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弊主-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祯放下轿帘,吩咐道:“叫他们先抬轿子回去,咱们换便装赴宴去。”
达春等几名主要护卫知道这主子喜欢着便装在城里闲逛,上了几次当,现在出门都带有便服,一听吩咐,便安排下去。
胤祯确实喜欢便装在京城闲逛,置身于熙熙攘攘喧闹的街市,他不仅觉的悠然自得,而且有种很亲切的感觉,当然,他也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多了解一下民情,经过年前的治安整治之后,京城的治安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那些个黄带子阿哥虽然还未被送往澳洲,但现在都是足不出户,即便是出门玩乐,也都是坐轿子直接到戏院、酒楼等地,胤祯现在不仅是太子,而且是监国太子,谁也不想再触他霉头。
连黄带子阿哥都是如此小心谨慎,一般的勋贵大臣子弟就更不敢放肆了,如今的京城大街上,很难看到架鹰牵狗,豪仆随行,在街上横冲直撞的情形了,就连捞偏门的,如今也是难得一见,以前在街上瞎混的,如今都已被流放南洋了,天知道哪年才能回到京城。
胤祯一行人一路安步当车赶到‘澹泊居’,自后门进入院子,候在门口的知客连忙将他带到一处环境幽雅的独院门口。
一进院子,听到动静的胤禩、胤禟、胤誐、胤禑便匆匆迎了出来,见到胤祯跨步进来,四人都是抱拳半鞠道:“见过太子。”
“私下见面,无须拘礼,否则这酒可就没法喝了。”胤祯轻笑道:“还是叫我十四,听着亲切。”
胤禩几人也都习惯了,当下,便侧身相让,微笑道:“恭敬不如从命,十四弟,里面请。”
进屋落坐,胤誐就笑道:“十四弟,您忒不仗义了,东征日本,也不让我去开开眼。”
“你又不会领兵,去做什么?捣乱吗?”胤禟白了他一眼。
“谁说我不会领兵?”胤誐眉头一扬,想想自己确实不擅长,却仍是不服输的道:“没试过,怎么知道?说不定我有领兵的天赋呢。”说着,也不理会老九,涎着脸看向胤祯道:“十四弟,我才是郡王呢,再有机会,也让我捞点战功,老十三这次可是赚大了,一个贝勒怎么也跑不掉了。”
“我说十弟,你别哪壶不开提那壶,成不?”胤禟斜了他一眼道:“九哥才是贝勒呢,你急什么?”
见两人又要开掐,胤禩微笑道:“你们急什么?十四弟日后还能少了你们的亲王爵位?你们跟十五弟多学着点,少提要求多做事。”
“八哥这一说,倒把十五说的不好意思了。”胤禑轻笑道:“我也很羡慕十三哥呢。”(未完待续)
【第509章 突破点】
胤祯含笑看着几人调侃,享受着这难得的轻松闲暇,别说日后御极登基了,他现在身为太子就已经感到高处不胜寒,所有人对他都是毕躬毕敬,礼数周到,言辞恭谨,而他一天到晚见人说事,也是如对大宾,不胜其累。
如今只是太子,他尚可与几兄弟稍稍随意点,日后登基称帝了,怕是谁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说笑调侃了,自古皇帝都称孤家寡人,确非虚言。
见胤祯含笑不语,胤禩不由轻声问道:“十四弟可是觉得乏累?”
“无碍。”胤祯微笑道:“开席吧,今儿不谈公事,好好放松一下。”
“好,今儿不谈国事,一醉方休。”胤禟轻笑着道:“咱们今儿只谈风月。”
说是说一醉方休,但明日一早就要御门听政,胤祯也不敢喝醉,喝了半斤,便停杯不饮,随后叫了歌舞,几人笑谈听曲观舞,尽兴而散。
回到毓庆宫,秋分、香巧两贴身丫鬟忙迎了上来侍侯他洗漱,而后又端来醒酒汤,胤祯却没喝,带着微微的酒意径直去了张梦娇的房里。
张梦娇正在灯下看书,见胤祯进来,一脸娇笑着迎了上来,到的近前,闻到胤祯身上的酒味,她不由微皱了下鼻子,倩然笑道:“爷今儿有喜事?”
“就你聪明。”胤祯说着一把揽过她来,在脸颊上亲了一口,才放开她道:“看的什么书?”
张梦娇不好意思的瞅了一眼跟在门外的秋分、香巧两丫鬟一眼,吩咐道:“叫人预备热水,太子爷要沐浴。”说完,她才返身在胤祯身旁坐下,望着胤祯笑道:“还能看什么书?无非是《仪礼丧服子夏传》《周礼天官内宰》。”
一听是女子三从四德的书,胤祯不由笑道:“早早就将你关了进来,适应吗?”
张梦娇眼珠一转,兴奋的道:“爷是不是打算带梦娇微服私访?”
“呵呵,等段时间吧。”胤祯轻笑道:“不过,要扮成太监才能出去。”
一听胤祯真的答应带她出去。张梦娇不由娇笑道:“扮什么都行,出去了再换呗。”
“那好,先扮丫头。侍侯爷入浴。”
*
次日,早朝之后,胤祯便让人将方苞叫来。
自从猜测到康熙的病情大有好转,胤祯又坦言要进行八旗制度革新。方苞便一直在潜心研究八旗的制度和旗务的情况,听闻胤祯召见,急忙赶了过来。
俟其见礼,胤祯便伸手让座,而后开门见山的道:“八旗制度革新。你有何想法?”
方苞抬头看了胤祯一眼,却是没有做声,胤祯含笑道:“你跟我时间也不短了,何曾见我以言罪人?尽管放胆直言,我既是要革新八旗制度,便要从各个角度,不同的立场来洞悉八旗制度的弊端。”
听胤祯如此说,方苞略一沉吟。便开口道:“八旗制度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隶于八旗者皆可以为兵,创立之初,可谓是因地因时制宜,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八旗军民的积极性。
天下太平之后,则兵有常数。饷有定额,非所有八旗子弟都能披甲。但朝廷视八旗子弟为国之根本,不仅实行‘恩养’政策。而且限令八旗子弟以骑射为业,不得从事其他任何行业。
如此一来,则违背了八旗制度创立之初的本意,天聪四年,太宗皇帝就曾说过,“所有八旗子弟,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真若遵循祖制,根本不可能给朝廷造成负担。
现今,八旗制度的主要问题便是‘恩养’,朝廷将八旗子弟惯坏了,也限制了八旗子弟的发展,这才造成如今旗民生计艰难,朝廷不堪重负的局面。
皇上为长期解决这一问题,曾经尝试过‘沿边驻防’,把在京无职无产的旗人,投往沿边驻防,并分给牛、种子、田地,但愿迁者寥寥无几,原因何在?皆因旗民已经习惯了京师繁华的生活,没人愿意再到边疆受苦。
微臣建议,太子若欲革新八旗制度,不可急于求成,必须循序渐进,先放开对八旗子弟的从业限制,允许八旗子弟从事各行各业,让他们拥有谋生的技能,再慢慢革新。”
听完之后,胤祯却是默然不语,八旗子弟以骑射为业,不准从事其他行业,这是为了加强满族的武力,满族以百万之众统驭亿万之众,随时都如履薄冰,放开对八旗子弟的限制,必然影响八旗子弟的武力。
虽然现在八旗子弟已经腐化堕落,但康熙也好,一众皇族宗亲、王公勋贵也罢,却仍是将八旗子弟当宝贝,不肯放弃,紧抓不放,训练个禁卫军,康熙仍是要求全部从八旗子弟中征招,由此便可见一斑。
沉吟半晌,胤祯才微微摇了摇头道:“这法子虽然温和,但皇上和一众王公勋贵,定然不会允许。”
方苞也不由大为沮丧,八旗子弟是大清根本,朝廷绝对不会放任不管,不放开对八旗子弟的限制,不让他们自谋生路,还奢谈什么八旗制度革新,无非又是补贴银子而已,他不由有些灰心。
胤祯默想了半晌,才道:“同时取消对所有八旗子弟的限制,他们不会接受,咱们分步取消如何?”
听的这话,方苞不由眼睛一亮,欣喜的道:“这法子不错,如此,则既能保障有足够的兵源,保证从军八旗子弟的武力,又能极大缓解旗民的生计。”
胤祯也是大为兴奋,顺着这个思路,沉吟着道:“既然是兵有常数,饷有定额,则大可以此数固定下来,形成定例,所有旗民家属则不限制营生。”
“若是仍然通不过,大可一户留两名定额。”方苞兴奋的道:“只要皇上这里开了先例,日后太子再革新可就省力多了。”
胤祯点了点头,笑道:“这法子对旗民无损,对朝廷无损,应该通得过,不过,先不急着提议,得先摸摸底,了解下旗民和王公勋贵的想法,这事,肯定不乏反对者。”
方苞忙一躬身道:“此事,我马上安排人手去办。”
“恩,暂勿走漏风声。”胤祯叮嘱了一句。(未完待续)
【第510章 胤祥回京】
找到了突破口,胤祯亦觉的一阵轻松,只要康熙能在八旗制度革新上撕开一条小口子,他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这口子慢慢撕大,要削除满族的特权,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得循序渐进。
放开对满族的职业限制之后,就该逐步的削弱朝廷在军事上对八旗子弟的依赖,实际上八旗子弟现在也依靠不了,谁心里都清楚这一点,论战力,八旗如今还不及绿营,而满八旗也远远无法跟汉八旗相比,从康熙到一众勋贵大臣谁不清楚这一点?不过是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而已。
满蒙汉二十四旗已沿袭成制,想要改动,那不是一般的难,这突破口唯有从禁卫新军着手,偏偏康熙不仅限制了禁卫新军的员额,而且还将招兵的范围定死了,必须从八旗子弟中征集,这岂不是换汤不换药?如何才能让禁卫新军也如海军一样,不限制满汉蒙回,而且一律平等呢?
见胤祯转眼间又沉吟不语,方苞心里不觉有些不安,难道这事还有不妥之处?正自暗暗琢磨,胤祯已是开口说道:“昨日跟皇上谈及禁卫新军之事,皇上额定兵员三千,而且指出必须自八旗子弟中征招新兵。
八旗制度革新,根子上就是军制革新,逐步削弱淘汰战力严重下降的八旗子弟,禁卫新军的创建,不仅是为了打建一支全火器军队,也应该如海军一样,是一支融合各族,各族平等的新式军队。你想想,如何才能让皇上回心转意,说服皇上接受这种尝试?”
听的这番话,方苞不自觉的抬头瞟了一眼门口,心里又是兴奋又是惶恐,胤祯如今是大清的皇太子,可不是之前为争储位而无所顾忌的皇子。这话要泄露出去,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
大清的江山可是满族一手打下来的,身为太子的胤祯公然提出建立一支融合各族,各族平等的新式军队。在军中推行各族平等,哪在朝廷是不是也会推行各族平等?身为国族的满族,岂会放弃自己的利益?这话一传出去,所有的王公勋贵只怕都要跳出来强烈反对!
略微沉吟,方苞便沉声道:“十四爷,禁卫新军与海军不可同日而语,海军创建之初。皇上任由您折腾,不论是推行满汉一体,还是新式军装、礼仪、高饷招兵,皇上都睁只眼闭只眼,那是因为海军无前例,具有其独特性,而且不用朝廷开饷,另外皇上也认为海军不可能威胁到京城的安危。
到发现海军的战力惊人。可以登陆攻城掠地之时,海军已是四面竖敌,朝廷也已经离不开海军。再加上十四爷处置得当,令皇上安心,海军这才未受任何波及。
但禁卫新军是陆军,又处在皇上的眼皮底下,皇上岂会任你效仿海军的模式?天津军演,太子兵变,皇上和一众王公大臣都见识过海军的战力,禁卫新军仿海军陆战队而建,自然亦是战力惊人,皇上岂能放心让大量的汉人、蒙古人充斥其中?
八旗子弟才是大清的根本。皇上最信任的还是八旗子弟,以十四爷如今之地位,断不可妄言,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胤祯轻叹了一声,道:“我也想从长计议。可禁卫新军若全是八旗子弟,这岂不是白忙活一场?战争,打的不全是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将领和士兵,这首批的三千人日后都将是中层或者是基层的军官,实是难以想象,全是由那些个只知吃喝玩乐的八旗子弟组成的禁卫军能有多大的战力?”
“事不可为,不妨暂且拖一段时间?”方苞犹豫着道。
拖?能拖多久?不仅是康熙在催,距离西北大乱的时间也不远了,他还想先下手为强呢,胤祯暗忖道,有意拖延,康熙也定然大为不满。
见胤祯沉吟不语,方苞亦是无语,大清入主中原七十余载,一直贯彻的便是首崇满州,对满族处处优待,满族的特权思想早已根深蒂固,短时间内,岂能轻易纠过来?沉吟了半晌,他才道:“十四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化解,亦只能徐徐图之,祸起肘腋,非国家之福。”
胤祯不由微微点了点头,自己是有些操之过急了,稍一沉吟,他便道:“此言甚是,皇上常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八旗制度革新牵涉甚大,须的谨小慎微,就暂且拖一拖再看,你先去打探一下旗民的反应。”
待方苞退出去,胤祯起身略微活动了下,闲适的在殿里踱了几圈,他一手创建的海军这两年战功赫赫,东征、南征、打西班牙、打荷兰,发现澳洲、紧接着又要远征美洲、欧洲,推行海外分封,他的威望也是日益隆盛。
但是与康熙的威望相比,却是远远不及,就凭他现在的威望、根基、实力要单独挑起八旗制度革新,还真得好好掂量掂量,虽然通过‘四大恒’、远洋贸易船队、海外分封、利于海军吸纳宗室子弟等办法将一众王公大臣的利益与他紧紧绑在一起,但这些利益,在满族的根本利益前面,还真不能算什么。
必须得把康熙绕进来,在康熙有生之年,八旗制度革新必须有步骤的逐步推行,天知道康熙还能活多长时间,而自己御极登基之后也需要稳定几年,稍一拖延,便又是十几二十年,越拖延下去,革新的难度和阻力就越大。
况且,以大清现在的发展速度,十几二十年后,很可能就要开始推行工业革命,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那是无法想象的。
胤祯正自踱着圈子沉思,包福全却在门口躬身禀报道:“太子爷,顺天府府尹王懿,顺义县知县马明伦在外候见。”
胤祯停下脚步,转念便知二人是为禁卫新军的军营驻地一事而来,微微沉吟,才吩咐道:“让他们进来。”
王懿,马明伦两人进来便恭谨的跪下道:“微臣王懿给皇太子请安。”“奴才马明伦给皇太子请安。”
胤祯对二人不熟,但顺天府府尹虽然品级才三品,位置却极显要。是以我对王懿的履历还是清楚的,知道他是由大理寺少卿升为顺天府府尹的,之前也未参与到党争中来,这恐怕也是康熙提拔他的原因。
胤祯瞥了眼王懿,又看了眼马明伦,心里一动,问道:“你是旗人?哪个旗的?”
马明伦没想到胤祯会先跟他说话,而且语气还跟拉家常似的,透着一丝随和,忙欣喜的回道:“回皇太子。奴才是正蓝。旗的。”
胤祯微微点了点头,道:“能在京畿任知县,你走的哪个门路?”
一听这话,马明伦稍一迟疑,便道:“回皇太子,奴才是信郡王德昭的门下奴才,笔贴式选出来的。”
京城各部院的笔贴式皆是正七品,外放顺义知县。只能算是平调,不过顺义就在京城之侧,可谓是肥缺了。胤祯略一沉吟,便问道:“这些年旗人生齿日繁,生计日艰,听闻有不少怨言,抱怨朝廷限制旗人生计,可有此事?”
马明伦原本还沾沾自喜,没料到胤祯几句话便绕到这问题上来了,限制旗人生计乃是国策,他哪里敢信口开河,略一沉吟。才谨慎的道:“回皇太子,近二十余年,天下太平,旗人繁衍较快,一家七、八口乃是寻常事,但兵丁薪俸高。一人之俸禄足与七品知县平齐,即便京师物价稍高,但生计是不愁的。
但也有好饮滥赌之徒,不顾家中妻儿,恣意妄为,以至家无隔夜之粮,甚至是举债度日的亦大有人在,此等情形,岂能埋怨朝廷?还望皇太子明见。”
胤祯的听的笑了笑,自个也是糊涂,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