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暇乖诤竟道铮槿盟谴尤莸纳钡斜苋谩:竟涤肿隽怂堑难诨ぁU铰戆松耍怯锌赡芑岬酱β掖埽伤暇故歉呒抖铮豢赡茏约悍堑猛竟道锩嫦荨5比唬庑枰豢徘看蟮男脑嘤肜渚驳耐纺裕裨虼粼诤竟道锩妫廊缓苁俏O铡
总之,整个唐军象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冷静,从容,有序,流畅,也许没有象咽面人大喊大叫,可那种沉默让人感到可怕。就连观看的各个使者,都能分明感到那种压迫感。
激战了好久过后,咽面部各个将士看到无望,终于产生了退却的心理。从外面的咽面部开始,率先向后逃窜,最后波及到了埋伏圈里面的将士。
一直看着战场形势的转换,李威这才下达了追击的命令。除了少数侍卫留下来保护他外,郭元振与王方翼率领其他的数千将士骑马从大营两边包抄过去。这场看似的君子之战,终于进入收宫阶段,向追击战演变。


第564章 王八之气(上)
刚才各国与各部使者看到的是步兵战术。认为这是唐朝最精锐的步兵,又错了。这支唐军最善长的还是轻骑,骑术!甚至包括医务兵在内,都有一好的骑术。
也包括从洛阳带来的五千军队。
里面是有许多是来镀金的高干子弟,皇帝亲征,几乎所有的贵族子弟全部嗷嗷叫地要求参加进去。但不是想参加就参加的,参加可以,必须要有一身娴熟的弓马技艺。为了杜绝一些无能的将士进入,李威亲自选拨,任何人都别想走后门。也许上了战场,缺少实战经验,也许少了青海军中那种血性,只论骑术,没有一个差的。
数千骑兵分成两路,中间的战场上遍布蒺藜,无法通过了。必须兜上几里路,从两边绕道下去追击。这个问题也不大,第一批追击的唐朝军队跨下的几乎是军中最好的战马,并且养精蓄锐,能将这个差距弥补上来。
唐朝军队骑兵的流畅,再次让各个使者认识到唐军的强大。
这两队唐军不仅是追敌,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杀向咽面部。裴行俭智捉阿史那都支与李遮匐,得到了大量财宝,但他的政策主要是安抚,百姓的粮食牛马羊的什么,皆没有动,这给阿史那车薄反叛留下了基础。也知道,可不好动,一动与整个唐朝政策相违背,会造成不好的后果。王方翼几乎连财宝都没有动,等李威前来处理。
咽面在突厥人当中是一个大部,多年下来,有许多积蓄,不仅有大量的钱帛,部族中也有许多牛马羊,以及少量的粮食。这都是李威最需要的。穷啊,比咽面人还要穷。
两战下来,包括王方翼的大战,朝廷还没有颁发奖励。几万大军到来,要吃的要喝的要穿的。就要花不少钱。还不算,不知道青海会过来多少难民。眼下着手屯田,收获也要到明年。这一年多难民怎么办?都要管的。
为了奖励各个参预王方翼平叛的部族,李威承诺,让他们将咽面部瓜分掉。又是对以前唐朝的政策,做了一个小调整。这些部族欣喜若狂,一个个磨刀霍霍。不说财物,部族族民越多,部族才会越强大。人,也是一个财富。
李威将咽面逼得再度谋反,大战来临,才停下准备瓜分的脚步。战败的消息传播起来很快的,只要晚动手一会儿,这些财富就会落到这些部族手中。难道向他们讨要?
第一波唐军离开,战场上逐步有更多的咽面人开始逃跑。
薛讷与野辞明川率五千人从车阵前撤了下来,再度跨上了战马,两路出击。追杀敌人,另外还有策应第一路大军。
接着,细封雷与刘德正又率五千人分兵出击,这才是真正杀敌与抓捕战俘的。
剩下的人开始打扫战场。整个大军动作流畅自如,看得都让人产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太阳还没有落山,战争基本上结束了。
晚风吹了起来,李威骑在马上,屹立在大旗下,大旗让晚风吹得哗啦啦地作响,李威动都没有动。大部分使者很开心的,这样威武的皇帝,这样强大的军队,是自己强力的保障。也有人反之,自始至终,这一战,让他们看到整个唐朝军队不是军队,是一部运转良好的特大杀人机器。看得冷汗涔涔。有这想法的,也有不少人。
李威在他们身上扫了一下,看到现在了,先是害怕,后是震惊,还没有回神。李威就下了战马,走到伤兵中间。吴起为士兵吮脓,他无论如何是做不出的,可对士兵态度从南诏时,就十分友善。而且清醒意识到,这才是他的根本。什么友谊进贡啊,是强大的武力打出来的,没有这群将士英勇的表现,就没有这群胡人的臣服。
唐朝在这一点上也开始有进步。
原先军中也有医务兵,但数量少,后来李威到了军中后,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广聘大夫,传授医术。至少传授一些简单的医术,比如包扎伤口,拨箭头,怯毒,等等。这些士兵也作战,救治伤员是兼职,但数量多,能缓解医务兵的不足。另外还有蒸馏高度酒,也搞不清蒸出来多少度,尝过,大约相当于五十几度的酒精度。更弄不清楚这个度数的食用酒精,能起多杀菌作用。但这些举措,能降伤非战斗性的减员,是比较人性化的措施。
一个个的安慰。
看起来很琐细,但这些举措,却能保障士兵的士气。
天终于再次暗了下来,战场上的铁蒺藜已经重新回收,士兵在打扫战场,捡回能用的武器与盔甲,尸体掩埋。远处也有士兵源源不断地将战俘押回来。
李威这才下令开锅做饭。然后踱回大帐,召见各部使者。
他不会为战而战,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一场大捷会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即将到来的会谈。
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战役,将领的指挥水平相差太大,士兵差距太大,别以为数量差不多,士气低落,居然中间有许多老人少年,这无法用数量弥补的。胜之不武,但胜得如此轻松,多少给了李威一些王八之气,再谈问题就有了底气。
首先是对五姓使者说的。
老话重谈,用咽面部的领地换出碎叶川。碎叶川水草丰美,但咽面所在的地区生态环境也不差,而且面积大,否则唐朝都不会设置一个羁縻的咽面州。从价值观念上来说,是对等的调换。
可是这几位使者却吞吞吐吐地说了许多困难。
第一个困难碎叶城西正是十姓可汗故地,西突厥的大本营。第二个碎叶川各部犬牙交错,若是一部比较好调换,却涉及到各部,不能将自己部族进行切割,让少数百姓迁移到在咽面州。在地图上看似不远,但中间却隔了一个罗漫山(天山)的余脉。有的山峰高拨,就是现在都能看到山峰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积雪。
总之,说了若干个难处。
听到最后,李威愠怒起来,喝道:“你们心中那些小算盘,别以为我不知道。是不是你们一心还要光复你们西突厥的荣光。”
“不是啊,”突骑施的使者立即伏下说道。
“不是,那么为什么突厥两次暴乱,你们各部都派兵参与了?还有,这一次咽面部那来的那么多武器!”李威忽然拍起了桌子。
是有些困难,没有天山的隔阻,碎叶川是指碎叶城一带地区,咽面州的领地却在夷播海的东面,也隔了很远的距离。还有天山。
几十年后,一个小正太还没有遇到一个用铁棒磨成针的疯婆子,于是每天只知道玩耍,这一晚玩累了,用手托着腮,坐在土墩子上,看着北方的夜空,月亮明亮,天山云气缈茫。几十年后到了中原,回想起这一晚,便写下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诗人用了夸张的手法,但不可否认这段山脉虽是天山的余脉,山势依然很高大。
这些使者抱怨是存在的,可不是不可能调换,伊丽河地区主要分布着是突骑施的势力范围,让突骑施往北移动,将西南的领地割让出来,一部一部进行调换,最终还是能将这个难题解决的。调换的又皆是游牧民族,不象龟兹等国,不象河中,半耕半游牧,将辎重往大车上一放,牛羊一赶,也就迁移了。但五咄陆部一直不情不愿,是害怕唐朝象青海那样,一下了调来四五十万百姓,那么唐朝将在碎叶城能随时随地调动近十万大军。对于这些部族来说,无疑是如芒在背。
这才是这些使者最真实的想法。
他们想法也是对的,李威心中的目标更大,是打算沿着原来唐朝称民的轮台、金满、蒲类三县,再到碎叶,打造一个汉人区域。也是在洛阳与裴行俭再三商议过的,李威拿了主导建议。移民可以,西域不同于青海,青海后面就是松州、姚州、兰州,大半是汉人区域。去了西域,若分散在一起,不但不起到作用,有可能成为弱势群体,最终被胡化了都未必可知。所以李世民再三要求各个胡人将原来的汉人遣返。只有聚在一起,才能起到强大的作用。
四地呈一个不规则的扁长四角形,若是全部充塞移民,西域是出现了沙漠化,但环境比后世还是好些的,一路西来,沿途能看到许多生机勃勃的绿洲。再者,汉人耕作谋生,对土地要求更少。将这个四角形塞满,能容纳一百多万的百姓。组织得当,可以从容地抽调二十万到三十万军队。再从地形上来说,这个四角形正处于西域的中心地带。上控金山,下俯赤河,东连河西走廓,西边又可以虎视河中。若是吐蕃威逼,还可以有天山作为阻挡。大食也是如此。
李威害怕是在呼罗珊地带与大食人作战,一旦大食人不知天高地厚,来到了天山,就等于是找死了。
碎叶城移民只是一个起点。
能不能成功,不是财力,财力朝廷能保障,大不了早与迟。也不是武力,天山北边没有什么强大的势力,包括葛罗禄在内,如果反叛,唐朝现在的力量绝对能将他们打得满地找牙。
是百姓的态度。百姓不愿意,朝廷也不好强迫的。
但总得要开一个头,况且又有关中大灾的消息。大灾害危害了关中百姓,却给大规模移民铺平了道路。
几个使者看出来了。
然而看出来什么用?这也要讲拳头的,几百年前,你们突厥人又在哪儿了?
李威弯下了腰,盯着这名使者,又问道:“乌质勒的牙帐离这里有多远?”
突骑施使者汗就落了下来。乌质勒是他们突骑施的族长,牙帐也在伊丽水畔。然而此次李威前来,乌质勒装傻卖疯,将牙帐迁到伊丽水的入海口一片沼泽地带。但离这里并不远,若是轻骑袭击,只要两天的路程就可以抵达。
“为什么这么近,他不来拜见我?”
使者仓惶不能言。
李威一转身说道:“李将军,你率五千人,前去夷播海畔,将乌质勒替我请来。”
“喏。”李谨行高兴地离开。
“不要啊,”突骑施的使者吓得魂飞魄散,两腿一软,跪了下来,嚎丧地说道:“陛下,不要啊,天朝大军激战到现在,天色已晚了,让臣回去禀报吧。”
吓坏了,以为李威接下来要对突骑施下手了,五千唐军不多也不少,自己部族没有防备,即便得知唐军前来,留下准备的时间很有可能不足半天,这半天怎么组织反抗?突骑施很有可能也要亡族啊。
李威都没有这想法,咽面人能动一动,突骑施不好动的,一动突厥各部有可能产生不必要的臆测。但突骑施近年来越发强大,在十姓中势力首屈一指,所以这名使者在刚刚交谈中,也最罗嗦。俯下身来,盯着他问道:“难道我说过的话,那么容易能收回来吗?来人哪,将他们请下去,休息几天,等乌质勒到来,再商议。”
也就是软禁了。
反正立即谈谈不好的,不如让他们反思一下。
但还没有与河中使者交谈。光有王八之气,还是不够的,态度一直强硬下去,即便是河中各国也会产生不安的情绪。接下来就是怀柔手段的表演了。喊来了两个人,一个是唐休璟,一个是阿史那斛瑟罗。
原来唐朝平灭西突厥后,设了左右厢可汗,阿史那弥射为昆陵都护,统率东面突厥人。阿史那步真为濛池都护,统率西面五部突厥人。但这两人才能低下,十姓突厥人与其他突厥人皆不听从指挥。再加上大食人与吐蕃人两相夹攻,唐朝失心力加强。所以造成了西突厥屡次反叛。
李威与王方翼商议两个可汗的人选,王方翼推举了触瑟罗。这个人是阿史那步真的儿子,对唐朝十分忠心,此次还率了一些突厥士兵协助王方翼。才能也可,对他王方翼十分赏识。
东面的可汗人选还没有找出来。
相对于西面突厥人,东面五俟斤要老实些,虽然天山南面的突厥人与吐蕃人暧昧不清,毕竟生活在夹缝里。势力也小,可以拖一拖。但西边五厢的可汗必须立即竖立起来。
李威听到王方翼推荐后,将他召见,语谈了一会儿,算是满意。因此,接下来要树立触瑟罗的权威。比如此次瓜分咽面,有很多部族参加,不能一哄而上,最后都能打起来。要需要人来停解,也是树立权威的时候。
李威将触瑟罗喊来,正是吩咐一些注意事项的。说了乱与治,恩与威的关系,打也打过了,接下来要怀柔了。
唐休璟没有参战,包括最后的追击,可留给他一个重要的任务。阿史那触瑟罗岁数十分年青,怕诸部不服,他本人做事毛糙,让他协助触瑟罗。这也是进一步锻炼唐休璟。
这几人李威将他们看作了唐朝未来的边区重将,不仅要会作战,也要会处理民族矛盾。权当是一次学习了。
两个人领命下去,李威这才将视线转移到河中使者身上。


第565章 王八之气(下)
这一群使者也在听。
他们想法倒没有李威那么复杂,西突厥数次叛乱,仅是肢解了罪盔祸首,也不算严重的处分。象何国的使者,甚至还不喜欢李威对触瑟罗的温言软语,心中盼望唐朝出台更严厉的措施。
造成这种思想的差异,正是地缘关系。
唐朝离得远,西突厥都不能称为完全占领,况且更遥远的河中。他们最关心的是唐朝军队是否强大,不强大,就无法战胜大食。另外关心的是唐朝皇帝的态度,以前唐朝两任皇帝对河中态度仅是羁縻,羁縻了,不拿一针一线了,也没有派驻一兵一卒了。这也不是河地地区各国所想看到的。
但听得很仔细。
唐朝皇帝与五姓争执到现在,既然是作为使者,并且是谨见大唐的皇帝,就没有一个是差的。也听明白了,唐朝想在碎叶川移民,五姓却不同意。为什么要移民,是将重心想放在西域,五姓主动权会丧失,自然不会同意。但对河中地区却是一件好事儿。
唐朝重心转移到碎叶城,这里离河中地区又能有多远?
一个个伏下乞求。
“你们起来,我自东都出发前,就与几位相公商讨过你们河中。想要帮助,必须驻扎一支军队。”
“陛下,我们会热烈欢迎,”温苟同兴奋地说道:“只要大唐天朝派驻军队,我们各国会主动提供贵国粮草。”
“温大使,不是你所想的那么简单,想帮助你们,必须与大食对抗。大食不是小国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军队驻扎得少,不起作用。驻扎得多,你们负担沉重。不仅是粮食,还有武器、盔甲、辎重、伤药以及士兵的抚恤奖励。这是不切实际的。就是你们暂时同意,以后矛盾众多,百姓不服,有可能会造成更多不好的事情发生。因此,有了第二策。我们唐朝军队以碎叶城为中心,随时侧应你们河中。平时派一些将领训练你们的将士。刚才一战你们也看到了,纵然我们军队不若咽面人勇敢,最后战果会不会胜利?这有一个方略。再将你们各国组织起来,组成一个松散的联盟,共同抗击大食入侵。真不行,我们唐朝军队自碎叶城出发,与你们联手,几次打击之后,大食人只能望洋兴叹。况且他们西边还要与拜占庭人作战。”
“这个主意好啊,”石国使者石中信抚手称赞。
石国在大后方,希望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