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会自居其功。其实这些年唱和之作,多是自己真正的作品,当然时好时坏,不过事务繁多,也没有人以为意。
今天只是高兴起来,顺便剽窃了这一首。
婉儿也说道:“好象《天问》。”
李威心情好,低声说道:“想不想知道原因?”
“想。”
“再拿颜料过来。”
拿来了颜料,画了几幅图画,是太阳与地球、月亮的轨道图,几幅画一出,立即解释了原词中大部分的疑问。不过画完了,恐惹非议,立即拿来火舌,将它烧掉了。
“陛下,大地是圆的?”婉儿与一干人人惊奇地问。
“我什么也没有说。”李威不答,但附在婉儿的耳朵边,低声说道:“你看过我那幅世界大地图,我告诉你,过了那个美洲大陆,与一片大海,就是法兰克王国。”
婉儿捂住了小嘴巴。
很聪明的一个小人儿,从西边可以到法兰克王国,已经证明,那么从东面也可以到法兰克王国,那么不是圆的,还是方的么?
李令月要问更多答案,李威死活不回答。
闹了一会儿,道:“睡觉,睡觉。”
今夜郑家却是无眠。
李威走后,郑家几个长者,以及重要的子弟都齐聚一堂。郑父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皇帝怎么会如此强硬?”一个子弟不服气地说道,这也太嚣张了吧。
“非是,稍安务躁,你没有听懂他话中的意思。对我们几大家族,高祖是招纳,但为什么招纳,那时候天下没有平定。到了太宗与太上皇手中,天下平定,我们几大家族如鲠在喉,因此一直在打压。当今这个新皇帝,文治武功,颇得大略,想他对我们几大家族态度妥协,那是不可能的。”
“那又如何?”一个弟子再次不服气地道:“别忘记了,他这个皇帝的位置还没有坐稳。”
“十七郎,你说错了。不是不稳,是皇帝不想有玄武门之变,”郑连叔道:“这一路同行,皇帝有多少才干,与谋略,我是亲眼目睹。”
言下之意,太后是定下来争不过皇帝的。至于李治,郑家很明智地将他排除在外。
郑父拍了拍桌子,让大家安静下来道:“你们还没有听出来,皇帝对我们几大家族态度必然强硬,然而却再三提醒,只要协助朝廷,受朝廷管辖,他就不会有敌意,相反地,似乎与我们寻找一条共赢的举措。这是有别于太宗与太上皇的。”
李世民与李治是吃不到葡萄,于是喊酸,包括李世民在内,态度都极其的不健康,因此这些家族互相联亲,又没有过错,不敢用强行的措施打压,于是只好在《氏族志》与不准联亲上动手。这与李威性质截然不同的,李威虽然态度似乎比李世民与李治更强硬,但说得很清楚,你们依附朝廷,受朝廷管辖,我会给你们家族寻找好处,但你们作为唐朝的子民,享受唐朝带来的荣光,却不为国家着想,虽然无过错,我可以用其他的手段,变相地打压与削弱你们。
并且找到了一些有用的办法。
又明确地说了,我不需要你们对我支持,与你们谈,共赢,是为了你们好,为了国家好。
大义抓在手中。
因此,手中的底牌强硬,多次让郑父语塞。
双方将底牌亮出,李威的牌硬,郑家的牌软,就是郑家有意想联亲,皇帝的态度都暧昧不明,大厅里郑家众人不由陷入沉思。
忽然郑家的晚辈郑清跑了进来,就是夸赞李威“写”的那首《木兰花慢》雄放肆姿的郑家弟子。道:“祖父大人,各位祖伯父,孙儿刚才在花园里看到陛下作了一首诗余。”
记性好,念了出来。
几十个郑家的长辈无动于衷,新皇帝诗写得好,很早就有了名气,写一首好诗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但郑清重点不是这个,又说道:“他说大地是圆的。”
记性好嘛,居然将刚才李威画的那几幅画重新画了出来。原本这几大家族历史悠久,也是,自古以来,都是地方天圆的说法,因此,李威的说法,才使郑清感到离经叛道。但细想一下,又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急匆匆地禀报。
“怎么可能?”几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齐声说道。
这不是地方天圆或者地圆天方,虽不及中世纪欧洲宗教那么恐怕,对现在的唐朝来说,一旦这个说法传出去,引起的争议也不会小。
郑父想了想,道:“我去问问。”


第510章 乱点桃蹊(四)
李威正在看书。
不是他勤奋,逼的。现在写的奏折,多用骈文,为了押韵,喜欢引用一些华丽空洞的词语与一些冷僻的典故,书读得不多,有时候都看不懂。
郑父到来,李威随意地问道:“郑翁,这么晚有何事相询?”
不是指教,自始至终,李威都是高姿态,我是皇帝,你们虽然是顶级世家名门,也是我的臣民,没有必要过份谦虚,那不是谦虚,是自卑。郑父问道:“陛下,我听家中十九孙说陛下说大地是圆的?”
“我没有说……”李威忽然顿住,想到了一件事,毕竟这时候百姓是相信鬼神的,恰好民间多有他的奇怪传闻,于是改口说道:“为什么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随手又画了一张地图,地面是圆的,才能解释这个问题。
“那么如陛下所说,大地在转动,转到下面时,为什么人不掉下去?”
这个老者好奇还是挺重的。
“你看看,为什么扔东西,总是掉在地面,不弹向空中?是因为大地有引力。”李威又顿了顿说道:“是不是圆的,你们郑家有船队,可以证明,不过从南海到那个美洲大陆十分遥远,过了那几个大岛后,岛屿渐少,即便有,面积也不大,缺少供给补充。而且大洋宽阔,风浪无情,依现在的技术,多半到达不了。而且那两个大洲是我们唐朝面积的好几倍,物产丰富,土地肥沃,虽然有许多百姓,皆象南海诸岛一样,文明落后,很好占领。但对我们唐朝来说,太远遥远,相反,从法兰克王国,到达这个大洲却是很近的。因此,我一直没有张扬此事,这是留给我们唐朝子孙的,到了人口急剧膨胀时,寻找的出路。若是现在张扬出去,欧洲诸国生起了贪恋,他们又有很好的海船技术,到达这片陌生富饶的大陆,就不是我们大唐百姓所有了。所以郑翁,今天晚上我的谈话,切勿张扬出去。”
这想法也是错误的,如今的美洲大陆上玛雅人有高度的文明系统,而且人口也不少,与南海诸岛文明不可同日而语。即便派了船队,有本事到达,若是交流得不好,凶多吉少。
但李威不急,现在连南海上那么多广大的岛域,包括大洋洲在内,这些地图自己一直开放出去,然而有没有百姓肯去居住?眼睛前的若大的地域,若是包括大洋洲在内,面积有多大?百姓都不感兴趣,况且遥远的美洲。
再说,还有技术的局限,南美洲上有的东西李威很感兴趣的,一些高产的杂粮,是李威最垂涎的农作物,有了它,就是唐朝的本土,都能养活三四亿人。但能不能到达?
“陛下从何而知?”
李威正等着他这一句问话,没有回答,指了指天上。
胡乱扯!
可是郑父却半信半疑。
李威又说道:“如果你不相信,还有一条道路,从这里(拿着地图,指着白令海峡的位置)冬天海峡必然结冰。郑翁还记得麟德年太上皇封禅之举,率领万族酋长前往泰山。其中有一极北之部,名曰流鬼,其酋长禀报说离京城一万五千里路,黑水靺鞨少海之北,三面阻海,人依屿而居,多沮泽,以渔业为生。又说其北不知所穷。非也,你看,其北之地乃极地,终年缺少阳光照射,寒冷至极,人很难生存。但可以从夏天到流鬼部,准备好厚实的御寒衣服,冬天借助雪撬,前往这个海峡,越过海峡,便是美洲大陆。我还是警告一声,到了冬天,这里连阳光都看不到,一片昏蒙黑暗,而且极度的寒冷,呵气成冰,若要成行,再行返回,即使准备再充分,能返回的十不足一。”
流鬼部就是生活在堪察加半岛上的原住民,离北极与白令海峡已经不远了。
虽然死亡的人数会很多,现在都是可行的,不象航海,李威一点把握都没有。李威也一直没有行动,南北美洲即便发现,对国家没有多少贡献。要么就是杂粮,但这些杂粮是在南美洲,以现在的条件,就是派出几千人,在没有向导的情况,还有一些凶蛮的印第安人种,恐怕也不可能到达南美洲。
说出来,只是增加自己说法的说服力,又道:“因此,今天之事,我什么也没有说。”
郑父忽信忽疑地离开。
第二天,李威在荥阳到处转了转。
这是一座很古老的城池,有黄河之便,离洛阳又近,商业气氛十分繁荣,李威顺便还问了问。居然发现城中大半店铺是郑家开的。当然,耻于言利,经营之事,多是郑家的外堂弟子,或者庶子。
天很快就黑了下来,郑父又将李威请到了书房。
这一次李威反而不急了,看了看书架上的书说道:“郑翁,你家的藏书十分丰富,有的藏书朝廷都没有,能否借给朝廷抄阅下来,互补有无。”
前几年书贵,一个家族藏书多少,也是财富。
大多数家族敝帚自珍,不肯将这些珍本与稀本书籍面世,这也是造成了战火一起,以后许多书籍消失的原因。
但李威话意不在于此,能否让出书籍,同样是一种态度。
这种态度也注定了今天晚上谈话是否愉快。
郑父犹豫了一下,说道:“若是陛下有意,可以请人过来搬到东都,但抄完后,要归还。”
“那是,是借抄,不会借而不还。此举也有功于社稷,我不会白借,若是此事成,我会召你们郑家十几名弟子进入国子监就学。”
郑家会不会看重无所谓,这又是一种态度,只要你们肯付出,我就会有回报。
由此开头,这才开始重新会谈,坐了下来,郑父说道:“对朝廷,我们一直不恶。”
“郑翁,此言错矣,不是不恶,是没有资格谈不恶。你们几大家族,门风严谨,学术气氛浓厚,有许多饱学大儒,应当知道儒家的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国家是君,你们家族是臣,犹如父子。父也不恶,子怎敢不孝。即便是父恶,子又能不孝?”
郑父再次语塞。
但李威主动缓和一下语气,又道:“君若父,臣若子。我朝立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等于家有几十子,作父者,会有所偏爱,然而我不同,尽量给所有人一个平等的机会。还会有偏爱,看其才能,看其孝心,看其品德。”
才能与品德,五姓七家都有了,但这个“孝心”,五姓七家却是很成问题的。
为什么李世民胸襟也算宽大的,然而作为臣子,五姓七家却欲凌驾于正统的帝王之上,让李世民如何舒服?
语气缓了缓,还是软中有硬,又道:“我知道,我家有胡人血统,但那又何妨,从太后起,我家一直以汉人为皇后太后,一代代稀释下去,试问最后有多少胡人的血液?再说,大禹定九州,九州之中有多少百姓是正统的中原人,但到现在呢?难不成你们说江南侨族望姓也是夷人不成?你们几姓没有兴盛到巅峰之时,为什么嫁女与魏皇室?或者再问一声,你们几姓当中,从上古下来,真的没有胡人血脉?”
平时这个话题不好辨的,也不好讲出来的。可关起了书房门,就他与郑父二人,能肆无忌惮地将这个问题说出来。
“或者说你们家风严谨,这是好事,也能可以反过来说,这叫保守,夜郎自大!我朝疆域辽阔,不仅有中原人,还有许多胡人,但自高祖起,重心却偏向中原人,对胡人仅是羁縻,甚至某些手段十分暴虐。能不能明说出来,胡人非我族内的话?那么国家如何统治?是不错,我家有胡人血统,作风豪放,包括我在内,虽然自幼读礼收,然而行事从不拘小节。这为你们几大家族所不耻,可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这种开放的作风,又如何进取与包容,又如何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
仅是辨一辨,下面才是他要说的:“你们几大家族自以为高大尊贵,非要凌驾于普通百姓之上。我十分忧虑,江南侨族已经是不旺。一旦你们吞并太多的资源,国家无税可征,百姓无地可耕,无粮可食,无衣可穿,那么一旦有陈胜张角之徒,我家首当其冲,将会象刘曹司马那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可你们几大家族呢?会不会也成为那些暴徒的重点对象。隋唐更替,一些名门已经消失或者势弱,再有一场暴动,你们几大家族还会剩下多少?别告诉你们荥阳一部分族人迁居江南各地,不是为了躲避战乱,是找乐子好先才迁移的。这同样有一颗包容之心,不要对平民轻视之,平民才不会对你们痛恨。不要对朝廷傲慢,朝廷才会对你们包容。”
“陛下,你希望我们郑家怎样做?”郑父为李威所逼,略有些不舒服,声音嘶哑地问道。
“明年国家科举,数年没有科举,此次科举,会录取大量的进士,我希望能看到几十名你们家族的弟子进入考场,”这是条件,也是机遇,又道:“吞并的事不是你们几大家族,全国各地的庶族地主、权贵与功勋子弟,各大门阀都在吞并。但你们五姓七家是为翘楚,我希望你们停下来吞并与放高利贷剥削百姓的做法,换一种方式。”
“是何方式?”
“向海外,我说过,以后不再开放海商。不过为了你们几大家族,或者明年再开一次,但为了你们一个家族,依不会放之,毕竟那样会有许多大臣对我弹劾。因此,我希望你联系一些其他的望门,在舆论上对我支持一下。明年破例再放一次,不但放一次,在武器与出海的百姓数量上,争取更加给你们宽宏的措施。当然,为了你们家族的名声,你们家族不必出面,依然象以前那样,不好的名声,让我来扛。”
郑父老脸一红。
“虽是要求,也是为你们着想。全国最富饶的地区,无疑是关中与黄河下游、汴河大运河以及江南东南一带,可这里也是全国百姓最集中的地区。眼睛不要盯着这里,我很反感。放在海外,有大量的耕地等待你们开垦,还有海运所带来的巨富。这是共赢之道。”
“此事重大,非我所能做主。”
“我不急,能慢慢等,今年不行,明年,明年不行,后年。但必须给贫困姓一份生存的机会,否则发展下去,我心中十分忧虑。”
从昨天到今天的谈话,李威态度很强硬的。然而要求并没有多高,更没有要求郑家立即葡伏前往东都,向朝廷表示忠诚,那样的话,这些大家族死要面子,也不会同意。
对面子,李威不是很在意,最在意的还是吞并。
吞并是唐朝最大的难题,导致了许多后果。比如朝廷无平民可以征税,导致税务分摊不均,大量逃户生产。无田可授,府兵制渐渐溃崩,战斗力下降。
国家越安定,百姓越多,这个现象会越重。
若是五姓七家会带一个头,能起来很好的表率作用。
要么还有一条道路,象宋朝那样放宽商业,可那样做,争议更大。其实已经在做,海市的出现,等于是在鼓励商业发展,但不能明说。实际上所有大户人家将眼光转移到商业上,吞并反而不成为重点。
这又要五姓七家带一个头。
至于前面派不派弟子进入京城科举,李威倒不是很在意。
李威登基就说过此事,然而摸不清这些门阀的态度,牵动性很多,略略带过后不提,当然,以这些门阀中智慧人士,也敏锐地察觉到新皇帝对吞并之风不满意,所以郑家才相邀李威前来。
不见面不大好说,一见面可以相互地作一个解释,李威也欣然前往。为了让郑家这个老祖宗答应,从昨天一直高调,然后才高拿轻放,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郑父说完,长松了一口,要求不易,但也不是很难,仍然说道:“对于吞并,我也不是很赞成,无奈人口越来越多,没有地没有粮,家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