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唐精神:直面历史与经典的13堂课-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之师。他做宰相的理想从来没有动摇过,但要实现做宰相的理想也有一种非常的途径。在唐代的大文学家里,李白是唯一一个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的人,古代的科举考试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制度,想通过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的途径来实现,可能吗?恐怕有点困难,不能说完全不可能,但在常规的秩序的社会里实现比较难,但这就是李白对自己道路的选择。他有两个大的简单的直接的理想,但实现理想的方式途径也是异乎寻常的。我们就回到这首诗来看,因为目标很大途径非同寻常内心感受与他人完全不同所以他的失落是巨大的,这首诗的奇妙是非常消沉,但读它的时候却丝毫感受不到消沉的气息。就好像读苏轼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消沉吗?你读的时候会有畅快、美的感受,但这其实是非常消沉的,有多少风流人物被滚滚长江水淘尽,剩下的只是“故垒西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情绪是非常消沉的。有意思的是: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愁苦,如果通过巨大的容量、体积、速度把这种内心表现出来,反而会传达出一种超凡的美感,这就是艺术的作用。刚才我又念了一遍李白的《将进酒》,用这种语气很难读出李白的精神世界。我要问一个问题:李白到底何材之有?这对于我们理解李白的这首诗,理解李白的痛苦以及与李白同时代人的命运,甚至对我们了解大唐那个时代都有很大帮助。

李白写过一封自荐书,唐朝人要做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要写一封自荐信,把自己推荐给市场推荐给官员。李白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一路东下漫游到现在的湖北省安陆市定居下来,结婚之后写给安陆市一位姓裴的市长自荐信这就是《上安州裴长史书》,它对于我们研究李白的个性、思想非常重要,我们看这封自荐信就好像看见李白一样。大家最熟悉的是李白的诗,但大家要知道真正的李白隐藏在诗的深处,而要把李白从诗的深处召唤出来,就要借助李白的文。这封自荐信写得非常有气魄:





唐诗的人生境界(3)


白……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指南死于洞庭之上,白禫服恸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泣尽而继之以血。行路间者,悉皆伤心。猛虎前临,坚守不动。

遂权殡于湖侧,便之金陵。数年来观,筋骨尚在。白雪泣持刃,躬申洗削。裹骨徒步,负之而趋。寝兴携持,无辍身手。遂丐贷营葬于鄂城之东……此则是白存交重义也。又昔与逸人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因举二以有道,并不起。此白养高忘机,不屈之迹也。

……愿君侯惠以大遇……白必能使精诚动天,长虹贯日。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逐之长途,白既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

奇门遁甲是成仙访道方面的书,一个人的性格是从小养成的,我们说李白是“诗仙”,写的诗超凡飘逸,这是李白的气质使然。李白气质的养成绝非偶然,四川是著名的青城派的发源地,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峨眉山是中国佛教重要的发源地,四川是各种宗教和神仙鬼气弥漫的地区。“五岁诵六甲”并不是李白一个人,大家都是“五岁诵六甲”,这样的书看得多了就飘飘然有凌云之志,最早说“凌云之志”是说有羽化登仙之志,五岁的孩子读这样的书长大,对一生的影响是非常了得的。“十岁观百家”,看完这些书,二十出头的李白明白一个道理,大丈夫要有四方之志。李白从小就以大鹏自诩,他在一生三个阶段写了三篇文章都以大鹏比喻自己,临去世的时候写了绝笔的《临终歌》,把自己比喻成飞到中途精疲力竭不得不落下翅膀飞落人间的一只大鹏,“四方之志”气魄很大,为了实现四方之志,腰间挎着宝剑,离开家乡向南一直走到洞庭湖,向东一直到东海边际(指扬州),扬州在唐朝相当于现在的上海即经济中心,他在扬州待了不到一年花了三十多万元钱,这些钱都没花在自己身上,看见穷苦的读书人就给他点钱。李白在诗中说“千金散尽”,他为什么要给裴长史写这么一段自己的光辉事迹呢?是为了得出一个结论:说李白有什么优点呢?“轻财好施”,视金钱如粪土,金钱在我手中像奴隶一样为我所驱使为我所服务,说明我讲义气,这是李白的第一个特点。当然花钱肯定比较大手大脚。李白能为别人花三十万元钱,有的学者就认为李白离开四川的时候带了一大笔钱,他的家族父亲很可能是大商人,最早的推测是郭沫若先生提出来的,这是李白的第一个优点。李白又给裴长史介绍了自己的第二个优点。李白的第二个优点是什么呢?他离开四川向南到洞庭湖,当时不是他一个人,他和他的朋友吴指南一起在洞庭湖,吴指南突然得暴病去世,李白身穿孝服痛哭“若像天伦”,好像死了亲人一样,眼泪哭干了血都哭出来了,路过的人听到他的哭声都非常伤心。那时洞庭湖还不是旅游景点是原始森林,他害怕老虎把朋友的尸体叼走,所以坚守不动,后来他把吴指南的尸体草草安葬,他的目的地是扬州。从扬州返回时他干了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当时有一个风俗,在丧葬的礼仪叫“二次捡骨法”,汉族人讲究入土为安,隆重地举行入土仪式。





唐诗的人生境界(4)


但在唐代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包括一些民间地区有一种仪式,认为人第一次安葬还不能为安,必得等到三四年之后尸骨全部化净,把他的坟扒开,把人的尸骨取出来再重新找正式的墓地安葬,二次安葬才是“为安”。李白说他把朋友的尸骨挖出来,“筋骨尚在”,当时尸骨尚未化净,他把朋友的骨头架子弄下来,将尸骨放在一个袋子里,背着人骨步行到鄂城把朋友葬在正式的墓地,他背着人骨早上晚上都带着不敢放开唯恐丢了,到了鄂城借钱把朋友安葬了。李白绝对是够朋友的,天下第一侠士,这么脏、累的活都干了,这是李白的第二个优点。我们讲的是李白的自荐信,按我们现在大学生一般写自荐信的格式,你的自荐信要明确岗位、要明确自己的才能、要表达极尽谦恭之能事,现在我们有必要看李白的这封自荐信的结尾,说的是:希望您能对我好一些,我一定以精诚之心对待您,即我就会在您手下做事。如果您对我不客气甚至加以大怒,不让我在您的门下做事甚至要把我赶走,我用膝盖在您面前行走站起来作辑再拜而去,我将去长安寻找机遇,从此永远离开您,像一只大雁一样飞上天空。最后说了一句狠话“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哪个王公大臣门前没有“弹宝剑”的机会呢?我们知道弹宝剑是个典故,过去冯谖投靠到孟尝君的门下做门客,冯谖很穷,孟尝君看不起他把他列为下等门客,冯谖在房间里弹着宝剑唱歌“食无鱼,不如归”,孟尝君听后很震动,想他可能很有才华,就给他肉吃。过了两天冯谖又弹着宝剑唱“出无车,不如归”,孟尝君觉得他可能真的有才华,收为中等门客,出有车。过了两天冯谖还弹宝剑说老母亲没有人奉养要回去,孟尝君觉得此人必为天下之异材,派专人拿钱去家里奉养冯谖的老母,从此冯谖不再弹剑唱歌。后来他为孟尝君精心设计狡兔三窟,使孟尝君在政治上拥有最大的资本,成为孟尝君家最重要的门客。李白最后一句“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的意思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如果一个人敢在自荐信的结尾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意味着他很自信,这个社会给他的自信提供基础。个人的自信来源于对社会的自信,对社会的自信才能构成一个时代整体的气象,这就是盛唐气象。我们经常说梦回唐朝、盛唐气象、开元通宝、盛世,“盛世”之为“盛”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对社会有充分的信心、对个人有充分的信心。大家可能会说我讲的是特例不足为凭,李白横空出世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样的话千古不能有二,只有李白能说,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能提升到和李白一样高,不利于培养我们的自信心,反而会让我们内心涌出自卑的感觉。

我们有理由再找一些不那么有名的人,看看他们的表现,我们就能够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李白一个人心声的表达还是一代人心声的表达?如果是一代人心声的表达,就可以看出唐朝这个社会为什么受到后来人那么多的回忆和追想。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这个也是一篇文章,这是一篇书信,写信的人叫王泠然,他是一个进士。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古代大发展的时期,宋朝的科举是做了进士就能做官,唐代与宋朝不同,唐朝中了科举后成了进士还要参加考试,如果过了考试才能做官,如果屡试不中就很麻烦。所以在唐朝很多中了进士的人很久做不了官职,写“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孟郊50岁的时候才得到县尉的官职,那时他还没有结婚,他的老母亲一直跟着他照顾他的生活,一个老中年人写了这样一首诗给他的母亲。在唐代进士得官非常不容易,王泠然也是其中一员。





唐诗的人生境界(5)


王泠然做了进士之后很久不得官,心中非常郁闷,他有一个做御史的朋友,他给朋友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了几个要求,“意者望御史今年为仆索一妇,明年为留心一官,幸有余力,何惜些些?此仆之宿憾,口中不言,君之此恩,顶上相戴。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台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他说望御史今年给我找个媳妇,明年给我找个官做,你是朝廷命官,做这些事很简单,哪里会在乎这样的小事呢?这是我很久以来心中的遗憾,我没有妻子没有官做,我嘴里不说,但你的恩情我会顶戴记住,可如果您贵人多忘事把我的交待忘记了,我这样的人的前途是很难预测的,如果有一天我出其不意和您一起并肩站在朝廷上也做了官,我用白眼看你,你那时很后悔地向我谢罪,我怎么能有好脸色给你看呢?这个结尾和刚才李白的结尾相比,还是李白的结尾显得高雅一点,王泠然已经有些无赖的意思,李白还是很委婉的意思,说您觉得合适就办,如果您觉得不合适我也有去处,李白是微笑说话的,王泠然这个人说话牙齿都露出来了。在今天我讲“王泠然”这个名字之前,在座的人可能都不知道王泠然这个人。王泠然是普通人。有人说他给朋友写一封信,写信可以随便讲,如果这样解释不是也说得通吗?为什么非把别人说得那么不堪呢?

再举一个例子,举这么多例子就是要说明什么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我材”如何实现。这个人叫员半千,他写有《陈情表》。除了皇帝之外所有人如果给皇帝道喜表白自己的内心,这样的文体叫《陈情表》。员半千中了进士之后很久没有得官,他给武则天写了一封信,我们知道武则天的脾气是很大的,员半千给武则天写了一封信,“若使臣平章军国,燮理阴阳,臣不如稷契;若使臣十载成赋,一代称美,臣不如左太冲;若使臣荷戈出战,除凶去逆,臣不如李广。若使臣七步成文,一定无改,臣不愧子建;若使臣飞书走檄,授笔立成,臣不愧枚皋。陛下何惜玉阶前方寸地,不使臣披露肝胆,抑扬辞翰?”在这封信中他说了一句狠话:“陛下何惜玉阶前方寸地,不使臣披露肝胆,抑扬辞翰?”您为什么要吝惜台阶前面的一寸土地,不让我到您面前把我的心里话全说出来呢?他写信的时候武则天还是皇后,但因为唐高宗有病不能理朝政,实际看到信的还是武则天。信里他还请武则天把天下有才的三五千人召到京城,让他和他们一起测试六种文体,如果有一人超过他,就可以斩下他的头颅,骨头挫成粉末,把他的头挂在城门上向天下才子谢罪。下面又说了一句软话,“您要是听了我的话,我的这些想法就都敢和您说,不是挺好吗?虽然建议有些猛但还是不错的建议。您要是不采纳我的建议,我把书笔砚全烧了,我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山林里看您能召来什么样的人材,我要看您科举能召得什么样的士子,我要看您还不郁闷死”。这封信写得确实比较厉害,如果和前面李白、王泠然相比较而言,李白的人品果然比较高洁,王泠然、员半千这两个人原形毕露,无法掩盖低劣的感觉,但我们听完故事不能笑完之后就不思考,其实我们现在最关心的一件事是王泠然、员半千最后的结局到底如何?这两个小人物的这么无赖的文章是怎么流传到现在的呢?我现在讲的这几篇文章全是从《全唐文》中摘出来的,是康熙时期召集天下的文人收集唐朝的文章结成一个总集叫《全唐文》,在那个时代这些文章还是能找到的,我们就觉得很奇怪,这种无赖文章有流传的必要吗?员半千和王泠然得官了吗?





唐诗的人生境界(6)


按照我们单位领导的脾气,写出这样表白内心真实感受的“美文”,基本上没有什么活路。员半千后来担任的官职是专门负责为武则天起草诏书,起草诏书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官职,意味着能够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员半千名字的意思是员五百,员半千读书的时候,他的老师是唐代的大儒王义方,王义方非常欣赏他,觉得他很不错将来必有前途,员半千听后非常激动把名字给改了,员五百太难听就叫员半千了,后来王泠然也做了官,但官没有员半千做得那么大。连员半千这样的人都能在朝廷最重要的岗位担任官职,天下还有什么人不能容忍呢?这是不是就是我们常说的“惟才是用”?现在我们说某某人德才兼备,很少有人说才德兼备,德要在才先,员半千不但没有因为写这份该死的《陈情表》遭到惩罚反而在有生之年担任了直接服务于武则天的职务,不由得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了一份遐想,从无赖身上能看出光辉的时代,这个时代迸发的朝气是不能忽视的。

唐代有一个著名的诗人叫骆宾王,和别人一起起兵反对武则天,写了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讨武瞾檄》,极尽谩骂之能事,说后宫秽乱,武则天这样的人怎么能做皇帝呢?号召天下人人得而诛之,武则天看了之后觉得他是人材,说为什么宰相没有发现这样的人才让他跑到敌人那边去了呢。唐玄宗有一个姑姑叫太平公主,在宫廷政变中被唐玄宗杀了,太平公主、武则天身边有一个很著名的女官叫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因为受到连带也被杀了,唐玄宗杀了上官婉儿,但下令宰相收集上官婉儿创作的诗文,结成集子在天下发行,还让宰相在书前作序。虽然是政敌,但太有才华了。只要有才华,只要不和我做对,不反对我不颠覆朝廷就能够重用。什么叫“天生我材必有用”?首先是真有材,社会认为你有材,且不但欣赏你的才华,也能容忍你因为恃才而傲岸的性格。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