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骨-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孙贺的意思很明显,我们已经取得胜利了,见好就收吧!
“这个问题,公孙将军还是留着去问卫将军和李将军吧,亦或者,可以问问这三万余将士!”秦城抬手指了指整齐列阵,已经厮杀半日尚没有时间歇息的众将士,掷地有声道。//
公孙贺低头不语。
平心而论,他不是一个拥有豪情壮志和大勇气的将军,他没有李广卫青等人不杀尽匈奴不还家的气概,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在仕途上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公孙贺也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更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将军,否则,刘彻此番对匈作战,也不会点他的将!所以,即便公孙贺心里想着如此大事应当禀报陛下作主,怎么能由众将士决定?但却没有说出来。
一半由性情使然,一半则是终将离开长安时,刘彻最后交代过:放手去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秦城见公孙贺不语,也大概能猜出他的心思,便道:“匈奴每逢入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百姓将士因此身首异处。我们此时若是用大汉的钱粮养着他们,如何对得起那些冤屈的亡灵?再者,若是今日败的是我等,匈奴人可会对我等手下留情?”
公孙贺和他所部的力量是秦城实施接下来战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秦城自然不会让他有什么其他心思,因而才会如此劝说。
公孙敖没有来合军,已经是一大损失,秦城不想再有任何力量不能发挥作用!
“可大汉毕竟是礼仪之邦”公孙贺的声音小了许多,底气也没了方才那么足。
秦城知道公孙贺已经被自己说动,便继续道:“君子以直报怨。陛下既然决定让我等出征,就不是让我等来充圣人的。杀敌、建功,才是陛下希望看到的,这点,公孙将军不会不懂吧?”
秦城的意思是说,想升官吗?想要前途吗?按刘彻的意思去做吧,去杀敌吧!
果然,秦城如此一说,公孙贺立马抱拳道:“秦将军说得有理,万事以陛下旨意为重。”
秦城微不可查的笑了笑,下令开始斩杀俘虏,随即眼神漠然的收起环首刀。
他当然不会跟公孙贺说,自己自打跟匈奴人扛上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对匈奴人实行怀柔政策。怀柔,感化?不,那不是秦城想要的。来自后世的秦城自然知道,这场汉匈之前的对战,打了一百多年才落下帷幕。而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来说,感恩对他们而言是最虚无缥缈的东西。在这个草原上,实力就是一切!
若不是如此,之后千年,生活在这个草原上的部落,也不会老是想着南下侵扰中原,甚至是入主中原!而说起来,这些都是他们的祖先——匈奴人开的先例!
要给中原一个长久的安宁,就必须将这一片大大的草原牢牢控制在中原人手里!对他们的政策,也不能是感化,而是——同化!
这个,后世的某党已经给秦城那个时代的人提供了最好的范例!
斩尽匈奴人,对于李广卫青来说,或许只是一个听起来热血沸腾实际有些遥远的梦想,但是对于秦城,这却是他对匈奴行事的唯一准则!
并且,秦城会试着以最大的努力去争取!
无论做得到,或者做不到,总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做!
“秦兄,俘虏已经在收拾了,那边还有一万多匈奴骑兵在虎视眈眈,我等要不要再去冲杀一阵?”卫青摩肩擦掌道。
方才与伊雪儿鏖战半响而不胜,已经让卫青内心狂热起来。
秦城刚想说什么,忽觉大地一阵颤动!
“报!”一骑自北方奔驰而来,直奔秦城,向他报道:“禀报将军,北方十里之外发现大量匈奴骑兵,观其人数,在三万上下!”
“三万匈奴人?”游骑此话一出,周围众人俱是一惊。
三万匈奴骑兵意味着什么?
经过许久惨烈厮杀,还有战力的三万汉骑带伤的有接近一小半!而且现在的汉军将士多多少少都有些疲惫,这个时候,若是面对三万,哦,不,四万匈奴骑兵的冲锋,姑且不说能不能胜,一场惨烈到极致的大仗,却是在所难免!
若是如此,这一场大仗之后,汉军的伤亡又会是多少?
这个问题,未免残酷了些。
秦城迎风而立,在他身旁,是眼下这三万汉军的领兵将军:李广、卫青、公孙贺。在这三人之后,则是上谷屯军副将柳木,和秦城的亲兵队正秦庆之。
所有人都将目光投降秦城,等着他拿主意。
是退,还是战?
秦城已经指挥了一次战斗,那么接下来的战斗,由他指挥,也没什么不妥。
虽然,他只是一个边郡的郡守罢了。
但是有李广和卫青的支持,以及公孙贺的默许,秦城这个临时指挥使便没有任何异议。
但是秦城只是看着北方,看着北方的那一万余匈奴骑兵,沉默不语。
自始至终,秦城在听闻游骑的禀报之后,只说了一句话,也是一个军令:“暂停坑杀匈奴俘虏。”
秦城抬头看了看天,有些不知所指的说了一句:“天要恕!�
众人循声都抬头看了看天色。
今日没有日头,所以这时候的战场也没有夕阳来衬托其壮烈,唯有阴沉沉的天空,有些发寒的西风,给这个死了几万人的战场平添几分阴冷的色彩。
战场,是炙热的,同时,也本就是阴冷的。
这个时候,不会有人想到,其实秦城思考的是一个怎么看都有些不着边际的问题:这回匈奴人怎么就出动了这么多军队?历史上不是这样的啊,历史上的这回汉匈第一次大战,匈奴人出动的军队数量绝对不会超过五万哪,这凭空多出来的三万军队,是从何而来?
此番三万匈奴援军的带队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军臣单于。
太子于单,左贤王,左大当户,左骨都候都已经派出来了,现在军臣单于身边已经没有了可用的大将,这三万人,他便也只能亲自带过来。
况且这也是他王庭本部的精兵,除了他,还有谁能带?
军臣单于跟伊雪儿等人汇合之后,并没有急着进攻。
因为他很郁闷!
近四万大军呐!加上伊雪儿这一万大军,本该是有近五万大军呐,如今就只有不到两万人在眼前,这叫军臣单于如何能不郁闷!
所以他憋着一肚子火和憋屈,决定先找伊雪儿等人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反正汉军在几里之外立着,也不担心他们跑了!
“大单于!”看到军臣单于,伊雪儿左贤王太子于单左大当户左骨都候这些人都迎了过去,除却伊雪儿脸色如常还略带着清冷之外,其他人都有些惭愧和惶恐。
看到手下这些人,军臣单于第一句话是:“你等都还活着?”
就在众人以为军臣单于这是在向他们表达关心和问候的时候,准备齐声喊一句“拖大单于的鸿福”的时候,军臣单于冷冰冰的第二句话接着到来,直接将众人的话打回了肚子里。
军臣单于道:“你等都还有脸活着?”
两字之别,意思差了千万里。
太子于单左贤王左大当户左骨都候一个个吃瘪吃得脸红耳赤,垂着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好。
难道让他们说:不是我军太无能,实在是敌人太凶残哪大单于!
伊雪儿从鼻孔里冷冷的呼出一口气,别过头去,不看太子于单这伙人,也不看军臣单于。
伊稚斜没来,伊雪儿用膝盖想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因而在他看来,这场战斗的失败,罪不在左贤王这一伙人,而在军臣单于!
本来,今日大胜的可以是匈奴军队!但是,因为军臣单于的某些心思,使得大匈奴在丧失了几万勇士之后,还要饱尝失败的屈辱!
这在伊雪儿看来,这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
但是,她却偏偏不能说什么。
因为她没权,也没有地位!她只有一万雪狼,这个,是她不受责备的唯一凭借!而要再有其他非分之想,她还没有那个资本!
“今日大败,你等还有什么好说的?”军臣单于不知道伊雪儿的想法,即便他知道,也不会去理会,所以他继续向左贤王等人问罪。
“是我等无能,丢了大匈奴的尊严,我等甘领处罚!”左贤王等人此时自然没有其他话可以说。
“拉下去,各抽五十鞭子,剥夺爵位!其他的,等本单于大败了汉军,回去再跟你们算账!”军臣单于冷冷道,显得极为公正严明的样子。
太子于单闻言全身一颤,冷汗直流。
五十鞭子、剥夺爵位这其中任何一项处罚,都不是他能承受得了的。前者是皮肉之苦,他可不认为自己这身板经得起五十鞭子!后者是政治生命的重大挫折,这个节骨眼儿上,他也经受不起,哪怕是临时为了军心需要!
大单于啊,我就是个来混资历的,你就不要对我这么凶残了吧?
伊雪儿看了军臣单于一眼,眼神中却没有多少内容。
果然,大单于充分理解太子于单的苦处,他接着说道:“太子于单第一次从军出征,面对败仗而未临阵脱逃,与众勇士同生共死,该赏!现在我令你为行军副将,在本单于身边听令!”
伊雪儿闻言差点儿一头栽下马来,这样的借口都行?
太子于单闻言则是虎躯一震,立马精神百倍,连忙向军臣单于称谢:“于单领命!”
他心中说道:不是哥们儿不想逃,实在是汉军太狡诈,哥们儿逃不了哇!
说到这,太子于单又想到:汉军兄弟们,本太子是不是该谢谢你们呢?
第一百七十九章 战机(第六更)
(今日第六更送到!今日更新字数,已经超过一万八千!
同志们,我风骚了,你们是不是也风骚一下?)
军臣单于率大军与秦城等人相隔十里,遥遥相望,却没有立即行动。//
对此,秦城自然乐的清闲。
他甚至下令军士喝水、吃干粮,虽然是在马上的。但是经过他这么一闹腾,方才剑拔弩张的气氛却是缓和了不少。
众将士经过半日拼杀,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实在是消耗体力得紧。秦城不能不考虑众将士的生理承受能力,况且待会儿是否有一场恶战还不一定,这会儿有空自然要放松、要补充体力了。
同时,秦城骠骑营强大的军医队伍也开始奔走在阵形各处,为众位受伤的军士包扎伤口。这一刻,从长安来的两万余南北军算是受惊了,骠骑营中,几乎每个军士都会简单的伤口处理,堪称专业医官的人更是有好几百!平均下来,每一百个人中至少有四五个专业医官水准的军医!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医官是一个多么稀有的存在啊!
但是医官在秦城的骠骑营中,就是这样不值钱!
如此庞大的医官队伍,自然大大减少了队伍的伤亡人数,这种非战斗力却绝不比战斗力作用低的“战斗力”,着实难能可贵得很!
卫青一边吃了干粮,一边跟秦城聊天:“秦兄,你是怎么想起来在军中配置如此多的军医的?这个代价不小吧?”
秦城微微一笑,一口咬下一块肉干,慢慢咀嚼,“其实要想到这个问题并不难。大军每回出征,都必然有大量的军士因为救治不及时而丧命。轻伤变成重伤,重伤成为残废者,更是不计其数!战斗越是惨烈,这个数量也就越大。军士是军队战斗力的根本,不像宝贝一样护着,如何多杀一些敌人?”
说到这里,秦城喝了口水,合着咽下方才咀嚼的肉干,脸上露出享受和陶醉的表情,这才继续道:“要做到这个,其实并不难。若是在民间寻找医者充入军中,自然难度大、代价也大,而且还不大现实。不过要是让他们进入军营,争对战争的情况教授简单实用的医治技巧给众将士,而不去管理论知识,则要简单的多,施行起来也没什么麻烦可言。而后在军中挑选出医治天分突出者,按照战地医者重点培养,也不是什么难事。”
说完,秦城颇有些得意的笑了笑。
这确实是他治军颇为得意的一个地方。
“原来如此。”卫青面露凝重之色,“秦兄如此一说,卫某真是豁然开朗!”说罢,他对秦城认真道:“若是如此办法能在我大汉全军中实行,其效用岂不是不可估量?”
秦城将沾了些油腻的手在衣袍上随意擦了擦,略带调侃道:“若能如此,卫兄可是军中的千古功臣。”
“秦兄莫要打趣我。”卫青摆摆手,“此事,他日回了长安,我定然向陛下奏明。”
秦城点点头。
天色渐暗。
卫青看了军阵前跪着的一千余匈奴人一眼,想了想,还是对秦城说道:“秦兄,这么做,终究是有些不合适吧?”
“那以卫兄之见,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办法?”秦城反问道,语气十分诚恳。
“”卫青咬了舌头,轻叹了一口气,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将俘虏置于阵前,以此来防止敌人骑兵进攻,这说出去,终究是对秦兄名声不好。况且”
“况且也有损大汉的威仪,是吧?”秦城见卫青不好明说,便替他说了。
“秦兄既然知道,却为何还要这样做?”卫青苦笑道。
“卫兄,不是我说你,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作风太正派了些,这不好。”秦城一本正经的教训起卫青来,“这会限制你的思维,也影响你作战的方式。战场只有胜负跟生死,没有君子跟小人,两国交战也只有战胜国与战败国,没有正义与非正义,因为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你要想通这一点。”
秦城这话也不是凭空说出来,历史上卫青一生虽然开创了骑兵长途奔袭的先河,却不是这一战术的集大成者。真正将这一战术发展到巅峰的,是他的外甥霍去病。说到底,还是卫青的战风正派了一些,所以他能做出漠北大决战以弱势兵力在不利条件下大败伊稚斜,却不能做出奔袭两三千里大灭匈奴浑邪王部落这种事。
“秦兄此番言论,卫某真是闻所未闻,实在是惊人之语!”卫青一阵错愕,随即叹道。
“那你觉得我说的,可否有道理?”秦城问道。
“有道理。”卫青笃定道。
“那不就得了。”秦城一锤定音。
“”卫青。
黄昏后,月上柳梢头。大漠没有柳树,只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但是月亮依旧是那个月亮。
或许是真忌惮那一千匈奴军士的性命,亦或是见天色已晚不适合再进行大战,军臣单于最终没有立即对汉军发动进攻。
在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后,双方各退十五里扎营。
三万汉军分部扎营之后,秦城将张大叫到自己的营帐里,问了一些事情,两人谈论了一个多时辰,直到李广提议大伙儿商议接下来的行动,秦城才和张大出了营帐。
头上的月亮并不如何明亮,秦城在营帐前拍了拍张大的肩膀,道:“这回我让秦庆之和你同去,我再给你们两个亲兵,你们轻装简从,连夜出发,万莫再让匈奴人给发现了踪迹。”
张大一阵羞愧,向秦城抱拳保证道:“将军放心,此行若是不能成功,属下也不劳将军动手,自己先结果了自个儿!”
秦城摇摇头,正色道:“你一条凡夫俗子的小命,我要他作甚?留着,去给我把这事办妥了!”
“诺!”
“庆之!”秦城将秦庆之招呼过来,对他嘱咐道:“你带上两个人,跟张大去执行一个秘密任务,即刻出发!此番你与他同行,你的使命就是保证他的安全,莫要让他有什么闪失。至于其他,你听张大安排便是。”
“属下领命!”秦庆之抱拳道,说罢又担忧道:“属下不在将军左右,何人护佑你周全?”
秦城笑了笑,重重拍了秦庆之肩膀一下,笑道:“放心吧,没有几天,我便会率大军前去与你们汇合,到时候还是由你来护卫我周全!”
“诺!”秦庆之重重抱拳,语调铿锵。
“好了,你们俩去吧!”秦城下令道。
“属下告退!”
在张大和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