劲力气,将王忬调任他职后,为闭人口舌,防止被政敌翻旧账。严嵩在第一时间,大义灭亲,以其他罪名,诬杀王忬。嘉靖皇帝认为严嵩在处置王直的问题上,颇为失当,引发形势恶化,很是冷落了他一番。幸亏峰回路转,解放军忽地又全撤走了。严嵩连忙又任用亲信胡宗宪,收复失地,平定盗乱。随着前线节节胜利,居功之伟,不在话下。皇上也对他这位三朝元老转变态度,格外器重,甚至可说言听计从。严嵩一时间得意忘形,不可一世。严嵩也知,自己的得势,完全是因为解放军的主动退兵。虽然不清楚王直到底是怎么想的,但严嵩知道,如果解放军又打回来,自己便会受形势所累,重新失宠。于是又打起招安的主意,可惜虽然经过了亲信胡宗宪的一番大力运作,王直仍不上钩。倒是他那个义子王滶,带了些人船,过来响应招安。但王直才是真正的大鱼。严嵩仍旧迫切地想使王直接受招安,以保自身前程安稳。于是不惜犯禁,开出“改革开放”的诱惑条件。
严嵩算得倒准,“改革开放”确实是王直的软肋和命门。就算王直可以不把其他任何事物放在眼里,“改革开放”也照样是例外。要知道,王直曾经为了“改革开放”,一意孤行,甚至不惜放弃个人前程与性命。
王直将信翻来覆去地看了,细细琢磨字里行间的意思。照着字面理解,严嵩对于朝廷“实行改革开放”,有较强信心和把握。但是首要条件还是,自己先行归顺,并帮助平乱。
“改革开放”确实是王直长久以来的愿望,可惜已被证明仅是他个人的一厢情愿。而且就因为“改革开放”,王直失去了太多,也改变了太多。曾经遭受的欺骗,同样在提醒着他,不可轻信此类承诺。
王直不由陷入了激烈的内心挣扎。严嵩身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郑重其事地在信上,加盖了他本人的相印。怎么说,可信度还是有那么一些的。
但严嵩此人毕竟老谋深算,若然使诈,仅是以“改革开放”为饵,钓自己这条大鱼。而自己又一次犯傻中计,岂不是显得太低级。
王直若是真属于这个时代的人,肯定不把“改革开放”太当回事。不同之处,也正在这里。“改革开放”的诱惑力对于王直这个从500年后穿越而来的新中国人来说,完全可用“致命”来形容。真真实实地“要人命”。


三百二十七、太白金星
更新时间2013720 14:55:39  字数:1253

 西游记里的太白金星是谁?吴承恩在世的时候,能当此名者,只有一人——那就是严嵩严宰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奈伴君如伴虎。悟空触犯圣怒,被砍了头。太白金星也因力荐招安,不久之后,被罢官抄家,晚景凄凉。但西游记里不能这么写呀,得艺术化地处理这一场悲剧。
严嵩此人如何,公正评价的话,亦有可取之处。三朝元老,位极人臣。本事和功绩,不能完全抹杀。严嵩是大贪官没错。但当时的官场,不贪者零星可数。严嵩得居高位甚久,怎会不腐化堕落。如果他不腐化堕落,来个孤家寡人、清者自清,也不可能在官场上如此得意。
大凡平民百姓的心思都一样,一位高官倒了,便大呼痛快。文人墨客也趁机口诛笔伐,连操祖宗十八代。墙倒众人推,骂倒台的贪官,既痛快,又没有风险。试问严嵩在位时,谁敢这么来。这就是人性的弱点了。不敢声张正义,只会来几下“伪正义”,装装样子。
骂的人多了,自然臭了。骂什么的都有。于是乎,任何有的、没的;做过的、没做过的,都盖到头上了。有话说得好:“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当贪官,大多没事,平平安安,一生便过去了。一旦摊上大事,先毁了自己不说,还会被骂得遗臭万年。
严嵩位高权重,按常理,只是贪腐的话,皇帝是不会下罪的。所以说,他必定是冲犯到了皇帝的核心利益,让皇帝动了真怒。像嘉靖皇帝这种一心修道、求长生的甩手掌柜来说。一般的朝廷大小事务,就算严嵩处理失当,也不会使,惯于修身养性的主子,气得办了他。所以说严嵩的骄横是有道理的,也是安全的。但任何一位做皇帝的,最不能容忍,都是同样一件事——谋反。若是江山旁落,不仅愧对列祖列宗、殃及后人,更会让自己下场悲惨,性命堪忧还是小的,生不如死亦有可能。所以说,对于皇帝,权位、江山的稳固,便是他的核心利益。如嘉靖皇帝来说,失了皇位,就算修得长生,又有什么用?长生固然重要,还是不敌皇位。
严嵩错不该打起招安“孙悟空”的主意。皇帝给严嵩正式的罪名,就是“通倭”。黎民百姓、文人墨客、同僚政敌都不能理解,认为严嵩的罪名应是“贪污腐败、专权跋扈”,因此纷说此罪乃误判,更历数严嵩种种罪行。但是别忘了,拥有最高统治权,把控整个朝廷,玩弄整个官场的头号大BOSS——皇帝,都说了严嵩的罪行是“通倭”。若是连这种结论都否定,不仅极度轻视了皇帝的智商,更是极度轻视了维系至高统治的那一整套强大机制。或许皇帝是低智商,但他背后的智囊团、情报机构都一样草包吗?事实上,从古到今,一心求仙正道的皇帝,无一不是超高智商。因为修炼这种事,本就是低智商玩不了,也理解不了的。这种事,你说它迷信也罢,但马列主义里有科学论断——“唯心主义”。“心”,亦是“智”。能钻研唯心主义的人,绝对是高智商。“唯物主义”太朴素了,层次上不去,因此在历史上,反落了下乘。
因此皇帝给严嵩的罪名,其实是公正的。给一位门生故吏遍天下的三朝元老下定论,不公正是会出问题的。这个死严嵩,的确通了倭,到底通了谁?不是很清楚吗?通了只无父无母,来历不明,天上掉下,石里蹦出的孙猴子。但皇帝知道,这猴子乃是倭。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想不透。那智商,杠杠的。


三百二十八、世界梦
更新时间2013720 14:56:57  字数:1733

 王直看完信后,缓缓地抬起头。激烈的心理斗争使他一时间忘记了所处的环境,陷入沉思。过了好一会,内心里终于有了决断。目光由迷茫和离散,逐渐变回有力而坚定。于是开口道:“你这么做,可是要害死我这个干爹?”
王滶熟知“改革开放”在义父心中的分量,于是信心满满地等着王直充分考虑后,给一个令自己愉快和满意的答复。没想到,一向不怎么聪明的义父,经过一番比较勉强的深思熟虑后,竟然冒出这么一句出乎意料的问话。作为儿子,对于干爹,自然是以孝义为先。王滶向来觉得自己重孝重义,长久以来对于这位实际比自己年龄小很多的干爹也都毫无二心。不知为什么,干爹竟然如此认定自己的所作所为?王滶自认问心无愧,那么是不是问题都出在了干爹王直的智商上?
王滶顿时有些怀疑,又转向确信。但王直接下来的话,无情地打碎了这个不算高明的念头。王直虽然傻,但有话说得好:“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王直再傻,也有想通道理的时候,只要他花心思仔细琢磨,终能有一回能撞着真理。
王直见王滶一时回不过神来,也答不上话。便自顾自地往下说:“你这么做,不光会害死我,还会连累上许多人。我们解放军走到今天这一步,与大明的梁子已经结深了。你让我过去投降,不是成心要把我往死路上逼吗?我死便死罢,其余战士们也跟着遭殃。你自己说,你是不是在造孽?”
王滶连忙说:“义父,孩儿哪敢有那个心呢?此次招安乃是严相爷一手在幕后操办。以严相爷的声誉和地位,断不会出尔反尔,过河拆桥。”
王直因为受过500年后的初中教育,虽然学得不好,但也知道严嵩在历史上的名声很臭,简直十恶不赦。初中语文课本里,还专门有首诗,就是骂他的:“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上次明明一切都很顺利,这严嵩却坚定不移地反对“改革开放”。使得解放军被迫改变方略,进行长征,北上抗日。要知道,王直当时可是满打满算,做好接受大明朝廷招安,当一个逍遥王爷的准备了。因此王直对于严嵩还是相当有意见的,虽然没见过他本人,但早把他记恨上了。这回情况不明,风险难测,依照经验和感觉,当然是把严嵩更往坏里想了。招安可不是寻常儿戏,如若有诈,绝对万劫不复。至于严嵩所说的“同意改革开放”,王直没往心里去。不是对改革开放,失去了信心。而是对严嵩这个人不放心。于是说:“你又不是这老鬼肚里的蛔虫,你怎知他不会出尔反尔,过河拆桥。你既然这么说,其实内心里也在暗自怀疑吧。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我解放军主动退居日本,已于大明和他严嵩,都再无瓜葛。何必假惺惺地送些金银财宝,还弄封书信好言相劝,十足有诈。”
王滶原本就性子耿直,头脑简单,被王直这番明显经过充分思考、充分组织的话一冲,顿时乱了阵脚,不该如何应对。
王直见王滶有些发呆,也知他平素就脑子迟钝,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真有些道理。干脆在多教育他几句:“我解放军如今已定下东进大计。怎可未见实效,便半途而废?如果都是这样,不说东进。就是把西进、南下、北上,统统都提个遍,也是白费。我解放军东进之势,犹如利箭在弓,已经不容反悔。若是三心二意,无法坚持,不仅大业难成,以往的所有努力也都打了水漂。对外开放确实好,但时势起了变化,现在我解放军应该力主‘对外扩张’。不该画了一个圈,就永远把自己困在圈里。与其在圈里求开放不能,不如主动地走到圈外。广阔世界,大有可为。我解放军就该有‘世界梦’,去取得世界,拥有世界。”
王滶其实也不太能听懂王直这番话的含义,以王滶的智商和阅历,并不足以做到。但他搞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傻子义父,似乎难得开窍了一回,悟得了些很高深的道理。而自己作为一个混江湖的粗人,哪怕做过些所谓精明的生意,也远远达不到理解这些东西所需要的层次。在王滶看来,王直的脾气向来是很倔的,属于“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类型。甚至很多时候,撞了南墙也不回头,非要把墙撞破了,好出去。也就是常说的“认死理”。要让这样的人下另一番决心,必须让他先转而接受另一种道理。王直既然觉得“对外开放”,并不如“对外扩张”。那就该找一个更高明,起码在“说理”上要更强的人来,劝王直重新回到信奉“改革开放”的这条老路上来。而对于不善言辞、更不善说理的王滶来说,对义父的这趟游说,可说是彻底失败了。哪怕搬出了严相爷这尊大仙的名头,也无济于事。干爹王直好像根本不认账。


三百二十九、洋人负我
更新时间2013720 14:58:05  字数:2112

 王直的伤终于好得差不多了。连日来烦闷抑郁的心情一扫而空。筋骨多日未大动,伤痛好不容易消了,却闲得发痒。来了些兴致,又准备起出兵美浓的事情来,而且还是决定这回仍然亲自领军。虽然上次的刺客没有抓到,在明里露面不太好。但王直也知道,身为新中国的解放军战士,本就为日本人民所不欢迎。背地里的仇家其实多得很,想直接谋害他的,也不在少数。倒真没把这个刺客,太放在心上。所谓虱子多了,不怕痒,更不在乎多个或少个,就是这道理了。当然还另有一个道理在:“人傻胆大。”当然干革命事业的,也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不是。
也不知道是祸不单行,还是喜从天降。才打发完逆子王滶,国际友人、长期以来的革命伙伴——白求恩,竟然亲自过来看望自己。呃,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古代版白求恩——一样为解放军的革命事业出力,而且还是一名称职神父的班杰明。
对于革命的伙伴、解放军的朋友,王直是不敢失了礼数的,仗着身体确实好得差不多了,亲自出门迎接。班杰明在日本组织了神主善济会,专门宣扬基督耶稣的教义。发展迅猛,本土教徒已有二、三十万,不可小视。而且解放军战士们也几乎全部信着基督教。王直深知宗教影响力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